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

1962年2月,在毛主席的大力撮合下,劉思齊終于同意再婚,這時距毛岸英犧牲已經将近十二年了,可劉思齊始終也沒有忘記過毛岸英。

劉思齊再婚後生下四子,經與丈夫商量,決定給長子起名“楊小英”,借此來懷念毛岸英,而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多年來,劉思齊一家已經把毛岸英當成了家庭的一份子,多次在毛岸英忌日時去北韓為他掃墓,以此來紀念英年早逝為國捐軀的毛岸英。

毛岸英在北韓戰場犧牲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1950年10月,美國無視于中國政府多次鄭重的警告,仍然把炮火對準了鴨綠江,對于美帝國主義的嚣張,中央在接到北韓政府的求援後決定派出志願軍支援北韓。

剛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在得知大陸要向北韓派出志願軍時,毅然決定報名參加志願軍,他的決定得到了父親毛主席的支援。

毛岸英要随志願軍入朝作戰這件事情他并沒有告訴妻子劉思齊,因為妻子當時剛剛做了個小手術在住院休養,他不想讓妻子為他擔心,他在臨行前去醫院看望了妻子,并對妻子說:“思齊,我要出差一段時間,去的地方通信不太友善,要是一時沒有我的消息不要着急。有時間多去看看爸爸。”

遲疑了一下又說:“你也要多注意身體,好好上學,有空時記得照顧下岸青……”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但誰也沒想到這些話竟然成為了毛岸英對妻子最後的遺言,這一走就是天人永隔了。

同年10月19日,毛岸英随第一批志願軍入朝了,然而僅僅一個多月後,周恩來總理就收到彭德懷總司令電報告知毛岸英犧牲的情況,周恩來總理看着這封重若千鈞的電報,不由一聲歎息:“唉,太可惜了,岸英才二十八歲呀。”

由于此時毛主席正患病,為了防止病症加重,周總理決定暫緩告知主席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并給從業人員下了嚴令:“不許讓主席知道毛岸英犧牲的消息。”

周總理看主席身體已有所好轉,他才決定告知主席毛岸英犧牲的消息。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總理把彭老總的電報轉呈給毛主席,同時轉呈的還有自己的一封信,信中說明了為什麼沒有及時告知其岸英犧牲的消息,并請主席節哀。

毛主席在看到彭老總的電報和總理的信時,一時間有點手足無措,有點失神,就連放在書桌上的香煙也沒注意到,一直手忙腳亂的在身上衣服口袋中摸索,臉上的表情很是無助,總理和其他從業人員看得好心痛,總理示意從業人員退出去,他走上前緊緊握住主席的手,說:“主席呀,國家需要您,您要節哀,要保重身體呀!”

毛主席這時已稍稍平靜下來了,兩頰已是挂滿淚水,他隻有在老友面前才能放肆一下,他略帶哽咽地說:“恩來呀,有戰争就有犧牲,我了解,就是有點突然,太快了,岸英才二十八歲,思齊,思齊才二十歲呀。”

停頓了一下說:“先不要告訴思齊,我怕她承受不住,等時機成熟再告訴她吧!”

每當劉思齊來中南海來看望毛主席時,總會問主席:“爸爸,岸英到底去哪裡了?為什麼一直沒有他的消息?”

毛主席總會搪塞道:“岸英在執行秘密任務,去的地方無法通信,任務就快結束了。”

次數多了,劉思齊也覺察出了一絲異樣,她想起,有一次,在毛主席的書桌上看到了一張毛岸英穿志願軍軍裝的照片,她聯想到她每次來中南海看父親時,從業人員看她的眼神總有些躲閃,而此時已是1953年,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基本已全部回國了,她隐隐有了一絲不詳的預感。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終于,再一次去看望毛主席時,劉思齊鼓足勇氣問主席:“爸爸,岸英是不是去北韓了?他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毛主席半晌沒說話,隻是悶着頭抽煙,在一連抽了兩支煙後,主席好像下定決心似的把煙蒂摁滅在煙灰缸裡,聲音沙啞地說:“思齊,你是個堅強的好姑娘,你一定要挺住,岸英,他在三年前就已經犧牲了。”

毛主席勸劉思齊再婚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劉思齊聞聽毛主席的話語頓時呆住了,雖然已有預感,但一經證明一時間還是有點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突然間她嚎啕大哭起來,哭得是那麼痛徹心扉,毛主席在旁邊不斷撫着劉思齊的後背,也早已是淚流滿面。

周總理聽到消息匆匆趕來了,他走過去輕輕對劉思齊說:“思齊,你爸爸身體不好,别讓他太過傷心了。”

思齊是個很懂事也很堅強的姑娘,聽了總理的話,她立刻止住了哭聲,哽咽着反過來勸慰主席,主席憐惜地說:“思齊,今後你就是我的親女兒,岸英不在了,你可不能不來看我呀。”

從此,毛主席就如同對待親閨女似的對劉思齊,經常給思齊寫信安慰她鼓勵她,關心她的生活關心她的學業,但劉思齊自從知道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卻始終無法走出悲痛,家中的一切仿佛都能看到岸英的影子,都有岸英的氣息,她患上了神經衰弱,晚上根本就無法入睡,一閉眼腦海中浮現的都是自己和岸英在一起的情景。

