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期選舉結果牽動美國:共和黨說的“浪潮”沒出現,拜登會迎來“可怕兩年”?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當地時間8日晚,美國2022年中期選舉終于落下帷幕。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競争相當激烈,無論參衆兩院還是州長選舉,選情高度膠着。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統計,截至當地時間9日12時,共和黨在衆議院獲201席,民主黨獲182席;在參議院,兩黨各占48席。盡管民主黨選情遭遇沖擊,但共和黨此前宣稱的“紅色浪潮”并未出現。不過,CNN稱,隻要共和黨控制參衆兩院中的一院,拜登未來就将迎來“可怕的兩年”,拜登政府的各項立法議程将被共和黨阻擊或撤銷,拜登家人和本人也會受到調查甚至彈劾。許多分析認為,這種狀況将使已經兩極分化的美國更加分裂。而此次中期選舉期間充斥的政治暴力也使“美式民主”再度受到質疑。《紐約時報》9日感歎:“在全球許多曾視美國為榜樣的民主國家眼中,美國民主已迷失了方向。”

中期選舉結果牽動美國:共和黨說的“浪潮”沒出現,拜登會迎來“可怕兩年”?

未出現共和黨“紅色浪潮”

截至當地時間9日上午11時,投票統計仍在進行中,由于多個競争最激烈的選區票數過于接近,國會參衆兩院到底由哪個黨掌控仍不确定。CNN認為,拜登可以稍微放下心,民主黨已澆滅共和黨掀起“紅色浪潮”的希望。不過美國CNBC電視台稱,共和黨仍有很大希望在有435個席位的衆議院拿到超過218個議席,進而掌控衆議院。在參議院,尚有4個席位未定,選情高度膠着。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由于多個州出現候選人選票十分接近、需要重新計票的情況,加上參衆兩院兩黨所獲席位十分接近,最後結果雖然不至于像2020年大選時膠着數天之久,但恐怕不會立即水落石出。

此外,此次中期選舉有36個州舉行州長選舉。目前,共和黨奪得16個州的州長,民主黨奪得13個州的州長。值得一提的是,很可能與前總統特朗普角逐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候選人提名的現任佛羅裡達州州長德桑蒂斯在本次中期選舉中表現出色,以壓倒性多數擊敗民主黨挑戰者赢得連任。

英國《衛報》稱,此次中期選舉最深刻的印象,是選民普遍不歡迎拜登和民主黨,但也并未是以青睐特朗普和共和黨。很明顯,共和黨隻是勉強占據上風,但遠達不到其預期效果。

在此次中期選舉中,另一個令人關注的焦點是特朗普支援的許多共和黨候選人赢得了選舉。《華盛頓郵報》稱,有140多名特朗普支援的共和黨候選人赢得了聯邦參衆議員、州長或州議員的選舉。報道稱,這些共和黨人都曾質疑或否認2020年大選的有效性,是以被稱為“選舉否認者”,總共有近300名“選舉否認者”參加了此次中期選舉。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意味着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政治對立的态勢将會更趨激化。隻要共和黨控制國會參衆兩院中的一院,拜登執政就将面臨巨大困難。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本次中期選舉表明,拜登在競選時宣稱塑造一個“更加團結的美國”的目标并未實作。特朗普支援的較多共和黨人在選舉中獲勝的事實,顯示出特朗普的一些主張在美國仍擁有不小的市場,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客觀現實,即美國社會撕裂、政治極化與暴力化現象反而呈現加劇态勢。可以說,在重塑美國以加強内部凝聚力方面,拜登與特朗普的表現“半斤八兩”,他們都無法化解美國國内困局。

拜登準備迎接“可怕的兩年”

中期選舉結果牽動美國:共和黨說的“浪潮”沒出現,拜登會迎來“可怕兩年”?

