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雲栖大會數科業務亮相中,看到了螞蟻另一個toB側影

作者:格隆彙

一年一度的雲栖大會再度來襲,作為觀察前沿技術發展的重要視窗,雲栖大會如今已步入第十四個年頭,從當初的站長聚會到今天面向政府、産業、開發者的數智産業創新港灣,每年大會上一項項重磅釋出引領着前沿科技的發展。

作為「常駐嘉賓」的螞蟻集團,今年其在雲栖大會上亦是全場的焦點所在,螞蟻将其技術能力及科技商業化成果首次集中、完整展現,而在大會首日,螞蟻集團數字科技業務亦正式對外亮相。

一切迹象皆表明,螞蟻在推動技術與産業融合的發展之路上,正不斷邁出一條康莊大道。

1· 技術立命,持續進化的螞蟻攻堅産業協作難題

回望過去,從螞蟻多年來在雲栖大會的表現不難梳理出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就是如何将技術更好的應用到産業的融合發展之中,從最初的金融行業到如今的千行百業,螞蟻以技術立命,從技術的單點突破到融合技術與産業的協同,在技術的進化中不斷賦能産業的創新發展。

早在2017年的雲栖大會上,時任螞蟻金服CTO程立首次披露面向未來技術布局的“BASIC”科技戰略:聚焦區塊鍊、AI、安全、物聯網和雲計算五大領域,并在此基礎上,延伸出風控、信用和連接配接的三大能力。

此後,螞蟻在BASIC戰略下不斷發展底層技術能力,逐漸圍繞産業數字協作持續深耕連結性技術,着力解決産業數字化三大問題資料安全、流轉機制、協作效率。

過去,在技術層面,螞蟻更多的是在區塊鍊技術、AIoT等單點技術層面不斷投入研發,積極賦能産業數字化發展。如今,随着數字技術與産業應用場景的融合進一步深入,螞蟻的技術從單點突破正邁向互相融合全面連結的新階段。

這背後的邏輯并不難了解,數字經濟本質上也是資料經濟,激活資料要素潛,釋放蘊藏在資料要素中的生産力,需要建構健康合規、可信流轉的高品質資料生态,而這離不開更多元化的技術鍊支撐。

簡單舉例而言,不論是區塊鍊、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等新興技術,其實際上都可以根據具體場景中的不同需求,進行靈活組合,來解決資料安全、流轉機制、協作效率等問題。

回望過去實體産業的數字化程序,從一開始以機構自身數字化為主,到如今伴随大量的資料生成以及資料要素的緊密流動令産業鍊協作成為可能,數字化正朝着大規模的智能化、分布式發展。是以如何借力融合的技術更好的賦能産業發展,業已成為數字經濟産業的新命題。

對此,螞蟻集團數字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認為,産業數字化協作是一種實作手段,也成為最大的确定性機會。

由上不難看到,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尋求單點技術突破不再是單一命題,科技産品應成為各行業上下遊之間的可信粘合劑,促進交易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由此産生商業的新形态、新機遇、新增長,讓大企業活得更好,小企業更多的受益。

而螞蟻在這之中立足于“以數助實”,着力攻堅産業協作難題。目前,其代表性的科技能力和業務主要分三個闆塊,分别為,服務于機構本身數字化轉型的科技能力和業務、服務于機構之間産業協作數字化的技術和産品、以及服務于可信價值互聯的平台和創新産品,幾大業務闆塊正是立足于解決産業數字化轉型中企業和機構面臨的三個主要問題。

那麼,螞蟻究竟具體做了哪些?

2· 産業為實,數實融合催生新生态新商業

随着實體行業全面走向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将各個領域的産業鍊上下遊各方深度連接配接,重構各要素達到協同與融合,并形成更為高效的價值體系,這之中仍然要往兩個方向考慮。

其一,從技術演進層面來看,技術的進一步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還是要繼續解決單點技術對産業的深度賦能,隻有通過技術的不斷深化,才能更好的解決企業的核心效率提升等關鍵問題。

實際上,目前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仍然還處在早期階段,真正應用到産業層面所能夠釋放的價值依舊有限,隻有不斷朝着新興技術的方向不斷攻堅,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産業經營的效率,才有機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其二,則是推動産業融合數字化,借助綜合的技術力量,将各要素有機結合、重構要素間的關系,以此不斷疊代商業模型、創新商業模式,才能更好的推動産業的深層次變革,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從螞蟻的角度來看,如今其緻力于為千行百業提供解決方案,在聚焦單一企業及行業時,需要着力于推動技術的深度演化更好的賦能這些企業及行業的效率提升等問題。而從各個行業、各産業鍊關系來看,其隻有将其技術能力有機融合,重新架構融合數字技術産品才能更好的滿足未來需求,引領産業間的融合創新發展。

