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作者:黎筱羊

文|筱羊

劇版《人世間》中,周蓉的角色塑造得很沖突,本身個性獨立,卻在和馮化成結婚後,變得自私又冷漠,更是為了房子和職稱,上演了諸多狗血劇情。

兩人的分手也很荒唐,一邊是剛剛“被離婚”痛不欲生,一邊又抱緊多年的追随者蔡曉光不撒手,真得好像一出鬧劇一樣,讓人出戲。

而劇版的《人世間》中,故事鍊條是很完整的,周蓉這個人物一直就是周家的“叛逆者”,是那個年代先鋒女性的代表。

在她發現馮化成出軌“女學生”後,像所有有了孩子的中年妻子一樣,是給過他機會的,但馮化成一邊跪下求饒,一邊卻又舊戲重演。

他們在北京不足二十平方的家,變成了“女學生詩歌講習所“,講到床上去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課。

周蓉在拿到碩士畢業證書的那一刻,毅然決然地和馮化成分道揚镳了。

周蓉離開那間十八平方米的平房,走在回北大的路上,心裡并沒有感覺難過,隻是空蕩蕩的。她的頭腦中出現四個字:無怨無悔。

為什麼19歲就沖破世俗倫理,一腔孤勇奔赴的愛情,在消亡那一刻,周蓉卻表現地這麼冷靜和坦然,究其原因,是她從未愛過馮化成。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周蓉奔赴的所謂愛情,更多的是在逃避現實

原著中,周蓉從一開始就準備要去下鄉的,而她的父母也并不反對。

她的追随者蔡曉光一直對她情有獨鐘,周蓉卻不以為意。她并不是因為愛上馮化成而看不上蔡曉光,而是從一開始她就有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周母很滿意蔡曉光的家世,問周蓉:“這樣的貴公子你都看不上,你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蓉啊,姑娘家,好年華就那麼幾年,你要知道珍惜啊!“

周蓉給母親的回答是:“媽,你别為我操那麼多心了,好人生比好年華要重要的多。”

聽聽,這就是周蓉,她從不依賴任何人,更不會為男人而生,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成為命運的主宰者。

而實際上,她也正是這樣去做的。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命運不濟,她趕在了那樣一個特殊年代,一腔熱血無處可撒,滿腹經綸無處可用,而如若她不選擇馮化成,而是如周母所願,去了周邊的一個農村插隊,也就真正遠離了她所崇拜的文化聖地,成為一個如同吳倩、于虹那樣的光子片兒女。

這是她無法接受的。

是以周蓉去了,她的為愛“私奔”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戀愛上腦,她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

周蓉留給周母的信,雖然上面的字并不多,卻寫得很美觀,這證明她寫這些字時,内心一點也不亂,是極平靜的。

她首先請母親和弟弟原諒她的不告而别,接着聲明她當然是下鄉去了,并且是聽從母親的話插隊去了。隻不過不是A市的近郊,而是到很遠很遠的外省插隊了。

從周蓉的字裡行間就能看出,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她選擇去貴州的大山深處追尋馮化成,更多的是在逃避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她對一直最了解也最了解她的哥哥——周秉義這樣說道:

哥哥,親愛的哥哥,你是全家最明白我的人啊!你知道的,我是有信仰的妹妹呀!沒有信仰我就會像一隻被扯掉了頭的蜻蜓,可是……我也隻有信仰愛情了!除了愛情……我還能信仰什麼呢?

周蓉的信讓周秉義确信,她絕不是一時沖動才做出這一舉動的,也不是為了體驗什麼“小布爾喬亞”式的浪漫情調,更不是為了尋求心理刺激好玩,她是要踐行自己的理想至上主義,無怨無悔的踐行。

周蓉最讓人佩服的一點就是,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并且毫不遲疑地付之行動,是以她也是三個兒女,乃至那個時代發展最好的人。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十年貴州生活,磨煉了她,也成就了她

在周家的三個兒女之間,周母最看重的長子秉義,周志剛内心裡則更愛女兒周蓉,因為她最善于讨他歡心。

是以當得知周蓉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後,他斥責了周母,說她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還 狠狠甩了秉昆一個耳光,罵他不是個好兒子,是個白養活在家吃閑飯沒用的東西,眼瞅着一個大活人走了。

周志剛内心深處是一種被自己萬難接受的現實所欺壓的無奈和屈辱,他想不出,到底是怎樣一個男人,會使女兒甯願讓父母傷心,讓哥哥弟弟蒙羞,而破釜沉舟,一意孤行地追到瘴氣彌漫的貴州深山裡,與他共同生活的。

可等周志剛再見到周蓉時,他看到的卻是這樣的周蓉:

他緩緩轉身,見洞内走出一個身材窈窕的年輕女子,端着一大鋁盆擰過的衣服,一頭烏黑的長發在頭頂盤成蓬松的發髻,用一截帶朵小花的樹枝随意插着。她還在應該印有工區番号的左上方繡了一隻漂亮的蝴蝶。