“如果共和黨控制國會,拜登準備迎接‘可怕的兩年’”,CNN稱,這次中期選舉事關重大,拜登總統在選舉前的籌款活動上直言不諱地給出可怕的評估:“如果我們失去了衆議院或參議院,我們将面臨可怕的兩年。”報道稱,隻要共和黨人控制參衆兩院中的一個,拜登的總統任期就将面臨全新的考驗,他之前力推的優先立法事項獲得順利通過的曆史将結束,民主黨推動的許多法案将停滞甚至被撤銷。對于拜登個人來說,不僅競選連任将成為泡影,共和黨還将對他進行調查甚至彈劾。共和黨議員正準備調查一系列問題,從拜登兒子亨特的商業交易到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對政治的幹預等。

福克斯電視台稱,此次中期選舉正值美國經濟處于關鍵時刻,在通脹居高不下及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加大的情況下,美國未來的前景越來越嚴峻。

美聯社稱,中期選舉投票後的“出口民調”顯示,當下美國群眾最關心的仍然是經濟問題,特别是高通脹問題。民調資料顯示,約3/4的選民認為美國經濟狀況“糟糕”“不好”,幾乎同樣比例的選民稱高通脹造成家庭生計艱難,2/3的選民認為油價過高,自己承受不起。超越單純經濟層面看,悲觀負面情緒也滲透到選民對美國國家整體狀況的看法之中,超過七成選民表示自己對美國現狀“不滿”或“感到憤怒”。

更令美國人擔憂的是,一些政客在中期選舉後可能不承認選舉結果而引發暴力潮。在亞利桑那州人口最多的馬裡科帕縣,有約20%的投票機出現“技術問題”,導緻計票中斷,這重新引發右翼媒體“選舉欺詐”的指控。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由于軟體故障,一些選民8日投票時發現自己被标注成“缺席投票”。對此,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頻頻發文,質疑中期選舉中存在舞弊情況。他質疑:“和2020年發生的選舉欺詐行為一樣???”選舉當天,美國發生多起暴力或暴力威脅事件。8日,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一名男子在持刀威脅選民後被捕,并導緻當地一個投票站臨時關閉。在北卡羅來納州,當地選舉委員會報告了大約 15 起涉嫌恐吓的事件。亞利桑那州向執法部門送出了18份與選舉有關恐吓事件的報告。

呂祥說,不少共和黨參選政客将承襲特朗普拒認選舉結果的“傳統”。更關鍵的是,這次中期選舉帶來的真正影響将加劇美國的分裂。民主、共和兩黨将更加政治化地對待國内和國際事務,美國政治暴力事件将持續升溫。

美國成為“破壞性力量”

美國此次中期選舉,也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CNN稱,世界正在關注着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評估美國政治上的又一次急轉彎可能帶來的影響。然而,自诩為數十年來確定全球穩定的美國,其國内政治使美國越來越變成一股不可預測和破壞性的力量。

彭博社網站引述巴西學者的話稱,如果共和黨控制國會,可能會更少關注拉美地區,對拉美移民會更加強硬。《南韓先驅報》稱,南韓正密切關注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看是否會影響美國對盟國的政策,特别是有關“晶片四方聯盟”和印太經濟架構的政策。南韓專家認為,如果共和黨在國會占有多數,“那些獲得兩黨支援的對外政策不會發生重大變化,比如遏制中國,但會影響印太經濟架構等貿易協定的推進”。

對美國中期選舉,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稱:“這次選舉很重要,但我們不能誇大這次選舉對俄美關系的重要性。這次選舉根本改變不了什麼。俄美關系現在和将來仍會是糟糕的。”

與俄羅斯相比,烏克蘭顯得更焦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8日發表講話,敦促美國“保持團結”,直至烏克蘭“恢複和平”。他稱:“當這場戰争開始時,我們看到了民主國家團結行動時的能力。現在,我呼籲你們保持堅定不移的團結,直到我們聽到和平終于恢複的消息。”路透社稱,共和黨大佬、衆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日前表示,如果共和黨赢得衆議院的多數席位,美國對烏克蘭的額外援助将很難在衆議院獲得通過。

“美國之音”稱,一些觀察人士認為,如果共和黨人取得國會控制權,美國與中國的競争關系将會更加激烈。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表示,美國中期選舉是美國的内政,選舉結果由美國選民投票決定,中方不作評論。趙立堅指出,至于中美關系,中方立場是一貫的、明确的。我們認為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李海東表示,美國對華政策是兩黨之間有較多共識的議題,共和黨比民主黨更加強硬。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兩年任期中,拜登在國内問題上必将持續遭到共和黨人的猛烈攻擊,是以他大機率會在對華政策上“做文章”。

【環球時報駐美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達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 甄翔 陳康 柳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