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異聲音樂,不一樣的音樂資訊

一說起前衛搖滾,總有樂迷把克裡姆森國王(King Crimson)和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放在一起比較。在我看來,這就像比較周樹人和馬爾克斯誰更好,現代文明的起源是雅典還是韶山那麼尴尬。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他們一個偏向爵士,一個偏向布魯斯,雖然都是神,但在知名度和銷量上可以拉開千萬級的差距。

神奇的是,克裡姆森雖然在流量上遠落下風,但仍舊影響了一大批比他們知名得多的樂手。比如Kurt Cobain将《Red》列為他最喜歡的專輯之一;而Tool樂隊将他們視為轉型前衛金屬的重要動力;從前衛搖滾先鋒Yes和Genesis,到數學搖滾樂隊,如Battles和The Jesus Lizard,甚至坎爺,無一不是克裡姆森的堅定擁趸。

那麼,克裡姆森的這種魔性從何而來呢?得從53年前說起。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一戰成名

53年前的倫敦,幾乎每個音樂人都在談論克裡姆森,快要到了一切白的東西和他們比都成了黑墨水, 一切不能說出他們的名字都會絕望的地步。而他們以King Crimson之名成立隻有幾個月,尚未公開發行專輯,詭異的是前身樂隊Giles, Giles & Fripp成立一年便解散,唱片更是賣得一塌糊塗。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1969年的King Crimsom:Ian McDonald 、 Michael Giles 、 Peter Sinfield 、 Greg Lake 和 Robert Fripp

一切奇迹源于他們獲得了Big Band滾石的垂青,使他們作為暖場樂隊出現在有着50萬觀衆的倫敦海德公園免費現場,而滾石創始人Brian Jones在兩個月前的溺斃,也使現場觀衆激增,無意中促成了克裡姆森的巨大觀衆底盤。

這是1969年7月5日,樂隊進行了史無前例的表演。他們将搖滾、爵士、古典和迷幻混為一體,營造出扭曲,沉重充滿先鋒意味又深不可測的音樂。

偉大的前衛搖滾就此拉開了壯闊的帷幕。

當那首著名的《21世紀精神分裂者(21st Century Schizoid Man)》奏響,成千上萬的嬉皮士都聽傻了。

這場演出不僅是60年代的标志性時刻,也宣告了克裡姆森在國際舞台上的存在。永遠排名第一的吉他之神吉米·亨德裡克斯對他們不吝贊美,稱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樂隊,音樂雜志也對他們強力推介,克裡姆森風潮四起。

後來,嬉皮士滾蛋了,迷幻搖滾時代搖搖欲墜,無奈結束。前衛搖滾,硬搖滾,乃至重金屬在其後的曆史舞台紛紛登場。克裡姆森比英國重金屬新浪潮那批樂隊差不多提前十年抛棄布魯斯,孜孜不倦地追求古典音樂和嚴肅爵士樂的複雜性和精湛技巧。而重金屬樂隊在去布魯斯化以後,也是以變得變得更快、更純粹、更猛烈。

克裡姆森的陣容多年來變數很大,英國前搖圈子的小半樂手都曾加入過克裡姆森,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克裡姆森一直在革新的路上。

唯一不變的成員隻有蘑菇大神Robert Fripp。

他很多性格特征和主流叙事中的“搖滾明星”不太搭:平頭寡臉,坐着彈琴,沉默克制,完全專注于自己的樂器。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因為他永遠坐着彈琴,是以才被戲稱為蘑菇。哪怕是受邀作為G3的特别嘉賓,也是坐在舞台的陰影中專心演奏,絲毫不介意自己成為配角。為此他多次自嘲蘑菇是強盛生命力的象征。是的,Fripp足夠強。一是強大,50多年走來沒有停下;二是強勢,許多樂手加入後無法忍受他的專斷又迅速離開,但也具備讓部分樂手回流的吸引力。

Fripp收拾Giles, Giles & Fripp殘部,于1969年1月13日領銜組建了第一代克裡姆森。作為一支60年代的樂隊,又誕生在迷幻搖滾年代,克裡姆森無疑也是反戰的,他們的樂隊名King Crimson,就是指好戰的君王,可能是在影射當時執着于擴大越戰的美國總統LBJ。

1969年10月10日,距離海德公園演出三個月後,首張專輯《克裡姆森國王的宮殿(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發表,副标《An Observation by King Crimson(克裡姆森國王的觀察)》。僅僅兩個月後,也就是12月16日,第一代克裡姆森就宣告解散,自此踏上了樂手更替的漫漫征途。盡管在他們50幾年的曆史中隻發表了13張專輯,但是卻跨越了前衛搖滾中最廣泛的風格。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專輯導向

