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卡工業遺存|“工旅融合”“喚醒”老舊廠區

作者:新華社
打卡工業遺存|“工旅融合”“喚醒”老舊廠區

從“VC站”開往“詩和遠方站”的火車,停靠在一片草木蔥茏的開闊地,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孩子下車後,在教官的指揮下迅速集結……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的VC·工業主題公園裡,30餘名國小生正在參加青少年拓展訓練營活動。稍遠處廠房内,機械加工企業的裝置在高速運轉,勞工們抓緊趕制訂單,轟鳴聲中一片繁忙景象。

打卡工業遺存|“工旅融合”“喚醒”老舊廠區

在VC·工業主題公園裡,青少年拓展訓練營正在開展活動。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

誰能想到,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廢舊廠區,房屋破舊,鐵軌鏽蝕,雜草叢生。

這片占地面積近40萬平方米的廠區始建于1955年,曾是牡丹江市工農具生産合作社、牡丹江拖拉機制造廠、牡丹江制藥廠所在地。2006年國企改制後,一家生化公司在這裡組建。2011年企業停産後,廠區一“睡”就是近10年。

2020年以來,牡丹江市陽明區盤活廠區閑置資産,建設VC·産業園,通過“工旅融合”讓老舊廠區煥發生機。

打卡工業遺存|“工旅融合”“喚醒”老舊廠區

拼版照片:上圖是由老廠區閑置的污水處理廠實驗室改造成的VC·産業園客舍(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下圖是正在改造中的實驗室(資料照片)。

“在改造過程中,我們注重實用性,同時也保留住工業遺存的滄桑美。”參與改造工作的黑龍江陽明經濟開發區服務中心副主任仲偉楠說,園區内的管道作為工業遺存被保留下來,其他一些老舊裝置也變成工業景觀。

打卡工業遺存|“工旅融合”“喚醒”老舊廠區

圖為VC·産業園中一處改造完成的廠房與作為工業遺存被保留下來的舊建築。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

部分老舊廠房被改造成新工廠中的房間,廢棄的污水處理廠實驗室被改造成可接待賓客的客舍,一處廢舊建築被改造成具有歐陸風情的咖啡廳,飼料工廠中的房間被改造成牡丹江工業印象館,冷卻泵房被改造成關東民俗館……就連火車卸料站也被改造成機車展示館。經過近兩年建設,一個嶄新的花園式産業園展現在人們面前。

VC·工業主題公園項目執行負責人崔春曉介紹說,主題公園位于VC·産業園内,2021年10月試運作以來,已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工業遺迹和民俗文化元素在園區内實作了有機融合。人們在這裡可以近距離接觸工業景觀,了解牡丹江工業發展脈絡,還可以觀賞各種老物件,感受東北民俗文化。

打卡工業遺存|“工旅融合”“喚醒”老舊廠區

參觀者在關東民俗館内參觀。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

“源源不斷的參觀者,讓園區打出了名聲,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潛在商機。”崔春曉說。

黑龍江奧納斯特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9月入駐園區,是一家主要以研發、生産石油鑽井、完井工具為主的機械制造類企業。企業生産負責人何鐵剛說:“我們是首批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這裡有一流的園區環境,遇到問題,園區會第一時間幫忙解決。”

打卡工業遺存|“工旅融合”“喚醒”老舊廠區

在黑龍江奧納斯特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廠房内,勞工正在生産作業。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

黑龍江陽明經濟開發區服務中心主任高勇說,把企業“請進來”後,從招商線索、項目簽約,到企業落地等各階段,園區為企業辦理手續和營運提供全流程“一對一”保姆式服務。

“園區内已初步形成小規模的産業集聚,我們的一些項目配件會委托園區内幾家加工企業來做,這樣既節省了運輸成本,還提高了生産效率。”何鐵剛說。

VC·産業園自2021年9月運作以來,已入駐實體企業19戶,2021年實作稅收近千萬元。據了解,目前園區正着力建構“2+3”産業模式,即優先發展裝備制造、生物科技産業,培育壯大總部金融、文化創意和工業旅遊産業,打造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的花園式生态産業園區。

策劃/編輯:金小茜

文字記者:王建威

海報攝影:謝劍飛

海報制作: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