天天看點

讀書|人生四千周,如何“反時間管理”“反内卷”?

作者:文彙網
讀書|人生四千周,如何“反時間管理”“反内卷”?

《四千周》

[英]奧利弗·伯克曼 著

戴勝藍 譯

未讀 | 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如果能活到80歲,你在地球上的時間也隻是勉強超過4000個星期。

奧利弗·伯克曼,曾是一名“生産力極客”,他長期為《衛報》每周心理學專欄撰寫文章,專注于讨論效率、生産力與生活的關系,其文章受無數讀者追捧。

他花了數年時間試圖優化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但是,最終征服時間的那一天并沒有到來,他反而變得更加焦慮。

他意識到:想要優化時間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勞的,越想要征服時間,越覺得挫敗、有壓力和空虛。相反,放棄掌控時間的執念,接納自身的有限,更能為我們的人生增加空間。

如今,他把自己的經驗和感悟寫成了這本“反時間管理”的書,借鑒了古代和當代哲學家、心理學家及精神導師的見解,摒棄了現代人對“完成所有事情”的徒勞迷戀,将膚淺的高效解決方案放在一邊,向讀者介紹了通過接納時間和自我的有限性建構有意義生活的方法,将我們從無休止的時間傳送帶上解救出來,擺脫焦慮、分心、缺乏耐心等消極狀态,重新認識真正的自我,選擇你想要的活法。

>>内文選讀

西西弗斯的收件箱

早在1908年,英國記者阿諾德·貝内特就出版了一本為人生提建議的小書,内容頗有些酸楚的意味:《如果一天隻有24小時,你該如何生活》。這個書名顯示了生活在愛德華七世時代的人已經明顯感覺時間不夠用,為此痛苦不已。“最近某日報在談論一個話題:如果一個女人一年隻有85英鎊,她能否在這個國家過得舒适。這個話題引發了激烈讨論。”貝内特寫道,“我(還)見過另一篇文章,名為《如果一星期隻有8先令,你該如何生活》。但我還從未見過有文章講‘如果一天隻有24小時,你該如何生活’。”說白了,這話的笑點在于這樣的人生建議實在是荒謬,因為沒有人的一天能超過24小時。不過人們确實需要建議:對于貝内特和他的目标讀者,即每天在郊區住宅和英格蘭日益繁榮的城市辦公區之間靠電車和火車通勤的白領來說,時間就像一個箱子,已經無法容納它必須裝下的全部物品了。他解釋道,這本書是為了“困境中的朋友而寫。無數靈魂都或多或少承受着痛苦,總感覺歲月在不斷地流走,流啊,流啊,而他們自己的人生尚不能正常有序地運作”。他直言,大多數人每天都要浪費好幾個小時,尤其是晚上;他們告訴自己已經累了,但他們明明可以再加把勁,做之前總說沒時間做的那些事情,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貝内特寫道:“我的建議是,你應該在晚上6點的時候直面事實,承認你不累(确實不累,這一點你很清楚)。”他提出的替代政策就是早點起床。書中甚至還有教你如何自己沏茶的内容,萬一你比傭人起床更早呢。

《如果一天隻有24小時,你該如何生活》是一本鼓舞人心的書,許多實用的建議時至今日也值得一讀。但這一切都基于一個極不可靠的假設(不光是你有傭人的那個假設)。就像幾乎所有出現在他之後的時間管理專家一樣,貝内特表示,如果采用他的建議,你将能完成足夠多真正重要的事,進而與時間和諧共處。他建議,每天在行程中再多塞進一點活動,你最終就可以擁有“足夠的時間”,達到平靜安詳、盡在掌控的狀态。但1908年的情況并非如此,到了今天就更不可能了。下面就是我在布魯克林那張公園長椅上領悟的道理,而且我仍舊認為它是針對時間壓力最好的解藥,在接納有限性的路上,這是自由而燦爛的第一步:如果你打算為每一件你覺得重要之事安排出時間,或者哪怕僅僅是足夠多的重要之事,那麼問題就會出現:你肯定永遠都做不到。

