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奇藝越來越會賺錢了

作者:市界
愛奇藝越來越會賺錢了

愛奇藝每月客單價已連續6個季度實作8%以上的同比增長。巧合的是,從2020年11月愛奇藝會員第一次漲價至2022年二季度,剛好覆寫了約6個季度。當然期間愛奇藝也在提供更多服務,比如大屏。

作者丨華宇

編輯丨劉肖迎

愛奇藝獨播的電視劇《蒼蘭訣》,讓追劇人患上了“訣症”,它給平台帶來的會員跟廣告收入也遠超一般劇集。據了解,該劇已吸引伊利、三九、雅詩蘭黛、元氣森林等20多家品牌合作。

然而8月上線的《蒼蘭訣》引來的會員和廣告,跟愛奇藝二季度業績無關。愛奇藝的二季度依然是“淡季”,會員數同比流失90萬,廣告收入同比下滑35%,不同之處在于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調整後淨利潤盈利了。

可資本市場并不買賬,财報釋出的8月30日當晚,股價跌超9%,之後一路震蕩下滑,一周時間跌超20%。股市一向風雲突變,不過在财報釋出後下跌,便顯得耐人尋味。

有業内人士分析了資本市場邏輯,認為“資本看好的網際網路公司,要麼雖然虧損但還在增長,要麼能盈利”,而愛奇藝停止增長了,盈利又不是那麼“實”。

2022年二季度,愛奇藝歸母淨利潤-2.14億元,收入來源中,隻有會員服務收入同比增長,但依靠的是單個會員收入增加。雖然道理上說要“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但鵝一旦感覺到痛,一定會不打招呼就跑了。

01、“多拔一點鵝毛”

相比于資本市場的冷漠,愛奇藝卻對這份業績比較滿意。創始人龔宇在财報會議上用“過程極具挑戰,但結果令人振奮”來形容該業績。

讓其滿意的結果是,二季度Non-GAAP營運利潤3.44億元,加上一季度的3.3億元,愛奇藝已連續兩個季度Non-GAAP盈利,符合其在2021年10月首次在内部提出的從追求市場佔有率,轉為追求利潤的目标。

Non-GAAP是指,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經公司自行調整後的淨利潤,比如将非經營相關、偶然發生的損益剔除後得到的資料。巴菲特及其黃金搭檔芒格都曾表達過對Non-GAAP的不認同。

不過,從2018年上市後就一直大額虧損的愛奇藝能盈利,對于陷入虧損的長視訊平台來說,開了一個好頭。可如果仔細分析愛奇藝是如何盈利的,便不難看到潛存的一些隐憂。

資料顯示,愛奇藝營業成本同比下降24%,連續3個季度負增長;三大收入來源中隻有會員服務一項成正向增長。換句話說,“開源節流”,愛奇藝更多是做到了“節流”。

愛奇藝越來越會賺錢了

愛奇藝的節流,最重要的是内容成本的減少。二季度同比下降了24%至39億元,再創新低。對比2019年-2021年同期的内容成本,分别為50億元、51億元、51億元。

下降背後則跟愛奇藝把“高投資回報率”作為項目投資衡量标準有關。

2021年10月之前,愛奇藝還在燒錢換規模、換增速,想做到“大而全”,換目标後,就變成“增加頭部内容,減少撲街内容,不刻意去做腰部内容”。舉例來講,文藝片可能之前會做,之後就會慎重。

增加自制内容也是其降本方式之一。據華西證券,2021年愛奇藝自制内容賬面淨值占其内容資産的比重有60.14%,2022年一季度這一比例升至62.9%。

内容成本之外,愛奇藝舍棄掉了短視訊、遊戲、研究院、文學等非核心部門的一些低效率業務,加上多次裁員,實作了部分節流。

不過節流雖然可以幫愛奇藝在成本上減少很多,但也影響到了一些收入。

愛奇藝越來越會賺錢了

愛奇藝的主要收入來源分别為會員服務、線上廣告和内容分發,毫無疑問,這幾項都是基于愛奇藝的内容衍生而來,内容成本壓縮後,愛奇藝在劇集和綜藝的提供上,便不如以前财大氣粗。