下面就以專輯為導向,在點評專輯的同時,簡要的梳理一下樂隊的發展曆程。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克裡姆森國王的宮殿(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

(1969; Island)

這是前衛搖滾史上最著名的封面。巴裡·戈德伯(Barry Godber)畫下了這張扭曲的臉。多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這雙眼睛究竟看到了什麼東西,也許是越戰暴行,也許隻是一個充滿迷幻藥和偏執狂的年輕人的幻覺。不幸的是,戈德伯在專輯發行僅四個月後就去世了,年僅24歲,似乎這個謎團也随他一起消失了。Fripp在談到這張封面時曾說道,這張臉就是專輯第一首曲目《21世紀精神分裂者(21st Century Schizoid Man)》中的精神分裂者,内部圖像則是專輯名中的人名Crimson King,如果你把内頁這張笑臉的下半部蓋住,你會發現這雙眼睛透露出無以名狀的悲傷。

專輯的前四首音樂《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I Talk To The Wind》, 《Epitaph》及《Moonchild》一般被認為是克裡姆森對重搖滾、民謠、爵士和無調性音樂的了解與風格探索。

真正的重量級熱門曲目是《21世紀精神分裂者》。它混合了荒誕沉重的Riff和緊張激烈的薩克斯段落,加上搖滾樂曆史上最好的爵士鼓點,成為前衛搖滾的奠基史詩。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肉凍中的雲雀舌頭(Larks’ Tongues In Aspic)》

(1973; Island)

這是他們的第5張錄音室專輯和第4個陣容,以及他們對樂隊方向的第二次全面重組。中間的3張專輯(1970年的在《喚醒波塞冬(In the Wake of Poseidon)》、《蜥蜴(Lizard)》,和1971年的《島嶼(Islands)》)都在與首張專輯相似的領域進行了調整,在爵士迷幻搖滾的背景下探索交響樂的織體,同時也大體上貼近當時崛起的樂隊,如Yes、Genesis和Emerson Lake & Palmer的作品。《肉凍中的雲雀舌頭》是樂隊首次亮相後,第二次憑借Fripp的遠見卓識超越同行,将整個陣容替換為他們廣受好評的70年代中期的5人陣容,由約翰·威頓(John Wetton)擔任貝斯和主唱,大衛·克洛斯(David Cross)擔任小提琴和鍵盤樂器,傑米·缪爾(Jamie Muir)擔任輔助打擊樂,鼓手比爾·布魯福德(Bill Bruford)則是在Yes代表作之後離開,加入進來去追求更具挑戰性的水域。

接下來是爵士樂、搖滾樂和前衛音樂更嘈雜更數學的大師作品。開場和結束曲是标題曲目的兩個部分,把6首歌變成了5個部分,從強烈的先鋒重金屬到噪音、到聲音拼貼到炫技又邪惡的原始爵士搖滾,而中間的4首聲樂主導的曲目是圍繞歌詞和主唱部分在粗魯和激情之間平等切換以及樂隊巧妙的即興樂器碎拍而建構的。遺憾的是,這支陣容在減員之前隻能看到一張專輯,但在目前的六首歌曲中,你可以聽到一種精煉的統一。缪爾随意敲擊,給整個過程增添了一種混亂的個性,而Fripp和威頓則輪流采用直截了當的基礎搖滾手法,或是奏出肮髒尖厲的重金屬,克洛斯調整電子琴和小提琴中的曲調,直接契合前衛音樂的調性。布魯福德則奉上了迷幻爵士搖滾的專家級鼓點,他也是以被譽為是前衛搖滾有史以來最好的鼓手。

這是一部優雅又洋溢着力量的作品,甚至被評價為超越了前作。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紅色(Red)》

(1974; Island)

