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力度加大!歐盟僅有兩國未宣布建立外資投資審查機制

作者:第一财經

截至今年9月,歐盟27個成員國中,目前僅有2個尚未公開宣布建立外資投資審查機制。

這是歐盟在日前釋出的《外資審查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最新資料,比起1年前,建立或計劃建立外資投資審查機制的成員國又多了3個。

與此同時,歐盟還披露了2021年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審查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交易數量超過400餘項,主要涉及領域為資訊和通信技術、制造業、批發零售和金融業;主要接受歐委會審查通知的投資者,前五名為美國、英國、中國、開曼群島和加拿大。

歐盟此次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歐盟吸引FDI同比下跌31%,比2019年(疫情前)下跌68%。

歐盟還在報告中表示,雖然2022年伊始,歐盟吸引FDI的勢頭尚佳,但是考慮到能源危機、原材料成本急劇增長以及俄烏沖突對關鍵原材料和技術的影響,這恐怕會令2022年的并購前景蒙塵。

富而德律師事務所中國反壟斷業務聯席主管杜甯(Ninette Dodoo)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歐洲對于國家安全領域的審查的确有所趨嚴,但這并不意味着歐盟關閉了對外商投資的大門。

“确實有一些轄區已經或者是即将推出一些外商投資的審查機制,比如比利時可能之後要推出外商投資審查機制,以及英國也生效了《國家安全與投資法》。”杜甯解釋道,“在全球範圍内,我們觀察到的趨勢是,各個國家對于海外買家或者是外國投資者仍然保持比較開放的态度,隻不過各國政府希望采取更加系統化的方式來更好地監管來自海外的投資,包括了解這筆投資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是誰在促成這筆投資,以保證自己國家關鍵産品的供應,保障一些關鍵領域的安全。”

美國是歐盟最大FDI來源地

2021年,全球并購市場恢複,全球FDI也從2020年由疫情引起的放緩中反彈。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釋出的《2022年全球投資報告》顯示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已恢複到疫情前水準,2021年全球FDI流入量前兩名的經濟體是美國和中國。

歐盟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FDI達到1.5萬億歐元,同比增長52%,與2019年疫情前水準相比也增長11%。歐盟在2021年也吸引了1170億歐元的FDI,占全球FDI的8%,與2020年相比下降了 31%,與2019年相比更是下降了68%。歐盟在報告中解釋道,這主要是由于進入愛爾蘭、德國和盧森堡的FDI減少所造成的。

力度加大!歐盟僅有兩國未宣布建立外資投資審查機制

與此同時,2021年強勁的全球資本市場和商業信心的複蘇令全球并購交易和綠地交易增加,但歐盟在此方面的成績也欠佳。

雖然與2020年相比,歐盟的并購和綠地投資數量分别增加了32%和12%,但仍未恢複到2019年之前的水準,其中并購交易仍比2019年水準下降9%,綠地投資交易則比2019年水準下降了39%。

歐盟的報告顯示,2021年,美國是歐盟最大FDI來源地,占其32.3%的并購交易和近40%的綠地投資交易;英國随後,分别為25.6%的并購交易和20.9%的綠地投資交易。

報告還表示,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國和日本在歐盟所進行的并購等交易的總量都低于2020年的水準。

其中,2021年中國在歐盟的并購交易總量中,占比僅為2.3%,低于2020年的3.4%;綠地投資項目中占6%,低于2020年的7.1%。不過2021年中歐之間還是進行了一些大額交易。

力度加大!歐盟僅有兩國未宣布建立外資投資審查機制

從目标歐盟國家的交易數量來看,與2020年相比,普遍有所反彈。其中德國占所有國家交易數量的 16.4%,是2021年外國投資者在歐盟進行并購交易的首選目的地,與2020年相比,FDI在德國的交易數量增加了 20%。西班牙、法國和荷蘭緊随其後。

