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喜功的宋太宗一心想要超越宋太祖,在潘仁美的慫恿之下前來收複燕雲十六州,結果中了韓昌的空城計埋伏,宋軍被圍困在幽州城之中,四大開國老王爺從四門殺出,原本想為宋太宗殺出一條血路的他們,卻相繼倒在了幽州城外。當曹家老将曹斌殺出北門之時,卻遇到了勇猛過人的遼國虎将蘇天龍,曹斌倒在了鋸齒飛鐮大砍刀之下,閉門不出宋将隻有等待楊家将的馳援,最終楊七郎獨闖連營來到了北門之外,他與蘇天龍在陣前相遇了。
【悲壯的曹家将】
幽州城北門外的宋遼兩軍都是嚴陣以待,宋軍中為首的正是曹家老将曹斌,與他對壘的正是遼軍虎将蘇天龍,一位是剛烈忠勇的開國名将,而另一位是傲視天下的骁勇大将,首次上陣的蘇天龍一直在挑釁着宋将,而身經百戰的曹斌并沒有在意眼前的對手。這位曹家老将可是名聲赫赫的人物,平定南唐剿滅後蜀的卓越戰功,除了征戰指揮有方之外,陣前厮殺憑的就是那把七十斤的金臂砍山刀,此時的曹斌使出一招力劈華山迎頭劈過來。此刻的蘇天龍絲毫沒有怯意,他手中的鋸齒飛鐮大砍刀也是七十斤,擡刀之間與金臂砍山刀磕碰在一起,伴随着噹地一聲響,虎口發熱的他感受到了一陣酸痛,而久未上陣殺敵的曹斌在馬上晃了幾晃,蘇天龍詫異地看了眼前的老将一眼,而曹斌也是非常震驚地望着這位遼國的猛将。
韓昌來到六國九溝十八寨遊說之時,遇到了伏弗郁部第一高手的蘇天龍,能說會道的韓昌說出自己的壯志雄心,也談論了一番逐鹿中原的宏圖偉業,熱血沸騰的蘇天龍投到遼軍之中,他自幼拜北國一位名師學藝,刀法出衆的他成為遼軍的一員虎将。勤奮練刀的蘇天龍,對中原楊繼業與曹斌兩位金刀将非常敬重,楊繼業在遼國有着金刀無敵之名,而曹斌的金刀威名也是如雷貫耳,此時的蘇天龍遇到曹斌也是全力以赴,出手之時也是沒有半分心慈手軟。他的大砍刀奔着曹斌胸前刺來,曹斌揮動金刀當胸撥掃過去,而蘇天龍的大砍刀突然一變,一招秋風掃落葉戛着他的腰間而來,年過七旬的曹斌看在眼裡知道如何應對,不過年邁昏聩的他已經沒有當年的靈活與靈巧,蘇天龍手起刀落之下,這位曹家将落馬身亡了。
【幽州城前的較量】
幽州城這一戰下來,韓昌麾下的幾員虎将都立了大功,烏鐵背錘震高懷德,烏鐵頭刀劈高懷亮,相比之下蘇天龍的戰績傳唱得更為神勇,三大名将之一的曹斌被他兩刀斬于馬下,無數的盛贊之詞湧現出來,蘇天龍很快被吹捧成為韓昌之下的第一大将。原本就非常自信的他更加狂傲了,對曹斌和楊繼業格外敬重的蘇天龍,此刻隻想與那位金刀楊無敵大戰一場,他期盼着楊家将的到來,雄心壯志的他也堅信能夠再次斬将建奇功,日思夜盼的他終于等到了楊家将的到來,令他感到遺憾的是,對手隻是楊繼業的七子楊延嗣。看着闖營略顯疲憊的楊七郎,再想想名滿天下的曹斌,蘇天龍哪裡會把這個年輕人放在眼中,殊不知一場悲劇正悄悄向他襲來。
傲慢輕狂的蘇天龍本來就讓楊七郎反感,加上楊七郎急于殺進幽州城護駕,是以他已經醞釀了狠心與殺機,而出言不遜的蘇天龍,更是來了一句“那老将曹斌如何,都敗在刀下“,徹底激怒了這位楊家将中的小張飛。别看楊七郎年齡不大,黑袍黑臉的他與暴躁的性格,再加上手中一杆丈八蛇矛槍,如果再加上絡腮鋼須,那就真成張飛再世了,好勝與悲憤之心讓他用上了六分的力氣,揮動手中的丈八蛇矛槍當胸紮來。蘇天龍拿起手中的鋸齒飛鐮大砍刀,用上九成狠力迎了過去,這一次讓蘇天龍失望了,大砍刀就像碰在銅牆之上,雙臂被震得發顫,虎口也感到一陣發熱,滿心羞愧的蘇天龍很不服氣,身後衆多的将士都在看着他,蘇天龍運上十成力氣來了招力劈華山,此刻的他恨不得連人帶馬都砍翻。
【技高一籌的楊家将】
看到來勢洶洶的狠刀,楊七郎擡起丈八蛇矛槍往上一架,這次他用上了八分力氣,鋸齒飛鐮大砍刀被崩得很高,他的戰馬四蹄頂住地面之時,卻被神力逼退了一尺多遠,虎口被震開了,蘇天龍的嗓子眼呈現出鹹熱的感覺,在他強咽之下才勉強撐住了。此時的楊七郎卻是穩如泰山,殺性大起的他抖開手中的丈八蛇矛槍,使出一招鳳凰三點頭的絕技,奔着蘇天龍的上額、咽喉與前胸刺過來,這是楊七郎多年勤加演練而成的槍招。衆所周知,尚武好勇的楊七郎練槍略有些不同,他隻在狠槍上下苦功,三十六路楊家槍中克敵制勝的狠招被他反複揣摩,獨特的七郎狠槍就是在神力與勤勉下練成的。
看着他的狠槍刺過來,剛被震擊過的蘇天龍略顯驚慌,雖然他在遼國也算得上一流高手,不過相比楊七郎的神勇還是有些黯然,丈八蛇矛槍左撥右磕之下,蘇天龍的中路已經被架空,楊七郎大喝一聲當胸襲來,就聽到噗嗤一聲,丈八蛇矛槍紮了個透心涼。此時的蘇天龍無法再實作大戰楊繼業的願望,他已經成為楊家第一勇将的槍下之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