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作者:Gilles Medioni 出版社:Flammarion 出版年:1995

1993年3月8日,法國香舍麗榭劇院鮮花簇擁、彩旗招展,不過正在這裡舉行的“第18屆凱撒獎”頒獎大會上,卻籠罩着肅穆哀傷的氣氛。

因為在三天前,影片《夜夜夜狂/狂野的愛Les nuits fauves》(1992)的導演西裡爾·科拉爾Cyril Collard(1957-1993)——法國極有才華的年輕導演,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人們揮灑凄楚的淚水,祭悼這位英年早逝的導演。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日本宣傳冊封面

是以,盡管雷吉斯·瓦格涅Régis Wargnier導演的《印度支那Indochine》(1992)獲得12項提名,并捧走了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五項大獎,成為本屆得獎最多的影片,但該屆凱撒獎的真正的赢家無疑是西裡爾·科拉爾及其自導自演的《夜夜夜狂》。

因為,從來沒有一個死者能在如此隆重的電影盛會上這般牽動人心。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印度支那》(1992)美國版海報

《夜夜夜狂》這部影片不僅獲最佳處女作獎、最佳剪輯獎和最佳新人女演員獎,還榮獲最佳影片獎,開創了凱撒獎曆史上,一部影片同時獲最佳影片獎和最佳處女作獎的先河。

那天,當女制片人法蒂·奈拉代西裡爾·科拉爾上台領獎時,觀衆以一片歡呼聲替代熱烈的掌聲,場面着實感人。

當初,正是法蒂·奈拉獨具慧眼,接受了西裡爾·科拉爾的提案并拍攝《夜夜夜狂》,才使法國電影史上有了一部與衆不同的電影。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西裡爾·科拉爾

人們不會忘記,自1992年10月21日,《夜夜夜狂》這部首次描寫艾滋病患者生活的影片在法國推出後,西裡爾·科拉爾不同一般的導演手法、英俊的扮相、男女主角精湛的演技,連同人們談虎色變的題材,立即引起行家及公衆的關注,先後有90萬人次的觀衆觀看了這部影片。

當西裡爾·科拉爾被艾滋病奪去生命的消息傳開後,放映《夜夜夜狂》的影院更是場場爆滿。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左起:西裡爾·科拉爾、羅曼娜·波琳熱、Carlos López

評論家認為:從社會學角度來看,這部影片的藝術魅力在于它扭轉了法國社會對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西裡爾·科拉爾本人不僅是個受害者,更是個英雄,隻有他敢于通過藝術形式大膽披露自己的生活,讓人受到震撼、啟迪和教誨。

西裡爾·科拉爾1957年12月19日生于巴黎,父親為法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負責人,母親是家庭婦女。作為獨子的他,從小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他酷愛體育,天資聰穎,數學天賦過人,15歲即通過中學彙考,是一所名牌中學的高材生,還被裡爾某工程院校錄取。

但他在20歲時就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感到厭煩,他說:“我渴望創造!”于是放棄大學學位将興趣轉向電影。但這并非坦途,其間甘苦備嘗……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關于我們的愛情》(1983)劇照,西裡爾·科拉爾和桑德裡娜·博内爾

由于他能寫、能演、能歌,才華出衆,很快受到導演莫裡斯·皮亞拉Maurice Pialat(1925-2003)的賞識,在拍《情人奴奴Loulou》(1980)和《關于我們的愛情À nos amours》(1983)時請他當助手。

這使西裡爾·科拉爾受益非淺。随後他陸續拍了些短片和電視片,也開始了小說創作。

西裡爾·科拉爾在1982年自編自導短片《Grand huit》(1982)後,越發表現出對電影的興趣逐漸加深,并希望早日能獨立執導出自己的電影。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西裡爾·科拉爾(左)在短片《Grand huit》(1982)拍攝現場

1985年,西裡爾·科拉爾與法國女演員桑德裡娜·博内爾Sandrine Bonnaire一起錄制了搖滾唱片《瑪麗亞·特雷斯》。

然後他在電視電影《瑪麗亞·布蘭克Mariage blanc》(1985)中出演一個角色。

接着他在1986年完成小說處女作《愛情罪犯》時,艾滋病給他的生活已經投下了不詳的陰影。

那時候,西裡爾·科拉爾似乎更留戀在那些酒吧和樹林裡,因為在那些黑暗的夜裡,可以給他無盡的動力和靈感。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作者:Cyril Collard 出版社:Editions Flammarion 出版年:1993-06-23

