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個品種已向境外投資者開放!市場波動加劇,期權工具受追捧

9月6日—7日,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于線上舉行。多位大咖在9月7日上午的“對外開放分論壇”上建言獻策。

鄭商所:共建期市對外開放新格局

9月6日—7日,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于線上舉行。在9月7日上午的“對外開放分論壇”上,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在緻辭時表示,近年來,中國期貨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增強,包含PTA、原油、棕榈油在内的9個品種已經面向境外投資者開放,相關品種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期貨市場繪制的“中國價格”在全球範圍内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擴大對外開放是提高大陸期貨市場核心競争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必由之路。”王曉明表示,推進市場對外開放,有利于期貨市場更加全面、充分地反映國内外供求因素,增強價格代表性和影響力,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企業生産經營中日益增長的跨境風險管理需求,服務實體企業國際化發展,也有利于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形成“雙循環”發展格局。

作為大陸中西部地區唯一的期貨交易所,鄭商所高度重視對外開放。據王曉明介紹,近年來,鄭商所從實體經濟需要出發,貫徹落實中國證監會決策部署,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目前上市的許多品種與國際市場聯系緊密,國際貿易規模大。

2018年,鄭商所将PTA列為引入境外交易者的期貨品種,标志着鄭州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邁出實質性步伐。經過多年努力,越來越多的境外客戶進入鄭州市場開展風險管理。截至2022年上半年,鄭商所境外交易者涵蓋英國、南韓、新加坡、紐西蘭等20個國家和地區,PTA期貨境外客戶日均持倉約12萬手,累計成交量3379萬手。

王曉明表示,市場對外開放離不開品種、規則與業務的創新與完善。近年來,國際航運價格波動劇烈,航運企業避險需求強烈。鄭商所從實體企業需要出發,積極研發BPI等運力指數期貨品種。同時,随着油脂油料國際化程序不斷深化,鄭商所修訂了菜粕合約交割規則,允許進口菜粕交割。此外,鄭商所還正在推進國際原糖研發。預計不遠的将來,鄭商所将有更多的品種向全球投資者開放。

“在服務境外客戶中,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跨境交易系統至關重要。”他還提到,作為鄭商所的全資子公司,易盛公司目前已建設并營運以鄭州、上海、中國香港、新加坡、芝加哥為中心的全球路由平台,全球17個主流交易所及各大主流清算經紀商系統均已連接配接,自主設計的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分析系統已成為海外中資市場最主流的交易及結算系統,易盛公司還通過與海外主流技術商深入合作,打通了國際交易者參與中國特定品種交易的軟硬體技術通道,進一步降低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成本。

在王曉明看來,今年8月1日期貨和衍生品法的正式施行,将對标國際最佳實踐建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新格局。他表示,下一步,鄭商所将認真貫徹期貨和衍生品法精神,按照中國證監會部署,繼續擴大特定品種範圍,研發上市更多開放型品種。進一步研究引入境外特殊參與者的具體方案,盡快推出特定品種引入境外特殊參與者制度。穩慎推進QFII/RQFII相關工作。進一步擴充全球路由平台站點建設,做好跨境交易系統支援。繼續通過境外設展、投教宣傳、互訪交流、研修學習等方式,密切聯系,擴大國際影響。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保德勝:交易所間合作可推動衍生品市場國際化

9月6日—7日,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于線上舉行。在9月7日上午的“對外開放分論壇”上,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保德勝在演講中介紹,過去幾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緻供應鍊中斷、需求抑制,全球範圍内風險管理活動迅猛增長,尤其是在大宗商品領域。

現在随着宏觀不确定性的增多,在各類大宗商品,如農産品、能源産品、金屬以及大宗商品跨境運輸中,有對沖現貨市場風險需求的參與者正在持續加強風險管理。他認為,目前商品市場有三個明顯趨勢:第一,現貨市場參與者越來越多地轉向大宗商品衍生品來對沖價格風險;第二,人們越來越關注ESG衍生品;第三,交易所之間的夥伴關系持續加強。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促使許多實體投資者更認真地考慮利用衍生品進行對沖。”他說,幹散貨運輸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全球90%以上的貿易通過海運進行,每年的海運貿易量估計約為110億公噸,其中近一半是幹散貨貿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供應鍊受阻,全球貨運價格出現了“過山車”式的波動。波動性加劇導緻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現貨市場參與者使用遠期運費協定(FFAs)對沖價格風險,随着人們對衍生品對沖的興趣日益增加,FFAs交易量在過去兩年翻了一番。随着許多不确定性的出現,航運業将受益于更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這也是促使持續創新和擴大大宗商品衍生品種類的重要原因。

