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戲陪玩B面:從0到1推動十萬靈活就業

作者:零态LT
遊戲陪玩B面:從0到1推動十萬靈活就業

當遊戲陪玩再次進入公衆視野,新的潛力正在被激發。

在遊戲行業合規化浪潮下,整頓8個月有餘的陪玩行業迎來複蘇。諸多風靡一時的陪玩軟體,都在6月左右重新上架。這标志着遊戲陪玩賽道重新開機,遊戲行業新潛力也正在被激發。

伴随重新開機陪玩行業的還有諸多新興職業。電競指導員、遊戲服務師這類新職業名稱映入眼簾,并獲得了官方背書。一個信号是,陪玩行業在為使用者和行業提供更好的遊戲體驗,技術服務支援基礎上,行業内部要積極促進标準建立,體系化培養相關人才,為“靈活就業”政策輸送了大批優質的電競從業者。

重新審視現今的遊戲陪玩行業,“誤解”貫穿了行業發展始末。從違規交易、備受争議到如今擁有規範化行業标準,陪玩行業用實際行動排除了人們的誤解,在赢得認同同時,也延伸出更廣闊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當大衆摘下有色眼鏡,陪玩行業也正在履行新的使命。

01

曾備受誤解的遊戲陪玩

遊戲陪玩禍害遊戲業——陪玩曾遭受過最嚴重的誤解。

不被了解的供需關系,成為陪玩行業被讨伐起因。從行業起步的商業邏輯來看,陪玩行業是整個遊戲大賽道的補充。一部分團體作戰屬性的遊戲,需要有經驗的遊戲玩家作為補充,以提高遊戲體驗。除此以外,部分遊戲社群不平衡的性别比例,導緻遊戲氛圍不和諧,遊戲陪玩的加入改善了這樣的局面。

對于使用者而言,陪玩更接近于一種價值消費。許多遊戲玩家在獲得遊戲帶來的快樂時,也産生了孤單、自卑等負面情緒。陪玩的加入,是這類玩家的福音,促進了整個遊戲社群的良好氛圍。

以優化使用者遊戲體驗,促進就業為初心的陪玩行業,本來應該在遊戲賽道擔當起“輔助”地位,以技術、服務支援去推動整個遊戲行業的進步。

當男女、交易、遊戲等詞彙被頻繁提及,陪玩行業成為了“焦點”。

陪玩成為衆矢之的時,“亂象叢生”“灰色産業鍊”時常作為讨伐陪玩的關鍵詞。在反對者的視角裡,陪玩是不正當的遊戲服務,這種服務會破壞整個遊戲社群的氛圍,同時過度提高遊戲的社交屬性。實力和趣味性不再是評判玩家的核心标準,遊戲也會随之“變味”。

本質上,這種争議瞄準的在價值消費引發的灰色産業。以陪伴服務的交易本質的陪玩,确實存在着脫離平台非法交易風險。當越來越多的目光瞄準陪玩行業,風險被無限放大,蓋過了其本身的商業邏輯。

遊戲陪玩B面:從0到1推動十萬靈活就業

大衆對遊戲行業偏見,也讓陪玩行業承重。過去,遊戲行業成為學生學習的對立面,對于許多家長,愛玩遊戲甚至與誤入歧途畫上等号,這讓陪玩行業也不得不遭受一些負面評論。

事實上,在行業頭部的APP的測試中,并沒有發現所謂的灰色内容,電競指導與陪練占據了平台主流。

某頭部平台一位電競指導員吳先生表示,陪玩不僅是他生活一隅,更是職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本身是做外貿的,失業回老家後,開始找一些兼職崗位。在最艱難的時間,是陪玩給了我一個能夠養活自己的機會。”據悉,吳先生失業後每天利用陪玩兼職賺錢,日工作時長在3~5小時左右,一個月的薪水可以5000~8000元不等,足以支付小城市的開銷。

随着社會思想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認知到遊戲也能成為一種産業,電子競技也能成為一種合規化運動。然而社會對于電競行業的接受度尚處于起步階段,位于遊戲行業下遊的陪玩仍然處于輿論重災區。

“對我而言,陪玩更接近于視訊會員訂閱這類服務。”一位遊戲行業資深玩家這樣描述他眼中的陪玩行業,“有很多遊戲不是單機遊戲,确實需要團隊配合。缺人的時候,經常會找差不多分段的陪玩,平時一個人玩時,也會找陪玩。陪玩是我遊戲生活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摘下公衆的有色眼鏡,遊戲陪玩行業需要被正名。

遊戲行業走上正統道路,是整個大賽道的積極訊号。2018年後,中國電競迎來飛速發展,行業産值從從834.4億元增長至1401.81億元,使用者量最高時達到4.89億人。2020年,電競也獲得官方認可,正式列入2022年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成為被國際認可的體育賽事。

陪玩作為電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達8個月的合規整改後,也積極參與到遊戲行業規範标準的建立與完善中。

