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含安裝規範要求

作者:pheenet菲尼特

綜合布線系統

1、概述

本方案綜合布線系統将作為資料、語音、多媒體資訊的傳輸媒體,主要應用于大樓的計算機網絡系統、桌面虛拟化系統、視訊監控系統、廣播系統、安防系統、顯示系統、會議系統、資料中心機房系統及電話系統。為了有效地利用這些裝置,并讓它們發揮最大的效果。本案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重點考慮今後的系統擴充、可靠性、易維護、易管理等問題,希望本方案能給業主帶來最大的實惠。

綜合布線系統是建築物或建築群内的資訊傳輸系統,它使話音和資料通信裝置、交換機裝置、資訊管理系統及裝置控制系統彼此相連,也使這些裝置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接配接。它包括建築物到外部網絡或電話局線路上的連線、與工作區的話音或資料終端之間的所有電纜及相關聯的布線部件。布線系統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媒體、線路管理硬體、連接配接器、插座、插頭、擴充卡、傳輸電子線路、電器保護等裝置和支援硬體。

系統設計結構嚴格按照工作區子系統、水準區子系統、管理間子系統、主幹區子系統、裝置間子系統及管理子系統共六個子系統進行劃分群組成。竣工後的綜合布線系統應能為各種智能化應用提供開放式布線結構,系統配置靈活、易于擴充、易于管理、易于維護。建成後的系統應滿足相關的國際标準和國家标準。

2、設計原則

(1) 實用性:系統的規劃設計與實施必須符合建築智能管理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投 資的合理性。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明确服務功能和服務對象,通過功能需求和投資分析,制訂出合理的方案,設計一步到位、確定主要功能的實作。

(2) 可靠性:系統應達到本“技術檔案要求”的功能,并具有長期穩定工作的能力。

(3) 先進性:保證系統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内能适應科技進步的發展與變更。

(4) 經濟性:系統在可靠性、先進性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

(5) 安全性:系統應能具備端口的實時監控功能,對于端口的操作應有完整記錄,保證端口的安全性。

(6) 開放性:使系統具備良好的靈活性、相容性,擴充性和可移植性。

3、需求分析

3.1建築功能布局

本大樓共9層,布線目前有1254個點,網絡資訊點(包含資料點、資訊釋出點、),無線 AP 點,音箱點位,語音點,門禁點。

3.2 資訊點分布說明

工作區主要由資訊子產品終端、資料和語音跳線組成,具體設定位置主要是:

辦公區:

每個工作位設定1個非屏蔽資料接口和1個語音接口。采用86型雙口面闆内安裝六類非屏蔽子產品,六類非屏蔽雙絞線連接配接到每個區域的區域交換機。區域交換機通過室内6芯多模萬兆光纖連接配接到彙聚交換機。

公共區域:

按50平方2個非屏蔽資料、1個語音,采用86型雙口面闆,内安裝六類非屏蔽子產品,六類非屏蔽雙絞線連接配接到每個區域的區域交換機。區域交換機通過室内6芯多模萬兆光纖連接配接到彙聚交換機。

公共資訊顯示點:

采用86型單口面闆内安裝六類非屏蔽子產品再采用六類非屏蔽跳線連接配接友善維護和管理後端采用使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連接配接到每個區域的區域交換機。區域交換機通過室内6芯多模萬兆光纖連接配接到彙聚交換機。

整個建築:

做到AP全覆寫,采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連接配接到無線AP通過POE供電)。

幹線子系統

資料主幹均采用室内12芯多模萬兆光纖;

裝置間

在一層設定網絡機房(BD),安裝配線裝置及核心網絡交換機、路由器、資料伺服器、應用伺服器等裝置。

進線間

設在一層,與通信接入機房共用,設有營運商ODF、MDF等。

管理間

l各層設定若幹弱電間,每層區域交換機處和弱電井各安裝1個機櫃,主要放置六類非屏蔽24口快捷式配線架、光纖配線架、110配線架、樓層交換機等主要裝置。對裝置間、樓層弱電間、進線間和工作區的配線裝置、纜線、資訊點等設施應按一定的模式進行辨別和記錄,配線裝置采用統-的色标差別各類業務與用途的配線區。

