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作者:枕貓

論起空有虛名而無實權,日本天皇絕對很有心得。

在其他議會君主制國家,帝王的實權消失往往伴随着資産階級的崛起。而日本天皇的權力在幕府時代就已經終結,早早淪為了政壇吉祥物。

雖然明治天皇收攏了不少權力,但是好景不長,二戰結束後,天皇的權力再次消散。日本作為戰敗國失去了自治權,隻能充當美國的鷹犬。伴随着麥克阿瑟帶兵進駐,這裡也迎來了它的真·太上皇。

雖然在北韓戰場晚節不保,但是麥克阿瑟的名将之姿在美國始終熠熠生輝。除了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他的治政能力也頗為突出,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他在日本統治的六年備受贊譽,不僅一手把這個戰敗國帶出了戰争的泥潭,為現代日本完美奠基;更赢得了日本人的認同,在他卸任之際,還有無數百姓争相挽留。

麥克阿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他到底給日本帶來了什麼?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麥克阿瑟

威福由己,搬離大山

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率領軍隊登陸日本,擔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

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收拾起來極為不易。

等待麥克阿瑟的是無比糟糕的環境,因為他率領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消滅了百萬日軍,早就成了當地人心中的頭号仇敵。故而登陸日本後,麥克阿瑟并沒有着急展開工作。

他先是派人暗中進行查訪,遍覽了有關日本的各種資料。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分析後,麥克阿瑟對日本的政治體制和民俗文化有了清晰地了解。

為了更好地進行工作,麥克阿瑟決定對這個封閉落後的國家進行全方面的改造,首先是對天皇的定位進行調整。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麥克阿瑟

他發現,一直以來,日本的統治階級都在神化“天皇”,後者不僅是以獲得了極高的權力地位,還成為了很多日本人民的精神信仰。

為了穩定住戰後的日本,麥克阿瑟在深思熟後宣布不會廢除天皇,還在軍事審判中為天皇開脫。

此舉赢得了很多日本人的好感,他們發現原來美國入侵者并不是窮兇極惡的。

雖然天皇的位置得以保留,但是麥克阿瑟卻嚴格限制後者的權力。他一方面通過讓天皇出遊和發表《人間宣言》,解構天皇的神性,推翻老百姓對他的信仰;

另一方面又通過修改憲法把天皇排除在政治領域之外,讓他徹底成為政壇吉祥物。

而且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麥克阿瑟的到來替他們搬離了兩座大山,首先就是軍國主義對日本國民的壓迫。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麥克阿瑟

二戰後期,日本軍部已經殺紅了眼,他們不願意接受失敗,甚至提出了喪心病狂的“玉碎計劃”,用拿一億日本人的生命和美國同歸于盡。好在這個計劃最終被美國瓦解,沒有實施。

某種意義來說,美軍其實是日本百姓的救命恩人。

其次,麥克阿瑟結束了天皇的統治,讓日本順利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雖然後者也有剝削和壓迫,但終究比封建王朝好很多。正因如此,日本人對麥克阿瑟的排斥心理逐漸瓦解。

而且這個國家本身就有嚴重的慕強心理,用古話來說就是“畏威而不懷德”。在太平洋戰場被美國強勢擊敗後,他們逐漸産生了臣服美國的想法,而麥克阿瑟這樣的強勢領袖非常符合日本人的期待。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太平洋戰場

全面激進的社會改革

除了解除軍國主義和皇權對百姓的壓迫,麥克阿瑟還在短短的六年裡對日本進行了一場由上而下的社會革命。

雖然這場改革并不徹底,但已經是對日本制度的極大完善。

為了實作徹底改造,麥克阿瑟決定從法律入手。在獲得華盛頓源源不斷的支援後,此次改造展現了驚人的效率。在優秀律師和法官的努力下,一部成熟的日本新憲法很快誕生了。

這部憲法是美國和英國憲法的有機融合,同時還根據美軍的需求和日本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補充,非常适配戰後的日本。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麥克阿瑟

新憲法最重要的意義是賦予了普通日本人選舉權,雖然今時今日來看,麥克阿瑟賦予的選舉權存在很多掣肘和漏洞。

但是對當時的普通群眾來說已經是千載難逢的恩遇。

而且麥克阿瑟制定的憲法也賦予了女性選舉權和勞動權,是提升日本女性地位的關鍵。是以在新憲法實施後,他很快就收獲了社會弱勢群體的認可。

除了憲法這個基本大法,麥克阿瑟還對日本的勞動法進行了改革。雖然基本上是對美國法律的複制粘貼,但是也從不同方面保護了勞工的合法權益,取得了巨大的社會進步。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日本群眾

在廢墟上建立新的法律體系後,麥克阿瑟在經濟領域的改革也是大刀闊斧。他先是解散了日本三菱、三井這些财閥集團(雖然後面又很快恢複了),接着在日本的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

