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作者:秋葉侃史

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鋪陳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張說、蘇颋、嘉貞、九齡之徒,皆能始終彌縫,不失紀律。——元稹

漢唐兩朝是曆史上國家聲望最高、文治武功最為突出的兩個朝代,唐朝盛世的巅峰當屬唐玄宗李隆基當政前中期開創的開元盛世,當時的唐朝文化昌盛、兵強馬壯、國威遠播,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然而,這位年輕時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卻在晚年時慘遭架空,不僅成為了空有虛名的太上皇還被兒媳折磨,晚景不可謂不凄涼。

血腥政變登上皇位

李隆基生于公元685年,是武則天和李治的親孫子、唐睿宗李旦的三兒子,若是按照古代的嫡長子繼承制度,他本沒有繼承大唐皇位的資格。

然而,李隆基出生時恰逢唐朝政壇的多事之秋,先是奶奶武則天想要篡權專政,廢掉李顯将他的父親李旦扶為唐睿宗,随後李隆基在四歲時被過繼給李弘。

不久之後李旦被廢,還因為私下會見大臣一家老小都被幽禁在宮中,眼睜睜看着武則天登基成為女帝。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政局動蕩的年代,嫡長子的身份不如文韬武略的真本事來得實在。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唐朝皇帝李世民就是最好的證明,以你為有實力才能以次子身份成功發動政變,踩着嫡長子的屍體執掌皇權。當然,李隆基能躲過武則天的殘酷清洗并有着後來的作為,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

李隆基八歲那年,他的生母窦德妃遭人誣陷被武則天秘密處死,父親李旦本也遭到了誣告。當時,武則天對李家宗室的戒心很重,一旦坐實李隆基難免一死。

面對酷吏來俊臣的威脅,李旦身邊的舞樂藝人安金藏大喊道:“我要用我的心,證明皇嗣是不會造反的”,說罷他便拿起佩刀刺破自己的肚腹。

武則天聽說後很是感動,事後命人放了李旦一家,六年之後幼年喪母的李隆基逐漸長大,又在此時目睹了張柬之發動的神龍政變,看着武則天還政于李氏皇族。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或許就是從那時起,李隆基心中便埋下了一顆政變奪權的種子,讓曾祖父李世民做榜樣,他很快确定了自己的奪權政策:在皇帝親軍萬騎中發展勢力,掌控具有關鍵性的軍事力量。

回到長安後,李隆基開始招攬人才,暗中積蓄力量。當時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是中宗李顯,此人無論是頭腦還是氣魄都不是當皇帝的料,政權慢慢跑到了韋後和安樂公主手中。

可惜這對母女隻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一門心思想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和太平公主,可實際操作起來卻搞得一塌糊塗。韋後先是殺掉太子李重俊,接着扶兄長韋溫上位,并毒殺了中宗李顯。

直到這時一直默默旁觀的李隆基才先發制人,聯手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韋後一夥人,包括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在内的一衆同謀者都沒能幸免。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在古代想當皇帝最重要的是有實力,其次便是掌握天下大義,如此才能夠名正言順。李隆基老爹李旦還活着,是以他并沒有自己稱帝,而是迫使李重茂讓位給李旦。

此時距離玄武門事變還不到百年,往事與教訓曆曆在目,旁人自然能看出李隆基和李世民如出一轍的雄主氣魄,李旦的大兒子李成器也不想當第二個李建成。

是以在立太子時以“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為由堅決推辭,李旦順水推舟立李隆基為太子。論資曆李隆基鏟除奸黨聲勢正旺,論實力他手握左右萬騎大權在握,論大義名分他是得到李旦認可的太子。

隻要等李旦過世皇位必定是他的,然而在李隆基面前還有太平公主這道坎,太平公主自恃有擁立之功,總是以各種方式幹預朝政,甚至還想要另立太子。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李旦剛開始時也比較倚重太平公主,但時間一長就發現親兒子李隆基比太平公主更有本事,慢慢就傾向于找他詢問意見,兩人之間的沖突開始激化。