4、系統規劃及工程界面

建築綜合布線系統按照國際标準的結構化綜合布線方式,所有水準布線系統均采用六類非屏蔽的标準設計和施工,并能滿足在水準鍊路應用上的語音與資料資訊點之間可通過跳線實作互換,資料主幹采用室内12芯多模光纖,均采用萬兆光纖。

根據标準架構,将建築整個綜合布線系統分為以下幾個組成部分:工作區子系統、水準區子系統、管理間子系統、主幹區子系統、裝置間子系統。

4.1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從終端裝置延伸到資訊插座,是放置應用系統裝置的地方,工作區終端裝置通過跳線連接配接到資訊插座。如下圖所示。計算機終端通過RJ45跳線與資料資訊插座連接配接,而電話機終端則通過RJ11—RJ45跳線與語音資訊插座連接配接,其中資料和語音資訊插座均采用相同标準的子產品,插座底盒距離裝修地面30cm。

為了提高整個系統的靈活性,工作區資訊插座統一選用六類非屏蔽子產品化插座,實作語音端口和資料端口之間的友善轉換。工作區資料端口采用六類RJ45子產品化跳線,語音跳線采用RJ11—RJ45跳線。工作區安裝結合平面圖,在設計施工中分為牆面暗裝(距地面高度300mm),櫃台安裝,地插座上安裝(上司房間及會議室),抗靜電高架地闆下安裝(專用機房),此外,在特殊的房間,工作區資訊點安裝根據現場情況而定。

工作區子系統配置:資料用RJ45跳線按資料資訊點數量的100%進行配置。

4.2 水準區子系統

水準子系統位于工作區資訊插座與管理間的水準交連之間,負責将幹線子系統經樓層配線間的管理區延伸到工作區的資訊插座。根據國際标準對綜合布線系統的“綜合性”要求,水準區子系統線纜均使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UTP)。水準子系統配置:根據招标檔案所提供的平面圖測算,樓層水準資訊點的平均長度為L米,根據每箱305米計算,每箱線可以完成N個水準資訊點的敷設。線纜箱數X的計算公式:X=L*N/305。其中,N為每個弱電間管理的資訊點數目,L為資訊點至弱電間的平均長度。

4.3 管理間子系統

本建築的裝置全部采用互連的方式,管理幹線子系統和配線子系統的線纜。管理區為連通各個子系統提供連接配接手段。所有的網絡裝置和通訊裝置都放置在各樓層的 區域交換機處和裝置間内,水準區域資訊點端口和網絡通訊裝置的交接也在裝置間内完成。

設資料核心機房裝置間在建築的網絡中心機房。裝置間水準銅纜的配線架全部采用六類非屏蔽的快捷式配線架;垂直主幹資料配線架由24口抽屜式光纖配線箱組成,樓層主幹光纜跳線采用LC接口;主幹語音配線架采用語音110型100對機架式配線架跳接3類語音配線架說。為便于語音和資料的互換和擴充,所有接入樓層配線間的語音水準銅纜,在配線間均須首先接入六類非屏蔽的RJ45子產品化配線架後,再直接把語音配線架接到資料配線架即可;管理間内資料配線架上的資料跳線,按照資料資訊點滿配;同樣,語音110配線架上的語音跳線,按照語音資訊點滿配來跳轉。從光分線盒至網絡裝置的光纖跳線,根據網絡裝置光纖口的數量和類型,按實際端口使用數量配備光纖跳線。

