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者 範承工(Charles Fan),2016年2月加入獵豹移動,任職CTO。

Charles曾任VMware公司進階副總裁。在加入VMware之前,Charles是EMC公司副總裁兼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他曾是美國Rainfinity公司的建立人之一兼公司首席技術官,該公司是檔案虛拟化領域的上司者,Rainfinity于2005年8月被EMC收購。
仔細數來,編者我至少見過Charles三次:
第一次,2006年四、五月間,想面試EMC剛剛在中國組建的中國研究院的職位。實際上,我獲得的是另一個面試機會,是EMC TASP計劃的售前職位(感謝EMC中國TASP的推動者,讓我有機會在十年前踏入企業存儲這個行業),是以這是一次“霸王面”。結果,被Charles婉拒: ) 估計Charles面人無數,早就把此事忘了。
第二次,2008年8月,為了實作我幾年前的夢想(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我也在EMC中國積極推進奧運志願活動一事。雖然人微言輕,但很自豪的,我為活動的啟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當時,Charles就是EMC的奧運志願者小組的組長。下圖是做為EMC的奧運志願者小組組員的我,在朝陽公園西門拍的照片。
第三次,就是加入VMware之後,2015年與其他同僚一起随同Charles拜訪一位重要使用者。
謝謝Charles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SDS新書《軟體定義存儲:原理、實踐與生态》撰寫序言。轉載如下:
---Begin---
毫無疑問,在過去二十年裡,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大家擷取資訊,溝通社交,購物出行,工作娛樂的方式都被颠覆了。這是名副其實的一場網際網路革命。而在這場網際網路革命的身後,另一場技術革命也在靜靜發生。那場革命,發生在支撐着網際網路運作的大規模高效率網際網路資料中心裡。它的名稱,就是軟體定義的資料中心。
讓我們倒轉時間,回到十年前。那時,如果我們去參觀一個典型企業的資料中心,會看到一排一排的機櫃。有些機櫃裡是伺服器,有些是來自于存儲行業領先企業的存儲設施,有些是來自于網絡行業領先企業的網絡裝置。另外還有各類appliance。它們在一起整合協作,支撐業務運作。而在同一時間,如果你去一個網際網路資料中心,也看到一排一排的機櫃。但是,在這些機櫃裡,卻找不到專業存儲設施的蹤影。這是怎麼回事?它們躲到哪裡去了?
其實這并不奇怪。如果我們打開企業資料中心的存儲設施,我們會發現,它們的硬體和伺服器沒有什麼根本差別。都是業界統一的CPU, 記憶體,主機闆,硬碟。其實,存儲器的主要功能,價值,差異化,都是靠存儲器上的軟體來提供的。而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有着強大的軟體研發能力。它們直接開發出存儲軟體,直接運作在它資料中心裡的标準伺服器上。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效率,減少了開支。這些軟體,就是現在軟體定義存儲的起源。
既然軟體定義存儲能夠滿足網際網路資料中心的需求,并大大減少了它們的開支,誰說企業客戶不能用呢?于是,在過去幾年裡,湧現了大批的軟體定義存儲的産品和技術,面向企業客戶。這些産品和技術,旨在把在網際網路資料中心裡誕生的這個技術革命,包裝成企業客戶容易用的産品模式,把它們帶來的高性能,低成本,相應快速的好處帶到企業級客戶那裡去。
葉毓睿主編的這本書對這些軟體定義存儲的産品與技術,做了詳細介紹,是非常需要而且及時的。大家讀了這本書,一方面對存儲行業的這個趨勢,會有更詳細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幫助業界同仁更容易挑選,哪款軟體定義存儲的産品最适合你。
Charles Fan
獵豹移動CTO,前VMware公司全球進階副總裁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