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時深度」美國私心加速制造業“逃離”歐洲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編者的話:“‘去工業化’:歐洲工廠停産。”“歐洲能源危機的赢家是誰——看看美國如何‘吸’走歐洲企業就知道了。”歐洲輿論近期看上去幡然醒悟,意識到制造業已是陰霾籠罩,從鋼鐵巨頭到化肥企業,從汽車行業到玻璃生産,甚至從制糖廠到衛生紙制造商都無法回避能源短缺帶來的影響。沒有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歐洲的工業就面臨生存困境,很多企業不得不停産、限産或外遷。然而,美國激化俄烏沖突更新、一手制造歐洲能源危機後,不僅發了“能源财”,還讓歐企“外流”到美國去。缺少“戰略自主”,遭遇能源“斷供”危機的歐洲,在工業發展領域也受到美國越來越多的牽制,正如德國《商報》的反思,美國的“如意算盤”正導緻“歐洲的競争劣勢”。

「環時深度」美國私心加速制造業“逃離”歐洲

“工業正逃出德國!”

“美國總統拜登戴着飛行員太陽鏡,向出席晶片制造商英特爾新工廠奠基儀式的賓客們喊道——美國回來了!”德國《商報》的文章這樣描述拜登9月9日在俄亥俄州出席活動時的場景:美國國旗懸挂在挖掘機上,現場的橫幅上還寫着“美國制造的未來”。拜登表示:“現在是埋葬‘鐵鏽地帶’标簽的時候了,‘俄亥俄制造’和‘美國制造’不再僅僅是一個口号。”《商報》還評論說,盡管通貨膨脹、高利率和高國債的危險給美國經濟帶來壓力,但其在全球競争中仍處于有利地位,良好的經濟環境、政府補貼、低能源價格和供應安全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生産進入美國。在德國經濟專家班霍爾茲看來,“因為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德國公司依賴美國”。

“工業正逃出德國!”德國《圖檔報》10月29日報道稱,“由于能源價格暴漲,許多公司的生産利潤越來越少,痛苦的後果是——能源政策正威脅工業化!”德國經濟新聞網題為《“去工業化”:歐洲工廠停産》的報道稱,幾十年來,歐洲工業已習慣于俄羅斯供應可靠、廉價的天然氣,“即使在美蘇對峙最嚴重的冷戰時期也沒有間斷過”,但在目前的沖突中,西方制裁俄羅斯導緻能源價格高漲帶來的負面影響正使歐洲處于衰退的邊緣,并有可能對一些行業造成永久性損害。

德媒還舉例說,歐洲新的“去工業化時代”已開始。能源成本低對美國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優勢。今年3月,德國大衆汽車宣布注資71億美元,在美國田納西州設立生産基地和電池實驗室,開拓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奔馳也在亞拉巴馬州開設新的電池工廠。此外,總部位于盧森堡的鋼鐵制造巨頭安賽樂米塔爾将關閉兩座德國工廠。以天然氣為關鍵原料的挪威化肥巨頭“雅苒國際”已關閉部分工廠,并計劃将氨産量削減65%。荷蘭化肥公司OCI正通過鹿特丹進口更多的氨,并擴大其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博蒙特的設施。該公司負責人在談到能源成本時說:“它的确讓天平朝着有利于美國的方向傾斜了。”

俄烏沖突更新和歐洲深陷能源危機以來,越來越多的歐洲公司選擇在美國各州投資,其中不乏行業巨頭。寶馬宣布投資17億美元,在位于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全球最大寶馬工廠生産電動汽車。弗吉尼亞州也官宣說,6家德國公司将來設立或擴建辦事處。選擇俄克拉荷馬州的更多——超過60家德國公司,包括漢莎航空、西門子等。

德國阿倫應用技術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雷斯近日在德國經濟新聞網撰文稱,美國有興趣加劇俄烏危機并擴大對俄敵對行動,是因為符合其經濟利益——削弱歐洲的工業潛力、解決美國制造業回流等内部問題,而且美國有意阻止德俄之間的合作,這些将導緻德國經濟遭受負面影響,面臨“去工業化”的問題。