如果以綠地投資為标準,2021年,西班牙則是歐盟中最大的外國綠地投資接受國,占總數的 22.2%,其後是法國和德國,分别占12.7%和11.2%。

在行業方面,外國投資者在歐盟瞄準了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制造業。其中資訊和通信技術行業的并購交易排名第一,在綠地投資中排名第二,僅次于零售。

FDI審查工具繼續擴大

2020年,歐盟出台《有關外商直接投資和資本自由流動、保護歐盟戰略性資産收購指南》,指導成員國出台外資審查制度,當時西班牙、法國、德國、捷克、意大利、波蘭等成員國出台或修訂了本國外資審查法律。

2021年至今,歐盟成員國強化外資審查的步伐仍未停止,審查力度不斷加強,比如德國修訂了本國外資審查制度,擴大審查範圍、降低審查股比門檻;捷克和斯洛伐克以《歐盟外資審查條例》為藍本制定本國外資審查制度。

此前,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釋出的《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1/2022》顯示,52.48%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市場準入壁壘提高,該比例比去年(2021年)提高了 9.43個百分點,僅有 14.54%認為歐盟市場準入壁壘降低。

根據此次歐盟披露的最新資料,歐盟中制定外資審查機制的成員國繼續增加,截至今年9月,27個成員國分成多種情況,分别是,第一,已存在投資審查機制的國家——奧地利、芬蘭、馬耳他、波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和西班牙;第二,通過了新國家投資審查機制的國家——捷克、丹麥和斯洛伐克;第三,修訂現有投資審查機制的國家——法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第四,已經開始咨詢或更新其投資審查機制立法程序的國家——荷蘭和羅馬尼亞;第五,已經開始咨詢或進入設立新投資審查機制立法程序的國家——比利時、克羅地亞、愛沙尼亞、希臘、愛爾蘭、盧森堡和瑞典;第六,尚未公開宣布建立投資機制的國家——保加利亞和塞普勒斯。

力度加大!歐盟僅有兩國未宣布建立外資投資審查機制

據第一财經記者查閱曆史檔案,截至2021年12月,歐盟尚未公開宣布建立投資機制的國家還是五個,分别是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塞普勒斯、希臘和盧森堡。

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僅兩國(保加利亞和塞普勒斯)尚未公開宣布建立投資審查機制。

各成員國紛紛建立起投資審查機制,意味着外資企業在歐盟投資将面臨更大範圍的外資審查。

歐盟在報告中介紹,大多數成員國立法的修訂圍繞三個主題:更新篩查程式,擴大涵蓋部門以及延長國家機制的有效性。

杜甯對第一财經記者解釋道,德國和法國有外商直接投資的審查機制,并且審查權限有所擴大,從國家安全的角度擴大到更多的關鍵領域。

“你可能認為這意味着投資者正在變得比以前更加挑剔,但其實這并不意味着他們會瞄準或者拒絕掉某一些國家或者轄區的投資,隻是說現在他們在選擇交易對象的時候更加謹慎,做交易規劃的時候更加細緻,這對于交易所需花費時間是有影響的,是以我們在考慮整個審查規劃時間的時候要更加務實一些。”杜甯表示,“總體而言,新的機制并不是要剔除某一些具體的轄區,而是在選擇投資的時候要更多地從戰略的眼光來考慮這些投資。”

歐盟在此次的報告中還彙報了2021年總體的外資審查情況,表示2021年外資審查機制的使用範圍有所擴大,不過從安全和公共秩序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FDI沒有問題,并且都迅速獲批。

據統計,自2020年10月實施以來,歐委會已審查超740項外國直接投資交易。在2021年,有約不到3%的交易觸發歐委會意見,重點在安全和公共秩序領域,而在2021年各成員國向歐委會通報的414起案件中,5個主要來源方是美國、英國、中國、開曼群島和加拿大。

力度加大!歐盟僅有兩國未宣布建立外資投資審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