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鬼腳七
電影唯一的作用是讓生活變得比電影更有趣
前段時間,有一個讓人有點失落的消息。
據外媒報道,百老彙曆史上上演時間最長、也是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歌劇魅影》因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将于明年2月上演最後一場之後無限期停演。
這其實不是《歌劇魅影》第一次停演。
2020年就曾因為第一波疫情而暫停19個月之久,但這次,怕是真的要為這部30多年的經典舞台作品畫上句号。
《歌劇魅影》緣何如此長壽、如此有魅力,今天小萬就來聊聊這個經典故事的前世今生。
即将停演的《歌劇魅影》音樂劇由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作曲,劇本根據法國偵探小說家加斯東·勒魯所撰著的愛情驚悚小說《歌劇魅影》(發表于1911年)改編。
該劇于1986年首演,1988年登陸百老彙,轉年就拿了7座托尼獎,成為音樂劇經典。
故事圍繞隐藏在歌劇院中的神秘人“魅影”和年輕女演員克莉絲汀之間的感情糾葛展開,既保留了原作小說中的恐怖驚悚氣氛,又依靠求而不得的愛情故事注入了浪漫色彩。
除外,音樂劇版本特别改編的戲中戲設計也為整個故事的高潮段落添加了更多可看性,成為這個奇情故事最經典的演繹版本。
但把《歌劇魅影》真正推向大衆的,并不是舞台劇,而是電影。
鑒于原作裡的懸疑、驚悚和愛情等豐富的類型元素,早在默片時期的1925年,好萊塢早期巨星朗·錢尼就主演了根據原小說改編的首部電影版《歌劇魅影》。
1925版《歌劇魅影》
這是一部傳統的恐怖片,雖然魅影的悲劇命運勾起了觀衆們的同情和感慨,但他仍是作為内心扭曲和瘋狂的反面形象出現的,和此後我們更熟悉的設定完全不同。
在此之後,1940年代和1960年代,《歌劇魅影》的故事都被反複搬上過銀幕,随着人們觀念的變化和時代的進步,魅影這個角色的演變也成為值得關注的特點。
1962年版《歌劇魅影》
一開始,作為“醜陋”和“邪惡”的化身,魅影是不被人了解和厭惡的對象,默片時期的電影人更多選擇呈現這個故事中的恐怖元素和怪誕噱頭,而進入六七十年代後,挖掘魅影更多面的内心世界開始成為創作者的興趣。
魅影因為聽見克裡斯汀的歌聲而愛上這個年輕的女孩,但同時也因自己的醜陋外貌而不敢正面追求;
他擁有極高的音樂才華,也有一顆破碎又黏起的敏感的心,不同的觀衆對于這個複雜敏感的“雙面人”有着不同的感情。
正是在這種變化當中,1988年的音樂劇版選擇将故事中的悲劇意味推到了極緻,陰暗破敗的歌劇院實際上正是魅影自我封閉的内心的象征。
劇作将魅影的内心層面以及因愛而扭曲的複雜關系放到了故事中心,成功将一個普通的獵奇/恐怖片題材提升為殿堂級的藝術作品。
在百老彙音樂劇版大獲成功後,2004年,曾拍攝過《蝙蝠俠》系列的好萊塢導演喬·舒馬赫執導了根據音樂劇改編的電影版《歌劇魅影》(豆瓣評分8.5)。
這也是在這個故事獲得全球知名度後第一次改編成為主流商業電影,傑拉德·巴特勒和埃米·羅森在片中飾演主角魅影和克裡斯汀。
在這次改編中,我們能明顯看到選用了外形更出衆的演員和更電影化的華麗場面賦予了影片更豐富的看點。
魅影所身處的多重沖突和沖突的處境也進一步得以強化,愛與恨、善與惡、生與死的極端選擇成為影片打動人心的關鍵所在。
在某種意義上,也正是通過電影這種更加大衆化的傳播形式,《歌劇魅影》才在音樂劇的基礎上繼續提升了全球知名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歌劇魅影》與中國電影也有着很深的淵源。
1937年,中國早期恐怖片的先行者馬徐維邦就導演了根據小說原作改編的電影《夜半歌聲》,由冼星海作曲,田漢作詞。
故事中“魅影”的真實身份是一名話劇演員宋丹萍,因為與地主的女兒相愛而慘遭迫害毀容,是以詐死之後躲入戲院,成為人們口中的幽靈。
1937版《夜半歌聲》
《夜半歌聲》不僅可以稱之為中國電影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恐怖片,而且故事改編上也充分結合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它将魅影塑造成封建壓迫和包辦婚姻的受害者,中國老一輩電影人們發揮出高超的創造力,宋丹萍毀容的特效化妝、哥特式驚悚氣氛的營造,絲毫不輸同時代的國外大片。
《夜半歌聲》1937年在上海首映後引起轟動,由此成為國産恐怖片發展曆史上繞不過的重要作品。
相隔半個世紀後,1995年,香港導演于仁泰翻拍了這部影史經典,由張國榮飾演毀容的宋丹萍(新版名為宋丹平),吳倩蓮飾演他的夫妻,還有黃磊參演。
正如好萊塢2004年的《歌劇魅影》是對1925年默片版的全面更新和主題更新一樣,1995年的港版《夜半歌聲》在翻拍民國經典版本的同時,也為這個故事加入了更多時代特色和時代精神。
張國榮飾演的宋丹平會很容易讓觀衆們想起他的另一部代表作《胭脂扣》,導演于仁泰用高度風格化的構圖和節奏拍攝了一個凄美的愛情傳說。
除此以外,香港和台灣地區也都多次将《夜半歌聲》翻拍為電影電視劇,《夜半歌聲》成為少有的在改編外國作品基礎上而獲得長久生命力的本土化範例之一。
再回到好萊塢,2017年,環球影業宣布将重新開機新版《歌劇魅影》,并将其加入到《新木乃伊》所領銜的“環球黑暗宇宙”當中。
環球原本計劃搭建“黑暗宇宙”
這個系列還将包括《鐘樓怪人》《科學怪人的新娘》《範海辛》等作品。隻是,随着《新木乃伊》的票房口碑慘敗,《新歌劇魅影》的前景目前也很不明朗。
音樂劇版的《歌劇魅影》停演無疑是一大遺憾,但作為一個全球知名的IP,相信後續還會有人将它搬上銀幕。
無論是好萊塢的翻拍重制,還是華語電影人再續“夜半歌聲”,這個誕生了100多年的魅力故事,會在銀幕上繼續流傳下去。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