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武大校花陳怡,遠嫁非洲凄慘無比,接客度日,母氣死,父解救無果抑郁症自殺”這個凄慘故事不斷在網上輪翻刷屏,反複上演,一次次激起網友們的憤怒和同情,有人甚至指責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不作為,後來大使館出面澄清了,沒有接到過有關陳怡求助的資訊,國内武漢大學也回報沒有陳怡這個學生。這就充分說明關于陳怡的故事是一個假新聞,一個編造的惟妙惟肖的故事。
陳怡被摧殘的網文起碼有幾十上百篇之多,搜尋引擎一搜塊塊是,說的有鼻子有眼,有時間有地點指名道姓。故事大同小異,都是一個中國女孩被騙到非洲,受到非人折磨的故事。
9月9日,我一早打開手機,浏覽了一下新聞。映入眼簾的第一條是,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當天下午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去世,終年96歲,查爾斯繼承王位,一個大時代轟然退場;第二條是,槍殺安培的嫌犯在監獄中收到了超百萬日元的衣服和食品,而安培的諧音在德語中是紅綠燈的意思Ampel。第三條是,22歲校花遠嫁非洲,慘遭虐待被迫賣身,父親得知後喝藥身亡。打開第三條,又是陳怡的故事在炒冷飯,都炒了一年多了,反複的炒,看樣子這個故事真是打動了人心了。
前兩條都是真實的,但是第三條卻被證僞是條假新聞。
真相是這樣的,原來是一個叫周周的網紅,年紀很小,生于2013年,她愛上了奈及利亞的一位黑人大叔,比自己大了20歲,懷孕八個月的時候不顧家人和至愛親朋的反對,挺着孕肚跟大叔去了奈及利亞生活,其實她過的還好,大叔沒有三個老婆,隻有她一個;住的也不是茅草屋或土坯房;到了奈及利亞大叔也馬上帶她去産檢了,對她也還算照顧的可以。周周的确有一段時間失聯了,隻不過是她快生産了,不想過多的玩手機而已。失聯不久後她又露面了,澄清了,沒有受到虐待,她很好很好,沒事的,感謝大家的關心等等,一言以蔽之,她不是陳怡,也沒有那麼凄慘的消息。
在網上,武漢大學學生陳怡嫁給非洲人,後來她過得很凄慘的文章太多了,說的有鼻子有眼,有圖有真相,有名有姓,仿佛跟真的一樣。我檢視了幾篇相關文章,内容大同小異。都說陳怡出生在湖北某小縣城,因為學習用功考上了武漢大學。19歲,還是上大學的年紀,這位女生卻嫁給了一個85年的非洲大叔布力,後來她放棄學業,挺着懷孕八個月的大肚,坐上了回西非的航班。可當她站到布力家門口時,她的心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透心涼,這哪裡是什麼富人區,分明簡直就是貧民窟。放眼望去,垃圾成堆,髒水橫流,兩間茅草房搖搖欲墜。
而非洲大叔布力的父親也不是什麼政府部長,隻不過是當地的一個普通農民,所謂的優越家境,隻不過是土坯房兩間。大叔,另有兩個老婆帶上陳怡,就是三個老婆,由于陳怡賺不到錢,沒有工作,經常被兩個老婆欺負,在兩個如狼似虎的女人折磨下,陳怡吃不飽撿垃圾吃,很快便瘦得皮包骨頭,憔悴不堪。後來還強迫她去接客賺錢。布力在騙取了她的護照、銀行卡,并把它們銷毀之後,給她杜撰了一個安哥拉的身份,就離開了奈及利亞,又跑到中國故技重演去騙女人了。
2013年,中鐵集團援助安哥拉的項目在當地施工,一位名叫張震的項目經理,偶然間發現了陳怡,看到陳怡蓬頭垢面,形容枯槁,宛如50歲的老婦人,活脫脫一個叫花子,穿得破破爛爛,哪裡還有當初光鮮靓麗的模樣。在同情之餘,張震果斷給她撥通了父親的手機,父母親聽到女兒的悲慘遭遇,母親當場氣死,父親趕來解救,卻無能為力,因為陳怡已經是安哥拉國籍的人了,且當地有規定,在她的女兒沒有人收養之前,她是沒有辦法離開奈及利亞的,父親求助了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未果,眼看簽證到期,無可奈何之下,父親隻能無望地留下3000美金給陳怡,自己痛徹心扉,依依不舍地傳回了中國,回國後,父親又反複奔走,找到大使館,找了方方面面,也無濟于事,最後得了抑郁症,絕望自殺身亡了。
可是真相卻是中國駐尼日期亞大使館出來辟謠了,沒有陳怡這個人,也沒有接到過有人來求助。顯而易見,網友懷疑是有人為了蹭流量,編寫的網文故事不無道理。可是既然是被證僞了,為什麼還是會反複的出現在網上呢?有句話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為有人相信,有人同情,有人想知道真僞,是以這篇網文就有市場,就會帶來流量,是以它反複出現,也就毫不奇怪,理所當然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女人嫁給非洲确實是下嫁了,因為非洲比中國的生活水準差了一大截,非洲的環境,其實是讓許多女生望而卻步的。非洲男生也比較好吃懶做一點,每天最多工作四五個小時就不想幹活了,但是他們的嘴巴極善于花言巧語,很多都是三寸不爛之舌,口吐蓮花,看上去可能很好,個個是無比體貼的大暖男,讓中國女人不得不動心。
非洲也沒有網文說的那麼落後不堪,他們那裡雖說不是很貧窮,但基本的基礎設施很差,在現代化日益發展的今天,他們可能還住的小平房,甚至還是土坯房,讓許多年輕人受不了。非洲的飲食,對中國人來說也是很難下咽的,他們甚至不使用筷子,而是用手來抓東西吃。而且,由于食物的短缺,許多我們不想吃的食物,在那裡,甚至成為了香饽饽。是以中國的女孩還是不要輕易選擇非洲的男孩吧,因為很多女孩嫁到那裡吃了不少苦頭,是以這方面的凄慘軟文很有市場,這就是陳怡這篇文章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吧!
我們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在社交網站空前發達,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評論員的大環境下,面對這種鋪天蓋地的假新聞,我們應該擦亮眼睛,辨識是非,千萬不要輕易的把自己捆綁上,随意去傳播。在任何的立場當中保持适度的懷疑态度是可行的。我們要觀察資訊的來源,千萬不要被别人牽着鼻子走,需知,有無數财迷心竅的人為了流量,不惜編造一些聳人聽聞的資訊,紮堆起哄博人眼球。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未必是全部的真相,有時候是片面的,在沒有經過缜密的思考,千萬不要讓自己輕易地去相信任何事情,更不能盲目的去傳播散布是非,現在傳播是非情節嚴重的,是可以行政拘留的,請大家潔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