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罕見!青城山秋夜現大量螢火蟲 竟是四川首次發現的品種

作者:紅星新聞
罕見!青城山秋夜現大量螢火蟲 竟是四川首次發現的品種

2017年10月23日19時30分,青城山天石洞朝向老榮格路段,記者長時間曝光螢火蟲舞曲,這是2001年才發現的黃邊新品種短角窗螢火蟲

銀色蠟燭秋天燈冷畫屏,燈羅小風扇熒光氟。

- 杜牧秋夜

"銀色蠟燭秋天燈冷畫屏,燈羅小風扇熒光燈。唐末詩人杜牧在《秋夜》中這樣描述的場景:秋夜,白色的燭光反射着荒涼的畫面畫面;雖然它描繪了深宮中女性的孤獨和怨恨,但它也傳達了一個資訊:人們的印象往往是在夏夜會出現螢火蟲,在秋夜也能看得見。

兩天前,成都華西昆蟲博物館館長趙立在一個秋夜,在青城山發現了一簇散布在數百米以上的螢火蟲。在海拔約1100米的地方,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螢火蟲。驚訝不已,他更興奮的是,該屬被稱為黃邊短角窗螢火蟲。據記載,螢火蟲僅在2001年才發現一個新物種,除山東和台灣外,其他省份和地區均未有記錄。這一發現是四川的第一個發現。

驚喜

青城山海拔1100米

秋夜發現大量螢火蟲

21日7點.m,成都華西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從青城山前往老君山的路上,經過天士東路段時遇到了一群特殊的精靈。他仍然被無數昆蟲的景象所震撼 - 大量的螢火蟲散布在數百米的道路上。他戴着大燈,迅速關掉燈光,停在現場。很快,剛剛看到光明的精靈"走出去"又亮了起來。

"每平方米有超過五個,在黑暗的小路上上下跳舞。趙立告訴成都商報,"就個人而言,在國内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景,叢林中的星星點點滴,像銀河系的舞蹈,非常夢幻,壯觀。這種高密度的螢火蟲以前曾在馬來西亞沙巴的紅樹林中見過。趙立介紹,當時的海拔高度大約是1100米,"這個海拔加上這個季節,還是第一次看到。"

罕見!青城山秋夜現大量螢火蟲 竟是四川首次發現的品種

山窗氟,比較常見

23日晚,成都商報記者在山路上爬行了近一個小時後,來到趙立偶然的路段螢火蟲,安靜得那麼黑。18點40分左右,樹林裡的天空漸漸變暗,記者留在小亭子周圍突然亮起一個光點,人們都很興奮。19點左右,森林裡的光點逐漸增多。半個小時後,它四處閃爍,更加夢幻。

興奮

新發現的黃邊短角窗氟種類

四川以前沒有記錄

這個季節它們在這麼高的海拔地區是什麼樣的螢火蟲?這引起了趙立的好奇心。周末回到成都後,趙立查閱了大量資料,根據螢火蟲的形狀和季節的特點,終于有了答案。

罕見!青城山秋夜現大量螢火蟲 竟是四川首次發現的品種

黃邊短角窗螢火

"是的,這是一種黃色邊緣的短角窗氟。得知結果的趙立第一時間告訴了記者這個消息。"這是一種屬于短角窗氟屬的螢火蟲新物種,2001年才被發現,在台灣和山東都有發現,在其他任何省份都沒有發現。這一次,它是在四川首次被發現的,之前沒有被記錄過。"

趙立進一步介紹,黃邊短角窗氟主要出現在每年的10月至1月,成蟲觸手呈鋸齒狀。雄性的翅膀完好無損,雌性的翅膀沒有翅膀。雄性有兩個發光點,雌性有四個點。雄性的前胸背闆是米色的,翅膀是黑色的,但翅膀顯然是黃色的。雌性是米色的體色,但在前兩部分有一個不明顯的桃紅色圖案。栖息地主要圍繞山路兩側的叢林。此外,活動海拔也很高,"台灣的記錄也是中高海拔,"趙立說,"我估計福建、浙江等地應該有。"

探針

螢火蟲潮濕潮濕

大量或與最近的降雨有關

為什麼這次發現了這種罕見的螢火蟲物種?趙立分析,"應該永遠存在,但之前卻被忽略了。這發現之後,想來青城山玩的人可以注意保護他們。"

罕見!青城山秋夜現大量螢火蟲 竟是四川首次發現的品種

雲南扁氟

"這種螢火蟲在青城山區很豐富,這次應該與成都的雨天緊密相連。趙進一步解釋說,螢火蟲的幼蟲以蝸牛為食,蝸牛生活在潮濕的地區。自8月初以來,成都兩個多月的降雨量明顯超過往年。最近一個月已經下了一連串的雨,使蝸牛有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因而讓它以螢火蟲幼蟲為食,因為食物豐富,存活率明顯提高。"其他類型的螢火蟲,雖然數量也可能增加,因為羽化成成成蟲所需的時間很短,但這次我們看到發生了什麼變化。而這種恰恰是深秋的羽化,是以造成這次青城山螢火蟲爆裂。趙莉說,"這個物種在全世界都應該是罕見的,因為通過拉丁文名稱查詢,這個物種是在2001年命名的,很晚。我國的大多數其他螢火蟲都是在100多年前被發現和命名的。"

為什麼以前沒有發現過?

海拔高,頭小,光弱

對于發現的較大的螢火蟲群,它位于海拔約1100米處,經過仔細确認,屬于窗螢屬。"這是我第一次在這個高度看到它,大多數螢火蟲以前都是在低海拔地區。趙莉介紹,螢火蟲之是以很久沒有被發現,是因為它海拔高,體積小,光量小,外觀較弱,少數個體容易被忽視,隻有群體才會引起注意。而他們怕光,"有手電筒的燈不會發光,隻有全黑的環境才能看到,即使手機照明也會讓周圍的螢火蟲在十幾米内熄滅燈光。"再加上它出現在深秋,夜間青城山風景區不開放,自然很少有人發現它們。

罕見!青城山秋夜現大量螢火蟲 竟是四川首次發現的品種

最常見的黑氟末端

哪些螢火蟲喜歡深秋?

一般來說,螢火蟲經常出現在低海拔地區,最常見于夏季,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第一位螢火蟲醫生傅新華說。但也有一些螢火蟲出現在中海拔地區,相對耐寒,海拔一般在800~1000米,"而這些高海拔地區很少見"。"

深秋出現的螢火蟲屬主要是窗螢屬和短角窗螢屬。生活中最常見的氟屬發生在夏天。"螢火蟲的密集存在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高發生次數表明其所在地區沒有污染威脅,"傅說。

青城山有哪些螢火蟲?

趙莉介紹,目前在青城山已經證明有三種螢火蟲十餘種。三屬分别為:門氟屬、窗氟屬、扁氟屬。具體類型有:平胸黑翅氟、大頭黑翅、小頭黑翅氟、大紅胸黑翅氟、小紅胸黑翅氟、黃框氟、夏窗氟、紅胸窗氟、黃邊窗氟、黃邊窗氟、黃邊窗氟、雪屏、雲南平翅氟等。相比之下,黑端氟是最常見的。

就時間而言,它們絕大多數發生在夏季,而雲南平坦的氟出現在10月初。在海拔高度方面,基本上在低海拔地區,雲南平原氟位于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一般在900米以上。

成都商報記者杜玉泉攝影記者劉海雲(趙立拍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