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于英雄白發,美人遲暮。眼看着昔日屬于自己的榮譽,卻便年輕人輕而易舉就奪取。中國大地才剛剛開始入冬,而林書豪卻早已感受到刺骨的寒意。CBA新賽季才開始3輪比賽,林書豪卻已經看到了結局。在過去三戰,郭士強的一系列舉動已經充分說明,廣州隊正在接受放棄林書豪的事實。
上賽季結束以後,林書豪離開了效力2年的北京隊。在上賽季季後賽,北京隊雖然擁有四外援,可在卻輸給了單外援的瓊斯,而林書豪整個賽季下來,場均得分也隻有區區的13分,完全沒有達到一個小外援的标準。事後,林書豪更是直截了當的吐槽,這是他12年生涯,表現最糟糕的一個賽季——沒有之一。
失敗終将會過去,生活還是要繼續。離開北京隊以後,林書豪一度陷入到無人問津的地步。重返NBA效力,以林書豪這個年齡,基本已經沒有可能了。而CBA聯賽呢?似乎大部分球隊也不大感冒。前前後後折騰了幾個月以後,林書豪最終與廣州隊達成協定,加盟了郭士強執教的廣州隊。
林書豪能夠加盟,他的比賽經驗是廣州隊非常急需的,對于林書豪的到來,郭士強一開始是非常認可的。隻不過,在經曆了季前賽和正常賽前2輪後,郭士強開始意識到,林書豪或許真的已經不再适合當下的CBA了。
本賽季,由于CBA新規,在吹罰尺度上更為偏向于鼓勵對抗。在前3輪比賽中,已經有不少球員對新的吹罰尺度大吐苦水。不過,為了能夠盡快與國際接軌,CBA方面肯定是不會輕易改變吹罰尺度,球員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盡快适應裁判的吹罰。
可對于已經34歲的老将林書豪而言,這恰恰是他最大的短闆。上賽季,他在激烈的對抗中已經處于劣勢。沒有了對抗,也沒有了速度,連續得分能力不強,單靠組織串聯,林書豪在CBA是很難打開局面的。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林書豪的防守也成為了一大诟病,進攻沒有效率,防守成漏洞,這或許也是郭士強連續3場放棄他的緣故。
首秀面對青島隊,林書豪打了13分鐘,6投2中,進攻效率并不高,隻拿到6分1闆,此外還有1失誤1犯規。而上一戰面對四川隊,郭士強隻給了林書豪不到5分鐘的登場時間,隻貢獻2分1闆1助。連續2場低迷也讓郭士強徹底失去信心。
于是,随後我們便看到了廣州隊與山西隊那尴尬一幕。林書豪進入到比賽12人大名單,卻始終沒能等到郭士強的召喚,盡管從現場鏡頭來看,林書豪穿着比賽服,在場邊努力的蹬着自行車,以保持最佳狀态。隻可惜,對于他的努力,郭士強卻選擇視而不見,将機會給了喬丹-貝爾和梅森。
正所謂,一葉知秋,郭士強過去3場的選擇,已經給林書豪一個非常明确的暗示,CBA或許已經不再是屬于他的舞台。而從林書豪過去3戰的出場時間來看,這或許也是林書豪離隊的一個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