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高端制造一直備受關注。特别是我們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中,制造強國、航天強國更是被賦予更高的位置。實際上,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近年來得到了一系列國家産業政策的扶持。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具有技術含量高、資本投入高、附加值高、資訊密集度高,以及産業控制力較高、帶動力較強的特點。目前,大陸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而且像核電、高鐵、工程機械等高附加值行業的國際份額上也在不斷攀升。作為宏觀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從中長期的重要投資主線角度研判,投資者可選擇在前期大幅回落後逢低配置航空航天、核電、工程機械等闆塊。
①
/ 核電 /
新增産能不斷放量
目前,高層會議決定核準已列入規劃、條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廣東廉江一期核電項目。公開資訊顯示,福建漳州二期和廣東廉江一期核電項目将分别建設兩台核電機組。今年4月,中國已核準三個核電項目、共計六台機組。至此,今年中國核準的核電機組達十台。今年也成為自福島核事故以來中國核電項目核準最多的一年。
銀河證券分析師陶贻功指出,核電屬于出力穩定的清潔能源,在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出力波動加大、碳排放趨緊的環境下作用凸顯。根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十四五”末,國内年核電運作裝機容量将達7000萬千瓦,有接近30%的增長空間。今年上半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4.4億千瓦,其中核電5553萬千瓦,約占2.3%,同比增長6.5%。有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在建的60個核電機組中,有22個位于中國,中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在全球占比達到36.7%,位列全球第一;中國在建核電機組的裝機容量達到24711兆瓦,裝機容量在全球在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占比達到37.2%,國内在建核電工程整體穩步推進。
随着國家“雙碳”目标的持續推進,核電具備的穩定、可靠、換料周期長等特點将持續推動核能作為清潔能源對于化石能源發電的替代。而且中國核電發展雖然起步晚,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高水準的工業創新鍊和産業鍊,其技術水準和綜合實力已經跻身世界第一方陣。申港證券分析師曹旭特表示,在國家加快準許建立核電機組的背景下裝機容量有望持續增加,帶動核電相關市場規模擴大。
個股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核電營運龍頭中國核電,建議關注核電營運端标的中國廣核;核工業建設龍頭中國核建;裝置商佳電股份、江蘇神通、久立特材等。
潛力股精選
中國核電(601985)
公司是國内“雙寡頭”之一,行業發展進入政策加持期,核電主業穩步增長。2022年預計同比新增“一台半”機組的發電量。在“雙碳”目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标提出後,核電因其清潔、高效的優勢,地位得到加強。國金證券指出,到2025年,公司規劃運作的電力裝機總容量為5600萬千瓦,對應新能源裝機預計達3000萬千瓦。截至2021年末現有裝機為887.3萬千瓦,預計2022-2024年分别新增裝機496.5萬千瓦、691.9萬千瓦、622.7萬千瓦。今年全年新能源電量增速有望達57%,其中上半年增速為50%,下半年進一步發力。
中國核建(601611)
公司是中核集團旗下唯一從事建築工程的上市平台,在國核心電建設市場長期占絕對主導地位,是大陸核電工程建設的主要力量。在穩增長背景下,大陸建立核電機組稽核加速。2019年以來,大陸建立核電機組核準提速。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預測,大陸中長期核電建設有望以6-8台每年的速度推進,較此前明顯加速。東北證券指出,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全球核電發展受到顯著影響,大陸建立核電機組稽核也一度停滞。大陸核電長期保持高水準安全運作且日益精進,相關法規和管理體系逐漸完善,安全技術水準不斷提升。核電建設市場預計持續高增,公司将顯著受益。
中國廣核(003816)
公司上半年業績延續平穩增長态勢。2022年6月投運紅沿河6号機組,在運裝機容量達到29380MW。紅沿河核電 2022 年上半年發電量同比增加16.36%,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量的減少。首創證券指出,台山1号機組檢修完成,已于8月15日并網發電;公司在建項目防城港3号機組已完成熱态功能試驗,預計下半年投運;公司2022年安排20次換料大修,按計劃已完成11個,且大修總體時間呈下降趨勢。同時,豐水期四川主要流域來水同比大幅下降,影響水電出力,預計下半年核電利用小時、發電量環比将實作明顯增長。量、價雙重作用下,公司下半年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
江蘇神通(002438)
