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作者:有書快看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毛主席的那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所有人民群衆都歡呼雀躍,發出震耳欲聾的慶祝聲。其中一位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尤為引人注目。他就是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馬海德一生都在緻力于研究治療麻風病,共救治了50萬中國人的生命。是以在2009年9月14日,已經去世多年的馬海德還被評為了“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位偉大的共産主義戰士。

01 貧民窟裡出生的醫生

1910年9月26日,馬海德出生于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給他取名喬治.海德姆。

在他八歲那一年,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西班牙大流感,傳染率和死亡率極高。

很不幸,馬海德一家也染上了這種疾病。這讓他們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此時的他們内心很是絕望。畢竟,家裡平時的收入隻夠勉強維持生活,哪還有别的錢治病呢?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除了對着上帝祈禱,别無它法。就在他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位善良的醫生出現了,他願意免費治療馬海德他們一家人,并成功把他們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這位醫生善良的舉動,給幼時的馬海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從那以後,馬海德就有了一個偉大的人生理想:“長大了要當一名醫生,去救治更多貧困的病人。”

02 人生轉折點的出現

一直以來,馬海德都把時間花費在了學習上。和他同齡的孩子,都在玩樂的時候,他卻始終都在刻苦學習。

皇天不負有心人。1927年,馬海德終于如願考入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攻讀醫學預科。在校期間,馬海德學習異常刻苦。

1929年,馬海德成功進入了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深造。因其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表現良好,1931年,他又獲得了前往瑞士日内瓦大學學習的資格,主攻臨床診斷,為期兩年。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23歲時,他成功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但與此同時,一件事情的發生卻讓他陷入了迷茫。是傳回美國?還是留在瑞士?他不知該如何抉擇。

原來在馬海德畢業前夕,當時的瑞士發生了槍擊事件。一群遊行的失業勞工遭到了軍隊的槍擊,而這正是當時瑞士的掌權者下的指令。

随後,受傷的勞工被送到了馬海德所在的學校手術室救治。

這件事情的發生,讓馬海德對當時的瑞士政府,甚至包括整個歐洲各國的政府都深感失望,是以他不知道畢業後該何去何從。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正在這時,他結識了一位中國留學生,這也讓他對中國充滿了興趣。當他知道中國正流行熱帶病時,當即就下了決定,要去中國治病救人。畢竟,他原本就對中國很好奇,而且救治病人是他從小的理想。

于是,在1933年,馬海德來到了中國的上海,并和同學一起開辦了一個私人診所。不僅如此,他還在一所英國人修建的醫院裡做兼職醫生。

03 投身共産主義事業

來到上海後,馬海德很快适應了這裡的生活。之後他就開始了四處調查收集有關熱帶病毒的資料。

可随着他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他卻更加困惑:“這裡的問題隻是因為熱帶病嗎?”最後得到的結果顯然并不是。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馬海德發現,當時的中國勞工之是以反複得病,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工作,也不在于他們本身,而在于那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社會”。

作為醫生,馬海德非常渴望治愈這個生病的國家,也正因如此,原本計劃隻在中國停留一年的他,決定留下來。

再後來,他接觸到了中國共産黨,還認識了宋慶齡女士。同時,他也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挽救當時的中國,才能挽救那些生病的勞工。

從那以後,他開始攻讀馬克思主義相關的書籍,并将自己的診所作為了中共地下黨員的聯絡點。但即使是這樣,他依然覺得不夠,他應該可以做得更多。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于是,他又開始在美國《勞工日報》上刊登報刊,用來披露當時中國社會的黑暗一面。

就這樣,馬海德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不斷地幫助着中國共産黨。

04 前往陝北考察并改成中國名字

1936年春末,中共中央想要邀請一名記者和一名醫生,前往陝北考察,并了解中共的抗日主張和革命根據地的醫療情況。在宋慶齡女士的舉薦下,美國記者斯諾和馬海德一同前往中國工農紅軍臨時駐地保安。

一路上,他們曆經坎坷,躲過了國民黨右翼分子的一次又一次追捕,終于是成功抵達保安。

毛主席和周總理對這位來之不易的外國醫生極為重視,為馬海德和斯諾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之後,周總理更是親自帶着二人前往軍隊,希望二人能快速融入中國工農紅軍中。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雖然開始的時候,馬海德對保安的艱苦生活極為不适,但馬海德卻在這裡生活得極為開心。而且很快他就适應了這裡的生活,還和保安的農民們打成一片。

