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作者:讀臨沂

編者:

本欄推出我縣退休幹部吳雪晖在《時代文學》雜志1998年第6期上發表的原創紀實文章《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吳雪晖同志是第一位以紀實的創作形式 ,詳實介紹了從“常林鑽石”發現到魏振芳一家是如何把鑽石獻給國家的經過:其文中涉及的每一個細節、故事及人物都是真實的,都有它的出處來源……筆者曆時一年多,查史料、采訪了很多當年的親曆者和知情人,并上濟南采訪了新華社山東分社社長時盤棋老師,他是當年第一位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宣傳魏振芳的。再加上魏振芳本人的講述,便形成了此文。可以說,吳雪晖是“常林鑽石”曆史事件始末最具權威的資料整理者。

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整整二十一年了,在發現舉世矚目的“常林鑽石”的山東省臨沭縣,人們還常常提起把鑽石無私奉獻給國家的姑娘——魏振芳,并常常把她的這種精神和物欲橫流的今天某些人的貪婪相比較。作為一名“常林鑽石”故鄉的一名文學工作者,我願意和讀者一起重溫那段可歌可泣的曆史,把一個真實感人的魏振芳告訴給人們……

茅草地裡,她挖出一段驚世傳說

魯東南這塊悄無聲息而肥沃的土地是養人的無私的。幾個世紀以來,她不但養育了一代代的兒女,也把她一件件的寶藏獻給了這個世界。

時間追溯到二十年前,1977年12月21日的下午,山東省臨沭縣華橋鄉常林村(那時叫岌山公社常林大隊),二十二歲的女青年魏振芳,同社員們一起,揮動着鐵鍬镢頭在田間深翻整地時,并沒想到她将會從土裡挖出一件無價之寶、一樁新聞、一段讓世人一驚的故事,使這個平常的日子變得輝煌。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發現“常林鑽石”的常林村女青年魏振芳

提供:時盤棋 攝影:時盤棋

那個時候的農村生産制度,是集體出工、收工。傍晚時分,當冬日的夕陽把餘晖灑向沭河岸邊的時候,社員們陸陸續續地扛起鐵鍁就要收工回家了。魏振芳挖完自己所分的地塊,剛要收工,看見鄰近地頭上還有一片茅草沒有挖完,她便走過去,揮動着鐵鍁挖了起來,隻挖到兩鍁的時候,一塊晶瑩透亮有雞蛋黃般大小的東西從茅草裡被翻了出來,魏振芳拾起來,擦淨上面的泥土,發現原來是一塊特大天然金剛石。

還沒有離去的社員們,都争相傳看着。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發現的“常林鑽石”,重158.786克拉。

提供:時盤棋 攝影:時盤棋

當魏振芳滿身塵土地趕到家裡,已是天要擦黑、掌燈時分了,她把肩上的鐵鍬朝院内一放,對着黑洞洞的茅草屋喊到:“大大!娘!快來看啊!”

“丫頭,什麼事啊,咋天呼地的。”随着聲音,年邁的父母出現在屋門口。

母親一邊拍打着女兒身上的灰塵,一邊說:“快洗洗手吃飯吧,飯都快涼了。”

“大大,娘,您看我是什麼命?”

“什麼命?丫頭,俺看你是要飯的命。”老父親打趣道。

魏振芳把纂着鑽石的手伸到父親面前:“大大,你看這是什麼?”

天已快黑了,父親沒在意地看了一眼:“什麼,不就是塊馬牙石嗎?你還能拾個鑽石?”

“我還真拾塊鑽石來,大夥看了,都說是的。不信你看看。”魏振芳說着,把鑽石遞給了父親。

回到屋裡,父親對着煤油燈的微弱燈光,細細一看,果真是塊罕見的大天然鑽石!捧着鑽石的雙手抖動起來,不知是怕,還是喜。

魏振芳給父親說起了拾鑽石的經過。

聽罷女兒的叙述,老父親稍稍平穩了情緒,問她,記不記得,解放前這一帶也有個拾鑽石的,因為一塊鑽石被害了幾條人命的事。怎不記得這一流傳的血淚史呢?盡管魏振芳沒生在那個時候,可時常聽村裡的老人們講啊。

解放前,大約是1933年,離常林村不遠的羅莫村,有個姓羅的老百姓澆菜園改雷草溝,在雷草離子裡拾到一塊大鑽石。附近的陳家埠村,有個叫王善新的,他在上海開皮貨公司,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得知羅莫瞳村有人揀到了塊大鑽石,便提出給四十畝地,兩頭牛,一輛車換這塊寶貝。姓羅的不換。把鑽石藏在蘆蓊草裡,沒敢放在家中。到了1938年,橫行鄉裡的僞鄉長朱英三、僞隊長朱喜品起了歹心,找借口把姓羅的拉到據點裡,關了近一個月,逼迫姓羅的交出了鑽石。沒想到這兩個漢奸為不洩露風聲,慘無人道地把姓羅的及家人殺了。後來這事被莊上的村民告到李莊警察局局長李學儉那裡,李學儉大喜,又使法派人把朱英三、朱喜品弄到手,得到鑽石後,又把兩個人殺了。時隔不久,駐臨沂城的日本川本顧問帶着一隊人馬來到這裡,把警察局長李學儉請到臨沂後,再沒見他回來,據說也被殺了。鑽石終被日本人擄奪去了。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商議獻鑽石之事。

