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冠疫苗第四針來了

作者:八點健聞

北半球入秋以來,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内,奧密克戎的新變異株BF.7都在迅速席卷大批人口。這是奧密克戎BA.5變異株衍生的第三代亞型,相較其他類型的毒株,BF.7具有更強的傳染力和擴散性,極易造成大面積傳播。

更重要的是,有研究表明,BF.7可能是目前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強的變異株。

換句話說,早期接種過新冠疫苗的人們,面對免疫逃逸越來越厲害的變異株,正變得越來越形同“裸奔”。

在免疫逃逸能力越來越強的新冠變異株面前,就連第一劑次的加強免疫針似乎已經有些不夠,美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國家已經開始為群眾接種第二劑次的加強免疫針。

在世界範圍内,對于絕大多數的疫苗品種,所謂加強免疫針一般是指在頭兩次正常接種後的第三次接種。如今提出的第二劑次的加強免疫針,則意味着要打上“第四針”。

新冠疫苗第四針來了

在近期國内舉辦的一些會議上,也有主辦方作出了如下規定:如果參會者第一劑次加強免疫針的接種時間超過3個月,則需要在參會前接種第二劑次的加強免疫針。

而就在9月4日,康希諾的吸入用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獲批作為加強針被納入緊急使用。

抛開“第四針”或者“加強針第二針”的繞口名詞,倒不如将其了解為新冠疫苗的定期接種或重新接種。

而對于所謂的第四針,或者說第二劑次的加強免疫針,多名專家認為,考慮到接種的成本和收益,無論是何種劑型和技術路線,目前都暫時沒有必要推動普通人群進行接種。

亦有專家表示,由于大陸不少人接種新冠疫苗的時間已經比較久(超過180天),體内中和抗體下降很多,細胞免疫也同步下降,根據大量的回溯研究,各種第一代疫苗都是這樣,是以都需要再接種一次新冠疫苗來提升體内免疫水準。

第四針,打還是不打,是個問題

變異株BF.7帶來的全球感染狂潮,足以說明基于原始毒株研制的疫苗保護效果已經大打折扣。另一個事實是,無論哪種新冠疫苗,其在人體中産生的免疫力都會随時間衰減。

英國衛生安全局的一份研究顯示,同源接種第三針輝瑞疫苗後,對Omicron無症狀感染的保護率最初達到65 - 70%,但在10周後便下降到了45 - 50%。加強針對重症的保護力更持久,接種第三針輝瑞疫苗後,對Omicron重症感染的保護率為92%,在10周後仍保持在83%的高水準。

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是,目前是否需要接種第四針(額外加強針)新冠疫苗,再次提高疫苗的保護效果?

關于這個問題,中國的科學界和醫學界已經讨論了好幾個月,甚至近一年的時間。早在2021年12月,流行病學專家曾光就在公開場合表示,伴随着新毒株的出現,不排除人們需要第三針、第四針,甚至第五針的加強針的可能性。

而在2022年9月16日,CCDC周刊發表研究文章提出重要判斷:疫苗是結束新冠大流行的關鍵因素,“幾乎可以肯定,需要在合适的時間内接種第二劑加強針”。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表示,目前的困境是缺乏資料證明第四針的效果。新冠毒株變種更替的周期越來越短,即使可以在臨床中獲得一些資料,但流行毒株的類型很可能已經改變。臨床試驗得到的資料可能無法反映現實的保護效率。

而且Ⅲ期臨床試驗需要到有疫情的地區去做,“現在各地區人群的免疫背景完全不同,放到有疫情的國外去做沒有意義,結果不展現在中國人群、自然感染率非常低的人群中,疫苗到底會起什麼樣的作用,可能沒有什麼代表性。”陸蒙吉說。

以每年定期更新、定期接種的流感疫苗為例,“每年做出來這些流感疫苗,它的保護力到底怎麼樣我們也無法準确預測。按經驗隻是推薦給60歲以上或者有基礎疾病的人。隻有一年的流感季節過了,你才知道疫苗到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隻推薦為高危人群接種額外加強針(第四針或第五針),它在聲明中指出:“為衛生工作者、60歲以上人群或免疫力低下者接種額外的mRNA疫苗加強針可獲得一些短期益處。支援為健康年輕人群接種額外劑量的資料有限;初步資料表明,對年輕人而言,益處很小。”

