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作者:議史紀
“你就是農業專家,陳永貴啊!”

196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71歲生日,借着這個機會,主席自費在人民大會堂請客。

而宴請的客人也很特别,除了一些老朋友老幹部,其他則是全國的勞動模範,其中就有時任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的陳永貴。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他穿着一身簡單的黑布夾衣,頭上裹着白毛巾,一副标準的老農民打扮,臉上布滿了一道道滄桑的皺紋。

面對毛主席的誇贊,陳永貴非常緊張,他連連搖頭,自己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哪裡能算得上專家?

可就是這個“文盲”,得到毛主席的多次誇贊,被周總理親自召見,任命為了國務院副總理!

那麼,陳永貴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怎麼能從一個普通的老農民當上副總理的?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布衣宰相”的傳奇

1915年的正月初一,陳永貴出生在山西省昔陽縣的一個破窯洞裡,他5歲那年,因為家裡條件貧苦,給人當長工的父親眼看一家子要活不下去,隻好把年幼的兒子送人了。

就這樣,陳永貴被寄放到了大寨一戶隻有婆媳的家裡,從此就成為了大寨人,開啟了自己和大寨的傳奇。

在那個時候,全國基層百姓的生活都很苦,大寨的土地更是貧瘠的要命,陳永貴從小就吃夠了苦頭,也深切感受着被壓迫被剝削的痛苦。

為了謀生,他像很多年輕人一樣,給地主當長工,幹着牲口般的體力活,也吃着粗陋的牲口食物。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在這樣的環境裡,陳永貴鍛煉出了強健的體魄和意志,還難得有了覺醒的意識,這也為他之後加入共産黨埋下了伏筆。

20多歲的陳永貴是大寨的名人,這個小夥子幹活麻利,一個人頂過“一個半驢”,而且腦子還聰明靈活,什麼活都比别人幹得好,是以地主們開始總喜歡用他。

可在舊社會的制度中,哪怕陳永貴如此能幹,卻還是生存溫飽都是問題,幹完了活,卻連頓飽飯都沒有,這樣的日子讓他受不了了,他開始反抗。

他嘗試和地主們講道理,為自己和其他窮人争取權益,慢慢地,他成了大寨農民們的“頭頭”,和當地的地主們之間的沖突也越來越深。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等到共産黨來到大寨,陳永貴終于覺得找到了方向,之後為了給共産黨做事,還假意當了日本人的代表,傳消息被發現後險些丢了性命。

因為這個經曆,他還曾被不知情的村民們當成漢奸,一直到真相大白後,大家才知道陳永貴有多勇敢。

之後全國進行土改,農民們開始分到了土地,陳永貴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員,這樣的好日子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他覺得人生從此有了盼頭,心裡對共産黨,對毛主席都無比尊敬。

從這時候起,加入共産黨成了他的新方向,隻要是黨組織布置的任務,他都完成得最快最好,在解放戰争時,也積極地加入民兵救護隊,就這樣,他最終得以加入共産黨。

從這時候開始,他踏出了走向上司班子的第一步,當時大寨的環境很不好,黨支部書記便成立了互助組,陳永貴就成了其中“老少組”的帶頭人。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雖然這個組裡都是一些條件相對較差的成員,但在陳永貴的帶領下,村民們肯吃苦肯奮鬥,糧食産量很快就超過了其他組,他也是以當上了新一任的大黨支部書記。

1952年,中央号召各地建立合作社,陳永貴得知此事之後,立馬開始跟着學習,他早就意識到,當下農民隻有組織起來,才能改變貧苦的現狀。

于是在學完經驗之後,他找到縣委上司,提出率先在大寨做試點,到了年底,大寨的人就已經都加入了初級社。

按理說,這時候的陳永貴多少算個“官兒”了,但他卻從不肯占便宜,為了多賣給國家糧食,甚至自己家都斷了糧,要到縣裡買便宜的葫蘆瓜充饑。

就是靠着這股幹勁,他帶着大寨的村民将原本貧窮的山溝變成了糧倉,陳永貴這個名字也慢慢傳出了大寨,傳到了中央上司的耳中。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大寨梯田

