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昨天寫了一篇高通最新骁龍6Gen1處理器的内容,發到了好幾個平台,沒想到因為我稱之為“中端處理器”遭到了部分朋友的質疑,

作者:簡美科技

昨天寫了一篇高通最新骁龍6 Gen1處理器的内容,發到了好幾個平台,沒想到因為我稱之為“中端處理器”遭到了部分朋友的質疑,認為骁龍6 Gen1處理器隻能算是“入門級處理器”,算不上“中端處理器”。

我覺得在讨論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明确定義一下什麼“中端處理器”(或者說中端手機),但是并不太好定義,因為“中端”的标準一直是動态發展中的。

我現在自己定義的“中端”标準是:

一、手機的配置介于“入門級”和“旗艦級”之間。現在4GB以下運存的手機隻能稱之為“老人機”和“備用機”,6GB+128GB這樣的配置才能算是“入門級”,才是勉強可以用來當主力機日常使用的,而“中端”至少要是8GB+128GB以上的配置,對于這一點大家可能沒什麼争議。

二、就是處理器,什麼處理器算是“中端處理器”意見分歧可能比較大,不容易統一。

這兩年最火的中端處理器貌似是骁龍870、骁龍778G和天玑8100,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準确的,這幾款處理器的是屬于“次旗艦”、“準旗艦”處理器的。

骁龍6 Gen1處理器是原骁龍600系列處理器産品線的延續,骁龍600系列處理器的性能差別很大,确實有一些湊數的,也主要是在放在千元上的,但是也存在部分很硬核、能打的“中端處理器”的型号,比如骁龍660、 骁龍675等,也有廠商賣到了兩三千的價位。

看到這裡可能有部分朋友表示不服,說這些處理器也有放到千元機價位的,不要着急,請看下面我的第三個論據。

三、評價一款手機不光是看處理器,還要看整體的用料、做工,這一點就非常有講究了。同樣是骁龍870、骁龍778G處理器,不同廠商的不同型号之間的價格差別會很大。

如果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某些型号的手機雖然也是用的骁龍778G,但是螢幕體驗很差,塑膠中框和後蓋,幾年之間的拍照傳感器,沒有用LPDDR5和UFS 3.1,快充縮水等等。

以我的标準,包括處理器在内,任何一樣主要配件不是“中端”,有縮水,那麼這款手機都不能算是“中端手機”,配置一定要均衡,這一點非常重要,以這個标準來衡量這幾年660、675包括778G手機,真正符合“中端手機”标準的并不多,而且價格都不便宜。

那些1500元左右的骁龍870、骁龍778G和天玑8100手機,其實真實體驗并不好,隻能說比“入門級”手機強一點,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高端”,隻能算是“準中端”,縮水閹割的、殘血版的中端,全靠某款處理器撐門面。

下面回到骁龍6 Gen1處理器的話題上來,采用4nm 制程,CPU 為 4× 2.2GHz Cortex-A78 + 4× 1.8GHz Crotex-A55,内置骁龍X62基帶,峰值 2.9Gbps。

搭載FastConnect 6700快速連接配接系統,支援藍牙 5.2 以及 Wi-Fi 6E,相機支援 108MP 單攝或25MP+16MP 雙攝或13MP 三攝,支援 LPDDR5 記憶體,相比起骁龍695,CPU提升40%,GPU提升35%,AI提升3倍,我覺得算是“中端處理器”沒問題。

另外,肯定還有很多朋友指望未來骁龍6 Gen1能成為“入門級處理器”,骁龍7 Gen1能成為“中端處理器”,後者這種可能性不大了,“主流”的骁龍7 Gen1型号可能将定位為“次旗艦”、“準旗艦”處理器。

當然,在未來也骁龍6 Gen1和骁龍7 Gen1系列處理器也有可能會出一些打醬油、湊數的型号(類似英偉達的610、710、1030等顯示卡),會用在入門級手機上。

另外,還可能會有部分廠商選一顆好點的骁龍6 Gen1處理器,出其它方面配置縮水的、殘血版的“中端手機”,但是嚴格來說,這些都不能算是“中端手機”。我所說的骁龍6 Gen1“中端處理器”主要是指這個系列中主流型号,和綜合配置“均衡”的滿血版的中端手機”。

——對此,大家怎麼看?

昨天寫了一篇高通最新骁龍6Gen1處理器的内容,發到了好幾個平台,沒想到因為我稱之為“中端處理器”遭到了部分朋友的質疑,
昨天寫了一篇高通最新骁龍6Gen1處理器的内容,發到了好幾個平台,沒想到因為我稱之為“中端處理器”遭到了部分朋友的質疑,
昨天寫了一篇高通最新骁龍6Gen1處理器的内容,發到了好幾個平台,沒想到因為我稱之為“中端處理器”遭到了部分朋友的質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