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是以中國共産黨的三大優良作風其中之一就是密切聯系群衆。

這是在無數的鬥争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真理。

解放戰争時期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被譽為人民群衆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

中國共産黨成立之初就是為老百姓打天下,是以深得民心。

但是在建國前夕,解放軍挺進大别山剿匪的時候,卻發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當地的百姓都不配合解放軍剿匪,導緻最開始的剿匪工作進展緩慢,收效甚微。

當時領兵剿匪的是王樹聲,他竟然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

白崇禧聽聞之後卻直呼:完蛋了!

白崇禧為何害怕我軍養豬種菜呢?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革命老區的新勢力

大别山地處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處。

這裡山高林密,曆史上是一個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後的山區。

也正是因為這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特殊,才讓大别山成了大陸的革命老區。

在土地革命時期,這裡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核心區。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從1930年建立到1932年10月紅四軍主力撤出根據地,大别山多次經曆了炮火的洗禮。

當初國民黨軍隊無論是人數上,還是在武器裝備上都占有絕對的優勢。

紅四方面軍,能一次次地與敵人展開鬥争并且沒有被殲滅,除了戰略戰術和士兵意志力頑強之外,與大别山區的老百姓的支援也有莫大的關系。

紅四軍撤出大别山之後,國民黨又對這裡進行了清剿和圍剿。

不僅留下的部隊損失慘重,當年幫助過紅四方面軍的群衆也受到了牽連。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但是這些并沒有改變,大别山區老百姓對共産黨的擁護。

解放戰争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更是解放戰争的一個偉大轉折。

1947年8月,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12萬大軍挺進大别山。

如果能順利占領此地,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和軍事重鎮武漢都将受到威脅。

國民黨自然也知道大别山區的重要性,是以與劉鄧大軍在大别山區展開了一場場激戰。

蔣介石為了保住大别山地區,指令白崇禧率兵40萬圍剿劉鄧大軍。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且不說國民黨軍隊人數衆多,武器裝備先進,“小諸葛”白崇禧也不是浪得虛名。

白崇禧的戰略戰術總是出其不意,讓劉鄧大軍吃盡了苦頭。

後經通盤考慮,劉鄧大軍于1948年3月29日撤出了大别山。

12萬大軍挺進大别山,撤離的時候隻有7萬人,這場戰争的殘酷不言而喻。

劉鄧大軍撤出後,大别山區的老百姓又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一時的失敗不代表永遠的失敗。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

當年在大别山挫敗劉鄧大軍的白崇禧此時慌忙地逃竄。

但是在逃走之前,他又給解放軍制造了一個麻煩。

白崇禧對戰事的預見性是很強的,他自知武漢已經守不住了,就效仿共産黨當年的成功經驗,派人進入大别山建立根據地。

不過這支軍隊名義上屬于國民黨軍隊,實際上就是土匪。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而被白崇禧委以重任的是汪憲,封他為“鄂豫皖邊區人民自衛軍”司令員。

此人深得白崇禧的信任,但卻不得蔣介石的青眼,因為白崇禧和蔣介石兩人本來就不對付。

虛度半生的汪憲還曾經被俘過,因為認罪态度良好被釋放。

不過汪憲依舊是死性不改,被釋放後就去找白崇禧,希望校長可以提攜他。

這裡順帶補充一點,此校長是曾經擔任過桂林軍校校長的白崇禧,而非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

汪憲一直對白崇禧忠心耿耿,是以對他的安排是堅決服從。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武漢解放後,潰敗的國民黨軍隊也有一部分躲進了大别山中。

當然,大别山也不是一個宜居之地,這裡有長期盤踞在這裡的土匪地方勢力。

汪憲先用金錢和權勢,誘降了一部分意志不夠堅定的土匪,而對于那些拒不服從的土匪,他則是殺之而後快。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汪憲初期沒有辜負白崇禧的厚望,他在大别山建立起了一支約有1.7萬人的土匪隊伍,成了統治大别山革命老區的新勢力。