ESG衍生品方面,占全球GDP80%的國家已經承諾實作淨零排放目标,碳排放衍生品和其他ESG相關衍生品的開發将在幫助各國實作其氣候和社會目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預計在衍生品生态系統中,能源金屬市場和自願碳抵消市場兩個關鍵領域将具有強勁增長潛力。”他說,随着電動汽車需求的激增和能源生産的脫碳化,預計未來20年,钴和锂等能源金屬的需求将增長數倍,這将對價格産生重大影響。

保德勝表示,目前新加坡交易所子公司波羅的海交易所,與鄭商所簽訂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将共同探讨在航運衍生品研發方面的合作。此外,新加坡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建立ETF方面合作,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全資子公司合作,加強在中國的資料分發網絡,加強兩國資本市場之間的聯系。

“衍生品和相關金融産品将在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交易所合作可以快速推動中國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化程序。”保德勝說。

芝商所董事總經理、亞太區總裁拉塞爾·貝蒂:市場波動加劇 衍生工具将發揮關鍵作用

9月6日—7日,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于線上舉行。在9月7日上午的“對外開放分論壇”上,芝商所董事總經理、亞太區總裁拉塞爾·貝蒂在主題演講時表示,過去幾年中,新冠肺炎疫情和一系列重大地緣政治事件,造成了市場的劇烈波動,越來越多的人深刻認識到在目前動蕩的市場中,需要能夠對風險事件做出快速反應,運用衍生品管理風險的意識大幅提升。

全球市場參與者都在努力應對持續的不确定性和波動性,這些情況在資料上也有明顯展現。拉塞爾·貝蒂介紹,芝商所全球市場2021年的交易量創下紀錄,達到日均成交1960萬手,同比增長了3%。今年二季度芝商所全球日均成交量為2310萬手,同比增長25%。

在他看來,中國是亞太地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一直以來,芝商所都在中國持續開展投教活動。中國各類市場主體發展迅速,相關風險的增長也帶來更多對沖需求。我們将繼續緻力于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新産品,以滿足大家不斷變化的風險管理需求。”他說。

拉塞爾·貝蒂表示,芝商所在全球範圍與多家交易所保持合作。“我們很高興能夠與我們中國的合作夥伴一起積極參與中國市場的增長和發展。”他提到,芝商所在與中國機構合作過程中,也不斷與客戶溝通,更好地了解了客戶實際情況,持續創新推出符合客戶風險管理的産品,努力服務經濟需求。

“去年以來,我們推出的一系列産品,既考慮全球客戶群,也考慮如何服務于中國經濟。”拉塞爾·貝蒂提到,中國是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者。麥肯錫2021年的報告顯示,中國占據了全球電動汽車50%的市場佔有率,在中國市場中,本土制造商約占85%的份額。“我們上市的電動汽車生産所需的金屬期貨和期權,可以幫助包括礦商、電池供應商、汽車制造商或貿易商在内的客戶管理他們在電池、充電站、電路和汽車底盤中使用的各種金屬的風險。”

此外,圍繞綠色經濟,芝商所還推出了一些新的ESG産品。例如,2019年推出的E-miniS&;P500ESG期貨使客戶能夠投資符合ESG标準的S&;P500上市公司。2022年3月,推出的CBL核心全球排放抵消(C-GEO)期貨,将标準化基準引入迅速發展的自願碳市場。C-GEO期貨補充了去年推出的CBL全球排放抵消和CBL基于自然的全球排放抵消期貨合約,為客戶管理排放風險提供了新工具。

