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大飛機創新原加速推進航空工業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

以大飛機創新原加速推進航空工業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

中國航空報訊:為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化航空工業黨組關于加快建構新時代航空強國“領先創新力”的決定,落實航空工業與陝西省政府戰略合作架構協定,中航西飛聯合國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于2022年7月20日在西安市閻良區正式啟動大飛機創新原。

思想賦能 點燃創新發展引擎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中長期态勢發生重大變化。随着外部環境的不确定性顯著增加,航空産業的技術鍊、産業鍊、供應鍊更加需要穩定、安全的發展環境,同時也需要更加堅定不移強化創新引領地位,持之以恒地将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發展的戰略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訓示批示,為航空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向未來裝備建設的全新挑戰,以航空工業為突出代表的高端前沿技術正在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科技創新是航空工業發展的第一任務與第一責任”,航空工業黨組堅持創新在航空強國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建設“雙世界一流”的戰略支撐,先後釋出了《關于踐行集團戰略加快建構新時代航空強國“領先創新力”的決定》和航空工業科技創新“十四五”及2035年中長期發展規劃,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企業闡明了航空工業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标和一系列關鍵舉措。

“要推動落實各方面創新工作,首先就是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具體要求和殷切囑托。”西飛黨委帶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自我革命的态度剖析問題,以實際行動從怎麼想、怎麼看、怎麼幹等方面明确了打造創新型産業集團的底層邏輯和根本要求。廣大幹部職工深刻認識到:“策劃、實施、衡量創新工作的成效,必須要從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職責使命出發,從航空武器裝備體系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從西飛産業集團科研生産經營整體品質效益出發。”

求真務實 厚植創新培育土壤

作為大陸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研制生産的重要基地,西飛産業集團在大型航空器理論研究、研發設計、制造試驗等領域具有突出優勢,肩負光榮責任。近年來,西飛産業集團從所屬各成員機關産業、産品、産能的具體實際出發,把落實航空工業黨組“創新決定30條”作為黨政上司人員的“第一任務”。針對14個方面30條内容,逐條對标對正,解構細化承接,以打造産業集團科技創新高地為目标,統籌規劃了“十大技術工程”專題研究任務,明确了科技創新“三步走”發展路徑和“三項支撐”保障措施。

通過統籌推進平台建設、建立“揭榜挂帥”長效機制、籌建博士工作室、暢通科研項目快速采購管道、優化科技創新獎勵體系等多項體制機制創新,以“江海不擇細流”的胸懷不斷鼓勵和強化全員共同創新的“精氣神”,在前沿技術驗證、總裝內建、部件裝配、複材研制等方面均取得階段性成果,探索出一條适合西飛産業集團的創新發展之路。

開拓進取 共建創新合作生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西飛産業集團紮實推進科技創新的“每一小步”,全面推動大飛機創新原建設“這一大步”。“大飛機創新原,要集智聚力攻克基礎性、前沿性和颠覆性技術,走出一條從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的發展新路徑。”航空工業黨組對這一全新的創新平台提出了殷切希望。

大飛機創新原以“建設‘獨具特色、布局科學、引領未來’的大飛機原創技術策源地,逐漸連點成線、多線成面,多專業體系化發展”為發展目标,積極建構了“機理創新+技術研發+跨界融合+應用研究+能力生成”的産研協同新模式。前端密切對接國家級基礎性、颠覆性重大科學原理研究機構,基于成熟度概念,體系化推進原創科學原理研究,協同突破戰略性、前沿性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向全産業鍊輸出亟需的科技成果,解決“卡脖子”“硬骨頭”問題,推進産業鍊和創新鍊深度融合,提升原創技術供給能力。通過實施共享機制、投入機制、競争機制、容錯機制、激勵機制等,以“零打擾”“全互聯”“強共享”為大飛機創新原營造寬松的創新氛圍,給有志者舞台,給奮進者激勵,給實幹者榮耀。

大飛機創新原首批啟動高性能裝配實驗室、數智複材實驗室等7個代表航空技術領域核心競争力的實驗室,涵蓋了大飛機設計制造技術叢集的關鍵環節,并與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工業制造院、航空工業機載液壓燃油與環控系統事業部、防護救生空降空投事業部、控制導航與制導系統事業部8家機關簽署了合作協定,圍繞重點裝備發展的技術需求,聯合開展專項研究工作。

以制造領域的多個創新實驗室為例,看看大飛機創新原将對未來航空制造發揮哪些重大作用。通過整機測評實驗室建設,西飛産業集團探索新一代裝備研制及航空測試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研産新模式,掌握線束精準設計及智能制造技術、新材料測試能力,突破試驗大資料深度挖掘與譜系分析技術、機載系統品質多元精準評估技術瓶頸,實作基于任務場景的飛機動态測試及評估、機器人在環柔性感覺與協同測試。

通過高性能裝配實驗室建設,圍繞高精度制孔與連接配接、裝配變形抑制、先進裝配工藝裝備研發與應用等技術開展研究,重點突破“變形感覺與動态補償、異質疊層加工過程損傷分析與抑制”技術,解決多機理綜合實體效應導緻的裝配協調和控制問題,支撐高精度、高可靠性裝配。

通過中值制造實驗室建設,将重點研究并攻克五軸誤差測量及加工誤差仿真、大資料趨勢分析預警等一系列技術,攻克大型構件制造的加工效率、應力及變形控制相關難題,實作航空大型複雜金屬構件精準、高效制造。

通過數智複材實驗室建設,将以打造高度智能化制造數智複材生産線為目标,在材料性能、工藝設計等一系列重要技術領域進行研究,力求打造覆寫全部關鍵環節的複材數智研發及生産技術體系。

顯而易見,大飛機創新原的成立,是西飛産業集團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重要訓示的全新實踐,是貫徹航空工業黨組“創新決定30條”的重大舉措,标志着西飛産業集團改革創新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中航西飛将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錨定領先創新目标,以長期奮鬥的戰略定力,不斷探索優化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深入推進大飛機創新原建設,集智聚力、攻堅克難,建構大飛機創新協同新模式,努力形成大陸大型飛機新發展格局的強大支撐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