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布局未來網絡:這3個方面是重點

随着網絡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複雜度持續增長,傳統網際網路在可擴充性、移動性、服務品質、管理性、靈活性等方面逐漸暴露出嚴重問題,難以滿足經濟與社會發展對網絡發展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未來網絡的發展需要向支援廣泛連接配接、全面感覺、高品質服務、智能管控的新型網絡方向進化。

如何布局未來網絡:這3個方面是重點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技術戰略部總裁劉新民

新華三對未來網絡的布局

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上司者,新華三集團緻力于成為客戶業務創新、數字化轉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在網絡、算力、感覺等基礎技術層面,新華三進行了完整的戰略布局,并獲得了豐富的技術資源儲備,也在通過一系列軟硬體技術創新推進這三者間的确定性、泛在化和協同性。

一、感覺

新華三集團認為,“建構未來數字社會需要對人、物、環境進行全面感覺。”未來網絡應該具備網絡感覺能力,可以主動地感覺各類接入終端,感覺網絡狀态和使用者需求等,再依據網絡目前的系統資源(包括帶寬、計算、存儲等)智能地配置網絡資源,按需提供服務。

作為非接觸式傳感技術,毫米波雷達具有感測精準、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毫米波傳感器應用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領域擴充。劉新民透露道,“我們正在研究通過毫米波技術,來達到非常精準的定位。比如在健康方面,通過通信技術、空殼技術可以測出人的心跳、呼吸。”

二、網絡

面向未來工業控制、智能電網、遠端醫療、自動駕駛等實時互動要求極高的生産類業務,網絡需要提供99.999%的可靠性,以及毫秒級的時延和微秒級的抖動。面向未來的AR/VR、全息通信等消費類業務,網絡同樣要滿足越來越苛刻的帶寬需求和精準傳輸需求。

未來網絡應該保證各種應用場景下的海量終端(包括人、物、服務、計算)能夠接入網絡進行通信。劉新民表示,“新華三要把1個G的網絡實作成為2個G到5個G的效率,進一步提升網絡傳輸能力,為人機物的智慧互動提供智能聯接。”

三、網算感融合

未來,計算和網絡的融合會越來越延伸,互相關聯也會越來越多,從一個簡單的對接會變成互相融合、互相感覺。劉新民認為,“以泛在化實作網算感全域覆寫、确定性網絡逐漸深入到生産生活、協同性提升網算感的服務能力将是未來發展的目标方向,而網算感融合技術則是實作泛在化、确定性、協同性目标的關鍵。”

如何布局未來網絡:這3個方面是重點

▲網算感融合技術實作三大目标

以此為基礎,新華三集團将确定性網絡、在網計算、智能傳感、算力網絡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理念融入現有産品和解決方案當中,并于上半年持續推出車路協同、智慧工廠等解決方案,讓“網、算、感”融合技術探索成為身邊真實可知、可感的技術生産、生活應用。

以确定性網絡為未來築基

各類工業網際網路和生活場景中,網絡的延遲和抖動都必須控制在盡量小的範圍内。是以,具備确定性的網絡和系統并不隻是快,更要能夠回答“有多快、有多穩”等一系列問題。換句話說,在确定性的加持下,複雜技術和需求苛刻型應用才能更好的在現實場景中落地。

确定性網絡是指利用網絡資源打造的大帶寬、低延遲時間、低抖動、有确定性能力的網絡,代表着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關鍵技術,能夠為不同行業需求提供提供端到端确定性保障,主要是針對工業、能源、車聯網等對網絡低延遲時間、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垂直行業,按照業務級别建構的一個有差異化服務的确定性網絡。

如何布局未來網絡:這3個方面是重點

▲新華三集團2029研究院技術總監朱仕銀

随着東數西算工程的持續落地,作為資料“河道”的網絡正面臨着海量資料的高效傳輸的嚴峻挑戰。朱仕銀指出,“采用QUIC協定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傳輸效率,但同時還需要引入确定性網絡,将RDMA特性實作從區域網路到廣域網的無損大資料傳輸。”

在跨域級網絡的建設中,新華三集團與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合作,在山東部署了全球首張确定性網絡,具備16個地市節點,在業界率先突破了确定性流和非确定性并存的問題。信通院測試表明,在12G确定性+80G背景流量高負載下,在上千公裡傳輸中實作了廣域網端到端确定性流量抖動低于20微秒的目标。

在遠端工業生産制造場景,新華三集團聯合了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在杭州紫光股份智能工廠進行了橫跨南京、杭州廣域的确定性網絡場景的技術驗證落地。試驗通過采用廣域網确定性+5G确定性的承載路徑,在各種極限場景下,完成了對超遠智能小車進行精準控制。坦率地說,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實作不了确定性網絡的效果。朱仕銀表示,“新華三在确定性網絡方面是一個全棧的布局,即從底層到上層應用的完整布局,并且将一直深入下去,包括一些關鍵技術的攻關,聯合合作夥伴們一起制定了多項行業标準。”

助力江蘇省“智改數轉”

去年,江蘇省政府印發了《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确到2024年底,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新華三集團在江蘇各地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做“智改數轉”行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解決方案。

新華三集團江蘇代表處總經理謝莉指出,“目前在全省的六個地市,我們為工信提供企業工業診斷的服務,在南京浦口落地智慧城市相關産業,在蘇州工業園揭牌新華三工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通過本地産業不斷落地促使我們跟政府深入合作,也促使了我們能夠在傳統業務領域之外,得到新的業務的發展。”

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新華三集團承建了淮安的智慧城市整體建設,截至目前新華三的成果應用達到433個,服務委辦機關53個,關鍵名額達到2662個,為淮安打造的App已有93萬人注冊,而且周活躍使用者達到31萬人,淮安基本上主力都在智慧城市的App上,新華三的産品和解決方案真正起到了實際的作用。

在江蘇,新華三集團一直立足于為各行各業提供一站式場景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智慧交通領域,新華三提供的全棧城軌雲解決方案,為南京搭建了第一條全棧城軌雲。在智慧校園領域,新華三基于南郵的網絡現狀與校園網絡建設需求,為其提供了PON全光校園網的整體解決方案,為全校師生提供了高速的網絡連接配接服務。

寫在最後

伴随更多網算感融合技術的成熟和應用,數字社會将在全面感覺、智能聯接、多樣計算等方面獲得能力的持續提升。面向未來,新華三集團将加速推動網算感融合技術的成熟和應用,持續提升數字社會全面感覺、智能聯接、多樣計算的能力,建構更美好的數字世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45813/viewspace-2914368/,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