陳永貴與中南海的故事

1958年,人民公社的風吹遍了國内大地,大寨在陳永貴的帶領下,成為了山西省的先進代表。

雖說他大字都不認識幾個,但思想卻非常先進,組織上司能力也很強,而且因為從小的經曆,他對百姓的苦難感同身受,是以當“領頭羊”非常适合。

山西省上司也開始号召省内各地學習大寨,要從大寨的成功中總結出經驗,也讓其他農村幹部向陳永貴學習,可以說在60年代,山西省内學習陳永貴成了一種浪潮。

當時甚至連《人民日報》都将陳永貴和大寨的故事都報道了出來,北京市委還邀請他去演講介紹經驗。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周恩來視察大寨

1964年3月,毛主席來到河北邯鄲視察,在這裡聽取山西省委和河北省委做彙報,也第一次聽到了陳永貴的名字。

當時毛主席很關注農村的“五反”,擔心一些幹部不勞動還拿高公分,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便提起了陳永貴,将他的事迹說了出來。

毛主席聽完之後非常重視,尤其是聽到這個幹部原本不認識字,但卻堅持自學,講話做事都充滿了辯證法,而且非常接地氣,真正意義是從群衆來,到群衆中去。

毛主席特意記下了陳永貴的名字,讓随行人員找來陳永貴的材料,還特意給周總理打電話,要他關注大寨的事情。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大寨村民們

5月10日,主席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提到了大寨,表示農業就是要學大寨精神,自力更生。

而對于帶頭勞動,毫無幹部架子的陳永貴也成了當時最需要的典型,主席在71歲生日這天,特意邀請了陳永貴,這位老農民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偶像”。

一直以來,陳永貴都牢記着毛主席和共産黨的恩情,他也一直堅持以毛主席的思想為行動指南,這次能見到主席,是他做夢也不敢想的。

12月26日這天,他在老舊的黑棉襖外套上半新的黑布夾衣,激動地來到人民大會堂,此時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未來他也會成為中央上司的一份子。

這次見面中,毛主席和陳永貴相談甚歡,還高度贊揚了他:“陳永貴才是真有辯證法,一些幹部脫離群衆,就很蠢,沒有他這樣的大水準。”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受到主席這樣稱贊的基層幹部實在是少見,這也能看出,善于識人的毛主席此時已經看出了陳永貴身上的能力,這才在之後重用他。

按照我們現在想,一個普通人怎麼能當進階幹部呢?但毛主席卻堅持,勞工農民也該參與到國家管理中去,于是之後讓陳永貴成為了山西省的上司人。

在當上省上司之後,他的成績依然很亮眼,讓山西省的經濟建設和農業生産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且雖然成了省上司,但陳永貴依然在大寨和村民們一起勞動,不願意脫離生産,也不拿工資補助,這也讓中央上司們更加确信,大家沒有看錯人。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1974年,陳永貴到北京醫院探望病中的周總理,看着瘦了一大圈的總理,他心裡很難受,但還是打起精神,聽着總理的安排。

說着說着,總理扔出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中央決定讓陳永貴當國務院副總理,把大寨的精神推廣到全國去。

聽到這話,陳永貴吓壞了,自己一個沒文化的老農民,哪裡能成為中央幹部?他連忙拒絕,表示自己當不了這個副總理。

但周總理卻說:“永貴,你是不是黨員?如果是就要服從安排,這件事是主席和中央的決定,你要代表農民為國家做事。”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聽了這話,陳永貴也不再推辭,隻能在心中暗暗發誓,要做好工作,讓主席和總理放心。

于是在1975年,陳永貴正式成為了12名副總理之一,排名第七,這個沒什麼文化的老農民創造了一個震驚全國的奇迹。

但對于他來說,這些經曆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說,“高官厚祿”反而讓他很是頭疼......