4.4 主幹區子系統

幹線子系統由裝置間和管理間之間的樓層垂直主幹線纜以及建築進線間之間的建築群主幹線纜組成。建築網絡資料傳輸采用室内6芯多模光纖,均采用萬兆光纖。

4.5 裝置間子系統

裝置間是用來放置建築綜合布線線纜和相關連接配接硬體及其應用系統的裝置的場所。在裝置間内,可把公共系統用的各種裝置,如電信部門的中繼線和公共系統裝置(如PBX),互連起來。裝置間還包括建築物的入口區的裝置或電氣保護裝置及其連接配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築物接地點。它相當于電話系統中站内的配線裝置及電纜、導線連接配接部分。

裝置間的綜合布線産品具有與管理間類似的配置,但主要集中了對資料光纖主幹和語音銅纜主幹的連接配接,裝置間内的網絡和通信裝置是整個建築物的核心裝置。 網絡資訊中心機房也可以作為建築的進線間,資料及語音電信營運商提供了的裝置及線纜交割機房。各電信營運商的入戶線路均沿建築預留的橋架引至引入間,綜合布線系統在引入間内分别提供相應的立櫃式ODF光纖配線架(含托盤、尾纖、光纖擴充卡)和立櫃式語音MDF配線架(含防雷保護單元);從資料光纖配線架至網絡裝置的光纖跳線,根據網絡裝置光纖口的數量和類型,按實際情況配備。

5、系統安裝規範及工藝要求

5.1 綜合布線系統安裝要求

(1)工作區:資訊插座一般安裝在牆面,使用86型加深金屬底盒。特殊場合,如大廳等考慮設定地插。資訊插座與其旁邊電源插座應保持20cm的距離,資訊插座和電源插座的低邊沿線距地闆水準面30cm。

(2)水準區:根據建築物的實際情況,确定水準線纜采用走吊頂或走地闆的方式。線槽安裝在吊頂内,從弱電豎井引向各個設有資訊點的房間,再由預埋在牆内的适當規格的金屬電線管,将線纜引到資訊插座内。為確定線路的安全,所有電線管、橋架和底盒全部要求電連接配接并接地,以盡量減少電磁輻射的幹擾。并且盡量避開強電線路(防幹擾)及上下水管道(防潮)。電線管内應穿有引導鋼絲,以便穿線時使用。為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統可靠性,建議采用全封閉式鍍鋅金屬槽,鋼管采用成套的鍍鋅薄壁金屬管,可大大減少布線阻力,避免布線過程中損傷線纜,同時又起到了屏蔽的作用。

(3)垂直區:垂直井道的作用是提供弱電豎井内垂直幹線的通道。這部分在每層樓的各配線機櫃旁,建議通過立管将資料和電話用電纜引出,進入弱電管道間或配線機櫃内。電纜井的位置設在靠近支援電纜的牆壁附近。所有的線槽由金屬材料構成,用來安放和引導電纜,并起到機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提供了一個防火、密封、緊固的空間使線纜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

5.2 配線架附近的環境要求

由于配線架使用管理子系統,是以它是整個布線系統的核心。它的布局、選型及環境條件的考慮是否恰當,都直接影響到将來資訊系統的正常運作及維護、使用的靈活性。在此,将對此提出以下建議: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系統是無源布線系統,本身不需要電源。但為了保證在安裝、測試及今後維護時可能使用電源,建議安裝若幹電源插座,每一個電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如有其他裝置另加);根據該樓層上網絡裝置對電源的實際需求,配備能夠滿足使用需要的電源系統(包括UPS系統);配線架應盡量靠近弱電豎井,以友善布線并節省投資;配線架旁網絡裝置所在地的環境工作溫度應保持在18-27℃之間;配線架旁的濕度應保持在30%-50%之間;為確定配線架上各種插座工作性能良好,要求配線間内具有良好的通風,做到室内無塵;為施工及維護友善,建議樓層配線間的尺寸大于10平方米(布線系統)。

5.3 接地和防雷

所謂接地,簡單說來就是各種裝置與大地的電氣連接配接。接地的目的是為了使裝置正常和安全的運作,以及建築物和人身的安全,對計算機和通信系統而言,主要是電子裝置的信号接地、計算機專用交流地。良好的接地系統是保證資料安全可靠的傳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良好的布線系統對接地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從樓層配線架至接地導線的直流電阻不超過1歐姆,并且要永久性的保持其連通。如果網絡系統内有數個不同的地極,這些地極要互相連接配接,以減少地極之間的電位差。