到了1974年的《紅色》,創造《肉凍中的雲雀舌頭》的5人陣容已經減少到了3人,在更即興與現場化的《無星暗夜聖經黑(Starless and Bible Black)》之前,缪爾就因身心疲憊轉到修道生活,然後是大衛·克洛斯的離去,這是這段時期的最後一張唱片。《紅色》經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前衛搖滾專輯之一。例如,标題曲目是一首精彩的器樂曲,把以前在雲雀舌頭上的器樂瘋狂縮短到不足6分鐘,創造了一首經久不衰的重前衛搖滾樂器曲目。由于缺少小提琴,這兩首傳統歌曲《堕落天使(Fallen Angel)》和《又一場紅色噩夢(One More Red Nightmare)》呈現出了一種更為黑暗的氛圍,感覺就像封面本身一樣慵懶和吸血鬼式的蒼白,以嚴峻的黑色和白色呈現,輪廓鮮明。這種情緒會延續到《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這是一段8分鐘長的即興創作,來自樂隊的克洛斯時代的結尾,展示了這一時期他們狂野即興創作的精煉和情感黑暗版本,表明他們從《月亮孩子》時期學到了一些關于未經過濾的即興創作的東西。

但這張專輯以《無星(Starless)》結束,它是有史以來所有樂隊錄制的最偉大歌曲的有力競争者,它本身是該樂隊幾乎所有想法的融合傑作。有美樂特朗電子琴開場隐含的交響樂,吉他的程式式地飽滿繁榮,似乎更像是在燈光昏暗的舞台上為一個演員的動作配樂,而不是單純的音樂,韋頓聲音的強烈内心檢討,在一個邪惡的世界裡,似乎是一個極其邪惡的人的内心深處,這一切的結尾不僅是有史以來最險峻的樂器收場,而且是比爾·布魯福德一生中最偉大的鼓樂表演,他在一個13/8的模式上,駕馭着多條互相沖突的多節奏線條,仍在努力創造出一個律動。整張專輯中都有一種邪惡的黑暗,這種黑暗廣泛存在于樂隊的所有作品中(這本身就是他們即使在同類樂隊已經衰敗的情況下,也依然流行的一個關鍵原因)。這種黑暗在這一化身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從傑米·缪爾的混沌之蛇到《紅色》裡的撒旦式黑暗。這個團體似乎沒有忘記這種顔色的撒旦聯想,他們在這些歌曲中追求黑暗,從紐約幫派争鬥中謀殺到飛機墜落的圖景以及樂器中存在的永恒邪惡。

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專輯之一。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佳偶中的第三者(Three of a Perfect Pair)》

(1984; EG/Warner Bros.)

大熱的80年代素材将在這裡呈現。《紀律(Discipline)》是克裡姆森80年代的第一張唱片,也是第一張展示了他們重新組合的陣容的唱片,其中包括托尼·萊文(Tony Levin)、阿德裡安·貝魯(Adrian Belew)、比爾·布魯福德(Bill Bruford)和Fripp。這張唱片展示了後朋克新浪潮、節奏化歌詞和遍布所有4種樂器的緊湊聯合技術節奏模式的原型融合。然而,《紀律》上有些曲目令他們不适。例如,《大象說(Elephant Talk)》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歡樂的前衛化傳聲頭(Talking Heads)式作品(考慮到貝魯在該團體中的參與《永不熄滅(Remain in Light)》錄音和巡回演出,這說法是合适的),但人聲在幾次聆聽後就變成了惱人的胡言亂語。同樣,《無紀律(Indiscipline)》是令人厭倦的,而《Thela Hun Ginjeet》在幾乎每一個現場表現中都更好,隻是人聲與錄音版本稍微不同。

同時,《佳偶中的第三者》是一張完美的唱片,前半部分包含了前兩張唱片的更平易近人的後朋克/新浪潮/前衛融合,後半部分包含了該樂隊有史以來最冒險和最具金屬感的即興創作。這張唱片的主打歌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流行結構音樂作品之一,其特點是密集編織了不斷變化的節拍号,早在Djent之前幾十年,就甩了人家十幾條街。《失眠(Sleepless)》是一首有力的歌曲,《模範男人(Model Man)》和《心胸開闊的男人(Man With An Open Heart)》在先鋒流行音樂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朗朗上口的後朋克/新浪潮旋律與令人窒息的先鋒吉他作品相融合。與此同時,以器樂為主的後半部分探索了工業音樂、噪音和重金屬在自由即興領域的融合,這比其他主要樂隊提前了幾年。萊文、貝洛和弗裡普都生活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紐約,都見證了朋克的興起和閃閃發光的未來主義先鋒邊緣。他們對工業和噪音素材的使用不是僥幸,而是前衛的老藝術家們對地下世界産生的深刻藝術品質的認可,他們在這張唱片上延續了《肉凍中的雲雀舌頭》組曲,其特點是迷幻的藝術金屬表現形式,永遠不會失去魅力。

令人瞠目結舌的完美傑作。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

《信仰的力量(The Power to Believe)》

(2003; DGM/Sanctuary)

