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秋天漸深,劇集的競争也愈加激烈。繼前段時裝劇霸屏,随着《唐朝詭事錄》和《請君》等劇的熱播,懸疑/奇幻劇在聲勢上呈現出後來居上的态勢。

近期大熱的《唐朝詭事錄》,其曲折的劇情、亦真亦幻的視覺想象表現力、線上的服化道,這些不同“名額”方面的上佳表現,都诠釋出了該劇為何能随着平台播出進度,口碑直線上升。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不用高價明星,注重打造品質”,是不少觀衆對《唐朝詭事錄》極為滿意的地方。不用高價明星,不等于沒有明星:像領銜的楊志剛,有着非常廣泛的觀衆基礎;楊旭文的潛力一直不錯,這次擔綱《唐朝詭事錄》,無疑又成了一次加分。主演陣容裡的羅嘉良,早就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港劇當之無愧的巨星;姚安濂、王勁松屬于無“影帝”“視帝”頭銜,卻被公認擁有實力的演技派;陳創、嶽麗娜、劉智揚,近年已成為熒屏上的戲骨級演員;“元芳”張子健近年一直在拓寬戲路,能出現在《唐朝詭事錄》更像是給觀衆的一個驚喜,畢竟“蘇無名”的人設是狄仁傑的學生,這樣一來,當年“狄仁傑探案系列”的觀衆,無疑又多了幾分對該劇的親近感。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作為當紅爆款和“新公案劇”的代表,《唐朝詭事錄》的特色是懸疑感與視覺想象力兼備。大有融當年劇集版“狄仁傑探案系列”和徐克電影版“狄仁傑系列”于一身的雄心。這對劇集制作而言是個挺難的目标。但無疑,“郭靖宇—柏杉—魏風華—整個劇組”這個制作團隊做到了。第二季的制作,自然順理成章。

如果不是《唐朝詭事錄》,《請君》差一點兒就執了近期奇幻劇的牛耳。與《唐朝詭事錄》更多将精力集中在懸疑上不同,《請君》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司藤》這樣的新聊齋型劇集的接棒者。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請君》的劇情優勢,本來就是典型的“戲保人”,加上表演團隊整體不俗,一些煽情的細節做得又很用心(比如夜空中飛翔的靈族鲸魚魂魄的橋段),長時間在收視榜上領先,自然是其成績的合理展現。

與這兩部劇集相比,前段反響超熱的《罰罪》反倒在劇情後半盤吃虧了。本來該劇集開播後已經排在主推平台熱度總榜的第一名。要知道這個總榜還包含了綜藝節目,很大程度顯現出該劇“扛打”的實力。如果後半盤劇情不反複動用中青年觀衆并不買賬的兄弟相殘“老梗”,劇情安排上再講究一些,那絕對就是2022年的話題劇,沖擊一下頂級口碑都有可能。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罰罪》及另一部熱度極高的職場懸疑劇《簡言的夏冬》,從主人公的年齡上,似乎都可以歸入“小中年戲”。主演年輕一點,或年長一些,要求不是太嚴格,能駕馭住就可以。黃景瑜、楊佑甯也好,朱亞文、萬茜也好,現在這個年齡段的演員所面臨的挑戰,已經不單純是敬業态度和表演上的了,出道這麼多年,今天還站在領銜主演的位置上,态度肯定沒問題,表演能力肯定也在及格線以上。那麼接下來,考驗他們的是什麼?是挑選劇本的能力,以及對不同年齡角色心理狀态的洞察力,尤其後者,才是決定演員扮嫩或扮老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觀衆口碑的決定性因素。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影視制作一直強調服化道。當下播放裝置的高清化趨勢,也對影視服化道提出了更高要求,人物妝容、造型、劇中置景等,如果經受不住高清鏡頭的檢驗,很容易顯得“不精緻”,進而影響觀衆口碑。

影像語言上,多數熱播劇都有追求。就近期熱播劇來看,在這方面表現得比較出色的,《唐朝詭事錄》算一部,《罰罪》算一部。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下:《罰罪》

還有音樂,目前的幾部熱劇,音樂表現比前兩年的劇集肯定有進步,但還是少了些驚豔。需要提一下的是,《請君》的音樂水準(就其主打觀衆年齡段而言)不俗,陸虎演唱的片尾曲更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演員陣容、劇情、服化道、影像語言、音樂……共同構成了一部劇集的口碑名額,制作者必須在每個細節上用心,工匠精神,就是這麼培養出來的。

圖檔:劇集官微、豆瓣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
觀點 | 口碑與名額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