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作者:卓朗檢測

一. 綜合布線概述

綜合布線是一種子產品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築物内或建築群之間的資訊傳輸通道。通過它可使話音裝置、資料裝置、交換裝置及各種控制裝置與資訊管理系統連接配接起來,同時也使這些裝置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的綜合布線。它還包括建築物外部網絡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配接點與應用系統裝置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配接部件。綜合布線由不同系列和規格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媒體、相關連接配接硬體(如配線架、連接配接器、插座、插頭、擴充卡)以及電氣保護裝置等。這些部件可用來建構各種子系統,它們都有各自的具體用途。

綜合布線系統可劃分成六個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水準子系統、垂直子系統、裝置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建築群子系統。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工作區子系統是一個獨立的需要設定終端的區域,即一個工作區,工作區子系統應由水準布線系統的資訊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終端裝置處的連接配接電纜及擴充卡組成。

水準子系統由工作區用的資訊插座,每層配線裝置至資訊插座的配線電纜、樓層配線裝置和跳線等組成。

垂直子系統是由裝置間的配線裝置和跳線以及裝置間至各樓層配線間的連接配接電纜或光纜組成。

管理子系統設定在每層配線裝置的房間内。管理子系統應由交接間的配線裝置,輸入/輸出裝置等組成,管理子系統也可應用于裝置間子系統。

裝置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适當地點設定進線裝置、進行網絡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裝置間子系統由聚合E家綜合布線系統的建築物進線裝置、電話、資料、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裝置及其保安配線裝置等組成。

建築群子系統由兩個及兩個以上建築物的電話、資料、電視系統組成一個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包括連接配接各建築物之間的纜線和配線裝置(CD),組成建築群子系統。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綜合布線系統圖

但是這種傳統布線方式施工不友善;當工作場所需要重新規劃,裝置需要更換、移動或增加時,隻能重新敷設線纜,安裝插頭、插座,并需中斷辦公,效率很低。是以,綜合布線施工過程中或施工完畢後必須經過測試才能放心投入使用。

二. 綜合布線檢測概述

綜合布線檢測分為驗證測試和認證測試,二者互為補充,確定綜合布線工程驗收過程品質符合國家相關标準。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2.1驗證測試

驗證測試又稱為随工測試,是邊施工邊測試,主要檢測線纜品質和安裝工藝,及時發現并糾正所出現的問題,不至于等到工程完工時才發現問題而重新返工,耗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驗證測試不需要使用複雜的測試儀,隻要能測試接線圖和線纜長度的測試儀。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2.2認證測試

認證測試又稱為驗收測試,是所有測試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在工程驗收時對布線系統的全面檢驗,是評價綜合布線工程品質的科學手段。

認證測試分為自我認證測試和第三方認證測試

自我認證測試由施工方自行組織,按照設計所要達到的标準對工程所有鍊路進行測試,確定每一條鍊路都符合标準要求。

第三方認證測試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委托第三方對系統進行驗收測試,以確定布線施工的品質。

這是對綜合布線系統驗收品質管理的規範化做法。施工方通過簡單的測試工具例如通斷儀,根據燈的閃爍判斷電纜的通斷情況和端接情況。排除施工中的斷芯、未壓通、順序錯的情況。甲方應要求施工方在施工中全部驗證測試。部分施工方在此采取抽樣測試。最後在驗收測試時産生不必要的返工。

第三方檢測機構采用專業的線纜認證分析儀,通過對插入損耗、近端串擾、回撥損耗等參數的進一步分析檢測确定綜合布線工程品質符合标準要求。尤其是在對超五類線及以上的高速率傳輸品質保障。

三. 檢測的必要性

綜合布線系統是各類資訊化工程中的基礎設施,是保障各類資訊化應用持續營運的基本保證。如何保證布線工程品質,使使用者的投資能得到切實的保證,則對布線系統的性能測試就顯得尤為重要。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首先從國家标準來看,國标中對布線工程的檢測工作是十分重視的,首先GB 50312中提出檢測及測試記錄文檔是工程竣工文檔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工程驗收能否通過的一個重要依據。其次布線工程檢測包括哪些測試内容,從規範要求提出兩種需要實施的檢測,一類是施工前的檢查抽測,為了防止廠商提供給工程現場的到貨産品和合同中簽訂提供的産品在等級、品質、外觀上發現不一緻的現象。施工前對産品抽測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中出現返工現象,而造成人與器件的浪費。

其次對于目前工程施工中存在以下現象: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1)施工隊伍品質參差不齊,管理不規範,甚至很多項目是直接承包給施工隊,在品質上沒有有效的控制體系;

(2)監理公司在近年由于工程監理費用不足,也造成了對施工機關工程管理的監管不到位;