介于這張2003年專輯和《佳偶中的第三者》的兩張專輯,與其說是不重要的,不如說是不理想的起點。1995 年的《 Thrak》 是十年後對 80 年代理念素材的補充,比通常認為的更強力,但對那些已經熟悉的人來說更好。2000年的《光的構造(The ConstruKction of Light)》即使以樂隊自己的标準來看也是先鋒的,凝聚力不足,盡管是由樂隊錄制的一些最冒險的即興創作組成的。與此同時,《信仰的力量》是對該樂隊作品的完美概括,考慮到截至2019年這也是他們最後的錄音室記錄,這個說法很合适。這張專輯追溯到《喚醒波塞冬》之後,以固定的時間間隔在唱片中重複出現的連鎖樂器組曲充當了聲音主線,大多數唱片都采用了《佳偶中的第三者》結尾暗示的嘈雜的工業藝術金屬,并将其發展成為一種完美的武器。

《第五級(Level Five)》,是正在進行的《肉凍中的雲雀舌頭》組曲的第五部分,可能是該樂隊有史以來制作的最兇猛和最理想的器樂曲,吉他音浪層層疊加,所有的聲音都是格格作響的鋼鐵和機械的尖叫聲,而電子鼓與深沉邪惡的Warr吉他和貝斯同步,創造了一個可怕的藝術金屬旋風。80年代素材的複雜變化拍号仍然存在,吉他經常演奏并置的連鎖音型,但該樂隊學會了如何最好地将其融入堅定的背景節奏,使推進的感覺像瘋狂樂隊(Meshuggah)一樣的緊張如同毀滅機器。貝魯在《生活的真相(Facts of Life)》中的聲音通過扭曲而尖叫,帶有真正的威脅性,而在《睜大眼睛(Eyes Wide Open)》的其他地方,他們的聲音悲傷,恸哭,但都是在寒冷的藍色和紫羅蘭色和黑色,而不是早年溫暖的陽光色彩。

你可以聽到他們前4張唱片的交響樂章,他們第2張唱片的原型金屬即興演奏,他們第3張唱片的連鎖音型和推進,以及他們第4張唱片的控制論未來主義藝術金屬,所有這些都是由一個在那時已經超過30年的樂隊完成的。

他們不愧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其他推薦

《紀律(Discipline)1981》也值得傾聽,每一首都被列為克裡姆森最好的作品。另外,《Thrak》也值得細品,這絕對是他們最商業化的唱片,但即使這樣,仍然很精彩。最後,《喚醒波塞冬(In the Wake of Poseidon)1970》與首專同樣刺激,而真正的樂迷一定知道像《魔鬼三角(The Devil’s Triangle)》和《貓糧(Cat Food)》這樣曲目的價值。

進階聆聽

暫時不提現場版和分支項目,最後談談他們剩餘的5張專輯。

《蜥蜴(Lizard)1970》是一張奇怪的唱片,呈現了該樂隊唯一的真正的前衛史詩,半小時的标題曲目以是喬恩·安德森和關于仙女或其他東西的歌詞為特色。

《島嶼(Islands)1971》是一張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溫和而愉快的唱片。

《無星暗夜聖經黑(Starless and Bible Black)1974》是一個狂野的聆聽體驗,主要由現場即興創作組成,所有創作都在表明了克裡姆森在《紅色》之前的幾年裡懷着狂躁的激情追求新的想法。

《節拍(Beat)1982》是80年代最唾手可得的唱片,其中既有該時期最棒的歌曲創作,也有最差的編排。但幾乎每首歌曲都會在以後的現場演出中得到改進。

最後是《光的構造(The Construkction of Light)2000》,本身更像是一個來自分支項目的素材和即興表演的彙編,在主力團隊下被更充分地開發成一個實驗性的孵化室。

對于“前衛搖滾“這個頭銜,克裡姆森展現的不僅是流派上的定義,更是對“前衛”一詞做出了生動诠釋,50年代來一直不斷突破,不斷探索,一直保持着前瞻性。

走在時代的前面會寂寞,走在時代後面會被遺忘。而對于被“異次元生物挾持到外太空”,常年逡巡在音樂蟲洞裡的克裡姆森來說,他們既不寂寞也永不會被遺忘。

克裡姆森在演出中會使用一些踏闆單塊,比如EBS Octaver等。異聲代理發售,詳情請識别下方二維碼垂詢。買樂器,買效果器都可以找異聲。

END

前衛搖滾究極形态:克裡姆森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