反映在數量上,根據華西證券,愛奇藝2022年上半年上新劇集69部,同比減少20部。對比騰訊視訊跟愛奇藝二季度資料,騰訊視訊劇集、綜藝分别上新38部、22部,愛奇藝則分别為35部、14部。

反映在收入上,線上廣告和内容分發業務因行業環境和公司主動收縮,二季度分别下降了35%、30%,隻有會員服務收入同比增長了7%至42.85億元。

但是,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的增加,并非是會員人數增長所緻,而是提高了每月從每使用者身上獲得的平均收入。

資料顯示,愛奇藝二季度的日均訂閱會員環比流失310萬,同比流失90萬,會員9830萬,再次落到1億以下。而愛奇藝每月從每個使用者身上獲得的平均收入為14.53元,同比增長8%。至此,愛奇藝每月客單價已連續6個季度實作8%或以上的同比增長。

愛奇藝越來越會賺錢了

巧合的是,從2020年11月愛奇藝第一次漲價至2022年二季度,剛好覆寫了約6個季度。當然期間愛奇藝也在提供更多服務,比如大屏。

龔宇還表示,從三季度下半段開始,愛奇藝的每使用者平均收入值一直在增長,并且這個趨勢會得到保持。

可問題是,“使用者即便願意多花錢,但對于漲價的忍耐度會有一個臨界點。”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葛甲分析,當使用者不想再忍耐的時候,愛奇藝會遭遇到比之前虧損還難度過的坎兒。

02、使用者給的錢已經不少了

早前,長視訊曾做過一些“多拔鵝毛”的事來測試使用者的感受。

如騰訊視訊在播《陳情令》大結局時,首開超前點播,30元可提前看6集。随後“超前點播”幾乎成标配,然後在《慶餘年》的時候翻了車。超前點播一出,盜版連結漫天飛。并且,還有會員将騰訊視訊告上了法庭。

對于使用者的感受,騰訊《新聞哥》發表了《中國人不配擁有精神生活!不配!》的文章來“回怼”。認為使用者不願超前點播,是舍不得為好内容付費,而網站目前的收費水準還無法支撐成本,還應該繼續漲價。

《慶餘年》的内容評價不錯,但當平台試圖用超前點播的方式“拿捏”使用者時,就遭到了使用者“反噬”。

看來平台要想“多拔鵝毛”,掌握度就很重要。更何況,随着愛奇藝内容成本下降,以及收費上調,其從使用者身上獲得的錢,已基本能覆寫給每個使用者提供内容的成本。

資料顯示,2022年一、二季度,愛奇藝單使用者的月均内容成本分别為14.46元、13.22元,同時期,平台每月從每使用者身上獲得的平均收入分别為14.69元、14.53元,後者高于前者,并且差距還在拉大。

使用者即便是隻鵝,也會愛惜自己的毛。正如時代抛棄你都不會打招呼,使用者抛棄你的時候同樣不會。愛奇藝雖然靠提高會員收入實作了營運盈利,但要想整體實作盈利,還得提高造血能力。

從其表現看,愛奇藝已在努力“造血”:2022年5月推出主打大屏電視端的白金會員,包月定價35元,二季度電視端月活躍會員數同比增長15%;在下沉市場主打愛奇藝極速版,月訂閱價15元,價格相對低但使用者需看廣告;出品《黑幫少爺愛上我》《愛上我的那七天3》等内容到東南亞,增加會員和廣告收入。

愛奇藝越來越會賺錢了

愛奇藝還與抖音達成合作,預計将于第三季度起逐漸落實。兩者的合作也佐證了“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2021年6月,騰訊副總裁孫忠懷發表“豬食論”,認為在短視訊平台個性推薦之下,“你喜歡豬食,看到的全是豬食”。龔宇則表示,對長視訊的拆解式速看,侵犯了影視劇著作權的同時消解了影視作品的藝術價值。