還是那個周蓉,并沒有因為艱苦的環境而變得潦倒邋遢,更沒有随波逐流自暴自棄,她成了貴州大山裡最靓麗的一道風景。

悲苦的命運打敗的永遠是不堪一擊的弱者,而強者在經曆磨難後,往往會變得更有光芒和力量。

周蓉就是這樣的奇女子。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她對周志剛大大方方地承認,要不是馮化成的特殊身份,她是很難在那個年代成為一名教師的,這也為她後來考上北大,成為副教授奠定了基礎。

周蓉她從來不是莽撞的姑娘,在重大行動之前一向是精心準備和權衡利弊過的。

是以,在周蓉進入貴州深山後,成了那個窮山區一顆珍珠般的村子的第一名知青,而樸實的農民對教書先生的感恩戴德,也轉化成了對周蓉的濃濃的關愛。

你能說周蓉這樣的選擇錯嗎?

她絕不是為了馮化成而來到大山裡吃苦遭罪,恰恰相反,正因為他的特殊身份,反而成全了周蓉,她的夢想一直就是要當個教育工作者。

或許一開始馮化成名詩人的身份曾經打動過周蓉,讓她情窦初開,但在人生大事上,周蓉卻從不是盲目的,是不顧後果的,她對政治的敏銳,對人生的把控,都讓她做出了在當時看來是最好的選擇。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馮化成的背叛

貴州十年的磨難,周蓉在苦境中從未放棄希望,這讓她成了聯考的受益者,圓夢北大。

而馮化成也摘掉了“右派”帽子,順利落實了政策,補發了工資,成為了北京某區圖書館的副館長。

在原著中,他們夫妻順利地分到了住房,是一處十八平方米的平房,外加一間六平方米的廚房。這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已經彰顯與衆不同的身份地位了。

按說兩人算是苦盡甘來,劫後餘生,該好好享受生命,呵護婚姻。但馮化成卻飄了,他做出了令年輕妻子痛心疾首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軌。

在貴州時,他很有自知之明,那時他很乖,像乖孩子一樣聽周蓉的話。

生逢厄運卻有美妻相伴,男人都是會很乖的。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他依賴這個勞工階級女兒的保護如同小貓小狗依賴主人,太明白一旦失去她,自己的命運會怎樣不堪。

可到了北京,這裡成了他的主場,周蓉雖然貴為北大研究所學生,卻房無一間,地無一隴。是以返京後,他變了,人們同情和敬佩讓他有些忘乎是以,找不到北。

在一次酒後,他對周蓉叫嚣道:“你跟着我,不吃虧,現在我讓你成了北京人,知道不,多少女人為了擁有北京戶口甘願和任何男人上床!”

周蓉反駁道:“沒有你,我照樣上北大!”

說完氣憤地摔門而出。

兩個人的隔閡在加深,周蓉也是在那時才知道,馮化成并非像他所說的那樣是未婚人士,他離過婚,隻不過沒有孩子。

前妻還是某位上司的女兒,他宣布為“反動詩人”幾天後,前妻就和劃清了界限,随後再婚。

兩個人的約會變成了幽會,就在前妻家中被她丈夫撞了個正着,馮化成被打得鼻青臉腫,半個多月出不了門見不得人。

對于這樣一個“渣男”,周蓉早已心灰意冷,隻是礙于自己在進修北大研究所學生,不友善有離婚的傳聞,是以一直忍耐着。

曾是理性主義至上的周蓉的愛情畫卷被污損了,她再也沒有回過所謂的那個家。

逐漸地,馮化成身邊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女詩歌愛好者和女記者,他們的家似乎變成了“講習所”,講到床上成了不可或缺的一課。

等到周蓉拿到了北大的碩士證書,她平靜地宣布和馮化成離婚。

周蓉就是這樣,她始終主宰着自己的命運,始終不被任何人所左右,愛情對于她來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點綴,而自己的人生旅程,一定是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通向幸福彼岸的。

再讀人世間才懂:19歲為愛“私奔”的周蓉,其實從未愛過馮化成

寫在最後

我們看《人世間》,往往認為周蓉是自私的,是為愛情不顧一切的。而事實上,卻恰恰相反,她的每一步人生之途,都沒有冒進,都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這才是女人對待愛情,對待婚姻,對待自己的人生,應該有的樣子。

而不是像某些女孩一樣,一生依附在他人身上,任由他們拿捏,還美其名曰這是愛情,是為愛犧牲。

如若這樣,是因為你還不懂愛情,不懂愛情對于人生來說,是點綴,是驿站,而不是全部,不是征途。

周蓉在很小的時候就看透了這一點,她從沒有把自己的命運傳遞到任何人手裡,是以當她從一段失敗婚姻裡抽離的時候,才能走得昂首挺秀,走得無怨無悔。

因為她雖然失去了很多,但同樣也收獲了很多。

周蓉從未愛過馮化成,她也沒有那麼愛蔡曉光,她最愛的隻有她自己,她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也更有價值,是以才能成為最幸運的女人,擁有更多愛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