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暨豔案”為何令孫吳集團進一步本地化?

作者:翰哥在人間
一場“暨豔案”為何令孫吳集團進一步本地化?

文章來源:人文曆史

公元224年,孫吳發生了一起政治案件:負責官員選拔考核的選曹尚書暨豔丢了性命,和他一起自殺的,是他的副手選曹郎徐彪,而引薦暨豔的張溫則被軟禁。

張溫出身吳郡四姓“顧陸朱張”中的張氏,就在“暨豔案”發的當年,才以出使蜀漢時出色的表現重建了吳蜀關系。這樣的出身、功勞雙疊加都僅僅是保住性命,還連帶兄弟姐妹受牽連。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起整頓吏治失敗的案例,實際上,該案件背後折射着孫氏政權作為外來者在江東本地站穩腳跟的考量與選擇。

一場“暨豔案”為何令孫吳集團進一步本地化?

影視劇中的張溫。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江東來客

“江東子弟多才俊”,江東,也稱江左,這塊神秘的土地,是指與江西相對的地理區域。自秦漢始,以長江為界,長江下遊北岸、淮水以南為江西;與之相對,江東指長江下遊,江東六郡包括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廬江郡,若夾江而治,防禦外敵,則天然具備割據一方的地理優勢。三國時,這片土地已經得到一定的開發,江東大族數代經營于此,擁有深厚的基業。

一場“暨豔案”為何令孫吳集團進一步本地化?

漢末三國早期的江東六郡範圍。來源/譚其骧《中國曆史地圖集》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與董卓之亂并發,全國大小勢力之間攻伐不斷,嚴重破壞了中原地區的政治格局,影響了正常的生産生活。為了躲避戰火,北方士族不得不舉家遷徙。《三國志》載:“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正是在這樣北人南渡之風興盛的背景下,淮泗地區的原住民大規模向江東遷徙。

淮河流域地處華北大平原及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過渡地帶,泗水是淮河下遊的主要支流,淮泗水路自古以來是南北水運的交通要道。淮泗流域的範圍大緻相當于今天黃河以南的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北部地區,與江東地區相比,地域上明顯偏北,一北一南的格局十分鮮明。

淮泗集團與孫吳政權的發家史密不可分。起初,孫堅手下隻有千餘人的隊伍,乘着黃巾起義的東風漸漸成長為一支精銳。于孫氏而言,出身淮泗的豪傑之士是可以信托的老戰友,是他們主要依憑的對象。此外,在孫策離世的危亡之際,是淮泗老臣張昭接受囑托,親自扶孫權上馬,以示衆望所歸。是以,在政權建立之初,孫氏兄弟在情感上對淮泗出身的文臣武将有着天然的親近,不但恩惠備至,而且減免刑罰,關系十分融洽。

兩大集團的對峙

孫策自起兵之初就追随袁術,曾攻打江東士族出身的廬江太守陸康,與江東一派或多或少算是結下了梁子。更何況,孫策率軍入駐江東,對原本偏安一隅的江東士族而言,無異于前來争搶利益的侵略者。在進駐江東時,面對江東大族的反抗,孫策毫不手軟,采取了鐵血手腕,誅戮吳會英豪“轉鬥千裡,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有這樣的血海深仇,也無怪江東本土不願與孫氏政權合作。

其後,孫策的驟然遇難,使得本就根基未穩的孫吳政權更加風雨飄搖。當時天下群雄逐鹿,豪傑人才隻是暫時寄寓江東,并不意味着孫氏是他們的唯一選擇。是以,面對賓旅寄寓之士的懷疑和來去不定的動搖态度,孫氏的首要任務就是安定人心,證明自己可以穩定江東局勢。

孫策在臨終之前,諄諄囑咐弟弟孫權:“舉江東之衆,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策知道自己擅長攻伐征戰,然而馬上得天下不等同于馬上治天下,想要長期在江東發展,就必須盡快消解舊怨,獲得江東本土大族的普遍支援。惟其如此,孫吳政權才能打牢向外擴張的根基,而無後顧之憂。

一場“暨豔案”為何令孫吳集團進一步本地化?

三國鼎立形勢圖。來源/《中國古代曆史地圖集》

在孫吳政權建立之初,淮泗集團在情感上還占據優勢,随着時間的推移,淮泗集團開始顯露出後勁不足的迹象。赤壁之戰後的十餘年間,周瑜、呂蒙、魯肅等相繼離世,影響力已經漸不如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江東集團在當地經營多年,根深葉茂,有才之士層出不窮。再加上孫吳政權步入穩定期後,人才需求從“唯才是舉”開始轉向“尚德行”,與崇尚德行的江東大族不謀而合,孫吳政權轉而向江東集團靠近也就順理成章了。

暨豔案:江東化程序中的關鍵節點

暨豔案是孫吳大案之一,其特殊之處在于,它不僅是江東與淮泗兩大集團的第一次正面沖突,更在孫吳政權江東化的過程中扮演了轉折點角色。

暨豔與張溫都出身吳郡,不同之處在于,張溫屬于吳四姓之一,有着更為顯赫的家世。張溫之父曾負責選官,《吳書》記載,張溫子承父業,“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見信重”,可謂前途無量。

暨豔得到張溫的欣賞,被引薦至郎署,負責郎官的檢核和黜陟。暨豔看到當時郎署的種種亂象,運用手中的權力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官吏考察,其中重點打擊的是三署的郎官。暨豔的措施非常嚴厲,考察稱職的不到十分之一,不稱職的都被連降幾級。如此大規模的貶谪行動自然招緻不滿,“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谮行”,孫權不得不顧及局勢,最終,暨豔自殺,張溫也斷送仕途,郁郁而終。

