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将軍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是20世紀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曾經擔任第四軍獨立團團長。他的一生功勳卓著,毛主席曾評價他時說:你是中國紅軍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軍史要從你寫起;周恩來稱贊他“為解放人民鬥争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戰功赫赫的将領,卻在1946年4月8日乘機傳回延安時,遭遇了令世人驚愕的“四八空難”,葉挺随同妻子以及兩個子女的生命一起湮滅在了山西黑茶山上空。
- 葉挺之才
早年間,出生貧寒的葉挺就比周圍人更加懂得刻苦求學,1916年的時候,他憑借着優異的學習成績被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錄取。畢業之後,葉挺以卓越的軍事才能被上級看重,年僅25歲的時候就擔任了營長一職,并在陳炯明起兵叛變時期,成功護送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脫險。不僅如此,年紀輕輕的葉挺還成功娶到了,與自己情投意合的姑娘李秀文,可謂是事業和愛情雙豐收。
1924年,葉挺受組織看重被派往莫斯科進行學習深造,在此期間,葉挺結識了聶榮臻、王若飛等一幫共産黨員,并在他們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留學歸國後,葉挺充分發揮了其優秀的軍事才能,率領的新四軍隊伍在各種戰役中所向披靡,為部隊赢來了“鐵軍”榮譽的同時,也讓葉挺這個名字名震四方。
數年後,在國民黨隊伍叛變革命的情況下,葉挺堅定信仰與原則,在黨組織委員會的上司下,與朱德、劉伯承等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史稱南昌起義。
後來,葉挺又與葉劍英等人一起組織發動了1927年12月的廣州起義,但是結果卻以失敗告終。在此之後,葉挺卻因為外界的誤會遭到了共産黨内部人員的不公正對待,性格剛烈不肯屈從的葉挺憤而出走海外,開始了為期10年的流亡與迷茫階段。
九一八之後,葉挺放心不下祖國,選擇回國。時下正值國共兩黨合作時期,回國後的葉挺便立即加入了抗戰隊伍,中央黨組織部對葉挺的歸隊十分重視,為了迎接他,還在延安為葉挺舉行了歡迎會。歡迎會上,葉挺表示:自己曾經在革命路上爬到了半山腰又折回去了,但是今後一定要堅持跟着同志們往上走,堅定地跟着毛主席抗戰到底。
葉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是以,他在延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利用自己原有的人脈接近國民黨上層,往來斡旋,為發展壯大新四軍隊伍竭盡全力。新四軍也正是在葉挺的努力下,發展成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裝力量。毛主席曾經盛贊葉挺上司下的新四軍:馳名中外,功勳卓著。
- 葉挺之死
1941年,在國民黨部隊一手制造的皖南事變後,葉挺率領的新四軍損失慘重,9000餘人成功突圍出去的隻有不到2000人,就連葉挺本人也在與敵方談判時期被“革職”、扣押。不僅如此,蔣介石還以葉挺背叛革命為由,取消了其上司的新四軍番号。
自此,葉挺将軍被國民黨部輾轉關押江西、桂林、湖北、重慶多地,開始了讓他極為痛苦的囚禁生活。由于國民黨部十分看好葉挺将軍之才華,是以使勁各種手段威逼利誘,想促使葉挺為己所用,但是葉挺絲毫不為所動,他不光在房間内懸挂着“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條幅,以此明志。
後來,當葉挺面對蔣介石、戴笠等人的勸降時,他悲憤之下,創作了一首名為《囚歌》的詩: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着,為狗爬走的洞敞開着,一個聲音高叫着:爬出來啊,給爾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隻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這種堅定不屈服的意志和決心,至今讀來仍讓人動容,隻是當時的葉挺沒有想到,他寫下的壯志豪言卻在數年後的某一天成為了谶語:他真的死在了在烈火和熱血中,并且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得到了“永生”。