攝影:時盤棋 提供:魏振義

老少三人圍坐着,看着那顆不知能給家人帶來福還是禍的鑽石。母親瞅着眼前這個在磨難中長成人的女兒,流淚了。老人家一共生養了八個兒女,四男四女,振芳排行老七,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八個兒女中數魏振芳生存艱難,她是母親要飯的路上,在路邊一個小場屋子裡生下的。她八歲的那年長了滿身膿瘡,由于沒錢醫治,躺在家裡好幾個月不能動;十歲那年,掉進井裡,又大難不死……一次次的災難沒有奪取振芳的性命,她的命硬,村裡的叔伯大爺大娘大嬸子們都這樣說。可沒有誰說過這丫頭有福分啊。那塊突然冒出的鑽石,将給女兒帶來什麼命運呢?娘想到這裡,無奈地深深歎了口氣:

“常聽前人講啊,世上的事有時是禍福相依。就看咱丫頭是個什麼命,擔得了擔不了。”

“娘,你是說俺命裡擔不起這塊鑽石,俺是要飯的命?那就把它扔了吧,誰拾去咱也不眼紅,隻要咱家裡人平安。娘,是嗎?娘——”魏振芳撲進母親的懷裡哭了。

晚飯後,魏振芳沒像往日那樣找女伴們玩,而是早早地上床睡了。她想早點入睡把鑽石的事忘掉。可哪裡能睡得着呢,隻好透過小木格窗的玻璃望着窗外,望着透過枯枝篩進的月影,去想那月裡的端娥,月裡的玉免……

惦着女兒的老母親,端着烤火盆過來了,見女兒因一顆鑽石被折磨得心神不定,又心疼地流下淚來:“四丫頭,放寬心吧,娘今夜就睡在你身邊......”

筆者由于工作的關系,常到下面采訪,華橋鄉我去過幾次,知道這一帶村莊的人們,好多都是辨識鑽石的行家。這地方,三百多年前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據有關史志資料記載、考證,臨沭縣在沂沭斷裂帶上,沂沭斷裂的活動控制着臨沭縣的地質狀況。1668年在臨沭縣華橋鄉西南部與郯城縣、臨沂市交界處發生了8.5級大地震,宏觀震中位置為東經118°30'北緯34°48’,極震區烈度達12°,面積約1700平方公裡,受震地區波及10餘省,400多個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裡,史稱“曠古奇災”,是華北有地震記載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1978年夏,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她的片子時,她告訴記者:“常林鑽石”是在這塊地裡發現的。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由于三百三十年前的地下岩層錯動而破裂所造成的斷裂地帶,使經過上萬年形成的、沉寂于岩層中的天然鑽石被沖擊到地面,這裡成了盛産天然金剛鑽石的地方。臨沭縣華橋鄉的譚莊、東西郭瞳、東西薩莊以及常林村一帶,地表常有鑽石裸露,人們時有發現。據老人講,在舊社會,這裡的地主買下大宗草鞋,讓長工穿着下地,再把穿舊了的草鞋用火焚燒,沖洗掉灰土雜質,常能從中找到鑽石。直到現在,這裡的老農們在夏季還有穿草鞋下地幹活的習慣,回家後把鞋脫下,仔細拍掉附在鞋底上的砂子,碰到運氣好的,還能沾上顆鑽石哩。

清朝末年,德國人曾開到這裡買下大片的土地,雇人在這一帶掏井,采挖,尋找鑽石。德國人從這兒弄走了多少鑽石,也無人知曉。

建國後,國家在這裡建立了八0三礦,進行采挖淘洗,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财富。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後,大搞整山治嶺,土地深翻耕,埋在砂土中的金剛石常被翻到地面上來,被人們發現拾取的就更多了。據說,這一帶的村莊裡,幾乎家家都收藏有一顆到幾顆大小不等的鑽石,輕易不肯示人。

有年農曆二月,西郭瞳有家姓李的老百性,在刮糊在土牆上的瓜種要育瓜苗時,從土牆上刮出一顆黃豆粒般大小的鑽石。

西薩莊有家建鍋竈,和泥時,揀出一顆綠豆粒般的鑽石。

在魏振芳發現特大鑽石不久,也就是1978年的夏末秋初,譚莊一家姓譚的,有個十三、四歲的男孩,調皮搗蛋,不正經上學,逃學。他就讓孩子跟着他,頂着烈日到地裡幹活,翻地瓜秧、薅草。哪知孩子學不想上,也厭幹地裡的活,幹了不一會兒,便蹲在地裡磨起洋工。他氣得随手摸起一塊土坷垃朝孩子扔去。那孩子眼快,見土坷垃飛來,忙用戴在頭上遮陽的鬥笠一擋,土坷垃撞得粉碎,一顆玉米粒般大小的晶瑩透亮的鑽石從土坷垃裡飛出。

當地的老人們說,鑽石是有靈性的。該是誰的誰就能得到,不該是誰的,搶去了也保不住。譚莊有位眼神不濟的老頭,在莊頭摔倒,拾到一塊鑽石。他摸着滑溜溜的,問走過身邊的一個小夥子,是不是一塊鑽石?那小夥子欺他眼不好,年齡大了,人又老實,說是塊馬牙石,把鑽石給騙了去。誰知當天晚上喝完酒,小夥子拿出鑽石朝人家炫耀時,鑽石從他手裡滾落下來,怎麼也找不到了。再說,那個老頭,夜裡太熱睡不着覺,搬了個闆凳坐在院内乘涼,忽感到一塊滑溜溜涼絲絲的東西落在他穿着草鞋的腳面上,他用手一摸,正是昨天被他騙去又回來的那顆鑽石。

....