“跨大西洋和諧”的欺騙性

美國“吸走”歐洲制造業,除了借力俄烏危機導緻的歐洲能源短缺因素外,也離不開美國這些年對制造業進行的全面改革。目前,美國制造業在GDP中的比例約為11%。制造業參與人數1200萬人,約占全美就業總數的8%。美國全社會投資的20%流向制造業,出口的60%來自制造業,企業研發支出的70%也流向制造業。可見制造業對美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極為重視本國“中産階級”,視其為重要“票倉”,而制造業無疑是産生中産階級的源頭之一。

實際上,自奧巴馬執政以來,美國最近幾屆政府都不遺餘力地推進“美國制造”,并且力度越來越大。如奧巴馬任内啟動“先進制造夥伴”計劃,通過投資重點發展混合材料、生物材料、工業先進傳感器和數字化制造。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還成立基礎研究制造“卓越中心”,幫助将科技轉化為生産力。奧巴馬政府還首次提出“買美國貨”的口号,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寫進“買美國貨”條款,在當時曾引起歐洲盟友的抵制。相較而言,特朗普政府的行動更為“簡單粗暴”。在其任内,美國先後發動對中國、日本和歐洲的“貿易戰”,對中國大部分商品和日本、歐洲的汽車等産品征收高額關稅,大搞貿易壁壘,同時降低美國企業所得稅,對回流或前往美國投資的美國及西方企業提供稅收減免優惠和現金補貼。

在扶持制造業方面,拜登政府無論從資金投入還是政策扶持上都更加用心。2021年11月,拜登簽署總額1.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法案”,其中2150億美元和1380億美元分别被用于改善交通運輸和電網及寬帶更新,受益者無疑是美國制造業。今年8月,美國先是推出《晶片和科學法案》,對本土半導體産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和關稅優惠。接着推出《通脹削減法案》,決定投資3700億美元補貼氣候和清潔能源領域,但同時加入新的條件,如隻有在北美地區生産的電動汽車,才能獲得美國政府的補貼。

德國《商報》另一篇報道稱,“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所謂的“跨大西洋和諧”是具有欺騙性的。人們還記得,美國針對歐洲重點制造業企業展開的行動:如《美國陷阱》一書中就描述了美國利用“長臂管轄”打壓法國阿爾斯通等企業;在反傾銷方面征收歐洲鋼、鋁關稅;在知識産權等方面征收關稅,以削弱歐洲制造業的競争力。

《明鏡》周刊10月26日刊文稱,美國希望投入巨資用于環保——但對電動汽車和其他技術的巨額補貼正在加劇歐盟的擔憂和恐懼,“布魯塞爾批評華盛頓的計劃扭曲了競争”。為此,美國和歐盟官員正在協商正式成立一個工作組,讨論歐洲人擔心的“會歧視外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美國新法律”,處理歐盟與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有關的“具體問題”。

相關政策導緻歐洲批評拜登政府對歐洲搞“經濟恐怖主義”,但在能源危機以及全球通脹的背景下,不少歐洲企業今年還是作出前往美國設廠的選擇。而且,一些在海外投資的美國企業也開始“回流”。美國研究機構“回岸倡議”釋出的最新報告稱,至少有1800家美國企業打算将其部分海外業務轉回到美國,涉及工作崗位高達26.1萬個。受《通脹削減法案》的影響,今年9月,特斯拉開始叫停在柏林工廠生産電池的計劃,并回流美國以争取補助。

為什麼美國奧巴馬、特朗普兩屆政府不斷推出有利于制造業回流的稅收、财政和金融政策,但在任期内制造業回流的效果并不明顯,而到了拜登政府任期内卻從歐洲取得突破口呢?除了歐洲能源危機的背景,政策的慣性也不能忽視。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最近三屆政府的政策來看,美國對于制造業回流“決心還是蠻強的”:首先,幾乎在所有重要的法案裡,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有助于制造業回流的條款,讓國内的相關制造業獲得更為有利的條件,如包括減稅、降低制造業成本、推動政府引導投資等;其次,打擊競争對手,通過加征關稅、制裁、出口管制等對中國等國家進行限制;第三,通過戰略競争,迫使歐洲、日本、南韓等盟友的制造業投資回流到美國。