畢竟在那個年代,人們的保護意識薄弱,為了一時之歡,注定是要留下無盡的痛苦。

他自以為那樣的生活是他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時候,恰恰由于他感情生活的混亂,使他最終受到了懲罰。

在剛剛選擇了新生活的道路之際,悲劇的命運就已注定……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當他得知感染艾滋病這個消息後,他非常悲傷和難過,因為他并不知道傳染給他的是誰,他曾想盡辦法聯系那些人,告知自己患病的消息,得到的卻是冷嘲熱諷。這令他更加迷茫。

畢竟生活還要繼續,那些人依然還是在他周圍轉悠着。

1986年,他根據自己的小說《愛情罪犯》自編自導了28分鐘的短片《Alger la blanche》(1986)。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西裡爾·科拉爾

這部短片更多的是探讨對激情和暴力的坦率、種族緊張的處理,當然感情戲在這部短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1987年,他創作了小說《不治之症的愛》。該書描寫一個男孩品嘗了性解放的滋味後,發現性愛并不是自由的,必須為此付出代價。此書發行了1萬5千多冊。

在這本小說出版後,他就對外公開宣布自己患有艾滋病,但讓他更難過的是周圍的冷漠和歧視,這也讓他更明白生活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西裡爾·科拉爾在這本小說裡其實就是講述了他對艾滋病狀況的初步認識以及周遭對他的看法。後來他也把這本小說改編成短片投放到市場。

在拍攝這部短片的時候,西裡爾·科拉爾終于清醒地意識到即使“擺爛”不如明明白白安排自己剩下的生活,這給了他更大的創作動力。

為了生活,他還在電視劇《裡昂Le Lyonnais》(1989)裡不僅出演還為該劇創作了配樂。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左起:西裡爾·科拉爾、Carlos López

1989年,他又創作了自傳體小說《夜夜夜狂》,這部小說最有趣的地方是它徹底改變了對艾滋病的“政治正确”看法。

《夜夜夜狂》這部小說徹底審視了他的雙性戀,以及他對疾病的蔑視、不切實際和不負責任的看法和處理方式。

雖然這種處理方法在現在看來有點理想化和不切實際,但在他骨子裡的浪漫始終沒有磨滅,也許這是他内心真實的自己。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西裡爾·科拉爾

這部小說問世後,受到圈子内的好評,于是他在1990年将其改編成電影劇本。

但拍攝計劃曾屢遭制片人拒絕,最終這個項目吸引了女制片人法蒂·奈拉,不過她給他的拍攝預算在當時并不算很多。

誰也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項目,令當時的幾個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但真正的受益者卻已經不在人世。

剛開始西裡爾·科拉爾在挑選男主角費盡周折,因為許多演員擔心其形象會受損,特别是“艾滋病患者”這個人設把他們吓壞了……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西裡爾·科拉爾在看片

雖然并非初衷,西裡爾·科拉爾卻預感到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了,于是在1992年5月,西裡爾·科拉爾不得不親自上陣集自編、自導、自演了《夜夜夜狂》。

因為即使那些前來試鏡的人也演得過于嚴肅而笨拙,許多演員過于依賴面部表情,而他卻渴望尋求動物性與人性之間的某種平衡.....于是他決定親自出演男主角。

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制片人法蒂·奈拉時,法蒂·奈拉支援了他這一行動。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羅曼娜·波琳熱

接下來,女主角勞拉的扮演者也幾經躊躇。來試鏡的不是過于成熟就是太妖娆,這讓西裡爾·科拉爾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他還是想堅持自己想要的女性形象。

突然羅曼娜·波琳熱Romane Bohringer就出現在他面前。她有點難以歸類:年輕、純真卻又有些相當成熟的見解。

與那些幼稚或作做的女演員相比,她更接近角色……羅曼娜·波琳熱沒演過電影,曾同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1925-2022)在古典戲劇《暴風雨》(莎翁名作)中共過事。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羅曼娜·波琳熱和父親理查德·波林熱

然而一旦抛開了話劇舞台的表演程式,影片拍攝就進入了一種更富于激情的境界,“那真是棒極了!”