這裡拾到鑽石的例子是舉不勝舉的。筆者去年春末到東郭瞳村采訪,在村衛生室躲雨時,閑聊中,聽衛生室的村醫說他家裡的那兩顆鑽石,因急需錢用,被賣掉了。但當我問起他家存的那兩顆鑽石有多大,賣到哪裡賣了多少錢時,他卻閉口不談了。直到後來,我才悟出了其中的奧秘。

最近兩年,縣裡破獲的幾起大要經濟案中,無不與鑽石有着枝枝蔓蔓的瓜葛,要麼成了利欲熏心的廠長經理們上貢的佳禮,要麼成了外商投資者索要的賄品,但當紀委的同志順藤摸瓜找到那裡的村莊時,卻無一人承認自己出售過鑽石。

很多年了,民風是古樸的,男人勇敢勤勞,女人善良賢惠,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南來北往的人,不論是過路的,還是逃荒要飯的,到了這裡,餓了有人家給飯,困了有人家留宿。然而,曾幾何時,社會上有些人開始變得唯利是圖,見錢眼開了,越壘越高的院牆,阻礙了人們感情與心靈的溝通……

每想到這些,筆者就感到一陣隐隐的心痛,這是來自靈魂深處的,不止是道德的悲哀……于是,萌發了要接觸魏振芳,了解當年她是如何獻鑽石、以及探索二十年來她的情感世界和心靈軌迹。這是一件舊聞了,并且那時被多家新聞媒介傳播和各路的記者們寫過多少次了的。隻是,在這裡,筆者推到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真實的沒加任何修飾的魏振芳。

噙着淚水,她雙手捧着鑽石獻給了國家

為了解二十年前魏振芳獻寶石的經過,我找了當年的岌山公社黨委書記、現已在縣人大副主任位子上退休的玄德印。他說,魏振芳刨茅草地刨出鑽石,大體經過他是記得的,但一些具體的工作,都是當時的公社副書記李加廷同志負責去做的。

後來,老玄給老李取得了聯系。

李加廷,現任臨沭縣煙草公司的經理,魁梧的身闆,五十來歲的年歲。聽說我要采訪了解當年魏振芳獻鑽石的經過,他主動找來了,沒想到這個印象上給人以粗線條感的李經理,講起二十年前的事,竟是那樣的動情、細緻。

他說,魏振芳挖出鑽石的消息是八0三礦上的上司第二天早晨聽常林村一個賣豆腐的說的。礦上的童書記聽說後,立即乘車趕到臨沂,找到當時的地委書記朱奇民,反映了此事。朱書記聽後非常重視,便當即委派地委的朱勝利等二人來處理此事。

童書記他們從臨沂回來後,便帶着礦上的兩個技術員随地委的朱勝利他們連夜趕到公社駐地。敲開玄德印和李加廷的宿舍門。那時老玄在岌山公社任書記,老李是副書記兼武裝部長。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從北京參加全國婦代會回來後,同公社書記孫茂奎,在拆看各地的來信及書法字帖。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礦上的童書記說明來意,并說地委朱奇民書記一再強調要抓緊找到拾鑽石的人,把鑽石保護起來,那是國家的寶藏,不能讓社會上投機倒把的不法商人弄去,再則,也是為了預防不測,保護魏振芳家人的安全。希望公社的上司能給配合,做做魏振芳家人的說服。玄書記就安排副書記李加廷去了。李加廷又約了管理區的老卓,帶他們一行六、七人去了常林村。找到魏振芳的家時,都子夜已過了。

雖說是在夜晚,但那晚的月光格外的清明,鋪灑在冬日裡的田野、村莊上,映出了魏振芳家那三間低矮破舊的小土草屋的輪廓。屋裡卻黑洞洞的,站在外面隐約聽得見裡面傳出的吸旱煙的吧嗒聲和振芳娘的咳嗽聲。

“咚!咚!”他們敲門了。

“誰呀?”

“是公社的李書記來了。”随行的管理區的老卓說。

“嚓!”随着一聲劃火柴的聲音,屋裡亮起了煤油燈光。

“吱!”随有破舊小木門的開啟聲,他們走進了小屋。

看見放在床前的火盆和坐在床上的一對老人,知道他們一家三口并沒有睡覺,在圍着火盆烤火。

進得門來,一行人看到這三間又矮又窄的小土草屋,裡面的家什極簡單。東邊的單間通着二道門。魏振芳住在裡邊,西邊的雙間裡住着魏的父母。三間土房的牆壁被幾十年的煙熏火燎已經到處裂縫一片,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生活是非常清苦的。那時生産隊裡每年才分十來斤小麥。這裡是年年靠吃救濟的。

幾句家常話後,李書記他們就給魏振芳和她的父母說明了來意。說魏振芳拾鑽石的事,地委的上司都知道了,非常關心這事,還講起這一帶人人都知道的,解放前離常林村不遠的羅莫瞳村一家姓羅的拾到鑽石搭上幾條人命的事。鑒于曆史的教訓,現在雖然是新社會了,但也要以防不測。為了他們家人的安全,動員他們先把鑽石放到八○三礦上的保險櫃裡,以後的事再慢慢講吧。魏的父親當時不想拿出來,推說:“外面那是瞎傳的,俺閨女拾的是塊馬牙石。”