閑下來時,他經常親自到農民們家裡去,免費給他們看病。隻不過,對于不認識字的農民們來說,他的原名喬治.海德姆卻是又難認,又難讀。

當時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大家拎着一大兜東西來到軍區,想要感謝馬海德,卻在大門前不知道該找誰。

為了友善跟廣大人民群衆交流,馬海德決定給自己起一個中國名字。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很快,他就給自己想好了馬海德這個名字。之是以取這個名字,因為當時保安地區回民數量極多,常見的姓氏就是“馬”,于是“馬”也成了他的姓氏。

至于名字,他決定叫自己“海德”,來源于他原來的姓“海德姆”。至此,他也終于有了一個正式的中國名字——馬海德。

05 留在陝北并紮根于中國

當時的馬海德經常就是操着一口流利的陝西方言,向别人介紹自己。久而久之,保安的人民群衆基本都知道了,有一個叫馬海德的醫生不僅人有趣,醫術還特别好。

斯諾完成了自己的采訪任務後,曾詢問馬海德要不要跟自己一起離開,馬海德卻很堅定地搖頭。最後,斯諾自己一個人傳回了上海。而馬海德留在了保安。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後來,留在下來的馬海德不僅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更是成了衛生部部長,而他也不負衆望,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刻也不放松。

1939年的冬天,有一次,馬海德正在診所值班。一位八路軍女戰士忽然推開了診所的大門,這名女戰士名叫周蘇菲,是來診所治療感冒的。

馬海德原本一直緻力于醫療事業,根本沒想過戀愛結婚。沒想到,他在見到這位美麗的姑娘時,瞬間就被她吸引住了所有注意力。

馬海德意識到自己對眼前的女孩一見鐘情,但他也并沒有羞澀,而是貼心為周蘇菲配好藥水,還準備了一張紙條,在上面寫道:“衷心希望你能按時服藥,早日恢複健康,恢複你那美麗的微笑。”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或許是馬海德熾熱的愛情,又或許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周蘇菲也漸漸愛上了他。很快,二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溫。

在經曆了三個月的相處後,某個晴朗的清晨,馬海德向周蘇菲表露了自己的愛意,并求了婚。周蘇菲随即羞澀地點頭。很快二人就舉行了婚禮。

就這樣,馬海德在中國深深地紮下了根。

06 為救治病人奉獻一生

周總理曾對馬海德說過,将來新中國成立之後,會第一個準許他加入中國國籍。是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馬海德立即申請加入中國籍,也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有外國血統的中國公民。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周總理之是以對馬海德做出這樣的承諾,是因為一直以來,馬海德都在為中國醫療事業做貢獻,而他在中國最主要的貢獻就是攻克了麻風病。

麻風病其實是一種傳染性特别強的病,得了這個病的人臉上會長滿痘痘,特别難看,而且還會瘙癢難耐,痛苦不堪。

但對于病人來說,心靈上的打擊才是最痛苦的。誰一旦得了麻風病,就會遭到親人及朋友的疏遠和厭惡,甚至自己都接受不了臉上的潰爛,心理上完全陷入絕望,隻能躲起來自生自滅。

這個病的出現,讓馬海德想起了小時候自己所經曆的事情,是以他一直緻力于研究治療麻風病。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1950年,馬海德被正式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顧問。在他的幫助下,中國建立了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

1954年到1964年間,馬海德和團隊成員通過不懈努力,基本消滅了中國範圍内的麻風病等多種疾病。

1970年後,馬海德開始出訪多個國家,推動中國與國際醫學界的交流合作,不斷向世界宣傳着中國在治療麻風病等方面的經驗與成就,更是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出訪多個國家。

在他的努力下,中國争取到了一些珍貴物資,包括藥品、醫療器械等,共價值上千萬美元。這些物資,讓中國麻風病患者的治療得到了保證。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1986年的時候,中國麻風病患者數量大大減少,從1959年的50萬人減少到了7萬人。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馬海德的努力。國家衛生部也因馬海德的卓越貢獻,授予他“新中國衛生事業先驅”的稱号。

馬海德一生都在為醫療事業做奉獻,直到1988年10月3日,在北京病逝。

臨終前,馬海德還在感歎着:“如果讓我重新開始生活,我還是要選擇這條道路,這是毫無疑問的!”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為救治麻風病人,奉獻一生

2009年馬海德被授予“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同年的9月25日,他還被授予“最美奮鬥者”榮譽稱号。

這份榮譽是中國對于他的最高認可,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對這位無私奉獻的外國友人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羽羽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