随着時間的推移李旦察覺事情不妙,為了避免出現内亂,他不顧太平公主反對毅然退位讓賢改元先天,隻掌握朝廷大員任免權和軍政要事決定權,等同于帶着李隆基多走一段路。

這可把太平公主給氣壞了,她糾集大批黨羽打算發動政變,甚至準備毒殺李隆基。李隆基精明能幹離皇位隻有一步之遙,自然也和太平公主不對付,而他也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

機會到來的時刻,他先一步下手誅殺太平公主和其黨羽,改年号為開元,“開元”兩個字表明決心要勵精圖治當一個好皇帝,就這樣轟轟烈烈的開元盛世拉開帷幕。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開元盛世萬國來朝

執政前中期的李隆基,确實是個有着雄才大略的明君,一言一行都有幾分唐太宗的影子。剛從老爹手裡接過皇位時,唐朝政壇剛經曆了數十年的動蕩亂局,連續多場政變讓朝廷元氣大傷。

李隆基深知朝廷是國家的大腦,幸存下來的官吏中有不少腐敗無能之輩,唐王朝就像一個身染重病的病人,需要對症下藥才能恢複健康。

他首先動手整頓吏治并根據實際需求量才任官,先後提拔了姚崇、宋璟、張九齡和張說等才能卓越的宰相。其中,宰相姚崇多謀善斷,頗有幾分房玄齡杜如晦的風采。

他提出的“十事要說”,李隆基全部應允并按照其訓示行事,姚崇就像是一劑苦口良藥将瀕臨崩潰的朝政拉回到正軌。但姚崇并非完人,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喜歡招權納賄,搞小團體打擊政敵。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在政局穩定後,李隆基罷免了姚崇,而後改由剛正不阿的宋璟出任宰相。可惜宋璟此人雖能不畏強權、不徇私情,但卻過于因循守舊,還因為太過清正廉明得罪了不少權貴,最終也被罷免。

張說對唐朝的軍事制度和政府機構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進,解決了冗兵的問題,也讓公權力進一步集中到中書省。

總的來說,在這幾位宰相的輔佐下開元盛世發展到了極點,民族關系空前融洽,社會生産力也有了明顯發展。

巅峰時期的唐朝商業發達、交通便利、社會風氣開放,總人口也達到8000萬之多,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據《唐六典》記載,當時萬裡迢迢來到長安朝貢的藩國足有70多個,遍及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和地中海地區。

李隆基在年輕時的确幹出了一番功業,但可惜的是他沒有繼續将這種“勁頭”持續下去,而是沉浸在昔日的功績當中,開始生活作風日漸奢靡、沉迷女色。

武惠妃是唐玄宗比較喜歡的第一個女人,為了他玄宗逐漸荒廢了政事,更為緻命的是他因為太過寵愛武惠妃,結果聽信對方讒言殺死了三個兒子,立李亨為太子。

不久後武惠妃病逝,李隆基又迎來了命中第二個重要的女人,他就是兒媳婦楊玉環。第一次召楊玉環入宮,唐玄宗就發現她不光美貌驚人,還擅長音律歌舞跟自己興趣相投,簡直是老天送給自己的禮物。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于是乎他不顧倫理綱常,将楊玉環迎入宮中封為貴妃,兒子壽王因沒了母親武惠妃的庇護,隻能将這一個啞巴虧往肚子裡咽,眼睜睜地看着妻子被奪。

據說光是給楊玉環做衣服的人就有七百之多,如此奢靡無度的作風,哪裡還有早年那個雄姿英發的明君的影子?李隆基對楊玉環的寵愛程度,從那句“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于一身”的詩歌中便能看出端倪。

李隆基不光寵愛楊玉環,愛屋及烏的情況下還重用她兄弟楊國忠,任命其為宰相。當時,四大賢相之一的張九齡被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所取代。

楊國忠和李林甫是什麼水準?隻有“禍國殃民”四個字來形容,他們能當宰相嗎?顯然不能。是以幾人當權後唐王朝重新變得混亂起來。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朝綱雖然開始走下坡路,但唐朝一如既往地繁華,隻是在這萬國來朝的盛況背後也埋藏着很深的隐憂。

