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公派留學英國50周年論壇将舉行,兩百餘位中英兩國人士參加

作者:澎湃新聞

2022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50周年,也是中國決定向英國公派留學50周年。值此中英兩國建交50周年暨中國公派留學英國50周年之際,歐美同學會将于9月9日舉辦紀念中國公派留學英國50周年論壇。

9月5日,歐美同學會舉行了媒體推介會,歐美同學會秘書長王丕君、副秘書長滕劍峰等對此次論壇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此次論壇将以“開創新時代中英教育、科技合作新紀元”為主題,200餘位中英兩國政府要員、教育界知名人士、科學家、企業家、金融界人士将應邀出席,并聚焦“科教合作”、“數字經濟”、“金融開放”等中英合作前景廣闊的領域,進行互相研讨交流,推動務實有效合作。

三點考慮

目前,雖然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新的共同挑戰,但加強中英民間友好,擴大人文交流,深化金融科技合作,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和兩國人民願望。

王丕君表示,此次論壇的主辦基于三點考慮,其一,為了貫徹落實中英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助力中英關系向好發展,助力黨和國家外交大局。

他提到,2022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緻賀電,指出“今年适逢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50周年,希望雙方以此為契機,深化友好互信,擴大交流合作,共促國際團結,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作出新貢獻”。3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同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指出“雙方應該着眼戰略和長遠,堅持互相尊重,本着開放包容心态,加強對話交流,擴大互利合作”。在此次通話中,約翰遜特别提到,“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比其他任何歐洲國家都多,英方為此感到自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英關系的重要論述和約翰遜所釋放的積極信号,為我們舉辦論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提供了遵循。

其二,為了發揮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生力軍”作用,在新形勢下,搭建可持續的促進中英兩國交流合作的載體和平台。

王丕君指出,“努力成為民間外交生力軍”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所提出的歐美同學會“三個成為”重要要求其中的一個,歐美同學會從民間管道建立平台,發揮留學人員聯系廣泛的優勢,增進中英兩國群眾互相了解、友誼和信任,是展現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生力軍”價值和擔當的重要舉措。

其三,為了發揮留學人員“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間大使”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1972年,中英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兩國關系從此開啟了新紀元。之後不久,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推動下,16位中國青年踏上了英倫留學之旅,掀開了中英兩國留學交流的新篇章。50年來,中英兩國間的留學生規模有了空前發展,中國赴英留學生由建交初期的16人,發展到目前在英留學生超過22萬人,英國在華的留學生規模也達到了近2萬人。

中英兩國的留學生是中英關系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貢獻者,中英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離不開包括留學人員在内的有識之士的努力推動和共同維護。

王丕君強調,“講好這些故事,對增進兩國人民互相了解認知、推動中英關系發展有重要意義。”

規格高

此次論壇将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主旨演講+平行論壇”多闆塊的模式進行。開幕式設有上司緻辭和主旨演講兩個環節,将邀請中英兩國政要、科學家、企業家及有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分享觀點和經驗智慧。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次論壇規格高、層次高,各領域大咖齊聚。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吉姆·麥克唐納,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前校長、英國施密特學者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凱思·博内特爵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比爾·羅斯科等權威專家學者,以及英國牛津大學執行校長、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理查德·霍布斯,英國卡迪夫大學校長柯林·萊爾頓,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校長科林·貝利等高校校長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艾德明等企業家均将參會。

中方嘉賓方面,主辦方邀請到10餘位部級上司、院士。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劉利民,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闫傲霜,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廈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張宗益,外交部原副部長周文重,博鳌亞洲論壇理事會原秘書長劉世錦,歐美同學會留英分會會長、中國自然基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祁斌等将出席有關論壇并與英方對話交流。

除了緻辭、演講等有關安排外,論壇形式設計上更加展現專業性、互動性,比如在中英教育分論壇專門設計策劃了一場中英青年間的線上對話交流活動;在金融開放分論壇,英中商會還在倫敦設立了分會場,同步連線……

王丕君在推介會上也對論壇舉辦的預期成果表示了期待,他說,希望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增進中外友誼,結出合作共赢的豐碩實踐成果,向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