農民打扮的副總理

上文就提到過,在當上省上司後,陳永貴還是一副典型的老農民打扮,作風也是非常質樸,這一點在他當上副總理後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在他的心裡,大寨是自己的根,農民是自己的底色,是以不管是參加什麼活動,哪怕是國事通路,他也還是一副農民打扮,還被人戲稱為“紮白毛巾的副總理”。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對于副總理的待遇提升,陳永貴也總覺得百般不适,在搬到釣魚台居住後,習慣了熱鬧和勞動的他渾身不自在,總想跑回大寨,而不是被裡三層外三層的“關”在這裡。

于是沒過多久,他就給毛主席寫信,申請搬出去住,也要把時間分一分,不能隻留在中央,還是要回到基層和大寨去看看,這也讓主席再次感慨他的質樸和純粹。

在工作上,陳永貴始終堅守着自己的本分,在生活上,他也始終不肯享受過多的特權。

他當上副總理之後,其實戶口是可以轉到北京來的,但他堅持要原來的農村戶口,而且妻子孩子也要留到大寨靠工分吃飯。

他也不願意拿國家的工資,隻跟着大寨分糧食,一個副總理,隻拿一天1.5元的工分,放到現在,誰敢想象呢?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但因為陳永貴經常要出差,而且在外的生活花費是更高的,是以山西省便給出了每個月100塊的補助,中央給出了每個月36塊的補助,在拿到這筆錢後,他便主動退掉了大寨的工分。

在陳家孩子從小的記憶裡,家裡沒有享受過什麼大魚大肉,甚至很多時候是有些窘迫的,但即便如此,一家人卻過得很是滿足,因為陳永貴在精神上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雖然已經當了國家幹部,但陳永貴從不在家裡耍威風,不打孩子,幫着妻子做家務,用他的話說:“婦女給你做飯疊被,你吃了就下地?人家不下地?老婆做飯你剝根蔥還不會?”

他看到北京男女平等的風氣,便回到大寨教育村民,讓老爺們都學着做家務,大寨也是以成了遠近聞名的“男女平等村”。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在大寨的街道裡,也總能看到陳永貴串門的身影,他還是吃着簡陋的玉米面,如果偶爾煮了個雞蛋,他就揣着出門,走着走着就分給了村民。

這個一心為集體和國家的副總理在1976年遭遇到了最痛的打擊,毛主席逝世了,陳永貴連着幾天不吃不喝,深切地懷念着主席。

之後他依然堅守着主席的囑咐,專心地抓農業,一直到了1980年,他才辭去了自己的工作,開啟了養老生活。

在辭去副總理職位後,雖然中央表示一切待遇不取消,但他還是堅持搬出組織分的院子,原來的一些家具也都留在原地,隻帶走了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在養老的日子裡,他的生活隻剩下看報紙、養養花,這讓忙碌慣了的陳永貴很不适應,便向組織申請了一個新的工作,擔任起了北京東郊農場的顧問,繼續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1985年7月,北京醫院給陳永貴做手術時,發現陳永貴患上了晚期肺癌,得知這個噩耗,他很是平靜,對他來說,這一輩子也已經活得足夠精彩了 。

1986年3月,71歲的陳永貴在北京醫院病逝,他的遺願是把自己攢下的8000多塊錢都交給黨組織做黨費,但因為孩子馬上要上大學,最終留下了一部分。

但對陳家的孩子們來說,陳永貴留下的财富并不是這一點錢,而是他身上始終保持本色的精神。

我的爺爺陳永貴,從農民到國務院副總理,堅持不拿國家工資

陳永貴的骨灰被撒到了大寨的大地上,大寨人在虎頭山頂為他立了一座碑,上面寫着“功蓋虎頭,績錨大地”。

他的事迹也被子孫後代寫成了書《我的爺爺陳永貴》,讓更多人看到了老一輩人身上為集體,為國家的無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