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好幾年之前,我很喜歡去報刊亭買雜志看。忘了是在哪一本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我随意地翻看着雜志,看到

作者:藍色雨滴35

#頭條創作挑戰賽#

在好幾年之前,我很喜歡去報刊亭買雜志看。忘了是在哪一本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我随意地翻看着雜志,看到一—

梁曉聲《曾經有這樣一個女人》,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純真的鄉下少女喜歡上了縣劇團的小生,那年她十六歲,他二十六七歲。她是一個農家女孩,他是一個唱戲的演員。他長得玉樹臨風,戲又唱得好。一眼萬年,她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他,他是不知道的。

為了看他的戲,她可以不畏嚴寒,翻山越嶺。她心裡一定是歡喜的,隻為了看到他,聽他唱戲。她偷了他的戲靴,她發誓非他不嫁,那年她16歲。

她的父親把她的手腳綁住,把她鎖住,她還是想辦法偷偷去看。

一年後,特殊年代開始了,他受到了沖擊,她奮不顧身地去救他。他被隔離審查。為了救心愛的人,她犧牲了一個少女最寶貴的,而這些,他并不知道。

她的命運變得悲慘起來了,在那封閉,保守的小山村裡,她帶給家族的是一種恥辱,她的命運注定悲慘。父母草草地把她嫁給了幾百公裡外外省的一個傻子,她過着貧困潦倒的生活,後來,她生了兩個傻兒子。

十年後,他恢複了工作,成了縣劇團的團長。一次下鄉去演出,村裡人把她的遭遇告訴了他,他大感震驚,當時他已有婚約在身,于是他解除了婚約,決定去看看她

,帶她走,給她後半生的幸福。

費了很多的周折,找遍了外省的村村落落,他終于知道她在哪裡。

吉普車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颠簸了很長時間,終于快到她的村莊了,她避而不見,他隻見到破敗屋裡的三個傻子。唯一顯眼的是,在土牆上挂着一張用玻璃紙珍重的蒙着的當年他簽名的演出海報。

他怅然若失地離開,半路上他的車陷在一個水坑裡,正巧有一個農婦背着柴從山上下來。他請她幫忙。那憔悴又黑瘦的農婦便默默用自己的柴墊他的車輪,那農婦便是當年愛他的少女。他當然是萬萬想不到也認不出她來的,而她卻知道眼前正是自己無怨無悔愛着的人,但是她一句話都沒說。

看着他的車輪碾着她的柴轉出水坑,她隻不過重新收集起弄得又是泥又是水的柴,重新背起罷了。他覺得過意不去,給她100元錢作為酬謝,但是她竟沒接。她默默對他鞠了一躬,背着柴捆,壓得腰彎下去,一步一蹒跚地走了……

後來有人告訴他,那個背着柴的老婦就是她,他放聲大哭。

當地婦聯聽說後,決定成全他們,給她和傻丈夫辦理離婚手續。她說她不能抛下他們不管,不能和他結婚,那會拖累了他。

他說他願意照顧她的餘生,照顧她的兒子。她死活不同意。

他決定給她一筆錢,她不要。

那個女人為了愛,嘗盡了生活的苦,她是不幸的,可在她自己看來,未必是這樣吧,也許她是幸福的,因為她愛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不久後,他患了癌症,他的遺言是:

他希望自己死後埋在她家對面的山坡上,希望機關能破例保留他的撫恤金并轉在她名下……

我記得還有一個16歲的少女,那就是張愛玲的散文《愛》裡的女孩子。

張愛玲《愛》的原文如下: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着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子被親眷拐子賣到他鄉外縣去做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别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這兩個故事,都是真的,讀來讓人唏噓。

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唱道: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原來你也在這裡

圖檔來自網絡

·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好幾年之前,我很喜歡去報刊亭買雜志看。忘了是在哪一本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我随意地翻看着雜志,看到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好幾年之前,我很喜歡去報刊亭買雜志看。忘了是在哪一本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我随意地翻看着雜志,看到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好幾年之前,我很喜歡去報刊亭買雜志看。忘了是在哪一本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我随意地翻看着雜志,看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