由于額外加強針接種後的随訪時間有限,無法就接種後的保護持續時間得出結論。世界衛生組織得出上述建議,基于的研究全部來自mRNA疫苗。就國内上市的幾款新冠疫苗而言,還沒有實驗資料說明其額外加強針接種後的保護效果。

八點健聞注意到,目前以色列、新加坡、美國等不少國家已經開始為群眾接種額外加強針。

而在大陸香港地區疫情最嚴重的2022年3月,香港特區政府就公開宣布,接種第三針疫苗的時間間隔從6個月縮短至3個月,并建議免疫力弱的人士在接種第三針疫苗3個月後再接種第四針。

上述國家和地區作出這項決定,主要根據是人群的免疫水準及額外加強針的免疫效果。

疫苗科普專家陶黎納表示,接種第四針會對預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有一定提升,但是提升能夠維持多久并不知道。即便接種第四針,對預防感染的提升依然相當有限。

老年人屬于感染高風險人群,更易轉為重症。從目前來看,國内老年人疫苗加強針的接種率還遠遠不夠。

據北京日報,截至8月10日,大陸老年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種率為85.6%,加強接種率為67.8%,低于美國(92.1%、70.7%)、德國(91.2%、85.9%)和日本(92.4%、90.3%)。

醫療部落客莊時利和對八點健聞指出,“在談第四針之前,先把之前那些(老年人接種率)補上去這才是當務之急。”

吸入式疫苗,一個短效解決方案

9月4日,康希諾生物釋出公告稱,公司研發的吸入式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經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建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證同意作為加強針納入緊急使用。不過這款疫苗距離上市還需走額外的行政審批程式,正式上市時間還未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吸入式新冠疫苗與康希諾此前已經上市的新冠疫苗在成分上完全相同,隻是注射方式有改變。

康希諾首席科學官朱濤此前接受采訪稱,吸入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隻用1/5的劑量,安全性比現有肌注疫苗要好很多,中和抗體水準比肌肉注射還要高,用來加強滅活疫苗就可以相對提升中和抗體10倍以上。

康希諾生物尚未公布這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資料。

10月11日,萬泰生物釋出公告表示,其研發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肺炎疫苗III期臨床試驗獲得關鍵性資料:全部受試者中住院及以上新冠病例(WHO評分4分及以上,包括國家藥監局定義的重症)均在安慰劑組,鼻噴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為100%;在沒有免疫史的人群中,鼻噴疫苗在3個月内的絕對保護力是55%;在有免疫史的人群中,使用鼻噴疫苗加強免疫後6個月内的絕對保護力為82%,并且60歲以上人群的保護力不弱于18~59歲人群。

莊時利和分析,吸入式和鼻噴式相當于模拟病毒感染,都會直接進入上呼吸道,在上呼吸道形成較強的黏膜免疫。他同時表示,“理論上這麼說,但實際上黏膜免疫是很難測量的。想測抗體抽血就完事,黏膜免疫要怎麼做活檢?黏膜免疫水準有多高,現在我們隻有動物資料,沒有人體資料。”

據Nature報道,目前至少有九種黏膜疫苗被準許用于人體,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流感疫苗、霍亂疫苗等。其中八種疫苗是口服的,隻有一種流感疫苗采用鼻噴式注射。而鼻噴式流感疫苗目前隻适用于3至17歲的人群。

陶黎納分析,黏膜免疫有利于把火滅在最小的狀态,病毒一沾染到呼吸道上,可以引發黏膜免疫,可能可以預防感染,“到底怎麼樣還不知道,但是從理論上來講,這種機制沒什麼問題。”

陶黎納認為,“如果要打第四針,可能黏膜免疫的疫苗應該拿出來遛一遛。”

“從理論上來說噴霧式在呼吸道産生抗體的速度快一點,有可能對預防感染效果好一點。到底這個效果怎麼樣,還沒有強烈的資料。”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終身教授張玉蛟說。他同時表示,霧化吸入最後吸收的量很難控制。

不過,亦有多名病毒學家和流行病學家表示,相比注射式疫苗,吸入式疫苗有其獨特的應用場景。

“比如在某些重要會議的疫情防控需求,或者預計流行高峰将很快到來前的緊急使用。”這種疫苗帶來的免疫保護效果可能不會很持久,但卻能在短時間内快速提升接種者的免疫水準,能夠在短期内達到降低住院率、降低重症率的預防效果。

是時候“重新接種”了嗎?