實際上螞蟻的幾大業務闆塊也正是沿着這一方向發力。

聚焦到服務于機構本身數字化轉型的科技能力和業務,螞蟻打造的主要産品和解決方案包括SOFAStack、mPaaS、ZoloZ、OceanBase等,其主要緻力于企業和機構本身的數字化。

以富滇銀行為例,自2021年啟動數字化轉型“滇峰計劃”後,其先後引入OceanBase、mPaaS和SOFAStack等技術,搭起了一套高性能、高穩定性的業務系統。短短一年時間,富滇銀行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新一代底層架構系統每分鐘交易量提升80倍,核心交易平均處理時間小于200毫秒;手機銀行新增使用者數同比增長305%,使用者增長與活躍度顯著提高;2021年營業收入實作七年來首次兩位數增長。

而再聚焦到服務于機構之間産業協作數字化的技術和産品,其主要産品和解決方案包括,螞蟻鍊BaaS平台、螞蟻鍊一體機、高速通信網絡BTN、MaaS模組、隐私協作平台FAIR、資料安全保護傘等,作為從螞蟻區塊鍊延伸而來的智能科技産品和服務,其核心問題則是解決機構完成數字化第一步之後,能不能在數字世界進行産業協作的問題。

在具體的案例中,亦可以看到,螞蟻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将解決方案應用到企業的生産實踐上,建構了有機的協同網絡,極大的提升了企業營運效率。以與奇瑞的合作為例,奇瑞通過在每一輛商用車的Tbox中植入“車規級”區塊鍊子產品,使得每輛車産生的車輛、行車、電池等資料加密後上鍊流轉,借助此,其打破了商用車市場長期存在的資料孤島,最終提高了整個鍊條的運作效率。

最後再來看,服務于可信價值互聯的平台和創新産品方面,螞蟻打造的主要産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在文化産業領域圍繞IP資産流通的鵲鑿版權保護和鲸探數字藏品,以及在物流貿易領域圍繞出口商品憑證流轉的Trusple國際貿易履約平台等,該闆塊主要則緻力于推動可信價值互聯,孵化繁榮的分布式商業。而借助上述平台,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賣家,都進一步提升了商業運作效率,并帶來了更大的商業價值釋放潛力。

3· 科技長跑,混沌時代的商業初心堅守者

從螞蟻的創新技術發展軌迹中不難看到,其最初更多的來自于支付業務的倒逼,而這也令其一開始在金融領域上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分量,也正是基于此,伴随業務的擴充,尤其是“雙十一”等峰值壓力測試之種種,在資料安全、流轉機制、協作效率上,螞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技術沉澱,并最終能夠順利的将其賦能到更多的産業數字化實踐之上。

如今再來看螞蟻,從本質上來看,在強大的技術的底座支撐之下,螞蟻的“科技“屬性正變得越來越奪目,金融已然是它的過去時,刻闆的标簽被撕下後,科技公司才是其現在時和将來時。

聚焦螞蟻的布局,不論是單點的技術突圍還是融合推進産業數字化,螞蟻都繞不開投入與産出這一問題。

從前者來看,技術的深度創新離不開高投入,同時也意味着很難馬上就會有高回報,但通過科技的長跑,在這場“持久戰”中其未來的潛力也同樣是不可估量的,是以,這也将是一項值得長期付出的事業。

而從後者來看,其帶來的直接商業價值也是更加肉眼可見的,通過将既有的科技能力融合賦能産業的發展,解決實際問題,螞蟻能夠持續收獲商業機會,跑通盈利模型,甚至借助技術的融合創新實作商業模式的重塑創造更大商業價值。

總的來說,依托技術的深耕,螞蟻建構全方位連結産業網絡,能夠重構和提升要素間的流動,不斷為實體經濟賦能、幫助行業有序健康地發展,最終建構一個多方參與、共建共赢的數字經濟生态。

而在這一戰略路徑中,螞蟻的初心始終未變,在技術的堅守下,其也将有望不斷激起洶湧澎湃的産業數字化浪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