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作者:3DM遊戲網
還搞什麼元宇宙,現實世界還不夠魔幻嗎?

1994年4月5日,深受藥品、身體疾病以及抑郁症所害的涅槃樂隊主唱科特·柯本,在自己西雅圖的家中飲彈自殺,時年27歲,為全世界留下一段傳奇,以及一個魔幻且令人難以接受的現實。

而更魔幻的是,在28年後,這位影響力堪比邁克爾·喬丹之于籃球、穆罕默德·阿裡之于拳擊的搖滾巨星,居然在小紅書上“複活”了。并且,他還到中國來開了場演唱會,受到了“中國文化”的感召,定居在了北京。一時間,讓人不知道該說感謝“上帝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還是該喊“見鬼了卧槽”。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當然,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位“李鬼”網友,能将冒充外國人來在社交媒體上擡B格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情,玩得如此“超凡脫俗”,實在是位裝糊塗的高手。

但他裝糊塗也就算了,沒想到有些網友是真糊塗。看着“最新演唱會照片”下方那些“歡迎來到中國”的留言,很難不讓人萌生“今夕是何年”的錯亂感——原來這招真的行得通的嗎?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去演一下吉米·亨德裡克斯或者布萊恩·瓊斯?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順便科普一下“27俱樂部”

幸運的是,評論區很快有人拆穿了“李鬼”的謊言,告訴我時代沒變,我還沒老,柯本真的沒有詐屍跑到北京開演唱會,我們的世界還沒有脫離物質基礎,變成死人可以複生的高魔世界。但這位“李鬼”老哥顯然對“裝死人”有着一番獨到的了解,在被人拆穿的時候,仍然能說出一番發人深省的話語。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被人遺忘才是真正死亡,柯本沒有被人遺忘,是以他沒死,簡直是段“完美”的三段論邏輯,雖然這位仁兄的Cosplay隻是昙花一現,他很快删光了所有動态,并“轉世”成了埃裡克·坎通納——曾效力于曼聯的著名球員,綽号“國王”,但他的狡辯之精彩,還是足以進入本年度網際網路整活大師的候選名單。甚至他“轉世”成為“世界足球先生”這件事,還能成為這段整活佳話的絕佳結局。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在微網誌上,有人說這是孫笑川吧老哥釣魚用的賬号,考慮到近期孫吧老哥所熱衷的裝外國人整活,這個留言有一定的可信度。然而,在孫吧以及其他的論壇裡都沒有搜尋到相關資訊,這位老哥在“轉世”之後也沒有進一步的“營業”,是以這個論調隻能當做傳聞處理,沒有什麼證據支撐,大家看看就好。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不過,正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網際網路文化的宗旨永遠是“沒有最離譜,隻有更離譜”,在我們驚歎于柯本死而複生重開演唱會的時候,在B站有位老哥,告訴了我們“裝死人”的更高境界和收益是來自陰間的帶貨。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這位頂着希區柯克的名頭和頭像的老哥和“柯本”不同,他的整活沒有個人色彩,純粹就是個無情的帶貨機器,而且相當“持之以恒”——從去年七月份開始就一直默默耕耘、堅持不懈,幾乎每天都要釋出一條帶貨動态,一直到今天都未曾停歇。不僅積攢了六萬多的粉絲,還收獲了二十幾萬的贊,為我們說明了即便是整活,堅持也同樣是勝利的至理名言,隻不過,從他的粉絲數量和動态點贊數量來看,他大機率是被B站給限流了。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最新一條和最早一條都是内褲,首尾呼應

網際網路是荒誕的,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網際網路是荒誕的,那麼這位“柯本”和這位“希區柯克”,我想能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說明——在網際網路,你想死都難。

除了這位“柯本”,各大社交媒體裡還有無數個“柯本”,随時等着詐屍。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用同樣的邏輯去搜尋,你還能看到無數個“大衛·鮑伊”和“約翰·列侬”。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網際網路經濟的本質是流量,流量的本質是網友的關注,沒有什麼比這些名人更具備關注度,也沒有什麼,比這些名人“死而複生”更具有噱頭性。

某種程度上,這位“柯本”老哥說的沒錯,我們對于一位公衆人物的共同記憶,讓其能夠在大衆的記憶中“永生”,隻要涅槃的歌還在傳唱,柯本就會不斷在聽衆的心中“複活”,這樣的事并不少見,雖然不至于像這次的“柯本”一樣離譜,但每當有個著名人物死去,相關的事情,就一定會流傳于網際網路的某個角落。

比如你在微網誌上用“#XXX複活指日可待#”這樣的标簽搜尋,總能找到一些網友的整活。在這之中,因為著名偶像蔡徐坤的固定消息回複是“在錄新歌”,是以借用這個固定回複整活的截圖,是這些動态中的常客。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比如每年的4月1日,你除了能看到各大廠商的愚人節整活以外,還一定能看到對風華絕代的“哥哥”張國榮的緬懷,以及“張國榮複活”的謠言——2013年的時候,小四郭敬明還在這個謠言上點了把火,導緻他在微網誌被人“炎上”。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再比如,最近在抖音等短視訊平台上突然爆火的“中國科比”Cosplay運動,你能看到無數人在試圖将科比“穢土轉生”到中國鄉間。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圖源:科比吧