為了邀功,汪憲向白崇禧報告的人數是4萬多人,對外号稱10萬大軍。

而白崇禧為了向蔣介石邀功,上報的人數是7、8萬,對外号稱20萬大軍。

由此可見國民政府内的浮誇風有多嚴重。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人民軍隊的新問題

此時解放軍,已經以摧枯拉朽的态勢,在掃清國民黨在大陸的殘餘勢力。

節節敗退的國民黨軍隊早已喪失了鬥志,隻有蔣介石還在做最後的掙紮,希望有奇迹發生。

聽聞汪憲在大别山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這猶如給奄奄一息的國民政府打了一針強心針。

喜不自勝的蔣介石,立刻向白崇禧撥付了大批的物資和武器裝備,白崇禧再空投給汪憲。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其實當時,汪憲以及白崇禧虛報軍隊人數,就是為了騙取更多的武器和物資。

真假不辨的蔣介石信以為真,是以汪憲的土匪部隊先後得到了3次充足的物資補給。

人有了,武器也有了,但是汪憲并沒有掉以輕心。

山高林密的大别山地區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他率領的這支部隊幾乎都是本地的土匪,是以更加地熟悉地形,想要隐蔽起來打伏擊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相反,解放軍若是想進攻此地,如果沒有熟悉的向導帶路,絕對是寸步難行。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汪憲與共産黨打交道多年,深知共産黨上司的解放軍深得人心,為了防止當地百姓給共産黨當向導或者通風報信,他制定了一個“三殺”政策。

“給解放軍帶路者殺,給解放軍報信者殺,匪兵被解放軍捕獲不聯名舉報者殺。”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加上在此之前,紅四方面軍撤出大别山和劉鄧大軍撤出大别山後,當地武裝勢力的瘋狂報複。大别山地區的老百姓猶如驚弓之鳥,在汪憲部隊的高壓下,人人緘口不言。

聽話也不代表就能躲過汪憲部隊的迫害和剝削。

人們習慣于稱汪憲的隊伍是土匪隊伍,一則是因為部隊中的大多數人員都是收編的土匪。

二則是這支隊伍雖然穿着國民黨的軍裝,但行為和土匪沒有兩樣。

部隊根本毫無法紀可言,肆意地騷擾老百姓生活,看上什麼就搶什麼。

若是有人敢抵抗,輕則被砍手砍腳,重則被槍殺。

不僅如此,匪軍為了斂财借口搜捕共産黨人,到處搜查和扣押商賈大戶,就連過往的客商也不會放過。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短短的時間裡,大别山地區的百姓人人自危,外地人聽聞之後避之不及。

為了徹底消除國民黨的殘餘勢力,解救大别山區的老百姓,我軍決定在大别山區展開剿匪行動。

最初執行這個任務的是,皖北軍區警備第2旅和皖西3分區第7團。

可是當部隊進入到大别山區并展開進攻後,卻遇到了新問題。

我軍僅僅抓住了幾個老弱病殘的匪軍,繳獲的武器也幾乎都不能用了。

這種情況實在是反常,還沒等我軍調整作戰方針,就遭到了事先埋伏在周圍匪徒的突襲。

由于我軍不熟悉地形,導緻十分被動。

為了把傷亡人數降到最低,我軍隻能暫時撤退。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其實,當地的老百姓看到解放軍遭到汪憲匪軍的伏擊也很心痛,但奈何害怕匪軍的報複,隻能緘口不言。

第一次剿匪失敗,我軍對此高度重視,不僅增加了剿匪的兵力,還命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王樹聲擔任了剿匪指揮部司令員兼政委。

王樹聲不僅軍事能力過硬,也很熟悉大别山的地形和情況。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出奇制勝的新政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當部隊按照作戰計劃抵達指定地點之後,王樹聲并沒有急于進攻。

他化裝成老百姓進入了大别山,想要知道汪憲匪軍為何能料事如神。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我們都痛恨汪憲的匪軍,但是不敢向解放軍通風報信,也不敢當向導,害怕遭到報複。”

“之前這裡也來過共産黨的隊伍,可是他們打完仗就走了,給他們通風報信的老百姓都遭到了殺害和報複,現在沒有人敢通風報信了。”

經過走訪王樹聲終于明白了真相,老百姓都害怕這一次剿匪不徹底,解放軍走後會曆史重演。

王樹聲不愧是久經戰場曆練的老革命,他回去之後就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

讓部隊大張旗鼓地養豬種菜!

與此同時,王樹聲還讓戰士到處張貼智語——“土匪不肅清,堅決不收兵!”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大敵目前,士兵不做軍事訓練,反而要種菜養豬,難道要放下槍、掄鋤頭嗎?

