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作者:南方都市報
中原標準時間9月29日21:30,加拿大咖啡品牌Tims中國(THCH.NASDAQ)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開盤價5.87美元,盤中最低觸達5.81美元,最高觸達8.09美元,收盤價7.29美元,首日下跌8.76%,市值12.06億美元。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這次上市,Tims中國是通過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即SPAC)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下稱“Silver Crest”)合并後完成的,Tims中國也是繼瑞幸後,第二家主營業務為中國咖啡經營的上市公司。

Tims中國按下加速器,到2026年要開店2750家

1964年,加拿大冰球運動員Tims Hortons在多倫多漢密爾頓小鎮創立了Tims Hortons咖啡品牌。2018年,Tims Hortons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下稱“RBI”)和笛卡爾資本集團合資成立Tims中國,RBI旗下品牌還有快餐品牌漢堡王、炸雞品牌Popeyes。2019年2月,Tims中國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咖啡館。

2020年及2021年,Tims中國先後獲得騰訊、紅杉資本和鐘鼎資本的投資。上市檔案顯示,與Silver Crest 合并前,騰訊在Tims中國中持股14.9%,紅杉資本持股11.4%,鐘鼎資本持股5.7%;合并後,騰訊在Tims中國持股10.29%,紅杉資本持股7.40%。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Tims中國餐廳主要提供咖啡、肉卷和三明治等暖食以及貝果等烘焙食品,根據上市檔案,其飲品價格定位在18-33元之間,其中超過2/3的飲品價格在27元以上;暖食的價格定位則在18-36元之間。2021年11月,Tims中國宣布演員楊洋擔任代言人。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因為走的是咖啡+暖食的模式,Tims中國的店型普遍不小,其店型主要有三種,包括經營面積超過150平方米的旗艦店、80-150平方米的經典店以及20-80平方米“即取即走”的“Tims Go”。除了這些店型外,Tims中國還跟騰訊合作,開出電競主題餐廳;跟中石化旗下的易捷咖啡合作,在易捷咖啡一些門店推出Tims小型咖啡店。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Tims中國的三種店型

比起瑞幸、星巴克這些門店數量在6000家以上的咖啡品牌,Tims中國的門店數量較少。截至2021年,Tims中國在中國21個城市擁有門店390家,其中373家為直營門店,17家為特許經營門店。在所有門店中,中型店面經典店數量最多,為275家、“Tims Go”85家、旗艦店30家。截至2022年5月31日,Tims中國的門店數量上漲至418家。

進入中國第三年,Tims中國決定開始狂奔,2021年8月,它宣布到了2026年要把門店開到2750家。根據上市檔案,Tims中國将在以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重慶五個主要叢集中心開設新店。上海是Tims中國最主要的市場,2021年,它在上海門店數量為163家,北京門店次之,為58家,杭州、成都、廣州門店數分别為32家、17家、16家。除了前述五大城市群外,近日,Tims中國首席執行官盧永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Tims中國除了瞄準一二三線城市外,還在考慮下沉市場。

“Tims中國如果想要把門店開到2750家,未來或将打造更多的店型”,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告訴南都灣财社記者,從它的價格定位來看,一二線城市可能會更比對,如果想要到三四線以及下沉市場,它在産品線上還要做許多調整。

三年累計虧損6億元,把星巴克、瑞幸視為對手

瑞幸從創立到上市花了18個月時間,Tims中國從進入中國到登陸納斯達克,花了43個月時間,速度同樣很快,隻是在飛速趕進度的背後,Tims中國交出的成績單并不好看。

Tims中國還沒找到盈利的路徑。2019年-2021年,Tims中國分别實作營收5725.7萬元(人民币,下同)、2.12億元、6.43億元;同期歸屬于股東淨損失分别為8765.4萬元、1.42億元、3.82億元,進入中國三年,Tims中國累計虧損超過6億元。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Tims中國三年營收情況

餐廳經營收入是Tims中國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其餐廳經營收入為6.17億元,占比95.9%,但是其餐廳經營成本遠高于收入,全年毛利-1.57億元。上市檔案顯示,Tims中國的食材成本和員工成本是餐飲經營最大兩項支出,其食品和包裝去年成本為2.08億元,占餐廳經營成本的比例為27.51%;員工成本1.99億元,占餐廳經營成本比例的26.37%。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好的一面是,2021年,Tims中國經調整的餐廳EBITDA(未計算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為2750萬元,自營店同店銷售增長率從上一年度的7.4%上漲至15.7%。

在上市檔案中,Tims中國将星巴克、Costa Coffee、Peet’s、瑞幸咖啡、Greybox Coffee、太平洋咖啡和McCafe視為主要競争對手。從價格定位上看,星巴克、Costa Coffee、太平洋咖啡跟Tims中國更為接近。從門店數量上看,Costa Coffee和太平洋咖啡跟Tims中國較為接近,都是400多家。

三年虧6億,楊洋代言的Tims咖啡美股上市,背後站着騰訊

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在财報中披露了其中國市場收入情況,從去年的資料看,Tims中國的收入水準完全不可與星巴克中國同日而語,2021年财年(2020年9月27日-2021年10月),星巴克中國合計實作收入36.41億美元,折合人民币258.98億元,星巴克并未單獨披露中國市場的淨利潤水準;盡管都在虧損,Tims中國的營收水準和淨利率水準同樣比瑞幸遜色不少。2021年,瑞幸咖啡實作營收79.35億元,營運虧損為5.39億元。

王振東告訴南都灣财社記者,餐飲行業的邊際效益很低,單店能覆寫的區域和消費者比較有限,需要通過不斷地投入固定資産來增加營收,是以,對于餐飲行業而言,單店的盈利能力和同店銷售增長率比較重要。目前瑞幸已經實作單店盈利,Tims中國想要實作單店盈利還任重道遠。比起拓店,對Tims中國而言,虧損收窄和實作單店盈利才是首要任務。

針對未來開店計劃以及如何實作盈利等問題,南都灣财社記者聯系了Tims中國,Tims中國相關負責人對開店計劃并未做正面回複,該負責人表示,Tims中國在布局中國咖啡業務上具有本地化産品和服務、持續創新、社群互動、便利性四大優勢,在這四大優勢基礎上,Tims中國的收入得以迅速增長,且門店EBITDA達到2750萬元。

采寫:南都·灣财社記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