但這樣的“永生”是不是件好事,是相當見仁見智的事情,如果這些事情隻是流傳于網友之間的整活,那最多也隻是無傷大雅的玩笑,不會真的被推到台前,變成一個公衆事件。但顯然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大家對于名人的緬懷,注定會遇上準備收割粉絲情懷的“大公司”們。

拿“死人”博眼球的事情,網友們整活的時候在幹,但把這件玩得真正出神入化的,還得是與這些人合作更多的,為他們制作作品的“公司們”——他們消費“死人”的方式光鮮亮麗,對流量的胃口也更深不見底。

現代技術的進步讓虛拟的網際網路變得越來越真實,越來越無所不能,随着CGI技術的發展,讓“死人”來完成他們生前的工作,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我們看到因為疫情而難以出行的布魯斯·威利斯,通過AI換臉的技術,在自身毫不參演的情況下,完成與俄羅斯手機營運商MegaFon 的廣告拍攝合作,還拿了上百萬美元的演出費時,我們就應該意識到,“死人複活”在現代影視行業裡已經是個注定會被打破的禁忌。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速度與激情7》中,因為意外車禍死亡的保羅·沃克,最終在他兩位弟弟的幫助下,借用業已成熟的CG技術,完成了他生前所接下的拍攝工作,在電影裡還有着相當多的戲份。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号》裡,早已去世的彼得·庫欣和凱利·費雪,也是通過成熟的CG技術,獲得了重新出演總督塔金和萊娅公主的機會,讓這個緊接着前作劇情的電影,有着更出色的表現力。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同樣的做法,還有個更為著名的例子,那就是《黑豹2》。

在《黑豹》中扮演主角特查拉的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在《黑豹2》開拍前就因為罹患大腸癌去世。或許是出于對博斯曼所演繹的角色的尊重,或許是考慮到系列續作換主角會造成巨大的輿論風波,最終迪士尼決定不換主角,通過CG技術來在電影裡“生造”一個由博斯曼飾演的“特查拉”出來。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但如果說上述的這些例子,這些CG造人的技術,都隻是在拍攝項目已經啟動時遇上意外才被迫使用的“下策”,某種程度上符合大衆認知中的“影視倫理”,那一些制作公司在其他一些作品裡展現出的“吃相”,就有些難看了。

三年前,一部名為《尋找傑克》的電影在當時的電影圈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是這部電影啟用了一個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演員——詹姆斯·迪恩。各位看官應該對這名演員沒有什麼印象,這是很正常的,雖然他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8名,但這個人在1955年就因為意外車禍去世了。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一個已經死了六十幾年的人,突然被拉出來出演一部電影中的主要配角,任誰也不可能猜得到,這種做法毫無疑問有“吃人血饅頭”的嫌疑。雖然片方美其名曰“這個複雜的角色難以找到演員駕馭,詹姆斯·迪恩是最好的人選”,但一個逝世多年的人,顯然沒有什麼點頭或者搖頭的能力。

這個事件在當年幾乎引起了整個電影圈的集體反對,著名超級英雄美隊的扮演者克裡斯·埃文斯在推特上直接嘲諷片方說“這糟透了,我們要不讓電腦畫一張畢加索的新畫,或者寫幾首約翰·列侬的新歌?這種行為是可恥的。”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但制作公司們幹的“可恥”的事情并不少,除了這次震驚全球的“死人主演電影”事件外,在廣告行業,讓“死人”來帶貨的例子還有很多。

2013年,一家名為 Johnnie Walker的威士忌廠商,在獲得李小龍後人的授權後,通過CG技術讓偉大的“Bruce Lee”為他們拍攝了一支效果出色的廣告。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同樣是2013年,德芙巧克力也播出了一條完全由CG制作的,由奧黛麗·赫本主演的商業廣告,引起外界巨大反響——諷刺的是,奧黛麗·赫本在生前幾乎沒有拍攝過商業廣告。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在現實世界裡看到這些著名人物的作品,是因為我們想要再一次感受他們的創造力、個人魅力,以及其中摻雜着好與壞的複雜人性,活生生的人,是我們尊重并熱愛他們的前提。

但很顯然,技術是無法複現這些的——最起碼現在不能。

這些“大公司”們把死去了的名人們複生,也不是讓他們來幹這些的,他們想要的,無非是讓“天王巨星”們從地府裡爬上來給他們“賣肉松餅”。

從開演唱會到陰間帶貨,網際網路上的逝者們還有幾種再就業方式?

所有名人廣告與帶貨的本質,都是賣肉松餅

要不怎麼說這個世界魔幻且荒誕,死了二十幾年的“柯本”可以複出開演唱會,死了四十幾年的“希區柯克”能在B站帶貨,死了六十幾年的“詹姆斯·迪恩”會被撈上來再“主演”一部電影。

是以别跟我聊什麼元宇宙,現實世界就已經夠虛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