此案邏輯看起來很簡單,好似一個不懂官場人情世故的愣頭青觸了黴頭,但實際卻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反腐失敗的故事。聯系江東與淮泗兩大集團對立的時代背景,可以看到孫權處理暨豔一案的綜合考量。

首先,暨豔整頓吏治是他無端生事嗎?肯定不是。

對于暨豔,當時的孫吳朝臣有不少人勸過他。同樣出身大族的五官署郎中朱據曾以天下未定為理由,勸說暨豔“以功覆過”,切忌使用貶黜等激烈手段。另一位出自江東大族的陸渭也認為應當徐徐圖之。舉清厲濁,隻能逞一時之快,倘若連累自身仕途,則萬萬不值得。

顯然,大家都知道并承認吏治有問題。

那麼對于一位想要厘清吏治的官員,作為統治者的孫權為何沒有跟他站在一邊呢?

一場“暨豔案”為何令孫吳集團進一步本地化?

影視劇中,孫權與群臣。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關鍵要看,暨豔到底得罪了誰,也就是三署郎官們到底是什麼來頭。

彼時的孫吳還沒有科舉制,官員入仕很多都是靠薦舉。郎官們是一群日日跟随在主公左右,宿衛扈從的人。這樣的好差事,各派勢力少不得要往裡“薦舉”自己人。比如當時的從龍勳貴、吳郡太守朱治,為了維護江東本土勢力,多年來積極薦舉公族子弟以及江東四姓子弟,為他們日後的仕途鋪路。朱治薦舉的人都去哪兒了呢?據曆史學者田餘慶先生研究,在孫權稱王之前,朱治薦舉的人一般先進入孫權的将軍府;孫權稱王之後設了三署,再薦舉的人就先進入三署,日後再以三署郎官為跳闆遷轉其他職位。

說白了,日日伴随吳王左右的郎官實際上是世家大族将子弟送入仕途的機構,是官員的養成和儲備之地。這些人雲集郎署,等着補官。前面提到的對暨豔出言相勸的朱據,就是先拜了三署中的五官郎中,後補了侍禦史。

這些郎官中,江東大族子弟有多少呢?據《三國志》記載,“公族子弟及吳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數,(朱)治率數年一遣詣王府,所遣數百人”。也就是經過朱治薦舉的有數百人,這足以讓江東大族持續保持自己在孫吳政權中的地位。而暨豔檢覆郎署就一定會觸動郎官及其背後世家大族的利益。或許也因為此,出身江東大族的朱據、陸渭都很反對暨豔的行為。

與此同時,暨豔的打擊行動也打破了孫權苦心維持的兩大集團之間的平衡。

田餘慶先生将暨豔案視作孫吳政權江東化的第三階段,是全面江東化的前奏。其時,陸遜已經出任大将軍,兼任荊州牧,上遊軍事系于一身;顧雍任丞相。顧陸當軸主政,标志着孫吳政權的文武核心人物已經完成了從淮泗集團到江東集團的平穩過渡,正需要以大量江東人才充實官僚隊伍,能夠快速養成人才的郎署責無旁貸。人才在三國鼎立的争霸之時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因而為自身政權招攬或培養人才是維持政權生命力的重要保障。那麼,出身吳四姓的張溫為什麼要與暨豔聯手,打擊世家大族的晉升之路呢?這豈不是違背了家族利益嗎?張溫與暨豔二人雖然出身并不完全相當,卻志趣相投,“亢臧否之談,效褒貶之議”,這與東漢以來品評人物的傳統是分不開的。

一場“暨豔案”為何令孫吳集團進一步本地化?

出身吳四姓的陸遜得到孫權重用,穩坐孫吳軍事頭把交椅。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暨豔案爆發的時間點十分微妙,兩大集團的關系正在升溫,孫權正樂見其成。為了避免張暨二人的動作帶來隐患,顧全大局的孫權果斷出手,這也标志着孫吳政權完全轉向江東化的道路。

結合整個江東化程序來看,張暨二人的舉動雖然是出于反腐敗的單純目的,卻無意間阻礙了江東集團士人階層的全面上升道路。張暨二人沒有提出溫和漸進的過渡方法,而是用強硬的雷霆手段,對魚龍混雜的郎署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們深受東漢以來清議傳統的影響,卻沒能洞察上司的真實意圖,與統治者維護江東大族利益的目的産生了直接沖突,暨豔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以江東集團與淮泗集團二進制對立的主流觀點來論,張暨的行為是一次進攻,而孫權作為君主的處置方式是一次反擊,根本目的是保證自身的集權。江東集團以吳四姓為代表,是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地方豪族,盤踞已久;淮泗集團屬于南渡而來的外來者,并沒有穩固的經濟基礎。從政治追求上看,江東集團傾向于儲存既得利益,偏居一隅以求自保;而淮泗集團追求北歸,是以傾向于對外作戰。

以此來看,淮泗集團雖然得到孫吳政權的情感傾向,但因精英人才無法輩出,後續力量薄弱,而根基深厚的江東集團恰好有能力填補人才空缺,這是孫吳統治者通過郎署大量引進江東人物的根本需求,也是暨豔案爆發的導火索。

不過,從更長的時間次元來看,孫吳政權出于自身發展道路的考慮,打擊張暨而維護江東士族上升的行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拱衛了政權,但同時也腐化了自身官僚隊伍,間接導緻了政權的短祚,這種行為無異于飲鸩止渴。

參考文獻

1.胡守為:《暨豔案試析》,《學術研究》1986年第6期。

2.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3.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4.莊輝明:《暨豔案與呂壹事件再探讨》,《江海學刊》1996年第1期。

5.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7.陳寅恪:《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

8.王仲荦:《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