根據新冠疫情前兩年的經驗和規律,每年秋冬季都會是個比較棘手的流行高峰。

先來看看新冠疫苗的接種情況。得益于強大的行動力和執行力,在世界範圍内看,大陸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非常快。截至10月16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43827.7萬劑次。

但是由于新冠疫情遲遲沒有結束,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傳染性越來越強,最早接種新冠疫苗的那批人,現在體内的中和抗體可能已經所剩無幾了。

曾經安全的“疫苗”防護服被時間慢慢磨蝕,不少人如今在新的變異株面前可以說幾乎形同“裸奔”。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告訴八點健聞,大量真實世界資料都發現了,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第一代新冠疫苗,在接種了第180天後就幾乎失去保護力,而在360天(最後一劑次接種滿一年)時的情況隻會更糟糕。

時間倒退回一年前。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截至2021年10 月 29 日,全國有超過 10.7 億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

那麼最新資料如何?據國家衛健委,截至2022年10月12日,全國已完成全程接種12.7億人。

也就是說,約一年時間,我們多完成了近2億人的全程接種任務。而這近2億人,是相對“新近”接種過新冠疫苗的人,他們體内中和抗體水準相對較高。

同樣是在這一年内,我們暫時無從得知2021年這10.7億人中有多少人後續又接種了第一劑次的加強免疫針。但可以肯定的是,這10.7億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體内的中和抗體已經下降到無法抵抗病毒感染的水準了。

常榮山表示,是以與其讨論所謂的新冠“第四針”或者“加強針第二針”,倒不如将其了解為新冠疫苗的季節性接種或重新接種。也就說,相比于糾結第幾針,倒不如專注于關注重點人群最後一劑次疫苗的接種時間是否已經太久了。

因為無論是“第幾針”,理想情況應該是敦促高齡人群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将體内中和抗體維持在較高水準,幫助這些最脆弱的人群建立或再次建立免疫屏障,應對即将到來的秋冬季新冠流行高峰。

在鼓勵老年人群接種新冠疫苗本就困難的情況下,敦促大家繼續接種所謂的“加強針”,難度不可謂不高。加強免疫的“收益”是毫無疑問的,公共衛生專家和流行病學家都認為,即便這件事再難,需要盡快推進。

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冬雁為八點健聞分享了一組香港2022年總體情況的真實世界資料。

在死因統計較寬泛的情形下,2022年香港地區新冠肺炎導緻的總體死亡率為0.6%,未接種疫苗人群的死亡率為2.4%。

接種2劑次mRNA疫苗人群的死亡率為0.06%,接種2劑次滅活疫苗人群的死亡率為0.35%。

接種3劑次mRNA疫苗人群的死亡率為0.02%,接種3劑次滅活疫苗人群的死亡率為0.11%。

接種4劑次mRNA疫苗人群的死亡率為0.04%,接種4劑次滅活疫苗人群的死亡率為0.04%。

由此可見,接種3劑次和4劑次mRNA疫苗帶來的收益不明顯,但是接種4劑次滅活疫苗能比接種3劑次滅活疫苗産生更明顯的降低死亡率。

雖然這組資料展現的僅是接種疫苗對降低死亡率的幫助,但防重症和防死亡在疫情防控視角是相同的考慮,是以也可以此作為接種疫苗預防重症的一個重要參考。

八點健聞此前報道,由于大量感染者的出現,導緻危重症患者人數不斷攀升。

而在今年上海疫情的重症高峰中,緊急擴容的ICU,各地馳援的重症醫護力量,種種迹象表明,即便輕症居多的奧密克戎,在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下,重症醫療力量所受的挑戰仍然不容忽視,而一旦發生了醫療資源短缺,即将面臨的很可能是飙升的死亡數。

常榮山強調,考慮到上述風險,無論上一針接種的是什麼階段的新冠疫苗,隻要時間已經超過180天,都應該在近期盡快免疫,完成新一輪的接種。

無論是“第幾針”,理想情況應該是敦促高齡人群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将體内中和抗體維持在較高水準,幫助這些最脆弱的人群建立或再次建立免疫屏障,應對即将到來的秋冬季新冠流行高峰。

習翔宇、嚴雨程|撰稿

陳鑫|責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八點健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