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作者:混沌錄

劉伯溫,是一個傳奇的曆史人物。他的傳說故事流傳至今,頗具神秘色彩,曆史上的劉伯溫是怎樣的呢?

他有佐天下成一統的成就,也難逃自古名臣良将“鳥盡弓藏”的宿命,從被猜忌,到辭退歸隐,最終死因成謎。

劉伯溫的一生都展現了足智多謀,直至臨終前,他的神機妙算依然令人驚歎,據劉伯溫神道碑銘記載,他在臨終前留給子孫一則遺訓,其中四字預言在百年後竟一字不差地應驗了。

劉伯溫在臨終前對子孫說了什麼?他的預言又是如何應驗的?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韬略過人,運籌帷幄定奪天下

劉伯溫自小天賦過人,不僅精通儒家五經,還兼具天文、數學的功底,這為他日後成為一個能掐會算的謀臣奠定了基礎。

科舉之年,劉伯溫以21歲的年齡高中進士,這在當時是極為難得的,因為按規定年滿25歲的考生才可以參加科舉,而劉伯溫靠虛報年齡參加考試,并且一舉中第,可以說天資極為聰穎。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然而,初入官場的劉伯溫就遭遇仕途多舛。因忍受不了官場風氣,他屢次辭職,回鄉之後還寫了一部筆記《郁離子》,在其中針砭時弊,大談治天下之道,比如國家要注重選拔人才,為官者要廉潔愛民等。

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安,群雄四起,也給了懷才不遇的劉伯溫以機會,賢才要有機遇才出山,而劉伯溫等來了他的機遇——未來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草根出身,自身文化水準有限,是以他喜歡接近讀書人,對文人很重視,攻破了婺州以後,他得到了名儒宋濂,此人與劉伯溫交情頗深。

宋濂和劉伯溫少時一起讀書學道,進入官場後曾一起辭官,如今宋濂已經投靠了朱元璋,劉伯溫要如何選擇?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知識分子最重視氣節,讓劉伯溫主動示好怕是沒有可能,朱元璋派一個叫孫炎的手下去請劉伯溫出山,此人雖是将領出身,卻滿腹經綸,對待劉伯溫更是锲而不舍,誠意十足。

劉伯溫看到自己的好友和孫炎這樣的能人都跟随朱元璋,認為他一定有過人之處,經過仔細考慮,決定加入朱元璋的麾下,助他建立一番事業。

據記載,劉伯溫一見到朱元璋,就向他呈上了《時務十八策》,信中洋洋灑灑寫了十八項政策。後來,朱元璋對劉伯溫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他“勘定天下之機”。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劉伯溫是如何勘定天下之機的呢?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當屬“先漢後周”之計了,“漢”指的是建立漢政權的陳友諒,“周”則是指張士誠。

當時天下群雄并立,陳友諒居西,張士誠居東,朱元璋急于盡快打下江山,劉伯溫衡量敵我力量,認為陳友諒是目前最危險的敵人,但他那一方民生凋敝,不得人心,實際不難取勝,隻要集中力量除去陳友諒,定天下指日可待。

反之,張士誠一方沒有太大野心,隻圖保住眼前的地盤,不足為懼,再加上如果先攻張士誠,對方采取堅守政策,到時候朱元璋容易腹背受敵,倒讓陳友諒一方坐收漁翁之利。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比起其他謀士,劉伯溫加入朱元璋陣營的時間不算長,但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在理論基礎這一方面。

自獻上《時務十八策》起,劉伯溫不僅為朱元璋貢獻軍事理論,還為其制定治國方針,以儒家智慧推行法律和政策,為朱元璋的君臨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劉伯溫及一衆謀士良将的輔佐下,朱元璋的優勢越來越大,經過多次戰役後,他逐漸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人的勢力,統一天下,登上帝王寶座。

然而,坐擁天下後,朱元璋的疑心病越來越重,他的屠刀也落到了一個又一個大臣的頭上,作為開國元勳的劉伯溫能否躲過一劫呢?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功成身退,名臣難逃鳥盡弓藏

飛鳥盡,良弓藏。古有越王勾踐猜忌誅殺臣子,到了劉伯溫這裡,來自帝王的無端猜疑依然貫徹了曆代帝王的共同特點。

天下未定之時,作為功勳卓越的謀士,劉伯溫是塊“寶”,而當朱元璋坐穩了大明的帝王寶座後,他就成為一株亟需鏟除的“草”。因這株“草”根基深、分量重,很難一鋤頭就除去,是以被帝王時時惦記着。