辦不到的原因,不在于你尚未發現正确的時間管理技巧,不在于你不夠努力,不在于你起得不夠早,更不在于你一無是處。原因在于時間管理背後的那個假設毫無依據:沒有理由認為你做完更多工作就能“掌控一切”,可以為每件重要的事安排出時間。首先,“重要”與否依靠主觀決定,是以你沒有依據能判斷出所有你自己、你的老闆、你所屬的文化恰好認為的重要的事情都能有時間完成。另一個惱人的問題是,一旦真的設法做完了更多事情,你就會發現目标又變了:在你眼裡,重要的、有意義的,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會變得越來越多。被冠上工作神速的名聲之後,你會被安排更多的工作。(你老闆可不傻:她為何要把工作交給速度慢的人呢?)找到足夠多的時間陪孩子,也有足夠多的時間來工作,好讓自己不再因為顧此失彼而内疚時,你又會突然感到某些新的社會壓力:得花更多的時間來鍛煉身體,要參加家長教師聯合會——哦,現在終于有時間學習冥想了,不是嗎?擠出時間開展夢想多年的副業,而一旦成功,你就不會滿足于小公司的現狀。這種現象放在家務活上也合适:在《媽媽的工作越來越多》裡,曆史學家露絲·施瓦茲·科恩寫道,當家庭主婦用上諸如洗碗機和吸塵器之類的家電之後,看似“節省勞力”的裝置卻根本沒有節省時間,隻會提高社會對幹淨的标準,抵消了使用家電帶來的好處。既然能将丈夫隻穿過一次的襯衫恢複到一塵不染,那你就會感覺應該這麼做,以顯示你有多麼愛他。英國幽默作家與曆史學家希裡爾·諾斯古德·帕金森于1955年寫道:“工作量會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的時間都被填滿。”這個道理日後被稱為“帕金森定理”。但這不僅僅是一則笑話,也不僅針對工作,它适用于所有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事實上,“需要做什麼”的定義一直在擴大,直到所有可用的時間都被填滿。

讀書|人生四千周,如何“反時間管理”“反内卷”?

(圖源:視覺中國)

電子郵件尤其明顯地反映了這種痛苦——這個20世紀的神奇發明讓地球上随便哪個人都能騷擾到你,時間随他們喜歡,也幾乎沒有成本,隻要一個出現在你眼前或口袋裡的電子屏,便可以讓電子郵件填滿整個工作日,甚至周末也常常如此。這個機制的“輸入”端,也就是原則上你可以接收的電子郵件數量,可以說沒有上限。而“輸出”端,也就是你有空去仔細浏覽、回複,或者斟酌之後再删掉的郵件數量卻極為有限。是以,提升處理電子郵件的熟練度就像提高速度爬一架無限高的梯子:你隻會感到越來越忙,而且無論爬得多快都永遠無法到達頂端。古希臘神話中,衆神為了懲罰傲慢的國王西西弗斯,命他将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然而巨石往往未到山頂就又滾落,以緻前功盡棄。他注定要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推着石頭。當代的西西弗斯則在清空收件箱後,身體往後一躺,深吸一口氣,接着聽到一個熟悉的提示音:“您有新的消息……”

不過更糟的還在後面,“移動球門效應”開始顯現:你每回複完一封電子郵件,就很可能會收到一封對方發來的回複郵件,你就需要繼續回複,無止無休,直到宇宙終結。與此同時,大家都知道你回複郵件的速度極快,于是更多人會認為,一開始先發郵件找你更節省時間(相比之下,粗心大意的人會發現,忘記回複電子郵件反倒替自己節省了時間:人們先前纏着你解決一些事,但總會為它們找到其他解決辦法,還有些郵件裡描述了迫在眉睫的危機,但實際上這些危機根本沒發生)。是以,不是說你永遠都處理不完電子郵件,而是“處理電子郵件”的過程實際上會産生更多的電子郵件。其中的道理可以稱為“效率陷阱”。無論是借助各種生産力技巧,還是把自己逼得更緊,提高效率都不會讓你有“時間夠用”的感覺,因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隻會增加,它會抵消效率提高帶來的好處。你本來想做完事情,結果卻有了新的事情需要做。

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在大多數情況下,效率陷阱不可能完全避免。畢竟我們很少有人能放着電子郵件不去處理,即使處理之後會帶來更多的電子郵件。生活中的其他責任也是如此:我們經常不得不想辦法在一個時間段内塞進更多要做的事情,即使這樣一來我們會覺得更忙(同樣,施瓦茲·科恩筆下20世紀初的家庭主婦應該也感受到了,她們無法抵抗讓家裡更幹淨整潔的社會壓力)。是以,我并不是說一旦你領悟了個中緣由,就會奇迹般地不再感到忙碌了。

不過你可以選擇不再相信拼命做更多的事情能夠解決忙碌所帶來的挑戰,因為這隻會讓情況更糟。一旦你不再堅持認為拼命工作能讓自己在未來某天獲得平和的心境,你就更容易立刻獲得平和的心境,即使面前仍有應接不暇的任務。因為讓你内心平靜的已不再是完成所有應接不暇的任務了。一旦你确認自己不得不根據時間對工作做出艱難選擇,你反而容易做出更好的選擇。你會領悟,當有太多事情要做時(總是有太多需要做的事),實作心靈自由的唯一辦法就是不再抱着完成一切的幻想,承認人生有限集中精力做真正重要的那少數幾件事。

作者:奧利弗·伯克曼

編輯:金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