“是不是馬牙石,讓礦上來的這兩位技術員用鑒定儀器一試就知道了。”李書記說罷,指了指身邊的技術員拎的儀器箱。

緊緊靠坐在父親身邊的魏振芳,一直是不言不語,眼睛裡隐現着一絲不知所措的神色,一會兒看着父母,一會兒看着滿屋的來人。

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開導,魏振芳終于說出:“那塊石頭叫俺大哥拿去了。”

他們就讓她去把大哥找來,她去了。等了足足兩、三個小時吧,終于把魏振芳等來了。她說找到了大哥,大哥說轉給二哥了;到了二哥家裡,二哥說讓三哥存着的;又找三哥,三哥說放在四弟那裡的;最後敲了四弟的門,四弟說他又轉給大哥了。轉了一圈,到底不知在誰手裡。

李書記就讓管理區的老卓,找到村裡的幹部,同随來的幾位同志,分别去做魏振芳幾個哥哥和弟弟的說服。哥弟幾個都陸陸續續地來了。知道了他們不是在做遊戲,一個轉一個的單線傳着,是不想讓外人摸清底細。

等他們把鑽石拿出來,這時候天已快亮了。鑽石是用兩層布包着的,裡面一層是紅布,外面一層是白布。李書記讓八○三礦來的劉技術員用随身帶的鑒定器給鑒定了一下,确認為是一顆罕見的天然特大鑽石。又用秤稱了稱,重量是158.7860克拉(五克拉等于一克)。等做完這一切,也就天大亮了。

李書記一行六、七人回到了公社駐地。這時縣裡的上司也聞訊來了。

公社黨委辦公室裡,爐火燒得旺旺的,在這裡,地委、縣、公社裡的上司,分别給魏振芳的一家人做着說服。

魏振芳的一個哥哥說:“這顆鑽石俺們自己留着,好傳給子孫後代。是俺們魏家的傳家寶。”

又一個哥哥說:“這一帶有鑽石的人家多着呢,您還能動員他們都獻出來嗎?”

“.....…”

當上司問魏振芳的意思時,這個從小生長在鄉村沒經過世面、沒上過一天學的農家姑娘,有些不知所措地說:“俺不知道,俺聽大大的。”

魏振芳的父親,這位69歲、飽經風霜一生的老農,一直默默地坐地那裡。他終于說話了,他看了看在場的上司和身邊的幾個兒女:

“這顆鑽石是閨女拾的,從她拾到這顆鑽石後,全家人這兩天沒睡個好覺,沒吃頓安穩飯。俺尋思着,從前俺家幾輩都是靠給人家種田、逃荒要飯過活的,做夢也沒想到過要發外财。這回閨女拾了這塊鑽石,是喜還是憂,俺也說不清。要是在解放前,一家人也就大禍臨頭了,那家姓羅的不就是因一塊鑽石送了幾條人命嗎?那當然,現在的社會跟以前不一樣了,沒有馬子土匪漢奸了,日子安定了,是共産黨當家了,是毛主席的接班人華主席當家了,‘四人幫’也給打倒了。剛才那位上司說什麼來着?說這鑽石給了國家能用來搞科研,搞工業,作用很大。”老人家說到這裡,稍稍停頓了一下,慈祥的目光轉向了魏振芳,“這樣的話,這塊鑽石是誰買也不賣,誰要也不給。俺必須親手把這塊鑽石交給華國鋒主席,這是他當主席時,俺閨女拾的鑽石,這是華主席的福氣,必須親自交給華國鋒……”

從昨天夜裡到今天下午,十五六個小時過去了,終于等到了老人家的這番話,說得是如此樸實,如此真誠。

兒子們也都不再吱聲了。

在場的人們,眼睛有些濕潤了。

·.….…

協商有了結果,由于種種原因,他們親自把鑽石獻給華國鋒的願望有些不現實,就讓上級上司給代轉了吧。

魏振芳接過父親從懷裡掏出的鑽石,把那本來就純淨無瑕的鑽石用紅布擦了又擦,當她雙手捧着鑽石交給上司時,她的眼裡噙滿了淚水。

地委的朱勝利他們要帶着魏振芳獻給國家的鑽石回臨沂了,臨行,問還有什麼話要說。有人提議給華國鋒寫封信吧。大字不識的魏振芳和父親犯了難,後來縣委宣傳部的孫幹事替他們全家執筆給華主席寫了一封信。信的大意說,這塊寶石埋在地裡是祖國的寶藏,挖出來是人民的财富,應該把它獻給黨,獻給人民,讓它為實作四個現代化發揮應有的作用。

筆者在這裡向人們披露一段鮮為人知的情節,這是李加廷告知筆者的,說這件事埋在他心裡二十年了,一直沒向外界說出來,是組織上為考慮樹典型,怕影響了魏振芳的形象。

那是在魏振芳獻出鑽石、地委的上司把鑽石帶走的第二天上午,魏振芳和她的父親及哥哥又來到公社裡,找到李加廷,要他把鑽石要回來。李加廷當時很不了解,問為什麼。

老人家說:“李書記,俺想來想去,還是親自把鑽石送到北京獻給華主席好。”

李加廷“撲哧”一聲笑了,“您老人家今天怎麼又犯糊塗了?華主席日理萬機,工作很忙,沒時間接見您。”

“沒時間接見俺,就有時間接見他們了?俺拾的鑽石,憑什麼讓他們拿去獻?快把鑽石還給俺,俺不獻了!不是偷來的,看還能把俺法辦了?”魏振芳的一個哥哥搶嘴道,話說得很沖。