麥克阿瑟的思路很簡單,由國家出面購買地主的土地,然後低價轉租給農民。從此,上千萬日本農民擁有了土地,是之後日本農業複蘇的關鍵。

在麥克阿瑟的改革完成後,日本徹底結束了封建統治,在工農業上都實作了資本主義化。

除了這些最基礎的制度調整,麥克阿瑟在統治日本6年的時間裡,還在教育、行政機構以及服務業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調整。

可以這麼說,日本戰後的國格塑造幾乎都是由麥克阿瑟上司的美軍駐日司令部完成的,他堪稱是現代日本的“隐形國父”。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日本

糧食援助和巨額訂單

麥克阿瑟在日本的改革是非常激進的,按理說很容易遭到舊勢力的反撲。而他之是以能在短時間内高效完成,一方面是因為有美軍的強勢高壓;另一方面麥克阿瑟也給日本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戰争對日本的摧毀是全方面的,工業和農業都土崩瓦解。

是以在戰争結束後,沒過多長時間,日本就陷入了嚴重的糧食危機。不僅普通百姓無米下鍋,連食利階層日子都過得緊巴巴。

就在日本即将出現餓殍遍地的慘狀時,麥克阿瑟挺身而出,親自回到華盛頓請求援助。

在他的據理力争下,最終美國政府同意為日本提供350萬噸的糧食援助,讓後者順利度過戰後的糧荒。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日本

與此同時,麥克阿瑟在國會的慷慨發言還為日本帶來了20億美元的援助,這筆錢是日本戰後經濟騰飛的關鍵。正是因為有了這筆初始資金,很多大型企業才能獲得飛速發展,

在帶來美國援助的同時,麥克阿瑟還為日本争取到了大量的訂單,可以說是即“授人予魚”又“授人以漁”。

在二戰結束的最初幾年,日本的發展其實非常緩慢。

雖然改革後逐漸複蘇,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因為戰敗的日本根本就是個爛攤子,沒有外部的刺激很難實作高速發展。而轉機很快就出現了,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戰争

美國在這個戰場節節失利,不得不改變速勝的初衷,花大力氣投入。而北韓距離美國本土實在太遠,給後勤帶來了極大壓力。

在這個情況下,麥克阿瑟出面為日本争取了生産軍用物資的機會,大量的訂單紛至沓來,一度死氣沉沉的日本企業立馬滿血複活。比如二戰後瀕臨破産的豐田就是利用這個機遇涅槃重生。

帶來了如此巨大的紅利,日本上上下下對麥克阿瑟推崇備至。

他在任期間,每天都能收到普通百姓贈送的禮物,足見其人望之深。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麥克阿瑟

美國的态度大轉變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麥克阿瑟怎麼對日本如此上心,他為何要給這片土地争取如此多利益呢?

其實麥克阿瑟對日本的态度和他本人關系并不大,在一開始,他甚至是仇視這個國家的。

其改造日本的做法隻是為了統治的便利,而後面的掏心掏肺,實則源自美國政府的态度轉變。二戰結束後,美國對日本的定位是純粹的戰敗國,雖然明面上沒說,但是實質上它一直考慮殖民日本。

之是以美國後來大力扶持日本,不惜給錢給糧、甚至提供大量的商業訂單,其實是為了應對變化的亞洲局勢。準确地來說,是中國内戰的變局讓美國重新審視日本。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麥克阿瑟

1945年後,美國在遠東扶持的主要目标其實是國民黨,後者是它心目中最佳的盟友,是制衡蘇聯的關鍵。

美國對中國曾作出自信判斷,認為有了自己的強力援助,國民黨一定能平推共産黨。

誰知解放戰争的結局讓美國大跌眼鏡,在武器、裝備和軍隊數量大幅領先的情況下,國民黨不到三年就大敗虧輸,上司人被狼狽趕出南京,大勢已去。

這個結果讓美國慌了神,共産黨掌控的中國将會是蘇聯最強力的盟友。而一旦中國在遠東完成複蘇,美國統治亞太的美夢就會破碎。是以它立馬調轉方向,大力扶植曾經的敵人——日本。

它從不擔心日本的反噬,後者在國力上有着天然的限制,即便未來經濟騰飛也很難掙脫美國的掌控,隻能老老實實地做它在東亞的釘子,去牽制中國的發展。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6年太上皇,為何日本人對他念念不忘?

日本

結語

無論麥克阿瑟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他對日本的改造客觀上确實促進了這個國家的進步,現代日本的雛形正是在他手中得以完善。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些日本人對他感恩戴德也是入情入理。

不過麥克阿瑟的改造最終還是服務于美國,是以直到今天,依然可以在日本法律中找到很多有利美國的條款。

而且在日本的6年中,麥克阿瑟培養了很多熟悉日本的美國政客,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日本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多個領域被美國滲透,再也無力翻身。

參考資料

《戰後日本史》——王新生

《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在日本的勝利》——西摩·小莫裡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