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速下台的首相,見證大英帝國的落日

作者:來自雲端的奇男子

#頭條創作挑戰賽#

特拉斯,這位剛剛上台的英國女首相,在短短的四十五天的執政後便宣告辭職草草收場。而且很離譜。在她有限的執政時間裡,減稅計劃破産、國家财富損失數千億英鎊、養老金國本動搖、英國人民走上街頭 ……讓人不禁地想如果她繼續執政下去,大英帝國的衰敗會不會來得還要更快一點。

光速下台的首相,見證大英帝國的落日

那麼為什麼她下台的如此之快?這在英國的曆史上來看都是相當罕見的。因為英國人怒了。為什麼?中國自古就有雲: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到了現代用現代經濟術語表達:配置設定财富比創造财富更重要,更關系國家根基。

在經濟狀況良好的時候,很多沖突被掩蓋了。比如貧富差距,這個問題在全世界範圍内都是越來越突出。美國如此、日本如此,甚至傳統的北歐“社會主義國家”挪威、瑞典,那裡的人們也在要求政府持續關注社會平等。

更何況是英國,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西方政壇,很多年來,在左右兩翼中搖擺,導緻了政府施政有兩大特點:第一,不穩定性,國家整體出現精神分裂的特質。第二,不可持續,因為左右互博,過度的内耗,導緻财富積累的速度慢下來,各項福利開支與政府消費很難看額度,甚至進入到國民級坐吃山空。

以美國為例,在财政赤字面前,他們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擅長做的,就是提高國家債務法定上限。現在,這個數字是31.4萬億美元,而美國去年全年GDP隻有大約23萬億美元。

英國的狀況,比美國還要更慘一些。因為美國掌握着霸權主義的真谛:鑄币稅,可以全世界的收割緩解國内壓力。但是帶英早已拉胯,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現在都快看不到太陽了,是以萬般無奈地帶英隻剩下一個法寶:讨好資本。

資本需要什麼?從世界範圍來看:财富在完成積累之後,就産生了自我意志,概括起來是兩條:第一,追求安全,避免被削弱、被破産。第二,追求永恒,世代延續富貴。

這樣就意味着,資本渴望更低的稅率這樣才能帶來更高的利潤。因而國家的賦稅,實際上對于資本來說就是一根紮在心裡的刺。而西方的遺産稅對資本來說,更是被削弱的過程,是财富傳承的最常見阻力。

是以,這樣就很能了解,為什麼新一任英國女首相一上台就搞減稅,因為這就是在發揮傳統藝能,通過減稅,讨好外商、外資流入英國。

如果從精英政治的角度來說,她這麼做是完全正确的,大量的資本對于推動國家建設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這為什麼導緻了她的光速下台呢?因為她忽略了她的人民,那些默默耕耘的普通人也是國家的一份子,而且還是國家的大多數。

是以人民走上街頭。前面說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特拉斯想要讨好外資、做大英國的蛋糕,但老百姓看到的是自己手裡這部分蛋糕變小了,哪怕是暫時的,也可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這句話不是批評英國老百姓嬌氣滴滴,而是對一些苦苦掙紮的普通人而言,每月的電費、瓦斯費多了幾百塊錢,真的會有人活不下去、忍饑挨餓。更何況是經曆了全球的疫情,很多人真的就是在苦苦掙紮求生。是以在生存問題面前,英國百姓們必然上街。

英國的老百姓深受資本主義熏陶,骨子裡是信服這套制度的,這也鑄就了英國社會穩定的根基。現在,他們站上街頭,是真的問題很大條。

減稅說到底是一個區間問題,既要有一個最高綱領,也有考慮到最低綱領。對于英國女首相而言,最高綱領是收割歐陸,最低綱領是群眾接受。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恰恰是老百姓上街說 NO!

實際上,特拉斯的這出戲,是活生生地演繹了“”的破産,涓滴經濟理論認為:給上層群體更多的錢會有益于每一個人,比如減稅了,富人會把多出來的錢投資出去,有能力雇傭更多的人,這樣就帶動了經濟整體發展。

實際上,這樣做有一定道理,就好比今天在非洲慈善事業遇到的困境,扶貧扶貧,越扶越窮。為什麼?因為窮人拿到錢,第一平均下來金額很有限,第二很多就吃光喝光了,而富人才能把錢更好地利用起來。

是以,笃信“涓滴經濟學”的政府,也會把政策紅利讓給大企業,然後通過大企業的分工系統,一點點流入小企業和無數家庭。

基于“涓滴經濟學”,新自由主義經濟誕生了,美國的裡根、英國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都是采用了類似的做法,同時配套的,還有壓制工會和群眾聲量。

今天的英國女首相,如出一轍。

“涓滴經濟學”未必就是無效理論。但是,“涓滴經濟”政策,在到達一定階段後,的确會拉大貧富差距。也就說,與曆史縱向比較,國民生活普遍變好,但與同代人的橫向比較,差距越來越大。

這也大概是,我們父母這輩人,很多懷念改開早期,雖然物質生活不富裕,但都平等,社會心理落差不太大。當然,這隻是一種感受。

特拉斯的失敗,在于她目前這一套經濟政策,建立在英國原本就貧富懸殊的基礎之上,這是内部的、根本的因素,再配合能源價格危機、女王駕崩,讓本就被社會甩出去的中下層群眾,感受了更劇烈的不平等、以及被剝奪。

結果就是雞飛蛋打,英國50多個地區,爆發了最近2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罷工遊行。不僅社會面搞亂了,也沒能添上富人。

因為當一個國家的社會秩序都不穩定了,資本更加不會來到這裡。不僅外資外商不回來,本國财富,也會加速向外轉移。投資者們也立即抛售英國政府債券,結果英鎊匯率斷崖式下跌,英鎊兌美元匯率跌破1.1美元。

資本不相信祖國,資本相信什麼?

資本相信的隻有到手的利益。英國女首相玩砸了,接下來,就是群衆們喜聞樂見的:尋找替罪羊的遊戲。類似于我們小時候玩過的丢手絹,政客們的遊戲也沒高端到哪裡去。

當今世界的秩序,是由舊殖民者和他們的後代建構的,從英美一家親到五眼聯盟,籠罩在全球上空,編織出一張大網。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美國人殺豬、吃肉、英國人遞刀、喝湯。看來,這一次,二人轉,唱不下去了。

俄烏戰争,盎撒人出錢出力,在歐洲各國中,英國人最積極。如果你真的翻開曆史,會發現英國曆屆政府,熙熙攘攘,但面孔從來沒有變過。

但這一切亂局,也恰恰是我們的機會。西方一直宣揚着自己的高尚,硬塞着他們的普世價值。絲毫不提他們從幾百年前就開始做的惡。而如今的局面未必就不是他們需要面對的報應。但是我們,勤勞的中華民族,從百年苦難到現在的崛起都未曾搞過掠奪,搞過殖民。隻因那刻在我們骨子裡的善良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未來必将是屬于我們的。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