“我們堅信,随着我們不斷創新和開發新的解決方案來幫助客戶進行風險管理,并服務于經濟的真正需求,這些産品的推出和擴充将促進經濟向更可持續的模式轉型。”拉塞爾·貝蒂提到。同時,芝商所也十分注重在中國持續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深化中國交易者對衍生品交易的認識。在他看來,随着中國市場的成熟,流動性資金規模也将增長和擴大。在各類市場機構有效管理國内外大宗商品、利率和貨币風險敞口過程中,衍生品将發揮關鍵作用。中國商業實體和企業正在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利用各類工具更好地管理信用、價格和交易對手風險已經變得更加迫切。

國際期貨業協會亞太區負責人比爾·赫德:全球交易所衍生品市場前景樂觀

9月6日—7日,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于線上舉行。在9月7日上午的“對外開放分論壇”上,國際期貨業協會亞太區負責人比爾·赫德介紹,過去幾年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期,衍生品市場也同樣經曆了波動。

對于全球衍生品市場目前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他認為主要展現在兩方面:一是固定收益市場方面,受到各國政府政策影響,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威脅,這些因素導緻了更高的波動性和利率水準,進而增加了固定收益期貨産品的交易量,在短期利率産品上表現尤為明顯。這一趨勢還沒有出現改變的迹象,在可預見的将來還會繼續。

二是大宗商品領域出現了大幅波動,美國和歐洲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劇烈。過去6個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市場供應受限,使得大宗商品的供應減少。期貨市場受到各種供應沖擊的影響,市場波動加劇,保證金水準升至曆史高位。

“我們看到,傳統期貨市場的參與者在執行對沖政策時,考慮到成本與效益,已經開始更多地使用期權工具,預計這種情況将持續下去。”他說,不斷增加的波動性降低了市場的流動性水準,做市商報價的虧損風險增加,也增加了執行大額訂單的難度,是以做市商報價以及經紀商和客戶交易大額訂單的意願也随之下降。

“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擺脫困境,但我們已經經受住了金融風暴,學習到了如何為所有參與者創造一個更強大、更安全的市場。”比爾·赫德表示,他對交易所衍生品市場的前景持有謹慎樂觀的态度。

在他看來,未來将在衍生品市場中表現突出并取得更大進步的領域是ESG。“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類産品将會成為主流金融衍生品,市場參與者會認為這些産品有助于促進世界邁向更美好未來而參與交易。”他說,交易所的衍生品市場是這些産品以高效、透明方式交易的最佳場所。環保産品開發的難題一直存在,但現在有許多新的解決方案,相信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産品加入這個領域,也将吸引更多參與者進入這個新發展領域。

他還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的頒布将對衍生品行業帶來巨大影響。這項立法完善了法律和風險管理架構,包含了重要的法律保護條例,有助于為中國和國際參與者建立一個更強勁、流動性更強的期貨市場,為國際金融機構、投資者和終端使用者參與繁榮的中國金融市場提供堅實的基礎。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支援期貨經營機構做大做優

9月6日—7日,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于線上舉行。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在對大陸期貨市場目前對外開放的情況進行詳細介紹的同時,為大陸期貨市場國際化行穩緻遠給出了建議。

大陸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生産國和消費國之一,擁有強大的實體經濟需求支撐,大陸也連續多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陸商品期貨的成交量是29.78億手,占全球商品類成交量的69%。“今年8月1日實施的期貨和衍生品法中設專章規定了跨境交易監管,填補了涉外期貨交易法律制度的空白,為期貨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提供了法律保障,為進一步深化期貨市場開放合作開啟了嶄新的篇章。”她說。

從品種方面來看,王穎介紹,截至今年上半年,大陸已上市原油、20号膠、低硫燃料油、國際銅、原油期權、PTA、鐵礦石、棕榈油、棕榈油期權等9個國際化期貨期權品種。從2022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相關品種的期貨價格已成為跨境貿易中的重要定價參考,品種的國際影響力也在持續增強,服務全球産業鍊的能力不斷提升。在交割方面,國際化品種現在可以實作境外提貨,有利于促進國家和地區間的貿易融合。此外,各交易所正在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籌部署,有序推進QFII/RQFII參與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和股指期權産品。