魏振芳吓得忙扯了一下哥哥的衣襟,不讓他再說下去。

老人家狠狠瞪了兒子一眼,但沒吱聲。

那時的李加廷雖說當着公社副書記,在老百姓眼裡大小是個父母官了,可他也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聽魏振芳的哥哥這樣一說,有些沉不住氣了。

“這不是獻不獻的問題!昨天給華國鋒主席的信上是怎麼說的?‘這塊寶石埋在地裡是祖國的寶藏,挖出來是人民的财富’,也就是說,不管是誰挖到這塊鑽石,都得交給國家!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的,這件事要是發生在西方國家,你們一家就成億萬富翁了,但弄不好丢掉性命的也是你們。在我們的國家裡呢,這塊鑽石獻給國家,國家就有了廣闊的用途,成了無價之寶;放在個人手裡,就是石頭一塊,你能拿它當飯吃,當衣穿?拿黑道上走私能賣大錢,可那是違法的!再說,這鑽石獻給了國家,國家到時候也不會虧待你們的。”李書記嘴裡說着,心裡卻犯着思索:怪了,好好的事兒怎麼又反悔了呢?是不是魏家人回去又受了“明白人”的指教了?即使要不回鑽石,也要借此……想着,他望着魏振芳的父親:

“大爺,這可是大事啊,不是小孩子玩家家,出爾反爾。昨天,您不是說得好好的嗎?大夥都被您老人家的精神感動了。今天又怎麼突然變卦了?我想,您今天來肯定是有什麼目的。那好吧,您對上級有什麼要求,家裡有什麼困難,在别的場合不好說的話,盡管告訴我,我會如實轉告給上級的。”

李書記說罷,等着魏振芳父親的表态。哪知老人家一臉尴尬地望着李書記,嘴唇動了動似想說什麼終沒說出來,兩滴老淚卻滾了出來。他慢慢地擡起身子,步履蹒跚地朝外走去。

“大大!”魏振芳忙上前攙住老父親的胳膊。臨走,她回頭瞅了李書記一眼。

看着魏振芳一家走出公社的背影,李加廷當時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他開始懊悔自己剛才的态度有些生硬了。

有一次,在采訪魏振芳時,提起李加廷披露這件事的話題,她萬般滋味湧上心頭,晶瑩的淚水在眼裡打轉,最終忍不住奪眶而出,她說,是的。

那是在獻出鑽石回家的當天,夜裡,老父親并沒有睡好覺。

第二天一早,天剛剛蒙蒙亮,父親叫醒她,說要把那顆鑽石要回來。她當時感到很驚異:“大大,這,你……送出去的東西,好再要回來嗎?”

老父親說,過後你就明白了,你先去把你的幾個哥找來。

他們先去了離家八裡路的八0三礦,找到礦上的上司,人家說鑽石早送到臨沂去了。

他們又趕了二十五、六裡路,去了公社。找到李書記,要讓李書記給幫着要回鑽石,卻被李書記數落了一頓。

回到家裡,老人家飯也吃不下了,隻顧抽悶煙。家裡人也埋怨他。尤其是三哥對他的意見很大:

“這回可倒好了,獻鑽石最積極的是你,反悔的也是你!聽人家李書記是怎麼說你的?說您是小孩子玩家家。您可是都快七十的人喽!這回你是弄得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啦!”

當魏振芳把一碗飯端到父親面前時,老人家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眼睛又潮濕了,他搖搖頭,“你們幾個說的都不是。那鑽石反正都是個獻。隻是,俺想和華主席啦幾句莊戶人家的呱啊,可那李書記……聽他說的那幾句話,把咱看成、看成什麼了?敲詐的,勒索的……”說到這裡,老人家的心裡愈加難受了。

“咱不會再找人家幫咱寫封信,把您想說的話寫給華主席嗎?”魏振芳安慰老父親道。

“寫上去,就不是俺要說的話了。俺的話隻想說給華主席聽。”老人家的神情有些悲凄了,“一塊鑽石無價寶啊,咱不求金不求銀,隻求能給華主席說幾句話,這是莊戶人家的心裡呱啊,華主席坐在北京城裡是聽不到的。”

魏振芳問:“大大,您想給華主席說什麼呢?”可老人家沒再言語,隻是無奈地深深呼了一口長氣,他那無助的眼神,魏振芳看了心裡酸酸的。她是了解自己的父親的,要回鑽石不是他的本意,老人家一生的處世格言是勤勞為本,不求外财。她不知道老父親要給中央上司說什麼話,直到幾年後老人家去逝,也沒告訴她。這給魏振芳留下一個謎。也給當年的李書記留下一段誤解和無盡的忏悔。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參加工作後,老父親囑咐她要好好學文化。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為了表彰魏振芳的愛國精神。上級要給她些物質獎勵。事先征求她本人的意見時,想了半天的她,隻提出一條:“俺大隊裡太窮了,至今還沒台拖拉機,給俺大隊裡買台拖拉機吧。”

再問她時,她搖搖頭說不出來了。在場的人聽了,心裡感到一絲酸楚:鑽石獻給了國家,她想的是大隊,唯獨沒有想到改善一下她那貧困的家。有人說她沒見過世面,沒有文化,傻。而這種傻,當時正映出了她心靈的真實寫照,是沒有渲染任何色彩的。她從清貧的父母那裡繼承了純樸、善良和勤勞,整日裡,低頭看到的是土地,擡頭看到的是藍天,墨守陳規的心,不會去做那五彩缤紛的夢。正如她沒有想到自己會揀到這顆鑽石一樣。後來,關于她的新聞傳遍了中國驚動了世界,全球炒得沸沸揚揚,而她卻在平靜地過着自己的日子。