布線的金屬線槽和管道應該接地,以減少阻抗。機櫃或機架應當良好接地。同時,對通信電纜和光纜的進出線,為了考慮防雷,要在進出端将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裝置接地相連,并加裝防雷保護裝置。我們下面分析一下對綜合布線系統的防雷保護。

(1)建築群子系統:由連接配接兩個及以上建築物之間的纜線和配線裝置組成。若采用光纜作為建築物間網絡連接配接媒體,不需要安裝避雷器,甚至可以架空鋪設。若采用雙絞線,則必須穿管埋地敷設。進入建築後,采用雙絞線敷設時,導線必須單獨敷設在弱電金屬橋架或金屬管道内。金屬橋架和金屬管道與綜合接地系統良好連接配接,充當導線的屏蔽層,不能與強電導線共用強電金屬橋架或強電金屬管道。

(2)裝置間子系統:由進線裝置,程控交換機、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裝置及其配線裝置組成。它是布線系統最主要的管理區域,通常分為語音管理和數字管理兩部分。語音裝置管理區子系統連接配接建築外的各種線路,經與垂直幹線子系統跳接後,連通各語音管理子系統,為防雷電破壞應安裝通信避雷櫃作為通信線路的第一級防雷措施。連接配接進出建築的大對數通信電纜必須埋地敷設,以防進出建築的通信線路引人的感應雷。資料裝置管理子系統即是計算機網絡核心裝置,是采用大對數雙絞電纜作為傳輸主幹纜。需要在機櫃中安裝計算機網絡防雷器,作為計算機網絡的第一級防雷措施。若采用光纜作為計算機網絡主幹線,則絕對避免了雷電影響,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3)管理子系統:設定在各層配線間,由配線裝置、輸入/輸出設 備等組成。管理子系統也分為資料和語音兩部分。語音部分采用110安裝架固定在牆面上。由接線闆,繞線環等組成,需要安裝信号避雷器作為通信線路的第二級防雷措施。資料部分采用雙絞線作為垂直主幹線,也需要在機櫃中安裝信号避雷器作為計算機網絡的第二級防雷措施,防護由于引下線洩放雷電流而形成的電磁場突變所産生的感應雷。

(4)垂直幹線子系統:由裝置間的配線裝置和跳線裝置以及裝置間至各樓層配線間的連接配接電纜組成。分為語音主幹線和資料主幹線兩部分。語音主幹線按照程控交換機和電信系統的标準和做法,采用屏蔽大對數雙絞電纜,因為已在管理區子系統安裝了信号避雷器,是以這部分一般不需要再裝防雷裝置。資料主幹線如采用大對數雙絞電纜作為資料傳輸主幹纜,因為已在管理區子系統安裝了信号避雷器,是以一般也不需要在這部分再安裝防雷裝置。如采用光纜作為計算機網絡主幹線,則絕對避免了由于引下線洩放雷電流而形成的電磁場突變産生的感應雷,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5)水準幹線子系統:由連接配接管理子系統至工作區子系統的水準布線及資訊插座組成。資料點和語音點均采用雙絞線敷設在金屬橋架和金屬管道内。由于金屬橋架和金屬管道與綜合接地系統相連,形成了信号線路的屏蔽層。并且在管理子系統中,已設定防雷保護裝置,是以在水準幹線子系統中不必再加裝防雷裝置。

(6)工作區子系統:由連接配接在資訊插座上的各種裝置組成。連接配接計算機網絡的資料點由于在管理子系統中已采取了防雷措施,是以在工作區子系統一般不需要再加裝防雷設施,若需要利用數據機通過語音點連接配接計算機,由于語音線路與外線連接配接,則有必要安裝信号避雷器,作為末級防雷措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