(3)目前在推行的總承包制,由于工程管理機制也會降低驗收要求。

(4)最終使用者對于綜合布線系統的質保要求少,取得廠家的質保,來代替施工品質的驗收測試。

(5)從施工機關工程施工來說,在綜合布線工程中首先保證的是通斷測試,其他測試超出其能力範圍。

最後從性能認證來看,我們在設計檔案或招投标或者合同中都會承諾提供我們産品質檢方面的第三方測試報告,這隻是證明網線産品性能如何,但是産品的測試報告并不能代表工程的驗收測試,因為在綜合布線工程的施工前、後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問題,當使用者需要布線廠家提供質保時,就需要使用者提供工程的材料,這個材料除了布線的産品清單、網絡圖示,還有必須要提供的就是工程測試報告,廠家隻有看到測試報告才會為使用者提供質保證書。

四. 檢測依據

GB 50311-2016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GB/T 50312-2016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

GB 50339-2013 智能建築工程品質驗收規範

GB 50606-2010 智能建築工程施工規範

YD/T 1013-2013 綜合布線系統電氣特性通用測試方法

JGJ/T 454-2019 智能建築工程品質檢測标準

項目招投标檔案、合同、圖紙、變更檔案等

五. 檢測流程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六. 常見問題

1、面闆未有标簽

在一個線路系統中,運作維護人員不可能對繁多的裝置和線路做到一一熟記,為了在巡視檢查中做到不遺漏,對線路的辨別管理必不可少。應在對每條線路做好辨別後,進行整理彙總,張貼在醒目的位置,今後進行巡視檢查時,隻要嚴格按照項目要求逐一檢查就可以做到不遺漏。

部分項目中施工方不打标簽,或标簽混亂,造成使用過程中或運維過程中的混亂與不變。甚至内外網混用,甚至另接交換機來組網。

施工方應在施工過程中打好标簽,在自檢過程中對标簽進行張貼,給使用與維護帶來友善。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2、布線亂

綜合布線對于家庭、建築、小區、城市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相比較強電走線很多人往往忽視了弱電部署,以至于前期混亂的線纜為後期維護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部分項目中由于施工品質不行,造成線路不通或品質差或者綜合布線架構改變,施工方不予整改或變更,隻是亂飛跳線轉接,造成線纜亂。

綜合布線驗收時應注意平常不注重的弱電間環節,減少亂扯亂拉飛線現象。也要注意施工方在整改過程中過度講究美觀,使線纜緊折,造成線路衰減。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3、布線未走橋架

在施工過程中,往往變更增加弱電間機櫃,或弱電間内的的隐蔽處,未對布線進行穿管保護或穿橋架保護。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4、線芯斷路

在檢測過程中有部分網線8芯中的1芯或以上斷開,或有2芯或以上的的短路。

原因分析:(1)線纜本身品質問題(2)網線水晶頭或子產品做不好(3)穿線時有斷裂。

後果:(1)鍊路不通。(2)若開路、短路線芯不是1/3/5/6,線路會通,但影響上網品質,延時丢包會高。(3)無法使用POE供電。(4)有些施工方在自檢過程中發現開路線芯,會故意接到2/4/7/8線芯。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5、接續錯誤

在檢測過程中有部分網線接線圖錯誤,出現反接/交叉、串繞線對、跨接/錯對的順序。

原因分析:接線員接續錯誤,或568B、568A接法混接。或者施工方把綜合布線工程層層分包,分包方對打子產品的工藝不熟悉造成接線混亂。

後果:鍊路不通。

資訊化項目•綜合布線系統檢測方案

6、回撥、插入近端串擾等參數不合格

(1)插入損耗、衰減

在檢測過程中有部分網線插入損耗大于标準值。

原因分析:電纜材料的電氣特性和結構、不恰當的端接、阻抗不比對的反射、電纜過長、溫度影響

後果:過量衰減會使電纜鍊路傳輸資料不可靠

(2)近端串擾

近端串擾類似噪聲幹擾,幹擾信号可能足夠大進而破壞原來的信号,被錯誤地識别為信号

原因分析:

近端串擾與端接工藝密切相關,雙絞線的兩條導線絞合在一起後,因為相位相差180而抵消而互相間的信号幹擾,絞距越緊抵消效果越好,也就越能支援較高的資料傳輸速率。

在端接施工時,為減少串擾,打開絞接的長度不能超過13mm。

後果:站點間歇地鎖死、網絡的連接配接完全失敗

(3)回撥損耗

回波損耗是線纜與接插件構成布線鍊路阻抗不比對導緻的一部分能量反射。

回波損耗越大,則反射信号越小,意味着通道采用的電纜和相關連接配接硬體阻抗一緻性越好,傳輸信号越完整,在通道上的噪聲越小。是以回波損耗越大越好

原因分析:

電纜生産廠生産過程中電纜阻抗的變化。

連接配接頭與網線不比對。

安裝工藝不規範。

由于阻抗不連續/不比對所造成的反射

後果:信号噪聲過大,影響正常應接收信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