從交易所方面來看,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各交易所創新多種管道吸引境外投資者,積極探索開展結算價授權等多種形式進行務實合作。技術方面,各交易所也在不斷地完善對外開放配套服務。“近年來,境内交易所積極‘走出去’,開展各類境外市場的推廣活動,參與收購境外交易所,設立海外代表處,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她說,同時,期貨交易所“引進來”的腳步也在加快。

從期貨經營機構方面來看,截至今年8月,共有23家期貨公司在境外地區設立了26家一級子公司和30家二級子公司。“随着中國期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規模的增長,境外主體參與的熱情也在逐漸提升。”王穎說,期貨和衍生品法出台後,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交易的合規顧慮。

在這些條件的支援下,大陸期貨市場将迎來開展更大範圍、更大規模境外投資者培育的重要機遇期。而大陸期貨市場國際化要行穩緻遠,王穎表示,一方面需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的品種,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風險管理工具。目前的境内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品種數量仍然偏少,下一步要繼續增加品種供給。

另一方面是要支援期貨經營機構做大做優,推動期貨行業的國際化發展。建議繼續支援期貨經營機構壯大資本實力,拓展業務範圍,增加收入,加快國際化的步伐。同時,也要給予“走出去”的境外期貨子公司更多的政策支援,支援它們與境内母公司發揮協同效用,進一步做強做優境内期貨公司。

麥格理集團亞太區常務董事:參與者多元化帶來期市新發展

9月6日—7日,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于線上舉行。在9月7日上午的“對外開放分論壇”上,麥格理集團亞太區常務董事菲利普·莫斯科索在主題演講時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過去40年,随着市場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和資訊革命的發生,期貨市場的參與者也變得成熟和多樣化,中國期貨市場的快速成長以及參與者的多樣化提升将為供應鍊的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菲利普·莫斯科索認為,期貨市場參與者群體越發多樣化,為商品市場進一步增加了流動性、提升價格發現有效性并分散了市場風險。随着大宗商品市場參與者的增加和大宗商品固有波動性的存在,期貨市場對傳統的産業參與者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由于大宗商品固有波動性的存在,期貨市場對傳統的産業參與者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據他介紹,首先,期貨交易所的存在使得大宗商品企業能夠管理遠期風險,對沖遠期商品價格風險敞口可以給企業帶來諸多益處。“甚至在融資方面,貸款機構也通常希望借款人獲得足夠保護以使其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其次,期貨還有助于企業穩定現金流。再次,它還可以穩定回報和資産負債表,有助于提高企業的信用評級。最後,在市場競争方面,鎖定良好的利潤率有利于企業在競争中勝出。

“強大而活躍的期貨交易所将為不同的買家和賣家提供集中的市場,來交易遠期風險,讓參與者有機會規避商品價格波動,創造雙赢的結果。”菲利普·莫斯科索提到,現階段,由于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所占的市場佔有率巨大,中國的期貨交易所在價格發現領域也扮演着重要而獨特的角色。中國的期貨交易所在短時間裡實作了驚人的發展,“包括鄭商所在内的中國交易所有利于我們從全球視角确定商品的準确定價。”他舉例說。

他提到,目前鄭商所的大部分交易量發生在近月或活躍合約,但随着鄭商所遠月合約的發展,将會有更多市場參與者選擇利用遠期定價。“遠月合約在更遠的未來交割,這是最常用的對沖和降低長期價格風險敞口的方法,對于是否投資新工廠、增加産量甚至對于某一産品是否建立新的供應鍊等決策都有着重要指導意義。”菲利普·莫斯科索預計,伴随鄭商所交易量繼續增長,持倉量一同增加,成交量會向遠月合約不斷擴充。如果持倉量和成交量能夠更多地分布在遠月,大宗商品市場和供應鍊風險也将會得到更好的緩解。

在菲利普·莫斯科索看來,鄭商所不僅擁有龐大的潛在現貨市場,還有大量傳統和現代市場參與者,不同的市場參與群體以不同的目的進行市場交易,形成更好的市場流動和交易的遠期結構曲線。這個市場通過提供大宗商品價格風險管理途徑,為供應鍊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