不過1年時間,龔宇就親自認可抖音對愛奇藝内容的拆解式速看了。在葛甲看來,兩者的合作能帶來的收入還不是重要的,短視訊的宣發跟引流才最重要。“短視訊度過了快速增長期,也需要内容去支撐發展。”另一業内人士李源補充道。

有意思的是,愛奇藝與抖音為代表的長短視訊終于合作了,中視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根據《中視訊創作人職業發展報告》,消費中視訊的使用者達6.05億,網民滲透率達64%。另據《中視訊2021發展趨勢報告》,2021年中視訊月活創作者數增長超80%,内容數增長98%。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愛奇藝雖然着急盈利的事兒,但在實作盈利的路上,要面對的坎兒還很多。

03、背後光盈利還不夠

事實上,愛奇藝從前也是财大氣粗,不計較成本,跟其他長視訊平台一樣,不惜代價跑馬圈地,以投入換規模、虧損換增長為經營手段。長視訊10年戰争,以愛優騰為主的平台,燒了約1000億元。

燒的錢并非純粹為優質内容,有部分是搶所謂“爆款”,即“流量演員+大ip”的内容,導緻内容成本步步高升。

正如前魅族高管李楠所講,演員制作費用、成本這麼高,更多是視訊平台互相争奪版權、擡價所緻。“本來使用者付費不少,支撐内容創作應該不是啥問題(一個小成本電影還能賣出30多萬票房)。”

那個時候,《孤芳不自賞》賣了6個億,《如懿傳》8個多億……用資深電視劇愛好者文芳的話說,“平台在購買一些劇的時候,能不能先睜眼看一看劇情”。

就是是以,長視訊平台虧損嚴重。愛奇藝2015年-2021年累計淨虧損約420億元,并且在2021年首次出現了11億元的資金缺口;資産負債率則從2018年的60%增至2021年的87%。

愛奇藝越來越會賺錢了

缺錢成了愛奇藝轉向追求盈利的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出發,愛奇藝砍掉了一些“華而不實”的内容,放棄了“規模”包袱,意外促成好事,甚至可以了解成“回歸本心”。

可“哭窮”以及Non-GAAP盈利的故事,并不适用于所有場合,比如資本市場。

2022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的環境并不是特别好。影視行業連續多年的稅務危機、明星輿論危機,疊加疫情,讓不少投資人寒心,從業者王威身邊就有些影視投資人從這個賽道轉投其他領域;另一方面則是網際網路行業最近的不景氣,也傳導到了資本圈。

二季度财報釋出後,愛奇藝宣布與投資公司PAG達成了協定,PAG将認購總額為5億美元的愛奇藝可換股票據,交易預計于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但需滿足成交條件。

可換股票據即可轉換債券,當條件滿足時,債權人(PAG)可以把5億美元轉換為愛奇藝的股權,當條件不滿足或者PAG不願意轉換,5億美元就隻是債券,而不願轉換的原因一般是債權人覺得不劃算,比如股票價格偏低。

債券如果不能換成股權,到期就會轉化為愛奇藝賬面上短期需償還的債務。截至2022年6月30日,愛奇藝賬面上的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約121億元,而其賬面上的貨币資金不到30億元。

愛奇藝的股價壓力依然存在。自愛奇藝從追求增長轉為追求盈利後,股價迄今跌幅已近50%。按資本市場對愛奇藝的投資邏輯,愛奇藝未來不隻是要盈利,還得繼續增長。

愛奇藝先是用虧損換增長,好不容易用降本增效的方式,調整後淨利潤實作盈利,又碰上使用者流失,使用者喜好遷移,資本市場不買賬。“盈利”後的愛奇藝壓力好像更大了。

(文芳、李源、王威等為化名)

(除單獨标注來源外,以上圖檔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