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作者:紅星新聞

耀眼的陽光,空曠無人的廣場,三角形的高牆、十字架造型的交叉沙堆……放眼望去,渺無人煙,寂靜無聲,這裡仿佛一個被外星文明遺棄的基地,又像是被刻意修整過的古代遺址。

它名字十分簡單:City(城市)。它是今年77歲的美國著名藝術家邁克爾·海澤(Michael Heizer)及其團隊耗時整整半個世紀完成的大地藝術作品。

這座“城市”長1.5英裡(2.4公裡)、寬0.5英裡(0.8公裡),面積約為1.6平方公裡,矗立在美國内華達州東部大盆地沙漠中的一隅。

當地時間9月2日,這座被視為21世紀最引人矚目的大地藝術作品“城市”正式面向公衆開放,每天僅有6個參觀名額,目前2022年的名額已預約一空。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大地藝術作品“城市”

“50年”“50年”……幾乎所有關于這座大地藝術作品的報道标題中,都有這個數字。這差不多是一個人的大半生時間,前提還是他相對長壽。

1972年,當邁克爾·海澤還是個27歲的年輕人時,他已經為這座心目中的“城市”選址好幾年了。最終選擇了這處位于内華達州的沙漠一角,和他的家族從19世紀初開始便世代居住于此,不無關聯。

邁克爾·海澤的父親是位知名的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海澤12歲的時候,就開始跟随父親去墨西哥考古。“父親和他同僚們挖掘遺址時,我就在一旁繪制遺址草圖。”他回憶道。“藝術與考古都是我的愛好。”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年輕時的邁克爾·海澤

上世紀60年代,海澤從舊金山藝術學院畢業後,便去往紐約,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職業藝術家之路。他最初主要從事以建築物為主題的架上繪畫,并與大地藝術創始人之一沃爾特·德·瑪利亞(1935~2013)結下了深厚友誼,個人的創作興趣也逐漸向大地藝術轉移。

1967年冬天,海澤第一次來到内華達州的沙漠地帶,他被這裡宛如異星表面的荒蕪風景所吸引,開始着手創作他的第一件大地藝術作品《雙重否定(Double Negative)》,并于1969年完成。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雙重否定》

這是兩條長1500英尺(約450米)、深50英尺(約15米)、寬30英尺(約9米)的縱深溝渠,為此爆破和挖掘了24萬噸岩石和土塊。“那裡什麼都沒有。”海澤曾經說過,“但它仍然是一座雕塑。”《雙重否定》也成為他早期最有代表性的大地藝術作品之一。

1972年,邁克爾·海澤開始了這個雄心勃勃又與世無争的藝術項目:在山谷之間的荒漠中打造一座無人居住的、高度抽象的“城市”。為此他買下了這片土地,但當時并沒有想到這件作品要做這麼多年。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大地藝術作品“城市”

“我還記得1973年第一次和邁克爾來到這裡時的情景——放眼望去,周圍什麼都沒有,隻有我、邁克爾、一些調查标記和撲面而來的大風。”海澤的前妻芭芭拉回憶道。她從1974年開始,陪伴海澤在内華達州生活了17年。

這個土方工程雖然造型極簡,但因其規模超大而耗資甚巨。1998年,一群資深收藏家和藝術經銷商聯合多家美術館與藝術機構,成立了Triple Aught基金會,前後為該項目提供了近3000萬美元的資金,加上邁克爾·海澤自己的投入,這件“城市”最終耗資近4000萬美元。

50年的光陰一晃而過,這期間海澤也從未停止創作其他作品。他2012年創作的超大型雕塑《懸浮巨物(Levitated Mass)》也是一件驚人之作:一塊340噸的巨石,花了1000萬美金運到洛杉矶藝術博物館(作品見下圖),運送這件作品的卡車有196個車輪、44個軸,大約有60個勞工參與了那次史無前例的作品搬運。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懸浮巨物》後來被架在美術館一條特殊的走廊上方,如一枚從天而降并卡在那裡的隕石,也成為當時洛杉矶的最新藝術地标。

迄今為止,“城市”遭遇的一次最大危機,是政府打算在屬于海澤的這片土地外圍修建一條鐵路,用來将核廢料運送到附近的尤卡山填埋。

時任内華達州參議員的哈利·雷德(Harry Reid)對此計劃一直表示強烈反對,雖然最新消息是尤卡山核廢料項目依然會進行,但雷德已成功地将“城市”所屬範圍劃入了一大片保護區中。很多人都知道,雷德向來是邁克爾·海澤的忠實粉絲和支援者,他極為尊敬這位有着堅定意志和偉大夢想的藝術家。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大地藝術作品“城市”

邁克爾·海澤在創作“城市”時,始終堅持盡量不影響附近的生态環境,隻利用就近取材的泥土和岩石,以及占比不多的混凝土。他的藝術理念是打造一座融合史前文明與現代都市氣質的大地奇觀,并令其成為一件可以名垂藝術史的大師之作。“如果你要創作一件偉大的作品,為什麼不做一件可以與帝國大廈和金門大橋媲美的呢?”他說。

最終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城市”,果然無愧于藝術家和他的支援者們半個世紀的心血投入。藝術家兼評論家沃爾特·羅賓遜 (Walter Robinson) 說:“在一個充滿幻想、思想、非理性、夢想和概念的藝術世界中,這屬于大自然,也屬于現實世界。”

著名藝術批評家戴夫·希克(Dave Hickey)是少數被允許在“城市”建造過程中不時去現場觀看進展的人之一。他深深為這件大地藝術作品所折服,“宏偉的道路、圓丘和溝壑的線條是如此優雅,有着蘇美爾文明和古埃及建築的風采,同時又令人想起後工業景觀與中美洲原住民墓冢,一切都如此沉穩和完整。”

2021年11月12日,82歲的戴夫·希克去世;2021年12月29日,82歲的哈利·雷德也去世了。在這座“城市”慢慢成型的半個世紀裡,從這位藝術家生命中消失和遠離的人和事物,還有很多。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大地藝術作品“城市”

直到作品完成,都沒有一條道路可以直接通往“城市”——從最近的公路上下來,需要走一個小時才能到達這裡。在預約參觀門票的Triple Aught基金會官網上,有針對預約觀衆的特别提醒——“僅在适宜參觀的天氣”接待遊客,并且必須“提前計劃好行程”,因為此處不提供餐飲與住宿,也沒有路燈和訓示牌,僅限16歲以上的遊客步行前往。

對于那些沒搶到門票又心向往之的觀衆,下一次搶票機會是2023年1月2日。成人票150美元,學生票100美元(“城市”附近幾個縣的居民則可以免費參觀)。據最新報道,目前邁克爾·海澤正與高古軒畫廊合作,着手完成一本記錄這件作品創作幕後的書。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大地藝術作品“城市”

極為低調的邁克爾·海澤極少接受采訪。2016年,他在接受《紐約客》采訪時說:“無論是阿茲特克還是瑪雅文明,他們最精美的金銀藝術品都被掠走并融化重鑄了,隻有岩石砌成的金字塔留了下來。我的城市裡沒有金屬,隻有砂礫、岩石和水泥,将來哪怕有人想毀掉它,也會發現自己從費力的破壞中一無所得。”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喬雪陽 圖據Triple Aught基金會官網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耗時50年!傳奇藝術家在沙漠裡建成世界最大的“寂靜之城”

繼續閱讀