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作者:黑貓造火箭

當地時間11月4日早上8時30分,經過大約9小時的轉運,美國重返月球“全村的希望”,SLS首發箭再次回到39B發射工位,預計它會在美國東部時間11 月14 日淩晨0 時7 分再度嘗試發射,将未載人的“獵戶座”飛船送入月球軌道。而這一回,是SLS最後的機會了,因為經過前面三次的“滾回”和燃料加洩,這枚火箭的實體結構已經接近極限,接下來就是一錘子買賣,要不強行發射,要不宣布退役,去公園裡做雕塑。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SLS首發箭又滾出VAB了

SLS首發箭的起飛時間,最早定于2016年12月,但直到今天,仍沒有發射,比原計劃推遲了6年,據保守統計,至少“鴿”了12次,真不虧是和“科學”号實驗艙、“韋伯”太空望遠鏡并稱的三大“鴿王”。悲傷的是,那倆“鴿王”已經上天了,而SLS則可能真的要“上天”了。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成不成這回都是一錘子買賣

實際上,在航天界還有一個“小鴿王”,它就是日本新一代的H-3火箭,它最早的發射時間原本是2020年底,經過數次推遲,11月7日,一号機再次從種子島宇宙中心推出。不過這一回,它不是像SLS一樣要發射了,而是要進行一級實機強制點火測試。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日本H3火箭也杵在發射台上了

H-3一級配備的LE-9發動機,是世界上第一種百噸級采用開式膨脹循環技術方案的火箭動力系統,資料标得非常高,海平面推力125噸,真空可達150噸級。但在首飛前,于2020年5月的一次試驗中,發現LE-9的燃燒室内壁破裂、渦輪上也出現了裂痕,這是人類航天史上最離譜的事故之一。随後日方對火箭渦輪的設計進行了調整,同年夏天新設計的發動機再次進行試驗,但依然沒能成功。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H3火箭的LE-9發動機

而日方也公布了LE-9發動機更為詳細的事故調查,确認在燃燒室内壁和渦輪泵的FTP葉片的開孔區域出現了疲勞斷裂面,經分析認為是由共振引起的,可能是發動機的振動與火箭結構的共振頻率比對性設計得不合理,需要重新設計渦輪,以排除所有工作範圍内可能産生共振的結構特征值,這一設計,近2年時間就過去了。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渦輪是火箭振動的主要來源之一

接下來在2021年的幾次測試中,LE-9發動機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直到今年的2月13日,JAXA才在田代試驗場完成最後一次火箭一級發動機LE-9的三型組合燃燒試驗,據稱滿燃料機箱燃燒了約40秒,三台發動機總推力450噸,比推力422秒,但它的實際表現,還不如H-2B火箭。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H3火箭發動機測試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差點以為要起飛了

H-3火箭究竟何時能夠進行首飛,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确的時間,JAXA隻是公布可能會于今年的四季度在種子島航天中心 LC-Y2工位進行發射,現在距離2022年過去隻剩下不到2個月了,H-3的首飛大機率又會繼續推遲。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H3火箭今年首飛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JAXA的規劃中,今年可是有3枚H-3火箭要發射的,首飛箭搭載DSN公司的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另一枚H-3則搭載一個名為TF-1的載荷,甚至還有一枚H-3火箭,會搭載日本新一代貨運飛船HTV-X1進行試射,HTV-X1的目标是月球軌道,為美國正在研制中的月球門戶空間站的先行項目。當然,H-3火箭這回隻是将它射入近地軌道進行測試,月球軌道的事情,還要等後續。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日本航天的野心還挺大

如此看來,美國重返月球的SLS火箭拉胯,日本新一代的H-3更拉,3枚火箭都在今年内發射,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最好的結果,可能是在年底完成H-3的首飛,至于HTV-X1月球貨運飛船和TF-1載荷,最快也要等到明後年了。說起來,日本的航天技術可是“碾壓”我們的存在,但是現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繼美國登月SLS後,日本H3火箭也離開總裝大樓,從2020年鴿到現在

這回沒加助推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