1978年1月7日上午,中共臨沂地委、臨沭縣委、原岌山公社黨委在公社駐地曹莊召開了近千人參加的慶功大會。會上,上司給魏振芳披紅戴花,獎給她三千元現金,并給她辦理了農轉非戶口,安排她到八0三礦當了勞工。同時獎給常林大隊二十四馬力的拖拉機一台。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1978年1月7日上午,在岌山公社駐地召開的表彰大會上,地委上司給魏振芳披紅戴花。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接着,又傳來消息,魏振芳獻給國家的這顆特大天然鑽石,中國科學院進行了全面的鑒定研究,色質透明,呈淡黃色,具有金剛光澤,折光能力特強,光彩奪目,是迄今大陸發現并儲存下來的最大一顆,它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科學家們認為,這顆金剛石發現在太平洋西岸大陸的深大斷裂帶上,對于地球科學的研究、尋找原生礦以及研究天然金剛石形成的環境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和她的父母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魏振芳以她的拳拳愛國之心、高尚品格,把鑽石獻給國家,回報了養育她的家鄉。國家在獎勵魏振芳的同時,也對臨沭縣和岌山公社給予了一定的獎勵,獎給岌山公社20萬元,黨委利用這筆資金修建了嶺南頭電灌站和配套工程,改善了岌山公社的水澆條件。獎給臨沭縣100萬元,縣裡用這筆獎金建了針織廠,為紀念“常林鑽石”,命名為“常林針織廠”。

二十年心路,她編織着自己的生活

“在我拾到鑽石的第幾天,上級就給我辦理了農轉非,用臨沂的招工名額給我在八0三礦招了工,辦這些手續時,沒給我家裡人打招呼。因為當初上級上司征求我意見,問我想出去當勞工嗎?我說過不想。1978年1月7日,在公社裡開過表彰大會,第二天一早,村裡敲鑼打鼓,扭着秧歌,一幫人來到俺的家門前,要送我到八0三礦上班。我當時哭着,死活不想上路,說俺不想當勞工,俺不識字,俺不知勞工怎麼當的,俺還是在家種地好。後來家裡人都勸我,去吧,到了那裡幹不了,咱再回來。那時,家裡太窮,我沒有什麼象樣的衣服,走時,娘拿出那件我隻有走親戚時才舍得穿的花棉布罩衣,套在我的破舊棉襖上。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和她的姐妹們,走進田間,走向明天。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到了礦上,上司配置設定我幹X光品質檢查。師傅指着儀器、圖紙給我講怎樣使用操作時,我什麼也聽不懂,腦子裡嗡嗡的,急傻了眼。第二天一早,我跑回了家,沖着爹娘哭訴,大大啊,娘啊,俺不是當勞工的命,俺受不了那份洋罪,俺還是回來吧,等下輩子能托生,再窮俺也要上學啊……娘被我哭得心裡酸酸的,流着淚把我摟進懷裡……第三天,礦上派人又把我接了回去。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1978年,魏振芳在縣礦産站工作時,工廠中的房間挑選礦石。

提供:曹佃華 攝影 :曹佃華

“我被安排到八0三礦當了勞工後,當時每月拿21元錢的工資。我清楚記得1978年5月1日的那天早晨,我端着飯盒去食堂打飯,聽到廣播裡播出華國鋒主席把我獻的那顆鑽石命名為“常林鑽石”的消息,我飯也不打了,跑回宿舍大哭了一場。爾後,我又趕到家裡,老父親和我一樣激動得流出眼淚,我和父母又抱在一起哭了一場……”

魏振芳拾鑽石的事,傳遍了中國,轟動了世界。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幾十個國家的外國朋友給她寫來的信堆成山,這可忙壞了縣一中的幾位外語老師。對此,各家報紙刊物競相報道,像《大衆日報》、《人民日報》、《中國畫報》等全國幾十家各路的記者們來來往往,除了拍照就是采訪,弄得她應接不暇,一時适應不過來,她開始拒絕采訪了,可上司說這是任務,不能太任性了。更使她尴尬的事,是開會作報告,講她如何發現鑽石如何獻給國家。每次作報告的前兩、三天,上司就指派專人,按當時的時髦政治詞語為她寫好講話稿,她不識字,就一字一句地教她念。她每每愁急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就是回到家裡沖着爹娘哭訴。

以後,不管上邊開什麼會,跟她有沒有關系,縣裡都派她跟着去參加。開會的人一聽魏振芳也來了,都争相圍向她,那架勢似在觀賞一件展覽品。那個時候,在大衆場合之下,她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想起那些年像個木偶似地被擺來擺去的,魏振芳就有些哭笑不得。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工作時的魏振芳,在工廠中的房間挑選礦石。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對此,筆者的感受是與魏振芳頗有同感的。魏振芳發現鑽石那年,我還是一名上高一的學生。對當時那些有關魏振芳的宣傳,是記憶猶新的。尤其是那些發表的新聞照片,至今想來,還是曆曆在目的:

魏振芳肩扛糞鏟,站在田頭的鏡頭;

魏振芳在煤油燈前,學習毛主席著作的鏡頭;

魏振芳教老父親學《毛選》的鏡頭;

魏振芳坐在田間,給社員們讀報,共同學習的鏡頭;

魏振芳給紅小兵上教育課的鏡頭;