“美國的如意算盤”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表示,美國的目标是在軍事和經濟上削弱歐盟。談及美國是否在“趁火打劫”,想架空德國等歐洲國家制造業的問題,宋國友表示,企業的布局、重新調整和決策都需要時間,準确地說,歐洲的能源危機會挫傷歐洲工業發展的競争力,有助于美國更多接受在高成本壓力之下的歐洲制造業投資。這無疑将導緻歐洲的制造業面臨更大壓力。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受石油危機等因素影響,法國等歐洲主要工業化國家就開始推出産業外遷的舉措,眼下的歐洲能源危機是否會進一步加快歐洲國家的産業外遷和“去工業化”程序?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朔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肯定的。歐洲‘去工業化程序’實際上從全球化開始以後,很多企業就因為國家福利制度、勞動成本、産業保護等問題把工廠外遷了。歐洲‘産業空心化’、産業外流現象又加劇了自身的财政和福利負擔,已成為一個比較頑固的問題。是以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歐洲國家意識到‘脫實就虛’是不行的,沒有制造業的國家在金融危機面前抵禦力很差,還是要重歸實體經濟,實作‘兩條腿走路’。”他認為,這次的能源危機對歐洲來說确實不是一個好消息,等于是工業正在恢複過程中又雪上加霜,而且這個危機是一種外來的、輸入性危機,不是歐洲自己能夠控制的。如果能源危機持續,依賴能源的冶金、汽車行業外遷力度不可避免地會更大。是以,現在德國、法國以及前不久英國特拉斯政府失敗的經濟方案裡也提到要給企業補貼。正如歐洲的一些分析和反思所言,美國一手制造了歐洲的能源危機,但卻發了“能源财”,還讓歐企“外流”到美國去,這正是美國的如意算盤。

王朔認為,在近期将要舉行的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會議上,恐怕雙方的步調協調起來并不容易。還有,一旦歐美在電動汽車領域真發生貿易沖突,德國肯定會站在法國一邊,法德之間日漸加深的分歧将會有所彌合,歐洲對美也将由此形成更強有力的立場。特别是這些看似隻是美歐之間的問題,同時也會給目前日益複雜的大國關系增添變量。

還有些歐洲分析人士認為,拜登産業新政雖說效果初顯,但曆史經驗證明,美國并不是全球制造業的理想目的地,即便美國政府人為扶持,長遠看效果也并不确定,特别是疫情期間,大量美國工廠關閉。《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媒體也有分析說,無論是歐企還是美企,“回岸美國”既有現實誘惑,也有不利因素。如電動汽車、疫苗、半導體和可再生能源行業的企業将獲得政府的稅收和資金支援,但勞動力成本較高、新基建設施缺乏,以及未來“再外包”的成本投入都有可能超過“獲得的好處”。

很多德國媒體透露,大衆、西門子以及化工企業巴斯夫等10多家德企代表将陪同總理朔爾茨訪華,而德國政府收到的申請約有100份。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全球創新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看來,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在遷往美國的同時,也在緊盯中國,并會在今後一段時期加大在中國投資的力度。因為中國制造業規模大,産業鍊覆寫廣,在新能源和高科技領域都有很大潛力。中歐在汽車制造、化工、能源等領域可以開展新的合作。他認為,歐洲處在困難時期,中國媒體不要唱衰歐洲,而是要多強調中歐合作的重要性。有報道說,化工巨頭巴斯夫第三季度在德損失1.3億歐元,是以決定“逃離”歐洲。趙永升認為,盡管産業鍊的跨境遷移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歐洲國家在面對與美國的競争與合作時,還是要在立法和科技扶持等方面出台特大舉措和進行改革,減少地緣政治因素的幹擾,留住歐洲和在歐洲設廠的外資企業,確定歐洲不要出現“産業空心化”。德國金屬協會的負責人近日也疾呼:“我們需要緊急援助,否則德國就會受到‘去工業化’的威脅。”

結語

有人說,從“馬歇爾計劃”開始實施,戰後歐洲就像一個破碎的大花瓶,被美國重新黏合後還是無法保持完美……但另一方面,歐洲數十年一體化的努力又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地位,影響着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總而言之,擺脫美國牽制,削弱美國霸權,歐洲任重道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