說到羅曼娜·波琳熱,她是法國演員理查德·波林熱Richard Bohringer的女兒。

她的家庭充滿了愛的溫馨,童年嬉戲的鄉間甯靜明秀,還不斷被拉上父親的舞台,使她被熏陶成一位天然的演員。

13歲時,出于好奇,她在《神風》中與父親配戲;不久,她又在《拉嘉茲》中飾演角色。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西裡爾·科拉爾和羅曼娜·波琳熱

17歲那年她獲得一個重要的機會:在彼得·布魯克執導的古典戲劇《暴風雨》中飾演公主米蘭達。

戰戰兢兢、結結巴巴的羅曼娜·波琳熱引起了這位戲劇大師的注意,“璞玉”被發掘,她開始了為期一年的環球演出。

幸運接踵而至:西裡爾·科拉爾選中她出演《夜夜夜狂》的女主角——表演難度相當大的勞拉。

她無法忘掉她渴盼那一角色時的漫長、近乎瘋狂的等待,無法忘掉那幾乎放棄卻又終于獲得時的狂喜。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西裡爾·科拉爾和羅曼娜·波琳熱

表演的經曆是痛苦的,但也留下了極為美好的回憶,因為“當我被影片中的愛情場景和暴力場面吓壞了的時候,從未遇到過冷漠的目光”,“是以我可以驕傲地說:我付出了所能付出的一切!”

而西裡爾·科拉爾本人在《夜夜夜狂》中飾演的男主角——一個享樂主義、自命不凡的電影人,有着永不滿足的欲望。

盡管他感染了艾滋病,但他仍堅持過着完全的荒淫生活,雖然下場悲慘。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電影《夜夜夜狂》(1992)劇照,西裡爾·科拉爾和羅曼娜·波琳熱

西裡爾·科拉爾在電影中的角色其實就是生活中的他,他絕不像德裡克·賈曼Derek Jarman(1942-1994)那樣,他希望自己在離去的時候也要揮霍自己的任性,還要享受自己的樂趣。

恰恰就是這樣一部毫不妥協的作品既讓法國觀衆欣喜若狂,又徹底激怒了他們的内心——因為沒有一個這樣的“瘋子”用全部身心和藝術靈感,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後樂章。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西裡爾·科拉爾是最早公開宣布自己患有艾滋病的法國人之一,但他并沒有忏悔,而是依舊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法國的評論家們也隻能稱贊他在這個禁忌話題上的勇敢和有争議的态度。

那晚,《夜夜夜狂》的女主角,19歲的羅曼娜·波琳熱,既是幸運兒一一最佳新人女演員獎,亦是最傷心的一位。她為失去親密的合作夥伴而淚水連漣、泣不成聲。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第18屆凱撒獎頒獎現場,左起:凱瑟琳·德納芙、羅曼娜·波琳熱、安德烈·杜索裡埃André Dussollier

羅曼娜·波琳熱在頒獎典禮上,對着他的遺像大哭并呼喊着他的名字,她說,如果我這一生隻拍一部電影,那就是《夜夜夜狂》。

西裡爾·科拉爾走了,但他用自己的生命在膠片上曝光,再次向那些崇尚性自由的人敲響警鐘:自由的性愛是死刑的絞索!

1993年3月10日。巴黎著名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上千人彙集于此,寂靜而肅穆。電影之子西裡爾·科拉爾将長眠在這裡。

被淚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裡爾·科拉爾

法國雜志《巴黎競賽畫報Paris Match》封面,電影《夜夜夜狂》(1992)宣傳照,西裡爾·科拉爾和羅曼娜·波琳熱

  • 南韓《公路電影》:哥要的不是基情,哥要的是愛情
  • 《皆月》暗潮洶湧的“深櫃”在不安認“同”中前行的情欲
  • "驚魂記"男主演安東尼·博金斯和"同志偶像"泰布·亨特的同性之戀
  • 《當男人看上男人》在美味禮儀的規則中體會不同的調教和虐愛
  • 橋口亮輔的同性三部曲:世界真實的模樣及在私人的寂寞中借精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