公司二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對公司産品傳遞、客戶驗收、資金回籠等産生了較大影響。但随着疫情好轉,公司加緊生産,将其對生産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預計疫情對公司業績的短期影響或已見底,下半年盈利有望逐漸修複。民生證券指出,上半年公司取得新增訂單12.95億元,其中核電軍工事業部4.35億元,較2021年同期訂單增長82%。按照《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到2022-2025年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7-8台機組推進。公司作為核電球閥、蝶閥領域龍頭企業,将充分受益,預計下半年訂單将保持較高速增長。
上海電氣(601727)
上海電氣是一家主要從事電站及輸配電、機電一體化、交通運輸、環保裝置的相關裝備制造業産品的設計、制造、銷售的公司, 是中國發展曆史最久、技術裝備能力最強、傳遞業績最多的核電裝備制造企業,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世界級核電裝備制造基地。參與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核電技術主要特征的球床子產品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提供了核島和正常島多項核心裝置。曆經十餘年攻關,自主研發制造,上海電氣先後攻克了多項世界性、行業性“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助力整個工程裝置國産化率達到93.4%。
②
/ 工程機械 /
國際化成突出亮點
2022年9月挖機行業銷量21187台,同比增長5.5%,好于此前CME預測值-9%,超市場預期。其中,國内市場銷量10520台,同比下降24.5%;出口銷量10667台,同比增長73.3%,占總銷量比重維持50%高水準。随着行業基數進一步下降,行業增速有望維持正增長,國際化成為後續一大亮點。
海外工程機械市場周期波動遠低于行業,2021年至今疫情影響減弱背景下,行業增速由負轉正,迎來超補償反彈機會。東吳證券分析師周爾雙指出,國内工程機械龍頭産品品質已處于國際第一梯隊,并且具有顯著成本效益,出口增長遠高于海外市場,有望大幅拉平行業周期。工程機械産品較乘用車更講究經濟性,随着電動化産品制造成本下降,滲透率有望呈現加速提升趨勢。目前工程機械電動産品售價約為傳統産品兩倍,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勢明顯,未來電動化産品成本有望繼續向下。随着電動産品成本曲線下降,滲透率提升,大力投資電動化技術的國内龍頭企業有望擠占中獨幕喜劇牌份額,在全球市場迎來彎道超車機會。
随着政策逐漸寬松,對工程機械需求有望迎來邊際改善。此外,東莞證券分析師黃秀瑜表示,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基本發行完畢,資金落地緩解項目資金壓力,将助力基建行業景氣度回升,有望拉動工程機械需求。建議投資者關注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中聯重科、柳
潛力股精選
三一重工(600031)
公司雖然在行業下行周期中,依舊憑借較強的産品競争力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上半年超大型挖掘機市占率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至近30%的水準,位列國内首位;220噸以上汽車起重機市場佔有率突破35%,居國内行業第一;攪拌車、泵車、車載泵等産品國内市場佔有率全線大幅提升。國開證券指出,公司始終堅持國際化戰略,不斷加強海外營銷體系及市場管道的建設,同時加大國際化産品研發開發力度,上半年國際收入同比增長32.87%至165.34億元,創曆史同期新高。基于技術、管道等方面綜合競争優勢,未來海外業務将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長點。
徐工機械(000425)
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雙出現下滑,符合市場預期,但表現仍整體優于行業。随着下半年起行業基數下降,鋼材價格回落緩解成本壓力,下半年業績增速有望回暖。東吳證券指出,8月1日公司重大資産重組完成資産交割,8月29日新增股份實作上市,即将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完成整體上市。截至上半年,按重大資産重組後的公司營收規模538億元,同比下滑24.5%;淨利潤37億元,同比下滑32%,降幅較重組前均收窄。挖機、塔機、混凝土機械、礦機等優質資産整體上市後,将大幅增厚公司業績,提升公司整體競争力,盈利能力随之增強。
中聯重科(000157)
公司2022上半年實作海外營收39億元,同比提升40%,占總收入比例升至18%,同比增長12%。公司業績有望觸底回暖,三季報起單季度有望正增長。東吳證券指出,在高機領域,公司已穩居國内第一梯隊,2022年上半年收入增長40%,新能源産品占比超70%,基于起重機技術同源性、産品譜系齊全、海内外客戶多元,高機闆塊進入快速放量期。挖掘機業務份額持續提升,部分大挖領域份額已進入國内前三。我們預計2023年公司除傳統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以外,新興闆塊收入占比有望升至近50%,分布估值下有望迎價值重估。
恒立液壓(601100)
公司為實施全球市場的戰略性布局,先後收購多家企業,進軍全球高端液壓元件領域。目前,公司産品線比較完善,分為6大種類,涉及6大領域,16個細分領域,遍及工程機械、能源開采、隧道機械等多個行業,技術水準和生産規模跻身于世界液壓領域前列。東莞證券指出,公司所處行業壁壘相對較高,公司競争優勢較強,新進企業較難突破。在基建和房地産行業景氣度回升雙驅動下,工程機械需求有望增加,将拉動業内企業業績增長。公司作為工程機械上遊零部件領頭企業,将受益于下遊行業需求的增加,下半年業績有望改善。展望未來,下遊景氣度回升,工程機械需求增加,有望拉動公司訂單增長。
漢鐘精機(002158)