最開始,一些士兵對王樹聲的指令十分地不解,但此指令剛剛執行沒多久,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就是有個别老百姓,主動到解放軍的駐地告知一些土匪的情況。

其次就是有些匪軍竟然主動向解放軍投降了。

汪憲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就立刻向白崇禧彙報。

老謀深算的白崇禧,在得知王樹聲指令部隊大張旗鼓地養豬種菜之後,哀歎:完蛋了。

解放軍僅僅是在駐地養豬種菜,并未打一槍一炮,為何能讓老百姓放心,也讓白崇禧感歎大勢已去呢?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養豬種地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解放軍的這一行為,就是在告訴匪軍和當地的老百姓,解放軍要在此常住下去。

任何嘴上的宣傳,都比不上實際行動的說服力,已經是驚弓之鳥的大别山區老百姓,見部隊開始養豬種菜了,就猶如吃了一個定心丸。

而此前嚣張的汪憲匪軍看到解放軍要在這裡長期駐紮,不免心裡犯了嘀咕。

因為他們很清楚當時全國的大形勢,也清楚解放軍的實力,一旦解放軍長期駐紮在此地他們肯定不是對手。

原本汪憲的部隊就是土匪居多,根本沒有報效黨國的概念,一見形勢不妙,立刻軍心渙散。

不得不佩服王樹聲的政策,既重新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援,也瓦解了匪軍的軍心,一舉兩得。

小豬在慢慢長大,蔬菜也豐收在即,剿匪的任務也到了攻堅的時刻。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在當地百姓的指引下,我軍摸清楚了敵人的藏身之所,随之精準地發起了進攻。

匪軍此時根本無心戀戰,隻想逃命。

汪憲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于是向白崇禧求援,希望可以投放更多的物資和武器。

殊不知,此時的白崇禧在西南地區也遭到了解放軍的重創,無暇自保的他根本顧不上汪憲的死活。

幾次進攻之後,汪憲的匪軍顯然已經不堪一擊了。

那些通風報信的老百姓,這一次全部被保護得很好,之前投降的匪軍也并沒有被迫害。

解放軍的種種作為,讓越來越多的匪軍産生了投降的念頭。

此時王樹聲抓住時機,開始發動輿論攻擊和心理戰。

我軍通過喊話的方式,宣傳我軍的對待俘虜政策,并且保證繳槍不殺。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此後的時間裡,我軍将汪憲匪軍圍住,還未發起進攻,就有匪軍陸陸續續投降。

最後,還剩汪憲等一些頑固分子,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我軍在1949年9月30日,向汪憲的老巢發起了總攻,活捉了汪憲。

群龍無首的土匪瞬間土崩瓦解,大部分投降,小部分抵死不從者被剿滅了。

當地百姓得知汪憲被活捉,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幫助解放軍把之前個别逃竄的匪軍也抓得幹幹淨淨。

蔬菜豐收了,豬也養得膘肥體健,大别山的匪軍也被消滅幹淨了。

王樹聲領兵剿匪,指令部隊大張旗鼓養豬種菜,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如今的大别山革命老區,已經是風景優美的著名旅遊勝地。

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會聽到一段發生在這裡的剿匪故事。

最能引起遊客好奇的就是,當年負責領兵剿匪的王樹聲,竟然指令部隊大張旗鼓地養豬種菜。

這個指令聽起來有些莫名其妙,卻讓白崇禧哀歎完蛋了。

得知始末之後,聽衆才豁然開朗,不禁佩服王樹聲的精彩戰略戰術。

這場剿匪行動也充分地說明了,人民群衆在戰争中的重要作用,再一次印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

參考文獻:

【1】王洪續、吳偉超:《<大别山剿匪對群衆宣傳要點>的時代啟示》

【2】陳先達:《與昔日大别山剿匪戰俘的再次相遇》

【3】陳廣相:《大别山區風雷激——建國初期鄂豫皖邊區剿匪紀實(上)》

【4】陳廣相:《大别山區風雷激——建國初期鄂豫皖邊區剿匪紀實(下)》

【5】周久言:《揚眉劍出鞘——大别山剿匪記》

【6】周言久:《大别山剿匪紀實》

【7】周言久:《大别山剿匪鬥争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