晚年昏庸慘遭折磨

後人常把唐朝和漢朝相提并論,稱其為“漢唐盛世”,但實際上兩大王朝在權力走向方面,具有一個根本上的差異。

漢王朝是從地方分權走向中央集權,而唐王朝則正好相反一直在往地方分權的方向發展,最明顯的就是府兵制沒落,進而被“節度使制度”取代。

節度使就相當于封疆大吏,把管轄區的軍政大權攬于一身,好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王一般。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王朝初期的幾位皇帝都頗為強勢,這種制度還無傷大雅,可一旦皇帝昏庸無道此中情況就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嚴重後果。

安祿山就曾是兩州的節度使之一,他因為與楊國忠有仇怨,而後開始了安史之亂。馬嵬坡下,楊貴妃等人被處死,徒留唐玄宗李隆基一人在世上哀傷。

安史之亂持續了大概3年,戰亂平息之後太子李亨繼任為皇帝,是為唐肅宗,尊李隆基為太上皇,隻是這一對父子的關系并不是那麼好。

馬嵬坡之變的背後多少有一些李亨的影子,楊貴妃之死他有擺脫不開的關系,即便當了太上皇李隆基還沉浸在失去楊貴妃的痛苦中,李亨和父親的關系就注定不會好,也為他的沒落與悲涼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李隆基被接回到長安之初,他身邊有大将軍陳玄禮、内侍監高力士、親妹玉真公主與舊時宮女等人陪伴,生活也算是過得不錯。可是,他一直對楊貴妃之死耿耿于懷,多次派人去祭拜她。

楊貴妃死後最初是被葬在馬嵬坡的,此時的李隆基便想要把她重新安葬,唐肅宗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無奈之下,唐玄宗隻能讓畫工畫了貴妃的肖像,每天睹物思人——朝夕視之而欷歔焉。

若僅僅是因為一個女人,唐肅宗或許對父親會忍耐一番,奈何父親一直“不老實”。當太上皇期間,李隆基一直與外人頻頻來往,這其中有将軍亦有謀臣。

這些人見到李隆基之後依然是以“皇帝”、“萬歲”稱呼,自古以來權力會讓很多皇帝迷失,唐肅宗自然也不可能把到手的權力讓出去,心中對父親開始怨恨起來。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李輔國(唐肅宗的心腹)趁肅宗患病之機,把他強行遷居西内,半路上還發生了意外,玄宗差點墜馬身亡。對于此事唐肅宗自然知曉,可是他不但沒有責怪,反而還安慰了他幾句。

與此同時,唐肅宗還以各種理由清洗了父親身邊的近臣,比如高力士以“潛通逆黨”的罪名流放于巫州、陳玄禮被勒令緻仕、玉真公主也出家為尼......

除了兒子架空他外,兒媳婦對李隆基也不好。玄宗皇帝晚年身邊隻身一人,形影相吊好不凄慘,張皇後(兒媳婦)此時就動了各種各樣的歪心思。

名義上李隆基有着行動自由,但張皇後卻以各種理由限制其行動,玄宗身邊雖然有百人侍奉,但這些人皆是唐肅宗、張皇後的人,根本就不會聽他的話。

唐玄宗人生最後的6年有多凄涼?女人沒了,權力沒了,自由也沒了

可憐曾經富有天下的李隆基,晚年時卻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也就是在郁郁寡歡中與世長辭。可以說,李隆基回到長安短短6年就去世,與兒子的架空、兒媳的折磨不無關系。

當然張皇後也沒好下場,她晚年被李輔國擺了一道,隻能眼睜睜看着唐代宗李豫登基,事後因為“後宮幹政”被貶為庶人,以凄涼落幕。

總的來說,李隆基晚年的失敗在于他過分沉浸在年輕時的成功當中,忘記了當皇帝和治學是一個道理。安史之亂後,若是能老老實實生活、安逸享樂,必然會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

本文由“秋葉侃史A”釋出,202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