公衆對于陪玩行業的“誤解”并沒有成為發展阻力,恰恰相反,成為了陪玩行業合規化發展的強大動力。從行業更新的長遠意義上來看,合規化對于陪玩行業,乃至遊戲行業都有着正向影響。

合規化後建構的行業準則,也讓陪玩行業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高品質、更符合标準的服務。

02

合規驅動下的政策“新東風”

在合規化驅動下,陪玩行業建立了穩固的行業根基。

遊戲服務師和電競指導員這類職位的認可,充分說明陪玩成為公認的新型職位之一。今年5月,“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遊戲服務師’職業技能團體标準終審會”在長沙舉行,并給出了遊戲服務師在職業概況、基本要求、工作要求、權重表四個方面的規範。

6月,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上司并起草的《電子競技指導員管理規範》及《電子競技指導員服務能級評價導則》正式釋出,也涵蓋了電子競技指導員的資質認定、服務要求、技能水準等次元細則要求。在官方背書下,遊戲服務師和電競指導員都成為了正統職業之一。

“陪玩這麼大的市場,能夠創造太多的就業機會。”一位電競行業從業人員這樣評論此次整改,“是以願意投入資源去對陪玩行業進行整改,因為帶來的商業價值和社會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遊戲陪玩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前景不容忽視。

根據艾瑞咨詢預測,整改前,2021年遊戲陪玩市場規模超過140億元,并将持續增長。這源于遊戲陪玩行業結構相對扁平,商業模式也趨于固定。從國内遊戲使用者的表現來看,對于遊戲陪玩的付費情緒也相對積極。

在遊戲陪玩固定消費三年已久的董先生表示,他所玩的遊戲,按小時收費的價格為60-100元不等。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該遊戲的售價為98元,這意味着對于某些付費玩家而言,遊戲陪玩能夠創造超出遊戲本身的價值。

根據華經産業研究院資料資料,2021年國内陪玩行業使用者每月在陪玩行業消費超過200元的占比超50%,人均消費達到了453.6元/月。

遊戲陪玩B面:從0到1推動十萬靈活就業

商業價值也成為陪玩行業前進的重要驅動力。遊戲陪玩行業作為平台經濟的參與者之一,以其龐大的商業規模踐行了推動平台經濟的使命,并積極賦能數字經濟。

商業價值也激發了陪玩行業的社會價值,真正做到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

創造新職業,意味着給予求職者更多的選擇空間。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釋出《中國電子競技陪練師标準》後,已經有4萬人通過了國家電競陪練師職業資質認證考核。未來,随着電競入校,遊戲陪玩成為正規職業之一,遊戲行業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崗位。

合規驅動下的陪玩行業,也來到了産業更新新轉角。

03

新轉角,新拐點,新動力

陪玩賽道對于遊戲行業的影響力正在擴張。

遊戲陪玩市場規模超過百億元,是電競産業中除遊戲、直播、賽事之外的第四賽道。合規化後的陪玩市場依舊繼承了過去強大的潛力,以強勁生命力推動遊戲賽道的成長。

在電競入亞大背景下,政府也在積極布局,國内電競面臨着行業崛起的機會。作為電競産業生态鍊上重要的一環,陪玩也以自身的健康成長反哺遊戲行業,讓中國電競登上更大的國際舞台。

另一方面,行業标準建立後,陪玩市場也在遊戲賽道外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尤其是就業市場,除了對于專業從業人員制定了教育訓練标準和就業指導外,也創造了更多兼職可能性。在“靈活就業”方針指導下,更多在電子競技有才能的人,能夠通過陪玩這個職業獲得報酬,舒緩就業難題。

遊戲陪玩B面:從0到1推動十萬靈活就業

大陸靈活就業規模已超兩億,成為就業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相關報告指出,90後、00後的靈活就業者占比較高,當代年輕人成為靈活就業主力軍。

由于從業門檻相對低、工作時間靈活,更多年輕人選擇遊戲陪玩這個職業。據悉,參與到遊戲陪玩行業的從業者已超過10萬人。“是相對穩定的一筆收入。”在陪玩行業兼職三個月的李女士描繪了陪玩這個職業對于她的意義,“我非常喜歡打遊戲,遊戲打得也不錯。在享受遊戲快樂的同時,又能夠獲得報酬,對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事情。陪玩成為了我職業的一部分。”

陪玩提供的靈活就業空間還在不斷增長。騰訊電競釋出了《2022年全球電競與遊戲直播市場報告》,預測未來三年,電競行業規模将以13.4%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騰訊遊戲副總裁表示,預計未來三到四年,電競行業人才缺口将達200萬。這種增長,帶動的也是陪玩行業從業者規模的擴張。

越來越多的青年參與到陪玩行業建設中,也能通過這樣的就業機會,促進社會消費流通。未來,合規化的陪玩行業将迎來高速增長期,為行業帶來更多商業活力的同時,也進一步實作自身的社會價值。

作者|安輿

編輯|胡展嘉

營運|陳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