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作者:澎湃新聞

在上海崇明島西側,過去的一片養雞場搖身一變,成為了美術館。

10月26日,由養雞場改造而成的沒頂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伴随開館的有常設展“登陸1.0”、主題展“我們從别人那裡借夢想,像債一樣”以及駐地項目“軟如棉、硬如針”。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沒頂美術館 主題展展廳

沒頂美術館位于上海市崇明島西部的綠華鎮。美術館占地約40畝,毗鄰西沙濕地公園,南與西緊鄰長江南北支,是長江分水嶺所在地。作為全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沙島,崇明島上承載着上個世紀下半葉土地圍墾等社會主義勞動建設遺留下的産物。

在路過成排的樹木和平整的公路後,在島的最西面,便是一片排布整齊的農舍荒地,也是沒頂美術館所在地。沿着唯一的主路往前走,左右兩旁每間隔一片雜草覆寫的空地,便有一排長廊般的農舍作為美術館的展廳。據了解,這裡的前身為綠華養雞場雞舍,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 建築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如今,荒廢了二十餘年的舊磚房經過改建,成為了一片藝術場館。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沒頂美術館 俯瞰圖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沒頂美術館 俯瞰圖

美術館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基本設施外,這裡并沒有經過太多改造。展廳裡沒有大的燈光,這裡是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做事。”其中,幾間“雞舍”沒有屋頂,館方也并未重新搭建,而是保留了原樣,成為了“沒頂”的美術館。“這裡連結的是自然生态,夜晚望向天空,還能看到許多星星。”

2019年,藝術家徐震和其團隊曾在崇明島前哨村舉辦了一場當代藝術群展“降臨”,展出40餘組繪畫、雕塑、裝置等作品,試圖探讨在城市化與鄉建議題愈演愈烈的今天,藝術對于鄉村的生态能夠帶來怎樣的影響。而此次的沒頂美術館的建設,也延續其在鄉村與自然相連的理念。

藝術家兼館長的徐震說,這不是一個當代美術館的典型案例。他将這裡稱為一個“藝術集體生活”,将它看作另一處生産基地,一個藝術創造營,一種或許得以擺脫個人影響力的集體組織方式。他說這一崇明之行并非為了重塑島上的藝術生态,而是去 “主動接受自然的改造”。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常設展展覽現場

開幕當天,沒頂美術館為觀衆帶來了常設展“登陸1.0”。這一展覽呈現的是徐震的10餘件雕塑作品。

在《新—拉奧孔》中,比例扭曲的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突破”了美術館房屋,他們在與一條巨蟒纏鬥;對角處的屋檐之上,是作品《永生-六朝彩繪陶龍、沉睡的缪斯》——一個六朝彩繪陶龍和藝術家布朗庫西的蛋形“沉睡缪斯”的結合體。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展覽現場,徐震《新—拉奧孔》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展覽現場,徐震《永生(希臘柱,高跟鞋)》

“永生”系列作品的基本素材來自古代雕塑,通過東西經典文化形象來形成碰撞與探索。展廳中,作品《永生(希臘柱,高跟鞋)》将柯林斯柱與紅色高跟鞋結合,形成古希臘文明與現代消費經濟的碰撞;另一邊,是帕特農神廟東側三角楣飾的雕塑和六尊形态各異的北齊和唐朝佛像的融合體,呈現東西方文明核心的永恒性……此外,在屋外的空地上,一隻“恐龍”被一劈為二,分别裝在兩個透明玻璃櫃裡。這件作品《無題》是徐震針對達明安•赫斯特的《鲨魚》的反诘。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展覽現場,徐震《無題》

除了常設展外,還有主題展“我們從别人那裡借夢想,像債一樣”。13位藝術家的作品占據了沒頂美術館主題展廳的室内和戶外空間,探索了更新身份政治、美學體制以及其他先鋒派遺産的緊迫性。展覽的臨時性與展廳外的荒蕪與廢墟感使得展品擁有别樣的存在感。

在戶外,藝術家陸平原的《藍色小屋》是一段音頻,呈現的是一個蚊子視角的生存經驗的故事;而藝術家馮至炫的雕塑作品《如何屹立巨大的柱狀雕塑》則是将幹涸的養雞場廢水渠中凝結的凝結物支起來,挖出來的水質調節濾材,到牡蛎殼、珊瑚骨頭等,展現的正是這片人為的自然生态的曆史;而李漢威的作品《經濟區》則是在一處草坪上擺放了近30個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帳篷,每個帳篷都有各自的主題,通過拼合手段,而呈現了我們對健康、對人、對生态以及對工具的種種判斷與态度。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展覽現場,馮至炫《如何屹立巨大的柱狀雕塑》

在室内展廳,藝術家何岸收集了家人朋友們穿過和丢棄的牛仔褲,再親手将這些牛仔褲扯成碎布條,用鋁翻制出布的形狀,堆積成小山。何岸認為,衣物是人類的最直接符号象征,代表了肉身本體,與沒有情感和意識的冰冷材料形成對比;而汪建偉的作品《先知》則與城市的路燈、燈箱廣告和尾氣管有關,展現出一個關于城市的樣子。

藝術家褚秉超的影像作品則講述了一段故事。他在西北一個小鎮附近考察時,在一座殘破的石窟裡發現了一根尚未燃盡的蠟燭,他點燃蠟燭,講述小鎮流傳的故事:幾十年前,有人把周邊石窟裡造像敲掉作為建築材料,運到河邊,修建了一座橋;而劉雨佳的影片則是在泰國當地拍攝的一位流動的、戴面罩的流浪者。他的機車背後拖着一隻巨大的充氣天鵝,一邊騎行一邊講述自己的經曆。

策展人孫啟棟表示,這裡的展示情景和市區的展覽是不一樣的。“經過長時間的空間穿梭,進入到這裡,需要轉化一種心态。我們當然要關注藝術、關注作品,但更需要關注外部的生态。這些生态會反過來重新進入到展覽空間裡,輔助我們調整視角,調整我們和環境的關系。”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褚秉超,橋,2020,影像,1小時19分(影像截圖)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陳軸影片《山神訓鷹記》, 2021年

據悉,沒頂美術館通路藝術家駐留計劃(MVAIR)促進研究并支援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為期2個月的駐留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資源,用于開放式的調查、實驗和合作,以推動他們自己的實踐邊界。開館當天,呈現的首場駐地項目為藝術家金鋒的“軟如棉、硬如針”。金鋒的作品創作涉及多種媒介,緻力于模糊藝術家與理論作者雙重身份之間的聯系。“軟如棉, 硬如針”是金鋒在駐留期間構思的表演講座,他希望通過寫作、表演和檔案,将崇明島轉譯為不同對象之間的相遇。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汪建偉,先知,2012,綜合材料裝置

崇明島上,養雞場“變身”美術館後的探索與呈現

開幕現場,金鋒的表演講座

記者了解到,沒頂美術館與這片上世紀70年代的遺留地簽約了十年。經過翻新,這片地有了新的功能,正在被二次使用。而這些人造及自然之物能否延伸出一個藝術生态劇場,也将在未來幾年内揭曉。

“我們從别人那裡借夢想,像債一樣”将展至2023年4月15日;駐地項目“軟如棉、硬如針”将展至2023年4月15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