劉思齊一天比一天憔悴,毛主席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在征得思齊同意後,主席決定送思齊到蘇聯留學,讓她換個環境,希望她在陌生的環境中認識些新朋友,能盡快的從悲傷中走出來。

1955年,劉思齊踏上了去蘇聯留學的征途,她将在莫斯科大學數學系度過兩年苦讀時光,在這裡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隻有這樣她才能暫時不去想毛岸英。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兩年間,毛主席經常與思齊通信,每封信的開頭都會以“女兒”相稱,結尾的署名總是“爸爸”,每封信都充滿了對思齊的關愛。

兩年後,結束學業的劉思齊回國了,在征得毛主席的同意後,她進入到北京大學繼續深造,這時距毛岸英犧牲已經七年了,劉思齊也已經是二十七歲了。

主席開始為這個女兒着急,他覺得要想讓思齊真正走出悲傷,就得投入另一份感情。

于是,在劉思齊來中南海探望他時,主席試探的對思齊說:“思齊,岸英都走了那麼久了,你不能老是一個人生活,找個合适的人再婚吧。”

思齊一聽瞬間眼眶就紅了,說:“爸爸,現在我隻想學習,等畢業了再說吧。還有,我還沒有見岸英最後一面,我要為他去掃墓,這樣才能了結我的心願。”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1959年,劉思齊在妹妹的陪伴下終于踏上了北韓的土地,她是第一次來為丈夫毛岸英掃墓,也是來與過去的時光告别,在北韓中國人民解放軍烈士陵園毛岸英的墓碑前,劉思齊壓抑多年的思念之情一下湧上心頭,她哭倒在岸英墓碑前,用手輕柔的撫摸着墓碑上岸英那年輕英俊的臉龐,喃喃道:“岸英,我來看你了,原諒我這麼晚才來看你,父親也托我代表他看看你,我們都很想你。”

劉思齊在墓碑前坐了很久,一直在對岸英傾訴這些年的思念之情,臨走前,她用白手帕仔仔細細地擦拭着岸英的墓碑,最後還包了一抔墓邊的土,她鄭重的對着岸英的墓碑說:“岸英,我會經常來為你掃墓的。”

從北韓回來後,劉思齊的情緒好多了,當毛主席再提起讓她再婚的事情,她也不像以前那樣抗拒了,于是主席加快了讓老戰友們為思齊介紹再婚對象的步伐。

劉思齊再婚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功夫不負有心人,主席的老部下空軍學院院長的劉震給主席推薦了楊茂才。

毛主席經了解楊茂才也曾在蘇聯留過學,而且還跟思齊是同時期在蘇聯留學,年齡與思齊也相當,為人誠實可靠,家庭背景也很單純,現任空軍學院教員,能力出衆,毛主席對其很滿意,決定找機會跟思齊去說此事。

1961年,劉思齊被配置設定到解放軍工程兵某部去任翻譯,毛主席一看思齊學業也完成了,也有了穩定的工作,他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他給思齊帶信讓她周末到中南海來,說想她了。

當思齊到了毛主席的書房時,看到書房有一名英俊的年輕人,似曾相識,毛主席拉着思齊給她介紹:“思齊,這是楊茂才,是空軍學院的教員,你是翻譯,正好認識一下。”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劉思齊瞬間明白了主席的意思,白皙的臉頰上浮起一絲紅暈,對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她有點印象,曾經在蘇聯的一次聯誼會上有一面之緣,這樣相見倒也算是一種緣分。

劉思齊了解主席的苦心,于是決定開始和楊茂才相處試試,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劉思齊感受到了楊茂才的真誠和體貼,他們決定要結婚了。

當劉思齊把要結婚的消息告訴毛主席時,毛主席笑了,他的乖女兒終于可以從喪夫之痛中走出來,終于要開始一段新的生活了。

1962年2月,劉思齊和楊茂才在北京舉行了簡單樸實的婚禮,這時距毛岸英犧牲已經十二年了,而劉思齊也已經三十二歲了。

主席因故沒能親自去參加思齊婚禮,但是卻給了三百元禮金,這禮金可是比給自己親女兒的還厚重啊,可見主席确實是把思齊當成了比親閨女還親的人呐!

婚後,劉思齊和楊茂才共生育了四個孩子,當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是個兒子,經夫妻倆商量決定,在給長子起名時決定名字中含有“英”字,以此來懷念英年早逝的毛岸英,令人驚歎的是女兒顔值特别像青年的劉思齊。

劉思齊多次在毛岸英忌日時攜一家人去北韓為岸英掃墓,丈夫楊茂才和四個子女也早就把毛岸英當成一家人了。

劉思齊再婚生下四子,用長子名字懷念毛岸英,女兒顔值似青年的她

2006年,年逾七旬的劉思齊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到北韓為毛岸英掃墓,這一次她來到了毛岸英犧牲的地方-大榆洞,在這裡她對着岸英犧牲地說:“岸英,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來看你了,我終于完成了爸爸的囑托-替他來你的犧牲地看看,我知道我來的太晚了,但是,你放心,之後我的兒女們會替我來看你,為你掃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

2022年1月7日,劉思齊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二歲,她終于能和分别七十二年的岸英在另一世界相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