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整個海拔4000多米,常年處于寒冷的狀态,但在川藏線上生長着一種“大白菜”,非常漂亮,而且比一般的白菜要高大許多,能長到1至2米的高度,葉子從底部到頂端呈漸變色,由綠色過渡到黃色,再漸變到白色,一生隻綻放一次,生命力十分頑強,能夠存活10-45年,但是有一點你必須知道,如此美麗隻能看不能摘,要比你想象中珍貴很多,它是一種人工無法培育的藏藥,是自然界的奇迹,你想知道它的名字嗎?
相比大白菜的矯情,舒服的溫室都不願意待,隻願意在野外的山地裡,這種植物被稱為“塔黃”,其實它和大白菜沒有半毛錢關系,塔黃看似生長在荒郊野外,但現在很多都是藏民個人在野外養殖,屬于私人财産,如果有遊客因為一時好奇随意采摘的話,很可能被當地的藏民要求賠償。正是藏民對塔黃的态度才不至于讓塔黃成為瀕危植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跟我一起了解這顆川藏線上的“大白菜”。
塔黃這種植物隻會出現在川藏線上,其他地方并不會出現,一般生長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石灘上,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長周期極其緩慢,一般是1至2年長葉,3至4年開花,到5年以上才能成熟。塔黃一旦開完花,壽命也算是走到了盡頭,沒過多久就會自然萎縮。塔黃作為一味藏藥,卻隻适合野生,人工無法培育,存活率低,還影響藥性,是以銷售的價格自然吓人,一斤塔黃的價格可以賣到上千元。
高海拔寒冷環境下,塔黃又是如何生存呢?任何動植物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是造成大量熱量和體内能量流失,面臨被凍死的風險,那麼塔黃有哪些保命絕招呢?生長高海拔4000多米的環境,多數植物為了抵禦風寒,都演化成了墊狀或者匍匐狀,然而塔黃卻反其道而行之,它禦寒的秘密武器是包裹在花序外側的奶黃色苞片,這些苞片就會層層疊疊的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塔黃利用苞片蓋起一座2米高的高塔,這個寶塔還是用來給自己加熱的。還能自己加熱是不是很神奇,它是如何進行的呢?苞片半透明特性使其能透過大量的可見光和紅外光,苞片内含有大量的類黃酮,能夠吸收和反射90%以上的紫外線輻射,大量的可見光和紅外光含有大量熱量,密不透風的苞片内溫度能比外部環境高10℃以上,像不像一個袖珍型的“溫室”,這個小“溫室”還一個神奇功效。
每逢刮風下雨,小“溫室”引來各種小蟲們主動來到塔黃的苞片中躲雨取暖,這些小蟲在躲雨取暖的同時,就能自動完成塔黃的授粉工作,塔黃不僅地上部分造型奇特,深入地下的根部發達,最長可以達到2米,其水土保持的作用遠超很多植物,塔黃的珍貴之處在于根系和中間部分的一些黃色粉末,能夠治療積食滞氣,還有化瘀消腫的功效,另外塔黃對于治療頭疼閉經都有奇效。
塔黃生長在大陸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中國最神秘的疆域,頑強的生命力讓人震撼,風霜雨雪、烈日暴曬的極端環境下,隻依靠石隙間少量的土壤生存着,給藏族人民開辟了一條的新的緻富路。各位網友你見過傳說中的“大白菜”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喜歡文章的話點個贊關注一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