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指令--ping--使用/執行個體

簡介

        本文介紹Linux的ping指令的用法。

用法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R] [-S srcaddr] [-4] [-6] target_name

示例

ping 192.168.1.1

選項

-t             Ping 指定的主機,直到停止。

               若要檢視統計資訊并繼續操作 - 請鍵入 Control-Break;

               若要停止 - 請鍵入 Control-C。

-a             将位址解析成主機名。

-n count    要發送的回應要求數。

-l size        發送緩沖區大小。

-f              在資料包中設定“不分段”标志(僅适用于 IPv4)。

-i TTL        生存時間。

-v TOS     服務類型(僅适用于 IPv4。該設定已不贊成使用,且

                  對 IP 标頭中的服務字段類型沒有任何影響)。

-r count       記錄計數躍點的路由(僅适用于 IPv4)。

-s count       計數躍點的時間戳(僅适用于 IPv4)。

-j host-list   與主機清單一起的松散源路由(僅适用于 IPv4)。

-k host-list   與主機清單一起的嚴格源路由(僅适用于 IPv4)。

-w timeout  等待每次回複的逾時時間(毫秒)。

-R             同樣使用路由标頭測試反向路由(僅适用于 IPv6)。

-S srcaddr  要使用的源位址。

-4             強制使用 IPv4。

-6             強制使用 IPv6。

ping指令原理

        源主機(輸ping指令的主機)向目标主機發送一個ICMP協定(處于網絡層)中的echo包;如目标主機存活,就向源主機傳回一個ICMP協定的echo-reply包。

1. 在同一網段内

2. 不在同一網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