為此,朱元璋通過種種舉措來牽制打壓劉伯溫,達到“鳥盡弓藏”的目的。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早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時,他就已經開始打壓劉伯溫,那時候開國将領謀士封公侯者衆多,勞苦功高的劉伯溫卻排在36位,隻封為伯,俸祿一年240石。

而與劉伯溫功勞相近的李善長,同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卻受封南韓公,俸祿一年4000 石,是劉伯溫的十餘倍了。

職位上李善長更與劉伯溫有巨大懸殊,一個官拜丞相,另一個隻是禦史台副長官,具體到朝堂上,李善長站在文武百官最前,劉伯溫與他隔着三十來人,完全淹沒在官員中。

朱元璋僅用這一招,就直接打壓了劉伯溫的風頭,令他在文武百官中的威信大不如前,帝王之心實在深不可測。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帝王之術在于權衡,朱元璋的第二招正是給劉伯溫在朝堂上制造敵人,這招對劉伯溫的打擊也是很明顯的。

開國初年,朱元璋曾找到劉伯溫,用很自然的語氣與他一起評論幾個朝中大臣,劉伯溫素來直言,不疑有他。

朱元璋先後問了劉伯溫對汪廣洋、楊憲、胡惟庸的看法,劉伯溫認為他們難以擔當重任,直指幾人的優缺點,尤以對胡惟庸的評價最為犀利,稱他“好比一匹劣馬,必然翻車壞事”。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誰知,這樣一番君臣交流,竟句句傳到了當事人的耳中,楊憲對劉伯溫素有敬仰之情,汪廣洋為人寬厚,他們沒有是以記恨劉伯溫。

而胡惟庸就不同了,他一直沒有忘記劉伯溫的話,懷恨在心一輩子,也為他日後報複劉伯溫埋下了伏筆。

凡此種種,朱元璋對劉伯溫的打壓接連不斷,隻要沒有去除劉伯溫這株“草”,帝王心中的疑雲就不散。劉伯溫深知伴君如伴虎,也變得抑郁寡歡,沒有了當初的豪邁之情,他當何去何從呢?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死因成謎,臨終留下四字預言

洪武四年,劉伯溫終于被賜還歸家鄉,辭官歸隐後的他本可以遠離朝堂,安享晚年,但他卻做到了“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遇見不平之事直言上奏,這一舉動卻給自己招來了禍患。

明初,劉伯溫發現一個叫談洋的地方鹽盜聚集,治安隐患很大,就讓兒子上書朝廷在此處設立管理機構。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抓住機會,鼓動其他官員誣蔑劉伯溫,在朱元璋那裡上奏談洋是“王氣之地”,劉伯溫想以設立管理機構為手段,趕跑當地居民,獨占風水寶地。

作為猜忌心深重的帝王,“王氣”一說很能打動朱元璋,加上劉伯溫向來有神機妙算的能力,更是加深了帝王的猜疑。

不久後,朱元璋雖未給劉伯溫降罪,卻撤銷了他的俸祿,這讓劉伯溫誠惶誠恐,當即入朝謝罪,不敢再回老家,隻得留在京師。這種迫不得已的留京,實際與軟禁差别不大。

劉伯溫從家鄉回到京師不久後,他的勁敵胡惟庸成了左丞相,官位顯赫。劉伯溫得知這一消息後,深感悲憤,又在巨大的壓力和憂慮下,這位六十歲高齡的老人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便去世了,一代名臣就此隕落。

然而,劉伯溫的死因,至今仍然籠罩着迷霧。

據《明史》記載,劉伯溫纏綿病榻時,胡惟庸曾特意派大夫來給他看病,而劉伯溫在吃了這位大夫的藥後,總感覺不舒服,腹部好像有一塊大石頭存在。

1380年初,劉伯溫病逝數年後,一位叫塗節的大臣向朱元璋告發胡惟庸謀反,提到了胡惟庸毒害劉伯溫的事情。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真相不得而知,劉伯溫到底是病故,還是胡惟庸暗害,史書的記載令他的死因更加撲朔迷離,也有較為廣泛的說法是胡惟庸下毒,背後卻是朱元璋授意。

