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縣:一碟“小菜”富一方

作者:映象網信陽新聞

映象網訊(大象新聞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金正義 聶建武 黃彥賓)時值金秋,碩果飄香。日前,新縣蘇河鎮長香絲農産品公司門前人聲鼎沸,商賈雲集,腌豇豆、豆腐乳、辣椒醬……産于蘇河鎮本地的特色小菜琳琅滿目,齊聚一堂。現場,來自各地的商客争先恐後地搶購各類特産,為蘇河的金秋平添了幾分紅火的熱鬧。

新縣:一碟“小菜”富一方

“最暢銷的是腌豇豆,我們當地的好山好水生出品質上乘的豇豆,隻要按着古法工藝去腌制,産出的小菜都是香氣醇厚,鮮嫩可口的,特别開胃下飯。”新縣長香絲農産品公司負責人崔支斌表示。

随着天氣轉寒,腌菜成了餐桌上的“新寵”,一碗米飯配上鮮香爽口的腌豇豆,令人口舌生津。在蘇河,把腌菜做出“名堂”的當屬崔支斌,其遵循古法工藝制作的家常腌菜遠近聞名,不僅拓寬了村民的增收路子,也喚醒了遊子的鄉愁記憶。

新縣:一碟“小菜”富一方

傳統手藝嫁接新工藝。老區新縣腌豇豆曆史悠久,如何讓蘇河腌菜脫穎而出?崔支斌幾經周折,尋求當地農家腌制品傳承人,共同研究試制腌制品獨特配方,開發獨具蘇河特色的農家腌制品。除了選用本地高品質綠色豇豆,崔支斌對腌制工藝更是嚴格把控,洗淨抹鹽、貼壁疊置、老石壓實、泉水封壇……統一的标準化流程不僅産出了上乘小菜,更擴大了生産,走出了一條标準化、規範化的特色産業之路。

巧借東風打開新銷路。2020年,新縣加快配套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推動全縣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探索出“智慧交通+産業”、“智慧交通+物流供銷”等一系列嶄新模式,電商發展也乘勢而上“大而全”了起來。在蘇河鎮政府的支援和幫助下,崔支斌緊抓機遇,打造宣傳“五嶽湖”,“脆香絲”等腌制品商标品牌,采取“線上電商+線下專櫃”模式多管道銷售,全方位營銷,将農家小菜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公司産品有40%通過網際網路銷售,蘇河鎮的腌菜産業也從“小打小鬧”漸成了“大生意”。

新縣:一碟“小菜”富一方

脫貧緻富不忘桑梓情。“好口碑離不開政府和鄉親們的支援。”崔支斌心裡暗自決定要回報家鄉。購土産、供就業、捐善款……公司創辦至今先後帶動周邊困難戶再就業100餘人次,為脫貧戶增收每人年增收10000元以上,“蘇河小菜”不僅成了鄉親們緻富的“香饽饽”,更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的“金名片”。

新縣:一碟“小菜”富一方

近年來,新縣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禀賦,因地制宜選準特色産業,揚優成勢做強優勢産業,堅持立足産業謀發展,挖掘特色促振興,有效推動了一系列小産業從“落地生根”到“蝶變崛起”,實作了一個個大産業從“風生水起”到“集聚乘勢”,用務實舉措,書寫出産業興旺、群衆富足的壯美華章。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0376-688037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