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戰國人物14安東愛季

作者:他朝妙筆開天路

上文帶大家了解了羽州之狐最上義光,這篇為大家介紹羽州的桧山安東系,其中有北鬥星之稱的安東愛季最為耀眼。

安東氏原為津輕地區(羽州北)豪族,後被當地強大的南部家侵襲而逃亡,自此分成兩家:羽州的桧山系(原居蝦夷)及蝦夷的湊系(原居土崎湊),兩家互不相讓,分而治之。本篇的主角安東愛季,初名太郎,于天文八年(1539)出生在桧山秋田城,是安東舜季長子。

天文二十三年(1554),父舜季病死,愛季接任第七代家督。當時安東家與戶澤、淺利及南部家争戰,為保住比内、鹿角等富庶郡。愛季上位後,積極整頓城下町,利用海上貿易之便發展商業,在米代川河口建立和北國船隻的交易據點,将米代川上流出産的大量礦産和農産物輸出至京都、關西一帶,構築了緊密的貿易網和情報網,這樣不但為家族帶來經濟收益,也掌握了第一手情報消息。愛季同時利用水運和越後上杉謙信、能登田山氏、越前朝倉義景等北國大名簽訂商盟,實施遠交近攻的謀略。土崎湊也是以與越前三國湊、加賀本吉湊、能登輸島湊、越中岩濑、越後今町湊合津輕十三湊合稱北國七湊,是北日本最大的港灣都市。

對内積極治療的同時,外部也為防範強敵南部家做準備。永祿元年(1558),愛季進行比内攻略,比内豪族淺利則祐之弟淺利勝賴不服兄長獲得繼承權,因而受到愛季拉攏,成為侵入比内的契機,比内擁有豐沛的木産資源是秋田杉的重要産地,而且淺利氏還支配着礦山。愛季先後集結一大批反南部勢力,以便日後對抗南部家。永祿四年(1562)八月,愛季在勝賴的引導下帶領一千五百人攻入比内,在安東勢狂攻之下,則佑于長岡城自殺,其弟淺利勝賴降服于愛季之下,被任命為比内的代官,此戰将比内地區大部分收為安東家所有,金、銀礦山也為愛季所得。

外交方面,愛季選擇和最上義光聯手借最上家之力牽制周邊敵對勢力,以争取北上和南部家争鋒,而最上義光也需要安東家來引開這些敵對勢力的目光,來減輕最上家負擔。羽州雙雄一拍即合達成聯盟。

永祿八年,北奧農地糧食産量銳減導緻領内動亂,愛季決定此時出兵外征,一來可以緩解人口壓力,二來也能趁機奪取南部家的糧食。成功鎮壓因為糧食問題爆發的志戶橋一揆後,便聯合比内的淺利氏和阿仁的嘉成一族出兵五千大軍越過卷山峠侵入鹿角郡,采用南北兩線分兵進攻。南部晴政聞悉戰報後連忙調衆往援,其時石鳥谷城、長嶺城已經先後陷落,而谷内城也被淺利勝賴所包圍,安東愛季主軍圍籠長牛城,可此時一場大雪無法攻戰,加上還要準備來年春耕,于是愛季撤軍。

翌年春,愛季調來北海道的蛎崎季廣(安東分家)舉兵六千再度攻打長牛城,城主一戶友義同叔父南部彌九郎出兵對敵戰敗讨死,安東愛季包圍長牛城,然而南部晴政早有準備,動員一族分家的重臣北、南、東等家起兵援救,愛季退兵。同年十月,再次起兵攻擊鹿角郡,侵襲谷内城,後由于久攻不下,安東愛季急襲長牛城,長牛城應變不及,遭到安東軍全殲,城池被奪,愛季成功占領鹿角郡全境。

永祿十一年(1568年)三月,憤怒的晴政以南部信直為總大将,領石川高信、長牛友義協助翻過來滿山,另外大将九戶政實則經由保呂邊道進入三田城,分别從南北兩面合攻鹿角郡,由于安東家年前方新占鹿角郡,郡内仍有許多原屬于南部家的勢力存在,當其呼應了南部軍的收複行動,頓時使安東家在鹿角的支配崩解,領内兵士先後投奔南部軍,鹿角郡重歸南部氏掌中,此後兩家于比内、鹿角一線長期對峙。

永祿十二年(1569年),愛季為了緩和南部氏帶來的壓力,與津輕浪岡氏聯姻,愛季在蝦夷領主蛎崎季廣的仲介下将年僅十歲的女兒嫁給浪岡氏當主顯村,和與南部家交好的津輕浪岡氏結下姻盟,對安東家來說無疑是在南部背後埋下許多變量,間接牽制住南部家。

愛季因水運貿易的情報網對天下大勢也有準确的掌握,在得到中央一帶的最新情報後立刻以鷹為贈禮與當時氣勢最盛的織田信長交往,信長送來一把太刀作為回禮給愛季,增強兩邊的關系。天正七年(1579年),愛季的使者桧山三次與仙北上浦小野寺輝道、仙北北浦戶澤盛安的使者前田薩摩一同上洛晉見織田信長。織田信長于天正八年(1580)上請天皇封愛季為從五位上侍從,并且讓次子安東實季迎娶了信長的外甥女,細川信良之女為妻。本能寺之變時,愛季也是從海貿而第一個得到信長死亡消息的奧羽大名,愛季經過衡量之後,決定于羽柴秀吉交往,得到秀吉的親切響應,此事可看出愛季于軍略外的毒辣眼光。

安東家在愛季的帶領下勢力遍及西津輕、比内、桧山、大阿仁、小阿仁、湖東、小鹿島、湊、豐島、赤尾津、羽川,構築安東家的最大版圖,安東愛季是以被喻為是如同天上北鬥星一般的人物。

由于安東家在水運上的經濟封鎖,讓戶澤氏的财源大受打擊,而面對安東軍的入侵戶澤盛安領兵一千兩百從荒川城出動,兩軍在唐松野對陣,戶澤盛安讓家臣進藤築後守分軍于安東軍之東進行遊擊,盛安本人正面迎擊安東軍,在三天的白刃戰鬥後,安東軍敗退,折損三百人,而戶澤軍僅陣亡一百人,不到安東軍的一半,猛将嘉成重盛也于是役中戰死。而安東愛季在戰敗後,撤兵途中病逝,享年四十九歲。

安東家面對比自身強大的南部家侵擾,周邊小勢力又征戰不斷的壓迫下努力求存,将家族勢力壯大,積極發展農商礦業使領地繁榮 ,逐漸拉進與宿敵南部的差距。是家族中文武兼優沉穩剛毅之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