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匠彙·第二屆津門工匠|盧愛所:守一顆匠心 譜寫極緻人生

作者:中工網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原标題:

盧愛所:守一顆匠心 譜寫極緻人生

津雲新聞記者董立景

津雲新聞訊:家人眼中的“工作狂”,同僚眼中的“技術大明星”。在天津天鐵冶金集團公司機械裝修部工作33年以來,盧愛是以一顆工匠之心,進行了無數次的技術攻關和操作法改良,提高經濟效益。載譽而歸的他,卻甘守一份平淡,一輩子隻幹一件事。

工匠彙·第二屆津門工匠|盧愛所:守一顆匠心 譜寫極緻人生

盧愛所在自己的崗位上

踏踏實實 把工作做到極緻

盧愛所平常話不多,看起來有些木讷,當津雲新聞記者問起裝置和技術時,他便打開了話匣子。“咱就一勞工,勞工就要幹勞工該幹的事,踏踏實實的,不咋咋呼呼,隻有這樣才能把該做的事情做到極緻。”盧愛所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去年冬天,熱軋軋機減速機滑塊出現故障,急需加工。然而,該件屬于進口裝置,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工廠中的房間現有裝置根本就不具備該項加工能力。以往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是要請廠家進行修複,耗時耗力還耽誤工期。

“外國人能做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做?” 盧愛所決定親自試一下。他和幾個同僚經過多次研究讨論,終于想出了一套臨時的解救措施。經過10多個小時的奮戰,淩晨兩點時,他們終于加工出4件滑塊,但是遺憾的是,經過檢驗,沒有一件合格品!

工匠彙·第二屆津門工匠|盧愛所:守一顆匠心 譜寫極緻人生

盧愛所與徒弟一起交流技藝

看着疲憊不堪的盧愛所,工廠中的房間上司說:“不行就先休息一下,等天亮再說吧。”盧愛所卻想,一旦滑塊不能及時的制作出來,裝置就不能及時運轉,而每耽誤一小時,就意味着要損失一小時的經濟效益!于是,又投入了緊張的思考。

“這個工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返修問題,更關鍵的是整體加工必須得設計一套恰如其分的整體工裝,否則根本保證不了精度要求。”經過多次比對分析,盧愛所掌握了裝置的要義。顧不上疲勞,他連夜投入到整套工裝的制作當中去。

連續工作20小時後,一整套工裝全部制作完畢,并在他的精心組織下,對工件進行裝夾定位、加工、立即付諸實施,結果效果比想象的還要好,不光精确度達到了百分之百的保證,而且效率也提高20多倍!

“了不起!你這個改造,為公司避免了停工造成的經濟損失300萬元。”工友們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愛思考 愛發明 更愛“帶徒弟”

盧愛所是出了名的“發明家”,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呢?”别人沒想過的,他會多想想;别人沒做過的,他去努力嘗試。

從工作那天起,盧愛所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車床鑽孔要是能實作自動鑽就省勁兒了。這問題一琢磨就是近30多年,這一願望在他的潛心研究下,終于變成了現實:他成功的利用一個鋼環、一條螺栓就實作了由手動改為自動鑽孔的連接配接。這一創造發明為原來那種傳統的手動加工方法徹底畫上了一個圓圓的句号。

工匠彙·第二屆津門工匠|盧愛所:守一顆匠心 譜寫極緻人生

與徒弟交流經驗

33年以來,盧愛所先後發明了熱軋軋輥修複定位系統和内孔加工、燒結機台車軸襯加工、彈性内支撐工裝、系列制口卡爪等7項先進操作法,使備品備件加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在技術攻關方面,他提出在煉鋼現場加工主電纜滑環的大膽設想,創造了全國加工史之最。

一花獨放不是春。盧愛所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發明的各項創新項目與大家分享,其他工廠中的房間來向他取經,他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實作技術成果共享。在盧愛所發明創造的30多項技術成果中,累計創造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達800萬元以上。

如今,技術過硬、滿載榮譽的盧愛所,成了搶手的“香饽饽”,許多機關向他伸出來“橄榄枝”,而他依然堅守内心的平淡,堅持自己的夢想,“一輩子隻幹一件事”成了他的真實寫照。執着、堅守、踏實、創新……盧愛所已将“工匠精神”印在心中。

(原載于2018年5月2日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