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螺杆式壓縮機應用技術的研制開發、生産銷售及售後服務,是全球少數專注于設計及制造螺杆式壓縮機的世界性制造服務供應商之一,主要産品螺杆式制冷壓縮機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為第一位.公司擁有自主的壓縮機關鍵技術各方面均達到了國際最先進水準。公司 2011 年切入光伏領域,2020年光伏電池片環節大幅突破放量,未來光伏行業持續高景氣有望驅動光伏真空泵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公司是國内內建電路國産化零部件創新聯盟一員,已為多家國内晶圓廠提供新擴産項目真空泵和進口品牌老舊真空泵的汰舊換新。
③
/ 航空航天 /
航天強國正在路上
雖然上半年闆塊業績增速有所回落,但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闆塊高景氣發展趨勢不變,短期業績波動無憂。中航證券分析師王宏濤指出,“十四五”國内需求仍舊居高不下,第二增長曲線中,C919大型客機在9月底完成全部适航審定工作後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号合格證;軍貿方面,随着全球疫情影響減弱,以及俄烏沖突強化了全球各國的國防安全訴求,軍貿出口迎來重大機遇,航空航天更是國際軍貿中更為熱門的細分闆塊。與此同時,供給側上各企業的積極擴産即将逐漸落地,航空航天産業鍊上多個企業業績有望持續提升。站在目前時點,我們判斷,經曆了三季度調整後,航空航天闆塊的投資價值尤為凸顯。
同時從前瞻性名額來看,航空、航天細分領域景氣度延續,方正證券分析師鮑學博建議投資者聚焦高成長領域,關注三條優質賽道。第一是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兼具成長性和确定性,建議關注航發動力、航發控制、鋼研高納、圖南股份、撫順特鋼、寶钛股份、中航重機、派克新材、航宇科技等;第二是飛彈。飛彈是現代戰争主要耗材,多重因素推動飛彈産業快速增長,産業鍊已步入高景氣。建議關注菲利華、盟升電子、高德紅外、航天電器、國博電子等;第三是無人機。無人機作為實作無人化及智能化的重要軍事裝備,将會是未來中國軍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關注無人機産業鍊核心标的航天彩虹、中無人機等。
潛力股精選
航天科技(000901)
公司主要發起人為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公司主業為航天飛行器和汽車電子産品制造,是航天系上市公司中唯一擁有生産固體運載火箭核心技術和資産的企業,在“神舟六号”載人飛船的發射過程中承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置入北京發射系統工程技術分公司的全部資産和KT-1固體運載火箭陸基發射技術,使得公司主營業務向固體運載火箭生産與發射領域轉型。公司研制的慣導産品成功應用于國家首個動調陀螺平台慣導系統、全國産化雷射捷聯慣導系統、全國産化雷射捷聯慣導系統,為多個系列航天系統實作遠端精确自主導航奠定了基礎。
航發動力(600893)
公司是航空發動機産業鍊唯一的整機總裝龍頭上市公司,是國内唯一能夠研制全譜系軍用航空發動機的企業。公司充分受益于十四五各類主戰機型快速放量,具備高成長性。同時,國資委曾多次表态支援上市公司開展股權激勵等改革,若公司推進股權激勵,也有望助力利潤率水準提升。東吳證券指出,新型航發進展較快,公司産品譜系有望不斷拓展,新型号有望在十四五末期進入小批低速生産,十五五将進一步提速貢獻業績。未來大陸有望成為全球商用飛機需求量最大的航空市場。中長期看,CJ-1000以及軍民兩用瓦斯輪機具有更大市場空間,有望在未來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彈性空間。
航發控制(000738)
公司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龍頭,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公司是大陸航空發動機機械控制系統龍頭,産業地位高、稀缺性強。浙商證券指出,公司未來受益于國防建設發展推動軍機列裝及更新換代需求增長;國産大飛機C919訂單放量,商用航空發動機市場廣闊;航空維修業務持續增長,航空發動機産業坡長雪厚,“十四五”期間複合增速接近20%,公司産品覆寫所有發動機型号,後期将充分受益于行業高增長。整體來看,公司營業成本中人工、折舊等高,随着業務規模快速擴張,規模效應有望持續顯現。國企改革持續推進,鼓勵實施中長期激勵,軍工集團資産證券化率不斷提升,公司有望受益。
菲利華(300395)
公司拟以簡易程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800萬股,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募集資金不超過3億元,用于半導體用石英玻璃材料擴産項目、新材料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3個項目。東亞前海證券指出,半導體用石英材料再擴産,公司此次擴産項目建成後将新增半導體用石英材料産能1200噸。目前半導體市場仍處高景氣區間,國産化替代日漸明朗,公司有望受益半導體用石英材料需求的持續高增。公司處于半導體和航天軍工雙景氣賽道,半導體國産替代空間大,定增募資擴産半導體用石英材料,随着下遊認證逐漸推進,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航天彩虹(002389)
公司上半年實作營收14.66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航空航天産品制造業務實作營收8.07億元,同比增長171%,主要是由于無人機及相關産品實作營收7.89億元,同比增長210%。“十四五”期間國内軍用無人機市場列裝需求或将不斷釋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方正證券指出,公司研發投入為1億元,同比增長70%,主要為瞄準未來作戰場景和使用者實際需求開展型号研制,包括彩虹-6大型雙發高速多用途無人機、彩虹-7隐身無人機、智能叢集無人機系統以及巡飛彈等,研制項目均為具有國際領先水準、填補國内空白的系統,為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