等等……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和工廠中的房間的姐妹們在一起讀報學習。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當時那些經過精心設計而拍攝的照片,是把魏振芳的“高大”形象包裝起來了,可對我們的女主人公來說,是一種精神虐待啊,那個時候,她心理上承受的負荷,是常人難以了解的。二十年後的今天,再回頭看看那些老新聞照片,就像吞了一枚發澀的青果,有着一種無法言狀的感覺。

當然,也有一些讓人頗為激動的美好鏡頭:

華國鋒、鄧穎超接見魏振芳的鏡頭;

在北京和外國友人的音影,

魏振芳正在工作的鏡頭……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魏振芳從北京參加全國婦代會回來後,在向縣婦聯的上司彙報她的心得感受。

提供:曹佃華 攝影:曹佃華

魏振芳說她是幸運的,她忘不了1978年8月北京召開全國第四次婦女代表大會,她以特邀代表的身分光榮地參加了大會。會議期間,華國鋒和鄧穎超接見了她,激動和幸福使她湧成一句話:“華主席、鄧媽媽,您好!”淚水流了出來。

從北京開完婦代會回來,在縣府禮堂作報告時,這是唯一一次不用别人寫講話稿的發言。不是上司開了恩,而是她被國家上司人接見的感受,是别人沒法替代、寫出來的,隻好由她“信口開河”了,這回卻被她發揮了個淋漓盡緻:“在人民大會堂,見到了華主席、鄧媽媽,俺高興得心就要飛上了天!鄧媽媽用她溫暖的手摸了一下俺的小辮時,俺激動得真想像小時候過大年給爹娘磕頭那樣,給鄧媽媽跪下……”聽報告的人,眼裡都笑出了淚水。

1995年9月,聯合國在北京召開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她參加了,并被列為采訪對象。9月16日,中央電視台婦女《半邊天》欄目第三期播了她的專題采訪。

她從1981年開始,連續六屆被選為臨沭縣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會委員。1995年臨沂地改市後,她被選為臨沂市人大代表。

魏振芳先是1977年12月30日招工在八O三礦當勞工,1978年10月份又調到臨沭縣礦産站工作,1984年機構改革進礦産公司辦公室當副經理,抓生産,分管計劃生育工作,縣電子材料廠1990年建成投産,1991年與礦産公司合并,她又來到電子材料廠,在行政科,專管婦女工作和計劃生育,上個月剛被選任為廠工會主席。由于她工作勤奮,常被評為優秀黨員和先進工作者。

1981年6月,她因患惡性瘤,在青島山大醫院動了切割手術,一場病幾乎把她撂倒了,在家休養三年才康複過來,時隔幾年,也就是1989年,她在縣水泥廠工作的丈夫,因在機關工作上精神壓力大,又精神失常。期間,她不知流了多少眼淚,受了千辛萬苦,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她的丈夫終于恢複了神志。1993年9月,她騎車上班的路上,一場車禍,撞傷了她的脊椎,迫使她在病床上躺了好幾個月。現在她的家庭是平穩的幸福的,唯一的獨生兒子,今年已18歲了,在縣一中讀書。

一次,筆者到魏振芳的家裡,見房間的家具設施是簡樸整潔的,雖不豪華,但也顯不出寒碜。透過寬敞的窗子,就能望見院子那塊開墾的菜地,條埂整得整整齊齊,裡面栽滿了蔥、辣椒、芸豆和韭菜等,臨街的院牆上爬滿了絲瓜和方瓜的秧子。

魏振芳說她招工後,國家又給她那位當時還是亦工亦農的未婚夫辦理了轉正。他們的婚姻是傳統式的媒妁之言,她發現鑽石那年,他倆已訂婚一年了。婚後,他們是靠着自己的工資生活的。由于這兩年企業的不景氣,夫妻倆的工資收入受到了影響,可這并沒有影響她對過日子的熱情。她是個知足的人,也是個很現實的人,她認為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顧得上溫飽就不錯了,當然也希望生活得更富裕,但有個前提,必須是自己的雙手創造的。

不走近魏振芳,你是無法了解她的内心世界的,她的内心是平靜的,沒有什麼不平衡感。尤其是處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更是難得可貴的。由魏振芳,我想到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她皇冠頂上的那塊鑽石,是世界第一位的(據說重達一千多克拉),是在南非英占領的殖民地發現的。我想,這除顯示了女王的莊嚴和貴族身份,滿足了她的虛榮,還有什麼意義呢。想到王室内的爾虞我詐,金錢珠寶勝于親情,她生活得并不輕松,精神是空虛的。

為了加深一下對她那段曆史的印象,當筆者提出,想看看曆年來有關她的事迹報道和文字圖檔材料時,沒想到會引起她的一陣傷感。她流着淚說,提起那些曾經讓她引以自豪的寶貴資料和珍貴照片,她心裡就難過,就氣憤,那是她的一筆精神财富啊,在她的心目中它的價值已和自己的生命等同重要了,她要保留給子孫後代。就在三年前,省裡來了一個女記者,說是一家雜志社的,說要寫寫她的事。并提出要把魏振芳給她看的所有資料和珍貴照片都帶走,作參考,寫完稿後,再歸還。魏不舍得,也不放心,在女記者的一再保證下,魏相信了她。誰知黃鶴一去不複返,稿子沒寫出來,資料和照片也不還了。後來魏振芳托人一遍遍地打電話,也曾幾次托人親自去找那女記者要,女記者競推說搬家弄丢了。為這,魏振芳心痛、窩囊得大病一場,不知哭了多少次。