不管如何,曆史的真相已經湮沒在時間的長河中,一代謀士駕鶴西去,劉伯溫的智慧形象深入人心,留給後人無數驚歎不已的傳說故事。

這其中最靈驗的要數劉伯溫臨終前對子孫的預言了,此預言源自劉伯溫神道碑銘記載。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據記載,在劉伯溫臨終之際,曾特意囑咐子孫不要入仕,一旦入仕會對自己和家族不利,同時也告訴後人不必過于擔憂,因為劉家将會在九代後重新興盛。

一句勿入仕的告誡,一句“九世方興”的四字預言,沒想到竟然字字成真,每句話都精準地應驗了。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百年應驗,劉氏家族再度崛起

劉伯溫故去後,他的兒子們如何了呢?正如劉伯溫臨終告誡的那般,他的兩個已經入仕的兒子結局皆不盡如人意。

劉伯溫的長子劉琏在父親亡故後,遵從父親生前囑托,将其一生的著作結晶,包括天文、星象、蔔筮之書盡數呈上,朱元璋對其大為滿意,贊許他“忠孝俱著”。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當年,劉琏自父親出山随朱元璋南征北戰後,就在家讀書習武,侍奉母親,時逢家鄉多匪寇,劉琏就發動村民一起操練兵法,保衛鄉裡,他的作風的确符合朱元璋的評價。

朱元璋認為劉琏的品性頗具乃父之風,又念及劉伯溫生前的貢獻,就将劉琏留在身邊,打算給他重要的職務。

然而,劉伯溫生前的對頭胡惟庸又怎能輕易給劉家機會?劉琏在江西做官的時候,多次遭到胡惟庸幾位親信的陷害,這讓他悲憤交加。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為保全名節,劉琏最終投井自盡,用生命自證清白二字,結局可以說很凄涼了。而劉伯溫二兒子劉璟的結局則更為慘淡,隻有昏暗的牢房見證着他走向生命的盡頭。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劉璟曾為建文帝獻十六策,後來明成祖朱棣即位,想要讓劉璟歸順,劉璟卻以生病為理由不去。

這可惹怒了朱棣,朱棣派人将他逮捕至京,當天晚上,劉璟就獄中選擇了自盡。

劉家的爵位也中斷了好幾代,劉琏之子劉廌承襲誠意伯後的第二年,就因被牽連貶掉了爵位,之後他無心仕途,隐居田園。劉廌故去後,他的子孫都沒能繼承爵位。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劉家經曆盛極而衰,暗淡了好幾代人,當真驗證了劉伯溫臨終前對子孫後代的告誡。

直到弘治十二年,天降奇才于劉家,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被朝廷任命為處州衛指揮使,劉氏家族将再度迎來興盛。

嘉靖十年,劉瑜承襲了誠意伯爵位,後來官拜提督操江,他的子孫也将爵位繼續傳承下去。劉瑜能夠承襲爵位,離不開朝廷對劉伯溫的追賜,劉家在劉瑜這一代起更加壯大。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時隔百餘年,劉伯溫的臨終預言字字應驗,一句“九世方興”看穿了家族的未來,他的一生都不負神機妙算四個字。

劉伯溫家族經曆頂峰,再到劉伯溫去世後的暗淡,經曆九代再度崛起,不得不感歎預言的神奇,命運的精準。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總結

劉伯溫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曆史人物,他的身上有很多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故事,比如臨終前精準地預言家族未來,實在是令人驚歎。

雖然劉伯溫這個人很神,但他也有着普通人的一面,真實的劉伯溫也經曆過巅峰、平淡、低谷的時刻,也有過豪邁、憂慮、惶恐等尋常人的情緒。曾經叱咤風雲的一代名臣消逝于時間長河中,而他的傳說還會繼續流傳着。

劉伯溫臨終前告訴兒子:劉家9代之後必出奇才,百年後果真應驗了

參考資料:

[1]華惠.神機妙算 劉伯溫[M].沈陽:遼甯人民出版社,2017.04.

[2]楊讷.劉基事迹考述[M].北京圖書館出版,2004.01.

[3]毛佩琦.謀臣劉伯溫的傳奇故事[J].書摘,2015,0(8):64-69

[4]劉日澤.南陽諸葛亮 南田劉伯溫[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98-102

[5]馬軍.朱元璋三招逼死劉伯溫[J].芳草:經典閱讀,2015,0(9):62-62

[6]何偉,俞美玉.劉伯溫家族源流考[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3):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