然而,逝者永生,生者恒痛。
當葉挺犧牲的噩耗傳到延安時,所有人都震驚了。
兩個月前,毛主席還收到了葉挺的入黨通知書,他在裡面寫着:我已經于昨天晚上出獄,我決心繼續偉大的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中國人民貢獻我的一切。而葉挺的釋放正是中共中央和各界人士努力得來的結果,是以毛主席對于葉挺的入黨申請極為重視,他不僅立即表示同意,而且反複修改三次,還親筆将擡頭改成為“親愛的葉挺同志”。
可現如今,主席終究是不能看到“親愛的葉挺同志”和自己相聚延安了。
在此之前,毛主席得知葉挺出獄後在接受記者采訪,說:“五年的囚禁生涯讓我想清楚了,真正為國家為民族奮鬥的隻有中國共産黨;是以我如今的目标除了人民,沒有别的。
想到這裡,悲痛不已的毛主席提筆疾書: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周恩來總理更是心痛至極,因為前幾天他剛将葉挺的孩子接來了延安,想着葉挺以來,一家人就團聚了,沒想到等來的卻是這種結果。
- 葉挺的子女
葉挺和妻子李秀英的感情生活十分要好,兩人一共生育了9個子女。除了因為空難遇害的一子一女外,葉挺遺留下的子女還有6個。其中,年齡最大的19歲,最小的年僅4歲。
然而,命運刹那間就讓這群孩子變成了孤兒。
葉挺生前在黨組織中最要好的人應屬周恩來總理,周總理無兒無女,還将葉挺其中一個女兒葉揚眉認作了女兒,可惜葉揚眉也随着父親在那場空難中去世了。
在此之後,周總理與毛主席便将葉挺的孩子們叫到跟前說:你們的父母親犧牲了,以後這裡就是你們的家。
葉挺的次子葉正明時年15歲,當時正在延安讀中學。看到父母親去世的報道後,他和弟弟痛哭了一場,回到學校後,葉正明寫了一篇給父母親的悼文,裡面提到了父親的願望和中國未完成的人民解放事業。
人說,經曆死亡會讓人迅猛成長,葉正明恰似如此!他在父親囚禁期間,受父親的思想影響最多。如今經曆過父母親遇難一事,葉正明忽然間便有了一種不與自己年齡相比對的成熟感:他急切想要支撐起父親的夢想了。
- 子女承父志
後來,周總理一直負責照拂葉挺的子女,尤其是第一次見到葉正明時,周總理敏銳察覺到:這個孩子一定會在各方面繼承葉挺的遺志。是以,時常鼓勵葉正明要“努力學習,要做一個革命将軍的好兒子”。葉正明也沒有辜負周總理的厚望,始終将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當成自己的畢生事業。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選派留學生去往蘇聯學習的時候,葉正明也在其列。并在學成歸國後,如願以償地成為了父親的接班人——一名優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将領;不僅如此,葉正明還曾擔任中國解放軍總裝備科技顧問,且一生都将父親和周恩來的教導“為人民服務”放在心裡,真正做到了不負父親、不負周總理、不負人民的期待。
與此同時,除去不幸夭折的三子外,葉挺其他子女都在中央以及各位将領的關懷與指導下全部成才。
長子葉正大成為了中國第一批航空技術專家,為中國航空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子葉華明則在聶榮臻将軍的建議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且在蘇聯學成歸來,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地空飛彈研制專家,并且親自參與了J1—J8的研發工作,功勳卓著;
葉正光、葉啟光雖然沒有在科技領域大展身手,卻也在自己擅長的商界領域大展宏圖,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女兒葉劍眉自小聰明伶俐,文理兼通;由于十分喜愛文學,是以後期成長為一名作家,還擔任了深圳一家報社的主編,同樣不失為一名巾帼不讓須眉的豪傑女性。
正所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革命英雄值得銘記,革命英雄的後輩同樣值得我們緻敬!
謹以此篇緬懷葉挺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