第二天,我們一行幾人乘車去她的老家。一路上,多虧了李加廷,這個當年的公社副書記兼武裝部長,他的記憶力出奇地驚人,一路上他不停地談着二十年前的往事。不時提示着魏振芳:小魏,這事是這樣的吧?當說這句話的時候,誰誰在場吧?你那回發言,還鬧了笑話。弄得魏振芳一連串的驚喜:是,是啊,是這樣的。

我們先去了常林村莊西的一塊大田裡,這是當年魏振芳勞動時挖出鑽石的地方。村裡的幹部說,村上的人們時時沒有忘記魏振芳給這裡争得的榮譽,村裡已經商議幾次了,為了紀念魏振芳挖出鑽石獻給國家二十周年,為了讓子孫後代珍重這個榮譽,培養他們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弘揚愛國愛家的思想,準備在這塊田裡、魏振芳挖出鑽石的地方,樹上一塊大理石碑,上面刻上華國鋒的親筆題字“常林鑽石”。

在人們說話的時候,魏振芳已蹲下身子,雙手深深地抓進泥土裡,這就是二十年前她挖出鑽石的地方啊,當她無言地、緩緩地仰起臉來,凝視着通往村莊的小路時,我看見她的眼裡湧滿了淚水,在那小路的盡頭,她看見了什麼呢?看見了肩扛鐵鍁随着大夥走出村莊出工的她嗎?還是看見了站在村頭望兒收工回家的爹娘……我的心裡一陣顫抖,使我蓦地感覺到時間的靜止和空間的深遠。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冒着毛毛細雨,行走在魏振芳撿到鑽石的那塊麥田裡(左為縣文聯王副主席,中為作者,右為魏振芳)。拍于1998年5月。

天,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毛毛細雨。随着魏振芳來到村裡,經過幾條巷道,來到村北的老宅區。在一座小院前,她站住了,村裡的幹部告訴我,這就是她的老家,是那年她用國家獎給的三千元錢給父母蓋的三間房。現在,她的叔伯大哥因翻蓋房子,前些天剛搬了過來,暫住着。牆是紅磚砌的,屋頂上是水泥瓦,但經過二十年的風吹雨淋,早已斑斑駁駁地有了裂縫。西院牆是從前一座柴草屋倒坍後遺留下的半堵土牆,上面爬滿了一串串嫩紅和粉白的小喇叭花。魏振芳走進小院,走進這個她曾經住過的家門,前前後後地張望着,久久徘徊着。她呆呆地望着屋門,當一對老哥嫂從屋裡出來倚門相望時,她幾乎誤認為是早已不在人世的老父母互相攙扶的身影。她奔了過去,當老嫂子喊着她的乳名,拽着她的胳膊驚喜地哭出聲時,她方如夢初醒,但她已淚水漣漣。

聽說魏振芳回來了,好多鄉親過來看望她,窄窄的小屋裡容不下那麼多人,他們就站在院子裡,全然不顧了那瀝瀝的雨點。除了一聲聲的互相稱呼,再也沒有了别的話語。牽牽手,扯扯衣角,拍拍肩背,撫一下有點零亂的發,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原創作者與魏振芳

我的眼睛有些潮濕了,悄悄走出有些沉悶燥熱的小屋,來到倒坍的半堵院牆前,目光透過迷蒙的雨霧,望向村外,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的魏振芳雙手捧着鑽石,喊着爹娘,朝家裡奔來……

原創作者:吳雪晖

全文完

吳雪晖發表的關于魏振芳與常林鑽石的

其他作品記錄

有關魏振芳與常林鑽石的紀實文章,原創作者吳雪晖也同時在其它報刊上發了。在這裡例舉一部分:

★ 1. 《魏振芳與常林鑽石》(紀實文學)發表于

《沂蒙生活報》周末版1998年8月15日星期六.七版,總第361期。原創 吳雪晖

并獲得本年度“深源杯”周末特寫征文二等獎。

★ 2. 《魏振芳與常林鑽石》(紀實文學.特寫)發表于《山東經濟日報》1998年8月17日.星期一.第四版,總第2844期。原創 吳雪晖

★ 3. 《她把鑽石獻國家》發表于《聯合周末》1999年1月15日.五版.第138期,總第1247期。原創 吳雪晖

★ 4. 《“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特寫)

發表《臨沂日報.社會周刊》1999年1月19日.星期二.五版.第105期。原創 吳雪晖

★ 5. 《“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發表于《八小時以外》1999年3期。原創 吳雪晖

★ 6. 《“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發表于《法制文萃報》(法制日報社主辦)1999年3月15日.第12版.總第485期。(文章結尾處注明:轉載《八小時以外》第3期 吳雪晖 文)

★ 7. 《常林鑽石後的淚與笑》

《柳州鐵道.旅途大觀》1999年4月30日.星期五.8版.第7526期,月末版總第58期。

(下面注明:圖文均摘自《八小時以外》第三期。作者 吳雪晖)

★ 8. 《榮譽背後的辛酸》(人物紀實)發表于《東方青年》(創刊号)2001年5月。原創 吳雪晖

★ 9. 《魏振芳與常林鑽石》(原創 吳雪晖)收錄于2002年臨沭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輯(高田熙主編)的《沭河星光》(臨沭縣文史資料第九輯)。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追沭往事」1977:“常林鑽石”的幕後新聞

原創作者1998年,在《時代文學》雜志1998年第6期發表的刊物實拍。(轉自:臨沭縣圖書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