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槽新韻五周年——同繪大運河兩岸青年藝術家專輯(二)朱豔

作者:帆海故事

古槽新韻五周年——同繪大運河兩岸青年藝術家專輯(二)朱豔

古槽新韻五周年——同繪大運河兩岸青年藝術家專輯(二)朱豔

照片: 朱豔碩士

本次活動主題以“勝迹複登臨——兩岸青年同繪大運河”為主題,以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京杭運河圖》為線索,組織兩岸青年實地或雲端探訪《京杭運河圖》上描繪的大運河江蘇的段 9 個城市(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南京),臨摹複制這幅珍貴的運河輿圖江蘇段,以丹青妙筆描繪當下大運河盛景。此次共展出畫作 125 幅,藝術風格特色鮮明,筆法技藝各有千秋,民族情懷息息相通。

作為蘇台兩地藝術界最具權威性的年度盛事-“古槽新韻.千秋傳承-蘇台兩地青年藝術家同繪運河美術作品展”即将在11月18日揚州大運河博物館盛大舉辦。主辦機關為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港澳台美協台灣分會,及兩岸各大專院校藝術系及畫社共同參予。本系列專題内容由港澳台美協台灣分會青年部彙整,為專訪兩岸青年同繪大運河獲獎之藝術家們,透過藝術作品和創作理念來傳遞藝術家心中運河淵源流長,中華兒女生生不息之情懷。

古槽新韻五周年——同繪大運河兩岸青年藝術家專輯(二)朱豔

作者:朱豔 作品: 大運勝境

創作理念: 《大運勝境》是在“同繪大運河”題材的啟迪下創作而成。筆者選用寫意山水中溫雅、宜人一路的畫風表現。畫幅中一切物象均耐心描繪,不見放縱之筆,山巒選擇以潑墨的形式呈現,兩路畫風之間碰撞出的藝術效果正是筆者追求的。畫面于“實破虛”“近破遠”、墨色相融間,若隐若現地呈現出運河通航之景。畫面“實”與“虛”交融的藝術效果是筆者的一種嘗試,畫面呈現出的畫意是筆者由氤氲煙霞的意境連接配接到心中的勝境,是喧嘩都市中心靈甯靜的歸處。

作者介紹:

朱豔,女,1998年生于山東臨沂。南京師範大學2020級中國畫方向碩士研究所學生,師從薛亮先生。作品多次入選省級美展,擅長山水畫創作與研究。以下是他的分享:

您是有什麽動力參加運河作品展的?

本幅《大運勝境》是在“印象運河”題材的啟迪下創作而成。

對于運河文化印象?

江南運河的開鑿,在發揮着建材運輸功能、加強區域互相的溝通和聯系作用的同時,也發揮着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功能。對于該畫作運河氛圍的營造,筆者選用寫意山水中溫雅、宜人一路的畫風表現。畫幅中一切物象均耐心描繪,不見放縱之筆,山巒選擇以潑墨的形式呈現,兩路畫風之間碰撞出的藝術效果正是筆者追求的。畫面于“實破虛”“近破遠”、墨色相融間,若隐若現地呈現出運河通航之景。

在年輕一輩如何推廣傳播藝術之美?

畫面達到的“實”與“虛”交融的藝術效果是筆者的一種嘗試,畫面呈現出的畫意是筆者由氤氲煙霞的意境連接配接到心中的勝境,是喧嘩都市中心靈甯靜的歸處。

照片:朱豔碩士參展作品草稿分享

古槽新韻五周年——同繪大運河兩岸青年藝術家專輯(二)朱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